学术投稿

汉族久居高原及返回平原心脏结构、心功能和肺动脉压的变化

赵锋仓;景藴华;马永红;郑建文;宁鹏;吴殿磊

关键词:高原汉族久居者, 返回平原, 心脏结构和功能, 年龄因素
摘要:目的:研究久居高原汉族人群初返平原后其心脏结构、心功能、肺动脉压等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从内地平原移居至西藏高原多年的汉族人群,经病史及相关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疾病者共67例,在高原及返回平原60 d左右时,分别检测其心脏结构、心脏功能、肺动脉压和瓣膜口血流速度等指标,并探讨高原初至平原心肺脱适应相关问题。结果:返回平原组[返回平原平均时间(61.52±8.13)d]左右心房和心室内径及肺动脉和右肺动脉内径,与移居高原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等值及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大流速和舒张晚期血流大流速等值返回平原组和移居高原组也无明显差异(P >0.05)。返回平原组的肺动脉收缩压、三尖瓣返流值较明显低于移居高原组(P =0.045;P =0.041)。结论:汉族人群移居高原多年后返回平原60 d左右时间,只有肺动脉收缩压和三尖瓣返流值有较明显的降低,但仍未恢复至正常值水平,这可能与年龄因素以及移居高原时间较长有关。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硫辛酸烟酸二联体拮抗丙烯醛诱导ARPE-19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Bax、Bcl-2蛋白在硫辛酸烟酸二联体拮抗丙烯醛诱导的体外培养 ARPE-19细胞凋亡中可能的调控作用。方法:ARPE-19细胞置于含有10%体积分数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37℃、体积分数5%CO2培养箱中培养,待培养瓶底部ARPE-19细胞长至70%时,种6孔板,用不含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24 h ,细胞换液。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丙烯醛组和硫辛酸烟酸二联体组。细胞流式检测各组ARPE-19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细胞流式显示正常细胞在空白对照组中为94.8%,丙烯醛组中为60.98%,硫辛酸烟酸二联体组中为91.34%。Western Blot显示空白对照组的Bax/Bcl-2蛋白表达的比值为0.2939,丙烯醛组的 Bax/Bcl-2蛋白表达的比值为1.3892,硫辛酸烟酸二联体组的Bax/Bcl-2蛋白表达的比值为0.5558。结论:硫辛酸烟酸二联体对ARPE-19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抗凋亡蛋白Bcl-2来抑制凋亡蛋白Bax的表达。

    作者:邹秀兰;王观峰;李文立;皮荣标;俞永珍;邹玉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不同年龄阶段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我国不同年龄阶段结直肠癌患者中应用效果的差异性。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15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随机分组,每组25例。45~64岁阶段,快速康复中年组(A1组)和传统治疗中年组(A2组);65~74岁阶段,快速康复老年组(B1组)和传统治疗老年组(B2组);75~89岁阶段,快速康复高龄组(C1组)和传统治疗高龄组(C2组)。A1、B1和C1组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方法,A2、B2和C2组应用传统方法。比较不同年龄阶段每两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医疗费用、出院30 d 内再次住院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34例患者完成试验,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医疗费用和咽喉疼痛方面,A1组均优于A2组(P=0.000,P=0.000,P=0.000,P=0.012),B1组均优于 B2组(P =0.000,P =0.000,P =0.000,P =0.007),C1组和C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315,P =0.239,P=0.540,P=0.128);在恶心呕吐、胃潴留、肠梗阻和出院后30 d 内再次住院方面,A1组和 A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1组和B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1组均差于 C2组(P=0.020, P=0.012, P =0.022,P=0.012);不同年龄阶段每两组患者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方案可以明显加快中年(45~64岁)和年轻的老年(65~74岁)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而在高龄(75~89岁)结直肠癌患者中应用则无上述益处,并增加恶心呕吐、胃潴留、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出院30 d内再次住院率。

