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慧健;邢开宇;石静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24 只载脂蛋白E 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3组(n = 8),分别给予普通饮食(空白对照组)、高脂饮食(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阿托伐他汀(高脂他汀组),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人工饲养8 周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行小鼠主动脉弓HE 染色.结果:(1)HE 染色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主动脉内膜未见明显增厚,泡沫细胞含量极少;高脂饮食组小鼠主动脉弓可见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明显增厚,其内可见大量泡沫细胞及增生的纤维组织,胞体大,胞浆呈空泡状,纤维帽薄;高脂他汀组主动脉亦可见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稍增厚,泡沫细胞含量极少,可见较厚纤维帽.(2)普通饮食组、高脂饮食组、高脂他汀组血清NO 分别为(56.104 ± 16.104)、(29.881 ± 12.009)、(53.713 ± 16.430)μmol/L,TNF-α分别为(3.138 ± 0.435)、(5.163 ± 0.523)、(3.938 ± 0.452)pg/mL(P<0.05).结论:已知NO 及TNF-α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阿托伐他汀能够调节小鼠血清NO、TNF-α的表达,提示阿托伐他汀能够通过调整炎性介质的表达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张敏;宁亚媛;陈丽娟;王珺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总结颈内静脉置管术的优点、穿刺置管方法、各种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护理体会.方法:回顾2002-2008 年期间本人参与操作及护理的76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病例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Seldinger 技术,右侧颈内静脉途径.结果:全部一次性置管成功,创伤小,并发症少,使用护理方便.结论:颈内静脉置管术具有操作简便、护理方便、并发症少、使用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演怡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股骨干骨折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疾病, 治疗上早期手术内固定及功能锻炼,有利于肢体关节得到良好的康复,由于大腿外侧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手术中及术后患者往往出血较多, 我们发现虽然经输血等积极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 对于该类患者的隐性失血,临床中常被忽视.笔者对该病开放性复位内固定术中隐性失血及术后膝关节康复情况进行回顾分析, 探讨该病开放性复位不同内固定方式的隐性失血及对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作者:欧阳建江;庞向华;欧兆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家兔急性脑干机械性损伤后S100β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方法:健康家兔36 只打击脑干部位,分别于损伤后0、2、4、8、16、24、48、72 h 取脑干,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S100β mRNA 表达量变化情况;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100β蛋白含量.结果:损伤后24 h 内S100βmRNA 表达减少,24 h 这一时间点表达增加后又减少;损伤后0 h 家兔脑干中可见S100β蛋白均匀分布在星形胶质细胞胞体及突起中.脑干机械性损伤后2 h,星形胶质细胞结构破坏,突起消失;之后随着时间的延长S100β含量逐步增加,24 h 达到高峰,之后减少,但仍高于0 h(P< 0.05).结论:S100β主要存在于神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损伤的敏感生化指标,S100β的含量变化可作为检测脑早期缺血缺氧性损伤和预后的黄金指标;同时可以应用于法医学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时间的推断,为临床及法医学鉴定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作者:白慧健;邢开宇;石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骨髓和外周血细胞的BCR /ABL融合基因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FISH 对正常对照组及CML患者骨髓和外周血细胞BCR/ ABL融合基因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慢性期CML 患者骨髓和外周血细胞该融合基因阳性细胞率分别为(61.9 ± 22.3)%和(68.4 ± 19.8)%,加速期为(77.2 ± 16.7)% 和(86.8 ± 12.1)%,急变期为(80.6 ± 17.5)%和(81.4 ± 18.0)%,两者细胞中BCR/ABL 基因的阳性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且骨髓和外周血细胞之间融合基因阳性细胞比率呈直线正相关.同时发现在完全临床缓解患者中,经伊马替尼治疗的CML 患者(71.4%)较经干扰素和羟基脲联合治疗者(10.0%)有更高的分子生物学缓解(P<0.05).结论:通过FISH 对CML 患者骨髓和(或)外周血细胞融合基因进行监测,有助于CML 的诊断、治疗及微小残留白血病的监测.
作者:张济;李君君;颜家运;邹礼衡;刘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在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 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为基本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 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2].尽管抗炎治疗是首要的,但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简称β2受体激动剂)在整个哮喘治疗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特别在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其临床应用日渐广泛,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顺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检测在乳腺癌辅助诊断及术后化疗效果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ECL)检测20 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和30 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术前、术后及化疗后血清TK1 水平.比较不同疾病分期下TK1 水平的差异.分析术前血清TK1 水平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TK1 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乳腺癌患者化疗后TK1 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术前术后TK1 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且TK1水平与乳腺癌分期也无明显相关性(P>0.05);同时ER、PR 双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TK1 水平低于ER、PR 双阴性患者(P<0.05).结论:血清TK1 水平可反映肿瘤细胞增殖,有望成为乳腺癌预后判断及病情监测的重要指标,但其确切机制及与肿瘤进展间的关系还需深入研究.
