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分期慢性肾脏病患者骨密度水平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的相关性

林建明;杨霞;袁静;程世平;查艳

关键词:肾疾病, 骨密度, IGF-1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分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CKD 2 ~5期患者各25例,应用DEXA骨密度仪测定1~4腰椎前后位BMD和T值,检测血清IGF-1水平及其他相关生化指标的表达.结果:CKD 5期患者BMD和T值与体检人群有明显差异(P<0.05),血清IGF-1值显著减少(P<0.01),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碱性磷酸酶(ALP)明显增高(JP<0.01),且血清IGF-1水平与BMD呈正相关(r=0.673).结论:BMD测定敏感性较高,是目前早期诊断肾性骨病的较好方法;血清IGF-1值不仅可反映骨转换水平高低,而且与CKD 5期患者BMD的变化相平行,对CKD患者肾性骨病早期诊治和严重程度的判断亦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恶性肿瘤家族史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一级亲属恶性肿瘤家族史与原发性肝癌预后的关系,并分析影响恶性肿瘤家族史阳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恶性肿瘤家族史阳性组(FHP组)与恶性肿瘤家族史阴性组(FHN组)临床病理资料及分析FHP组肝癌患者的预后因素.结果: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FHP组总体3、5年生存率(分别为45.52%和39.83%)高于FHN组(分别为30.44%和16.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风险回归分析显示,肝癌转移、肿瘤大体形态、手术切除皆为FHP肝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与FHN患者相比较,FHP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预后较好;FHP肝癌患者的预后与肝癌转移、肿瘤大体形态、手术切除相关.

    作者:廖玉宜;于新发;叶新;周成宇;莫海鹰;罗美华;刘勇刚;陈思东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230例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结果:患者发生不良事件观察组为11例,对照组为3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6种不良事件各自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22%,对照组为85.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孙春霞;葛东明;丁涟沭;王爱凤;王正梅;林征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急性肾损伤RIFLE与AKIN标准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急性肾损伤(AKI)诊断的RIFLE标准与急性肾损伤网络工作小组(AKIN)诊断标准在成人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116例重度烧伤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RIFLE标准与AKIN标准对重度烧伤患者的AKI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分期.结果:AKIN标准比RIFLE标准诊断出更多的AKI患者(23.3% vs 12.9%,P=0.04).主要表现为AKIN标准中Ⅰ期比RIFLE标准中对应的风险期的患者更多(17.9% vs 6.9%,P=0.01),但AKIN标准中Ⅱ期和Ⅲ期患者,与RIFLE标准中对应的损伤期和衰竭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OR,1.51;95% CI,1.06~2.15,P=0.02)和烧伤面积(OR,2.13;95% CI,1.24~ 3.66,P=0.006)是烧伤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RIFLE标准相比,AKIN标准在诊断重度成人烧伤患者AKI的发生上更敏感,主要对早期肾损伤的发现更为敏感.年龄和烧伤面积是烧伤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蔡晓燕;林联铎;冯裕董;周纳禧;麦杞峰;龙兆麟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主要来源于神经系统,形成神经组织,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对NSCs的研究证实,其不仅可以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变性等疾病,而且可用于神经细胞的替代疗法,充当基因治疗的载体,对神经畸形学等生命科学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尽管NSCs具有低免疫原性、良好的组织融合性等特性,但目前应用外源性NSCs受到取材、医疗技术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的限制,使其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对内源性NSCs的分析和研究对未来科学研究有重要影响.

    作者:石海杉;吴文;徐建兰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p16基因与干扰素α-2b对黑色素瘤细胞A375生长的影响

    目的:探讨p16基因与干扰素(IFN)-α-2b对黑色素瘤A375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pDC312CMV-p16质粒转染进黑色素瘤A375细胞;检测细胞内源性和外源性p16基因mRNA表达差异;予转染组与非转染组A375细胞不同浓度IFN-α-2b,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检测IFN-α-2b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未转染组无p16基因表达,转染组表达p16基因;转染组较非转染组细胞抑制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光镜下,转染组及IFN-α-2b处理后A375细胞均呈凋亡状态.IFN-α-2b可抑制A375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P<0.05);转染与给药存在交互效应(P<0.05).结论:p16基因和IFN-α-2b均能抑制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且存在交互作用.