    作者:卜君;李念;黄雄;伍晓汀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磁共振波谱分析在帕金森病合并抑郁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和帕金森病抑郁(DPD)患者磁共振波谱(MRS)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3例PD患者和20例DPD患者进行MRS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额叶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肌酸复合物(Cr)和含胆碱化合物(Cho)/肌酸复合物(Cr)值的变化。结果:H-YⅢ级和Ⅳ级DPD患者症状首发侧额叶的NAA /Cr值显著低于PD患者(P<0.05),Cho/Cr值显著高于PD患者(P<0.05);H-YⅠ级和Ⅱ级DPD患者症状首发侧额叶的NAA/Cr和Cho/Cr值与PD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YⅢ级和Ⅳ级DPD患者额叶MRS有明显异常,提示MRS有助于DPD的诊治。

    作者:欧阳樱君;邱恒峰;赖明君;余建敏;徐向东;任继亮;胡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维甲酸受体β2在宫颈癌靶向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癌症之一[1]。手术治疗是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对于常伴有复发或转移的晚期宫颈癌,手术常不能根治,而且晚期宫颈癌对化疗或放疗具有抵抗性,通常预后不良[2]。因此,宫颈癌的研究重点在于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上。近年来维甲酸类化合物因其特殊的抑制增殖、促进凋亡、诱导分化等抗肿瘤作用而在众多肿瘤包括宫颈癌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维甲酸主要通过与维甲酸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作用于相应的靶基因而发挥抗肿瘤的效应,现就维甲酸受体β2(retinoic acid receptorβ2,RARβ2)在宫颈癌中的有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张红丽(综述);冯定庆;凌斌(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脂联素、白细胞介素-18预测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血管重塑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 APN )、白细胞介素( IL )-18对经皮冠脉介入术( PCI )后再狭窄的意义。方法:对58例PCI术后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比较两组内膜组织覆盖厚度、狭窄处血管管腔面积、狭窄处支架面积等,计算支架的大内膜组织覆盖面积(NA)及支架的内膜组织覆盖面积百分比;术前及随访行APN和IL-18检测,并比较PCI前后其变化。结果:与非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的内膜组织覆盖厚度、内膜组织覆盖面积增加,小管腔面积减小;术后IL-18显著升高(P<0.05), APN显著降低(P<0.05)。再狭窄组患者术后的内膜组织覆盖面积百分比与 IL-18呈显著正相关,与 APN呈显著负相关。结论:APN和IL-18可作为预测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参考指标。

    作者:乔兴科;石蕴琦;袁龙;侯爱洁;王永新;李占全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嗜酸性肉芽肿放射治疗的疗效分析

    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 , EG )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疾病,发病率低,多见于儿童和青年,病理学表现以组织细胞增生和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1]。由于原发部位发生率的差异,国外文献和临床报道较多关注骨EG 的综合治疗,放疗技术较为单一,放疗剂量通常较低,国内患者病灶多发于淋巴结及内脏器官,手术难以完全切除,激素治疗容易复发,因此放疗显得较为重要,目前对于原发淋巴结和内脏的 EG 放疗技术和剂量的选择相关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为评价EG放射治疗的疗效、放疗技术和剂量的选择以及毒副反应,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0例 EG 的临床资料,为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和较高剂量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李子煌;李先明;杨东;徐钢;周亚燕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脂联素-11,377C>G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风险性的关系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256例研究对象中冠心病组126例,对照组13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对所有患者的脂联素基因-11,377C > G 位点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基因型分析,采用病例对照方法研究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风险性的关系。结果:(1)脂联素基因-11,377C > G 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测得基因型为 GG、CG 及CC 型;(2)脂联素基因-11,377C > G 多态性在冠心病组与对照组间的分布存在差异,与对照组比,冠心病组中 G 等位基因的频率有显著升高(P <0.05),C 等位基因的频率在冠心病组有显著的降低(P <0.05);(3)脂联素基因-11,377C > G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间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 >0.05);(4)在冠心病组人群中,G 等位基因患者冠心病患病风险明显提高(P <0.05)。结论:在冠心病人群脂联素基因-11,377C > G 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危险性有关, G 等位基因频率提高可能提示冠心病的患病风险升高。

