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SE、MBP和S-100β蛋白在重症EV71脑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郭予雄;钟敏泉;翟琼香;何少茹;林晓源;王一飞

关键词:脑炎, 肠道病毒71型,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髓鞘碱性蛋白, S-100β蛋白
摘要:测定重症EV71脑炎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和S-100β蛋白的含量,探讨其在EV71脑损伤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25例EV71脑炎患儿(脑炎组,重症16例,危重症9例)急性期脑脊液和血清中NSE、MBP、S-100β蛋白含量,并与1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血清与脑脊液的NSE、MBP、S-100β含量经直线相关分析,r值分别为0.806,0.671,0.802(均P<0.01);(2)脑炎组血清NSE(7.46±2.74)ng/mL、S-100β(529.85±192.90)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NSE(4.13±0.68)ng/mL、S-100β(325.61±63.14)pg/mL(均P<0.01),脑炎组血清MBP(1.45±0.79)ng/mL与对照组血清MBP(1.22±0.56)ng/mL的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409);(3)与对照组相比,危重症组血清NSE、MBP和S-100β含量显著增高,NSE(10.34±1.50)ng/mL(P< 0.01),MBP(1.95±0.48)ng/mL(P< 0.05),S-100β(744.31±101.57)pg/mL(P< 0.01),重症组血清NSE、S-100β含量增高,NSE(5.80±1.70)ng/mL(P< 0.05)、S-100β(409.22±104.50)pg/mL(P< 0.05).(4)与重症患儿相比,危重症患儿血清NSE、MBP、S-100β含量明显增高(均P<0.01).结论:NSE、MBP、S-100β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检测其血清含量有助于EV71感染后脑损伤的病情评估.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Krüppel样转录因子12在子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探讨Krüppel样转录因子12(Krüppel-like factor 12,KLF12)在子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为寻找新的子宫颈腺癌预后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增城市妇幼保健院2005-2007年92例子宫颈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KLF12在子宫颈腺癌中的表达.Kaplan-Meier及Log-rank法分析KLF12表达水平与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系.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KLF12表达水平高低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KLF12表达水平及其他临床特征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KLF12在大部分子宫颈腺癌患者中高表达(69/92),高表达KLF12的子宫颈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KLF12低表达患者(P< 0.001).KLF12高表达与子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P=0.01)、淋巴结转移(P< 0.001)和宫旁浸润(P< 0.001)存在明显的相关性.KLF12高表达是子宫颈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指标(HR=4.117,P=0.001).结论:KLF12在子宫颈腺癌中可能是一个癌基因,并有可能作为子宫颈腺癌患者预后分子标志物和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胡志华;廖秀娟;杨莹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高龄PCI患者使用等渗对比剂联合术后定量饮水预防对比剂肾病的疗效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不同的饮水方法联合使用等渗性对比剂预防高龄患者对比剂肾病(CIN)的疗效.方法:将222例接受PCI的高龄(≥70岁)患者随机分为自由饮水组(111例)和强化饮水组(111例),自由饮水组术后6h内嘱患者尽量饮水,24 h总饮水量大于2000 mL,但对术后6h的饮水量无明确要求;强化饮水组术后6h内饮水量1000 mL以上,24 h总饮水量大于2000 mL.观察术后72 h肌酐高值、术后72 h肌酐升高值及CIN发生率.结果:强化饮水组术后6h入量较自由饮水组明显增多,两组24 h总饮水量无明显差异.自由饮水组较强化饮水组术后72 h血清Cr高值和升高值明显增加,CIN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使用等渗对比剂联合术后6h内指导患者强化饮水可减少高龄PCI患者CIN发生率.