    作者:金宛宛;马新华;赵明;陈仕胜;高宇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不同途径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断指再植术后感觉恢复的疗效评估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断指再植术后感觉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断指再植成活59例66指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鞘膜内注射组、肌肉注射组及对照组.鞘膜内注射组于神经鞘膜内一次性注射NGF 7.5 μg.肌肉注射组术后每日臀部肌肉注射NGF 30 μg,连续14d.对照组局部及全身均未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术后3、6个月随访,测定患指指端两点分辨觉距离.结果:术后3个月鞘膜内注射组优于其他2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鞘膜内注射组与肌肉注射组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NGF能促进断指再植术后感觉功能恢复,神经鞘膜内注射NGF早期疗效优于肌肉注射.

    作者:辛林伟;唐际存;李朝旭;李强;王黎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磁共振波谱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随着公众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认识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对记忆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记忆障碍是痴呆的一个几乎普遍的早期症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早期表现主要是记忆减退,但记忆丧失的严重程度还没有达到痴呆的诊断标准.MCI是发展为痴呆的高危人群,特别是AD,是痴呆的预防策略靶点.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从脑代谢方面来研究MCI,因其具有无创性的特点,正成为有前途的诊断和预测MCI发展为AD的工具,也将成为MCI的进展和药物实验领域中的监测手段.本文将近年来关于MRS检测在MCI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李晓裔;邵西仓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磺达肝癸钠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评价磺达肝癸钠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863例,按随机原则分为A组和B组,按CRUSADE积分方法进行出血风险分级,依次分为极低危组、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和极高危组.患者均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ACEI或者ARB、他汀类、氯吡格雷、肠溶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磺达肝癸钠,B组给予依诺肝素.比较9d内两组中各亚组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1)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 vs.6.5%,P<0.05).对两组中5个亚组分别进行比较,两组中的极高危及高危亚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 vs.10.8%,1.7%vs.11.0%,均P<0.05).中危、低危及极低危亚组出血事件发生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磺达肝癸钠应用于NSTE-ACS患者有良好的安全性,出血不良反应少,尤其对CRUSADE出血风险分级中的高危级和极高危级的人群获益明显.

    作者:赵征;贾志;王群;梁海青;郭牧;宋昱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细菌溶解产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细菌溶解产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免疫球蛋白及辅助性Th17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将7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联合应用口服细菌溶解产物、吸入噻托溴铵吸入剂,对照组单用吸入噻托溴铵吸入剂.疗程6个月,6个月后检测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中IgG、IgM、IgA及Th17、Treg、Th 17/Treg.结果:治疗组IgG、IgA均高于对照组(P< 0.05),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h17较对照组升高(P<0.05),Treg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 17/Treg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细菌溶解产物可以提高COPD患者IgG、IgA、Th17/Treg,从而改善患者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杨晶;张爱丽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冠心病合并抑郁与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报道,抑郁和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的主要疾病经济负担之一[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人群中,抑郁现患率达14% ~47%,远高于普通人群的4%~7%.1997年,Alexopoulous等[2]提出了“血管性抑郁”的概念,从一个侧面解释了抑郁产生的可能原因,即动脉粥样硬化可以使部分血管性疾病患者具有抑郁易感性,而动脉粥样硬化正是CAD的基本病变,从而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国内有研究表明对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下加用心理干预治疗可明显缓解其抑郁情绪障碍,提高治疗疗效,改善患者预后[3-4].Tennant等[5]则发现抑郁和CAD之间可能有某些共同的遗传因素,并直接和血管性损害有关系.