    作者:李洁琪;姜美娜;张荣先;杨红萍;李屏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安脑片诱导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小鼠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安脑片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小鼠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以探求其干预aGVHD 的机制。方法:SPF级Balb/c 雄性小鼠作为供鼠,以SPF级C57BL/6雌性小鼠为受鼠,建立 aGVHD 模型,随机分为安脑片组和空白组,每组20只。移植后第14天及第30天留取标本,运用ELISA 法检测小鼠血清TGF-β1、Western Blot 法检测脾脏TGF-β1蛋白的表达及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脾组织中TGF-β1 mRNA 表达。结果:ELISA 法检测小鼠血清TGF-β1的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小鼠血清TGF-β1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5),治疗后第14及30天,安脑片组小鼠血清TGF-β1的浓度分别为(148.31±7.95)及(183.48±5.91)ng/mL,而空白组为(118.97±2.58)ng/mL,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 Western Blot 法检测脾脏 TGF-β1蛋白表达的结果显示,治疗后第14天,安脑组小鼠TGF-β1蛋白的 IOD/IODβ-actin值为0.33±0.05,治疗后30 d,其值继续上升至0.56±0.04,比值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00)。荧光定量PCR检测脾组织中TGF-β1 mRNA表达的结果显示,治疗后第14及30天,安脑片组小鼠TGF-β1 mRNA 表达水平分别为1.24±0.04及2.14±0.33,而空白组小鼠TGF-β1 mRNA 的表达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结论:安脑片可通过提高血清 TGF-β1的浓度、提高脾脏 TGF-β1蛋白、mRNA 表达,有效减轻异体移植小鼠aGVHD 的症状和程度。

    作者:吴顺杰;罗藤;吴远彬;李达;代喜平;胡永珍;康颖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神经导航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据统计有50%的病死率,幸存者也有约一半遗留显著的后遗症[1]。神经导航在脑出血手术中应用报道较少,我科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75例患者采用导航辅助脑出血手术,现将相关经验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卫生部2010年版高血压性脑出血标准,男51例,女24例,年龄42~78岁,平均(62±7.5)岁。术前GCS评分:6~8分24例,9~12分42例,13~14分9例。血肿位置:均位于基底节区,分型:壳核型41例,壳核-内囊型24例,壳核-丘脑型10例。据多田公式计算,颅内血肿量30~60 mL,平均(42.5±10.3)mL。从发病至手术时间3~48 h,平均(10.2±5.5)h。

    作者:林建虎;陆川;蔡建勇;孙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特拉唑嗪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特拉唑嗪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特拉唑嗪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特拉唑嗪组。饲喂高脂饮食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12周后腹主静脉取血监测各组血脂,取主动脉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大鼠血管 MMP-9与 MCP-1的表达。结果:特拉唑嗪降低TG、TC、LDL-C(P<0.01),升高HDL-C水平(P<0.05);高脂饮食大鼠主动脉内膜的粥样斑块面积和内膜厚度均明显增加,而特拉唑嗪明显抑制了斑块形成和内膜增生。相比于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特拉唑嗪组的MMP-9、MCP-1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且特拉唑嗪组明显低于高脂饮食组(P<0.01)。结论:特拉唑嗪能够降低TC、LDL-C和升高HDL,具有一定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机制除了其降脂作用外,还可能与抑制MMP-9与MCP-1表达有关。

    作者:陈玲;周炜;陈曼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大黄素对CT26结肠癌小鼠调节性T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CT26结肠癌小鼠调节性T细胞免疫抑制功能的影响。方法:CT26结肠癌小鼠分为阴性对照组、大黄素治疗组和荷瘤模型组,给药14 d ,分别检测以下指标:小鼠不同组织 T 细胞IFN-γ的分泌、效应细胞CD8+CD3+T细胞的比例、血清细胞因子 IFN-γ、TNF-β1、IL-10的水平、不同组织CD4+CD25+Tregs IL-10的分泌。结果:大黄素明显升高CD8+CD3+T细胞在肿瘤局部的比例(P<0.05);大黄素显著提高外周血和淋巴结中T细胞分泌 IFN-γ的能力(P<0.05);大黄素显著降低 IFN-γ、TNF-β1、IL-10在血清中的水平(P<0.01);大黄素有抑制CD4+CD25+Tregs分泌 IL-10的作用(P<0.01)。结论:大黄素可能通过影响Tregs的免疫抑制功能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作者:阮志燕;商玲;邓向亮;蔡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青少年抑郁症前额叶的磁共振波谱研究