作者:陈曲波;黎翠翠;赵蓉;戴燕;陈前军;陈炜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预处理的小鼠在卵泡发育及排卵过程中Prdx2 在卵巢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Prdx2 在调控卵泡生长、发育及成熟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将22 ~ 24 d 大小的75 只C57/BL6 雌性小鼠随机分成14 组(生理盐水组10 只,其余各组5 只),分别为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后2、4、6、8、10、12、24、48 h 组和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后5、8、10、12、24 h 组以及生理盐水组,其中生理盐水组分别于注射生理盐水后2 h(C0,5 只)及48 h(C1,5 只)取出卵巢.采用实时定量PCR 及免疫印迹法检测Prdx2 mRNA 及蛋白在促性腺激素处理后不同时间点的动态表达.结果:小鼠腹腔注射PMSG 后Prdx2 表达均低于生理盐水组,于注射后2 h 表达量低,随后表达逐渐增高,24 h 到达高点,但表达仍低于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组注射生理盐水后2 h(C0)与注射PMSG 后2、4、6、8、10、12、48 h 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注射PMSG 后24 h 相比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238).注射PMSG 后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结果表明2 h Prdx2 的表达同6 h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其他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腹腔注射PMSG 后48 h(P48)注射hCG 促排卵,促排卵后不同时间点卵巢标本mRNA 表达量同P48 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生理盐水组注射生理盐水后48 h(C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dx2 蛋白在小鼠腹腔注射PMSG 后10 h 表达水平低,其他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注射hCG 后各时间点同生理盐水组相比,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rdx2 可能在小鼠卵泡发育及排卵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杨书红;王硕;袁明;罗爱月;沈薇;丁婷;赖志文;王世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除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水平并行测定对监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131I 清除甲状腺后复发/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 例甲状腺全切除或部分切除的DTC 术后患者,经131I 清除甲状腺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患者血清Tg 作并行检测(DTC 患者术前、术后清除甲状腺前的血清与131I 清除甲状腺3 个月后的血清同时检测),并按不同Tg 水平分组比较,作统计学分析.结果:68 例DTC 患者中,10 例血清Tg < 4.14 ng/mL(2 例DTC 复发/转移,1 例TgAb 阳性);14 例血清4.14 ng/mL < Tg < 14.46 ng/mL(5 例DTC 复发/转移,3 例TgAb 阳性);44 例血清Tg > 14.46 ng/mL(34 例DTC复发/转移,25 例TgAb 阳性);采用字2检验对不同血清Tg 水平的组间作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Tg 并行测定对监测DTC 131I 清除甲状腺后复发/转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钟兴祥;郑吉祥;楼云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总结采用自身主肺动脉与下腔静脉直接连接的全自体组织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2009 年6 月至2011 年7 月,对14 例先天性心脏复杂畸形的患者采用全自体组织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其中三尖瓣闭锁5 例,单心室6 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2 例,右室双出口1 例,全组患者均有肺动脉瓣狭窄,其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发育较好.全组均在体外循环下手术.结果:术后死亡1 例(7.1%).此外,1 例出现脑部并发症,1 例乳糜胸经手术治愈.术后未出现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示吻合口均通畅.术后随访1 ~ 25 个月,无死亡.动脉血氧饱和度91% ~ 95%,恢复良好.结论:对手术适应证合适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全自体组织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可取得满意的外科治疗效果,有望成为理想术式.
作者:宋志斌;赵文增;文冰;许华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消耗是受程序性细胞死亡(PCD)途径来调控的.PCD 包括凋亡和自噬.两者在形态学方面存在显著不同, 但也存在着复杂的联系.1 肿瘤中凋亡相关核心信号通路细胞凋亡存在两个核心途径:外在通路和内在通路.外在通路(也称死亡受体通路)是触发Fas 死亡受体.主要依赖于Fas 配体(Fas-L)和Fas 的结合为起始.Fas-Fas-L 复合物与死亡域含蛋白质(FADD)及procaspase-8 聚合为死亡诱导信号复合物(DISC).
作者:魏芳;汪森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总结T4 期侵犯降主动脉的食管癌同期应用非体外循环下降主动脉置换行食管癌根治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26 例T4 期侵犯主动脉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常规行左侧开胸,于非体外循环下阻断降主动脉,行受侵主动脉段切除、人工血管置换,再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左颈部吻合.结果:26 例患者术后未出现主动脉瘘、吻合口瘘、截瘫等严重并发症,均于2 周内顺利恢复,3 年及5 年生存率分别为40.0%和21.4%,中位生存时间为35 个月.结论:对于食管癌侵犯主动脉的患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同期降主动脉置换合并食管癌根治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申翼;吴海卫;许飚;李德闽;李忠东;董国华;王常田;景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18 例AD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运用脑复康、银杏叶制剂等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100 mg 于0.9%氯化钠250 mL 中静脉滴注,1 次/ d,14 d 为1 个疗程,共治疗4 个疗程.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6、12 周后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1)治疗6、12 周后,研究组患者MMSE、ADL、CDR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2)研究组患者MMSE 评分第6 周总有效率为48.6%,第12 周总有效率为67.9%,ADL 评分第6 周总有效率为41.3%,第12 周总有效率为6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研究组出现3 例全身瘙痒,2 例皮疹,2 例轻度发热,经减慢滴速,对症治疗和继续用药后消失.所有病例生命体征平稳,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测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AD 安全有效.