    作者:陈罗蔓;祁小龙;马文林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左西孟旦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功能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levosimendan)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cute viral myocarditis,AVM)小鼠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肌炎组及心肌炎左西孟旦治疗组,给予心肌炎组及心肌炎左西孟旦治疗组小鼠腹腔注射柯萨奇病毒以形成AVM小鼠模型,心肌炎左西孟旦治疗组予每日灌服左西孟旦溶液1 mg/(kg·d).每日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改变,并于7d后行颈动脉插管,测定心脏收缩期及舒张期心室内压大上升及下降速率(+LVdp/dt max,-LVdp/dt max)、主动脉内收缩压(SAP)及舒张压(DAP);断颈处死后称量全心重量,计算心体比;制备心肌组织病理切片,计算炎细胞浸润及心肌坏死区与每张心肌组织切片总面积之比.结果:给药7d后,与心肌炎组小鼠比较,心肌炎左西孟旦治疗组小鼠心肌组织炎细胞浸润及心肌坏死区面积虽无明显改变(P>0.05),但行为改变出现延迟,心体比显著下降(P<0.05),+LVdp/dt max、-LVdp/dt max、SAP及DAP均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左西孟旦能够改善AVM小鼠心脏功能.

    作者:姜升阳;姜东林;赵朋;陶以嘉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全内脏反位合并睾丸肿瘤1例

    患者男,51岁,因“右侧睾丸肿大3年余”就诊.患者自诉既往“右侧隐睾”多年,具体不详,3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侧睾丸下降至阴囊,其后逐渐发生肿大,无疼痛、发热,无血精、血尿、尿频、尿急、尿痛、黑便,无腹痛、腹胀等不适,睾丸进行性增大,咳嗽可引起右侧睾丸胀痛感,无放射痛,持续数秒后缓解,未予特殊处理.2012年11月16日到我院查NSE 65.92 ng/mL ↑,β-HCG27.83 mIU/mL ↑,考虑睾丸恶性肿瘤,行PET/CT检查示:(1)右侧睾丸肿块,右侧精索静脉曲张、充盈缺损,右侧腹膜后肿块(右肾动脉受累,腹主动脉和右侧腰大肌可疑受累),病灶局部葡萄糖代谢活性明显增高,考虑右侧睾丸精原细胞瘤伴右侧精索静脉癌栓、腹膜后多发转移;(2)全内脏反位.

    作者:陈汉忠;林富祥;刘久敏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联合DCCIK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联合DCCIK治疗对患者的影响.方法:61例肺癌患者,其中肺腺癌41例,鳞癌20例.TNM分期为Ⅲb期25例,Ⅳ期36例.随机分为A组(化疗联合DCCIK,30例)和B组(化疗,31例),化疗方案为多烯紫杉醇加顺铂.A组DCCIK治疗前、后和B组观察前、后采血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B细胞(CD19)、NK细胞(CD16+ 56)及KPS评分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不同疗程的化疗及DCCIK治疗.A组经DCCIK治疗后,CD4升高(P<0.05),CD16+56显著升高(P<0.01),CD3、CD4/CD8比值和CD19在治疗后有升高,CD8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观察后CD3、CD4、CD4/CD8均有升高,CD8、CD19、CD16+56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DCCIK治疗前、后KPS评分升高(P<0.01),B组观察前、后KPS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应用DCCIK治疗,可提高机体免疫状态及生活质量.

    作者:朱有才;杜开齐;孙德弢;赵姗姗;闵永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左西孟旦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左西孟旦组和多巴酚丁胺组,分别给予左西孟旦和多巴酚丁胺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后血压、心率、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每搏量、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容积的变化和左西孟旦的不良反应.结果:左西孟旦对血压、心率的影响与多巴酚丁胺比较无明显差异.左西孟旦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左西孟旦对每搏量、射血分数的增加作用强于多巴酚丁胺.左西孟旦对左室舒张末容积没有影响.结论:左西孟旦比多巴酚丁胺更有效改善心脏收缩功能.