    目的:利用磁共振波谱(1H-MRS )分析研究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前额叶的代谢改变。方法:收集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匹配的24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23例健康青少年(对照组),应用多体素1H-MRS 技术测量前额叶白质和灰质内 N-乙酰天门冬氨酸盐( NAA )、胆碱复合物( Cho )、肌酸(Cr)等代谢物的水平。结果:抑郁症组左背外侧前额叶白质 NAA/Cr、Cho/Cr 较对照组显著减低[NAA/Cr:1.67±0.32, t =3.126, P =0.004; Cho/Cr:1.28±0.30, t =2.362, P =0.024],抑郁症组右背外侧前额叶白质 NAA/Cr 较对照组显著减低[NAA/Cr:1.65±0.26, t =2.969, P =0.006],两组间双侧前扣带回灰质的代谢物无明显差异。结论:前额叶白质的代谢异常参与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过程,这些改变发生在疾病发生过程的早期。

    作者:毛宁;刘泉源;王静;代彩云;张迪;王倩;王滨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二尖瓣换瓣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连续血液净化治疗( CBP )对二尖瓣换瓣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 LCOS )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行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发生 LCOS 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仅采用一般治疗的25例(一般组),加用 CBP 治疗的22例( CBP 组)。患者进入 ICU 即采用相同重症监护及治疗手段, CBP 组在进入 ICU 6~12 h 期间加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记录患者转入 ICU 24 h 时的动脉血乳酸、MODS 发生情况、转归和28 d 病死率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前APACHE Ⅱ评分、术前动脉血乳酸、术中动脉血乳酸,转入时动脉血乳酸、转入6 h 动脉血乳酸、MODS 发生情况、APACHE Ⅱ评分,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进入ICU 6~12 h 期间 CBP 组加用 CBP治疗,记录患者转入 ICU 24 h 时的动脉血乳酸[(4.12±1.96) mmol/L vs.(8.66±1.73)mmol/L, t=8.44]、MODS 发生情况,两组转归[好转:86%(19/22) vs.52%(13/25),χ2=6.4;恶化:14%(3/22) vs.48%(12/25),χ2=6.4]和28 d 病死率[18%(4/22) vs.56%(14/25),χ2=7.08],两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LCOS患者及时进行CBP可以明显改善组织、器官灌注,有效防治MODS,提高好转率,显著降低28 d病死率。

    作者:刘健;李宁;黎代强;张光华;黄敬应;缪锦松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2014年《实用医学杂志》协办单位及理事名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形态学结合3T功能成像组合诊断乳腺肿瘤的价值

    目的:探讨形态学基础上磁共振功能成像(氢质子波谱、弥散、MR动态增强)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优化组合及价值。方法:收集2009-2013年来我院经临床及病理诊断为乳腺肿瘤的患者140例,其中恶性肿瘤63例,良性肿瘤77例,且同时行基础扫描、1H-MRS、DWI 及动态增强检查的患者资料,将所得图像信息分析,并与病理结果比较,得出基础图像上波谱、弥散、动态增强两两组合信息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所有病例均病理证实。基础图上DWI、动态增强组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89.8%,特异性90.1%,准确性90.0%;MRS、动态组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77.9%,特异性77.3%,准确性79.3%;DWI、MRS 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76.3%,特异性77.8%,准确性77.1%;3种组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结果比较,χ2=9.057,P=0.01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基础图像上DWI与动态增强组合对乳腺肿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高,可以作为乳腺肿瘤功能成像佳组合。