作者:李明秋;黄海华;张国胜;江皋轩;牟鑫;陈庆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尼妥珠单抗联合TP 方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6 例晚期鼻咽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 = 23)采用尼妥珠单抗联合TP 方案治疗:尼妥珠单抗200 mg,化疗前2 h 静脉滴注,d1;紫杉醇针135 mg/m2,静脉滴注,d1,顺铂针25 mg/m2,静脉滴注,d1 ~ 3,21 d 为1 个周期,连用4 个周期.对照组(n = 23)仅使用TP方案治疗,用法同治疗组.结果:46 例患者均可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组CR 43.5%,PR 39.1%,RR 82.6%.对照组CR 8.7%,PR 13.0%,RR 21.7%.两组CR、PR、R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主要的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TP方案能进一步提高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且未增加毒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学啸;朱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应用快速流程(FT)的医疗模式与传统手术后管理的医疗模式的临床差异.方法:2009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在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258 例,其中术后实施FT 模式患者148 例(FT 组),同期实施传统手术后管理模式的患者110 例作为对照(传统组),比较两组的呕吐、疼痛、盆腔及切口感染、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和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FT 组术后呕吐发生率为16.2%,疼痛发生率为24.3%,均明显低于传统组的56.4%、68.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 组各种感染发生率均较低,盆腔切口感染及肺部感染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尿路感染方面,FT 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康复方面FT 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12.03 ± 3.12)h,明显早于传统组(19.25 ± 3.50)h,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 组平均住院时间为(4.78 ± 1.70)d,短于传统组的(7.16 ± 1.62)d,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实施FT 医疗模式较传统术后管理模式有更多的优势,可以明显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应激反应的发生,促进康复,是值得推广的医疗模式.
作者:谢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儿童马凡综合征心血管病变行Bentall(带瓣人造血管置换)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7 年7 月至2010 年7 月6 例马凡综合征儿童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6 例患儿均行Bentall手术,5 例患儿康复出院,其中1 例死亡.结论:儿童马凡综合征行Bentall 手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控制血压;术后做好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出血情况的监护以及抗凝药物使用的护理,是促使患儿尽快度过危险期,降低术后死亡率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何振爱;王玮;李莉;凌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术前低白蛋白血症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 年1 月至2009 年7 月354 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收集术前白蛋白及有关临床病理资料.卡方检验分析术前低白蛋白血症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Cox 多因素风险模型分析术前低白蛋白血症对结直肠癌术后生存的独立影响.结果:卡方检验显示术前低白蛋白血症与年龄(P = 0.000)、部位(P = 0.02)相关.Cox多因素回归模型显示术前低白蛋白血症是影响术后总生存的独立不利因素(HR = 1.88;95% CI = 1.27 ~ 2.77;P = 0.002).结论:结直肠癌术前低白蛋白血症在年龄大于60 岁、右半结肠癌者多见,并在结直肠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需要在临床中引起关注.
作者:魏宜胜;彭经;洪楚原;赵楚雄;梁国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T 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肌瘤患者的腹腔液T 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内异症患者腹腔液CD3+、CD4+ T 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内异症腹腔液CD8+ T 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内异症组腹腔液CD3+、CD4+、CD8+ T 细胞及CD4+/CD8+比值与子宫肌瘤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子宫肌瘤组腹腔液CD4+ T 细胞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CD3+ T 细胞和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1),CD8+ T 细胞明显升高(P<0.05).轻度和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CD3+、CD4+ T细胞及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而CD8+ T细胞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轻度和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相比,两组腹腔液CD3+、CD4+和CD8+ T 细胞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重度组腹腔液CD4+/CD8+比值低于轻度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与患者腹腔液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检测腹腔液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对探讨其发病机理、预防和治疗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靳丽杰;杜丹丽;张燕;叶国柳;王素侠;吕合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女性2 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与骨钙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将81 例女性T2DM 患者根据糖化血红蛋白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A 组)36 例,血糖控制不佳组(B 组)45 例,并选取与A、B 组BMI、年龄和绝经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女性40 例(C 组)作为对照.对3 组对象血清骨钙素(BG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25-羟维生素D3、血钙、磷水平进行比较.结果:3 组血钙、磷水平差异无显著性.A 组和C 组BGP、25-羟维生素D3水平均显著高于B 组(P<0.05).C 组BGP、25-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高于A 组(P<0.05);A 组和C 组血清β-CTx 水平均显著低于B 组(P<0.05).A 组与C 组比较,β-CTx 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糖控制不良可导致T2DM 患者血清BGP、25-羟维生素D3水平下降,β-CTx 水平升高,从而影响骨钙代谢.
作者:李艳敏;张会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复方守宫散治疗晚期或术后复发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复方守宫散联合化疗,并与单纯化疗者(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一般状况(KPS)改善情况、生存质量改善以及中医证候疗效等指标,并对60 例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KPS 评分的有效率分别为:45%和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生存质量改善有效率超过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8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守宫散能改善晚期或术后复发胃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亦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良军;夏黎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