    作者:罗毅;刘路培;黄振宇;黄善华;龙春萍;罗翠琼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神经干细胞在脑出血大鼠脑内移植后迁移和神经功能改变

    目的:观察GFP-NSCs移植脑出血大鼠脑内后移植细胞的迁移和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GFP-NSCs.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脑出血组、培养液移植组和GFP-NSCs移植组,每组又分为移植后7、14、21和28d4个时间点.注射Ⅳ型胶原酶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3d后注射GFP-NSCs入同侧尾状核,观察移植细胞的迁移及不同时间点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移植后7d,血肿周围可见大量GFP标记的移植细胞,第28天可在同侧侧脑室观察到GFP标记的移植细胞.移植后第14、21、28天行NSS评分,GFP-NSCs移植组均较其他两组功能恢复好(P<0.05).结论:移植的GFP-NSCs能在脑出血大鼠脑内存活并迁移,对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华;陆芩;诸葛启钏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原发性延髓出血1例

    患者女,50岁,因头晕、恶心呕吐6h入院.患者入院前6h晨起后突发头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2次,非喷射性,同时出现言语不清,四肢无力.否认既往高血压病史.查体:BP 130/80 mmHg;神志清楚,构音障碍,声音嘶哑;右侧睑裂变小;右侧面部痛觉减退,双侧软腭上抬力弱,四肢肌力4级.双侧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欠稳准,以右侧为重.左侧偏身痛觉减退.头部CT示延髓出血.头颅MRI示:延髓出血,颅内血管MRA无异常.行脑血管DSA造影未见异常.

    作者:雷阳;齐中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评价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和对照组(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FBG、2hPG、HbA1c、BMI、低血糖发生次数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2组治疗12周后FB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2周后BMI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症状性低血糖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可有效控制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并且能明显降低BMI和低血糖发生次数,依从性较高.

    作者:周岩;吴大方;曹晋;杨瑜莹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颞叶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术前智力及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颞叶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患者术前智力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癫痫中心近5年内经病理诊断为颞叶FCD患者术前各方面的资料,包括人口社会学、临床症状学及术前IQ测量结果等.结果:FCD智力低下发生率为42.6%.文化程度及服用托吡酯(topiramate,TPM)与FCD术前IQ相关,且文化程度是术前IQ的预测因子.结论:颞叶FCD患者术前智力受文化程度的影响,并可能与TPM服用有关,对低文化程度的该类患者建议避免TPM的使用.

    作者:高曲文;翁洁玲;李文斌;胡斌;邓悦;石奕武;郝卓芳;王进纲;姚建玲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原发性胆囊癌中ILK、E-cad和Ki-67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原发性胆囊癌中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钙黏蛋白E(Ecadherin,E-cad)和Ki-67的表达,并探讨三者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胆囊腺癌、25例胆囊腺瘤和25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ILK、E-cad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三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胆囊癌组织中ILK和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72.9%)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而E-cad阳性表达率(45.8%)则明显低于其他两组;E-cad和Ki-67表达与胆囊癌的分化程度显著相关;三者表达均与胆囊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 0.05);(2)胆囊癌组织中ILK与E-cad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411,P<0.05).结论:ILK、E-cad和Ki-67与胆囊癌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前二者表达呈明显负相关关系.联合检测三者有助于判断胆囊癌的发展趋势及评估预后.

    作者:李胜水;许华;李秀清;李翠萍;李丽;李双标;张凤梅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DDD起搏器心房起搏比例对植入后心房高频事件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房起搏比例对DDD起搏器植入后心房高频事件的影响.方法:DDD起搏器植入后打开房性心律失常高频事件记录功能,心房高频事件触发记录的标准为心房频率≥180次/min并且持续20个心动周期.将心房起搏比例大于40%设为高心房起搏比例组,心房起搏比例小于40%设为低心房起搏比例组.比较两组间心房高频事件的每月发作频率、首次心房颤动的发作时间,并绘制关于心房高频事件的Kaplan-Meier曲线.结果:与低心房起搏比例组相比,高心房起搏比例组心房高频事件的每月发作频率显著更低,首次心房颤动的发作时间显著更晚.Kaplan-Meier曲线显示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高心房起搏比例组心房高频事件的累计发生率更低.结论:较高的心房起搏比例对于DDD起搏器植入术后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乔青;徐伟;李晓宏;蓝荣芳;狄文成;余洪松;吉文庆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