    作者:王俊;卢环;吴婷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云南省彝族及汉族乳腺癌遗传易感性与CYP1A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云南省彝族与汉族乳腺癌易感性与CYP1A1基因MspⅠ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云南省肿瘤医院51例彝族乳腺癌患者及60例健康女性人群,235例汉族乳腺癌患者及250例健康女性人群的CYP1A1基因3′端限制性内切酶 MspⅠ位点基因的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彝族乳腺癌组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51.0%)明显高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CC基因型患乳腺癌的危险度分析OR(95%CI)分别是TT 基因型的1.19和1.95倍。与彝族人群相比,汉族人群乳腺癌组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49.1%)略高于对照组(4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省彝族乳腺癌发病率可能与CYP1A1基因型有关,基因突变增加了患乳腺癌的风险,而汉族乳腺癌发病率与CYP1A1基因型无关。

    作者:张明;高嫦娥;陈莹;陈德滇;邹天宁;李文辉;杨毅;李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海南地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血清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检测海南地区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血清变应原,了解海南地区主要吸入性变应原分布情况,探讨有效实施变应原避免的措施,为成功开展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UniCAP100全自动变应原检测仪对318例 CRS 患者进行吸入物变应原过筛试验(Phadiatop)并检测7种常见变应原的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水平,同时检测其血清总IgE(total IgE,TIgE)水平。结果:血清TIgE阳性率为64.15%,吸入变应原过筛实验阳性率为37.74%。SIgE阳性的总发生率为33.96%。其中户尘螨(28.30%)、热带螨(27.36%)、粉尘螨(21.07%)、蟑螂(13.52%)、屋尘(11.64%)、猫皮屑(7.86%)、狗皮屑(0.63%)。在伴鼻息肉的CRS和不伴鼻息肉的CRS之间,TIgE 阳性及SIgE 阳性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户尘螨、热带螨、粉尘螨是海南地区CRS患者主要的吸入性变应原。

    作者:王晓凤;周学军;苏炳泽;冯勇军;郑少江;冼德生;黄家军;刘世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308 nm准分子激光联合甘草酸苷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本文采用308 nm准分子激光联合甘草酸苷治疗斑秃,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来自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1月皮肤科门诊且符合《临床皮肤病学》[1]制定的斑秃诊断标准的患者147例。排除全秃和普秃,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脱发。所有患者病程在1年内,近1个月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既往无肿瘤或系统性疾病。其中男82例,女65例,所有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49例,其中治疗组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13~59岁,平均31.2岁,病程15~349 d,脱发面积1.2~9.4 cm2;对照1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10~58岁,平均28.4岁,病程20~330 d,脱发面积1.0~9.8 cm2;对照2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14~59岁,平均31.9岁,病程17~365 d,脱发面积1.4~9.7 cm2。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皮损面积上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胡青梅;冯萍;黄望强;景海霞;段德鉴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宫内妊娠合并黄体破裂13例

    目的:分析宫内妊娠合并黄体破裂病例的特点,探讨减少误诊方法。方法:收治13例宫内早孕合并妊娠黄体破裂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均表现为停经、下腹痛。2例(15.4%)明确诊断为宫内妊娠合并黄体破裂行保守治疗,11例(84.6%)行后穹隆穿刺,均抽出不凝固血液,诊断为腹腔内出血,行手术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宫内早孕合并黄体破裂不易确诊,应注意动态监测血β-HCG,B超提示宫内情况,以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叶辉霞;邓柳枝;李小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检出颅内钙化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技术在检出颅内钙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32例颅内钙化(经CT证实)患者行MRI检查,观察分析105枚钙化灶在各序列(TIWI、T2WI、SWI)中的信号特点。结果:钙化灶在SWI校正相位图上表现为均匀高信号36枚(34.3%),中心高信号、周边低信号27枚(25.7%),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52枚(49.5%),且病灶形态、大小与CT所见一致。钙化灶在SWI图上均为低信号。钙化灶在T1WI、T2WI上表现为高、低、等或极低4种信号,T1WI以等信号及低信号多见;T2WI 以低信号多见。钙化灶在 SWI、校正相位图上检出率为100%,常规 MR 序列为87.62%。结论:SWI序列对钙化灶敏感、检出率高,可弥补常规序列的不足。

    作者:胡晓栋;纪盛章;陈胜利;高晓;边海曼;任俊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