    作者:彭迳英;潘艳;李球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不典型股骨嗜酸性肉芽肿1例

    患者男,30岁.因左大腿疼痛3个月,加重10d入院.于入院前3个月感左大腿疼痛,无活动受限,无畏寒、发热,无盗汗,无咳嗽、咳痰,身体其他部位无不适,休息后仍未缓解,未引起重视,1个月后仍未好转,就诊于当地,考虑肌肉损伤,予对症治疗仍未见好转,10 d前感疼痛有所加重.专科检查:左大腿无肿胀、畸形,皮肤无红肿,局部静脉无曲张,大腿中段局部轻度压痛、叩击痛,左髋、膝关节活动正常,末梢血供、感觉正常.实验室检查:血沉5.00mm/h,嗜酸性细胞数0.06×109/L.左股骨X线正侧位片示:左股骨上段髓腔内多发囊样透亮影呈膨胀生长,纵轴与骨干平行,内可见多发骨性分隔,病灶边缘硬化不明显,局部骨干略增粗,未见明显骨膜反应,未见明显软组织肿胀(图1),考虑:(1)骨囊肿;(2)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病理:灰白灰褐色碎组织一堆,大小约3 cm×2.5 cm×0.5 cm,内含少量碎骨组织.

    作者:陈巧妮;王海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缺血后处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病变血管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探讨缺血后处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不同病变血管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在12h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26)和缺血后处理组(n=83).其中缺血后处理组分为3组:单支病变组26例,双支病变组29例,三支病变组28例.对照组采用再灌注治疗;缺血后处理组采用再灌注30 s、再缺血20 s,交替3次后再持续灌注治疗.比较两组实验对心肌不同病变血管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缺血后处理组中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三支病变组和对照组(P< 0.05);缺血后处理组中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的CTFC、WMSI、QRS-MIS均低于三支病变组和对照组(P< 0.05);LVEF明显高于三支病变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心肌缺血后处理能显著减轻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的STEMI患者心肌再灌注的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作者:舒承福;郑仕杰;杨琳琳;刘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鼻咽癌中医分型与影像学特征及疗效相关性研究

    探讨鼻咽癌中医分型与影像学特征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40例鼻咽癌患者,在治疗前行中医分型及CT、MRI检查,在治疗中观察近期疗效并长期随访.结果:血瘀型和血瘀痰凝型更易出现颅底骨质破坏(P< 0.001)及咽旁间隙侵犯(P<0.01),痰凝型与血瘀痰凝型更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P<0.001).放疗后3个月,血瘀型和血瘀痰凝型的残余病灶较肺热型及痰凝型大(P<0.05).血瘀痰凝型的4年无进展生存率较非血瘀痰凝型低(P=0.004).结论:不同中医分型间存在不同的影像学特征.血瘀痰凝型及血瘀型近期疗效较肺热型与痰凝型差,血瘀痰凝型远期疗效较非血瘀痰凝型差.

    作者:詹文婷;丘惠娟;黄圆圆;严正;陈平;夏云飞;张蓓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应用飞行时间质谱法研究甲型H1N1流感人群白细胞介素-1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探讨白细胞介素-1α(IL-1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甲型H1N1流感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飞行时间质谱(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um)芯片技术,检测H1N1流感组(167例)和健康对照组(192例)IL-1α基因4个SNP位点(rs 1304037,rs16347,rs17561,rs2071373)多态性.结果:rs17561位点具有T和G两种等位基因,其中T等位基因频率在H1N1组为13.8%,对照组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OR=2.031,95% CI 1.238-3.331);其他3个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人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L-1α基因rs17561位点多态性与甲型H1N1流感易感性相关,T等位基因是甲型H1N1流感易感基因.

    作者:张国良;汪文斐;杨辉;杨帆;李秀惠;刘映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超声介导下肩峰下滑囊联合肩胛上神经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价值

    观察超声介导下肩峰下滑囊联合肩胛上神经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超声组(B组),B组在超声介导下行肩峰下滑囊和肩胛上神经注射术,A组根据解剖定位行肩胛上神经和痛点注射.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VAS评分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B组较A组疼痛缓解较明显(P< 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肩关节活动度有明显好转(P<0.05),治疗后B组与A组肩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肩周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小冬;方梅;王梅芳;黄莉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2007年广州市2岁以下城市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调查分析

    对广州市2岁以下城市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选择8个社区共计1874例健康儿童,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同时对儿童家庭状况、喂养史、父母受教育的程度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2岁以下城市儿童各年龄组男女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年龄组内男女之间比较身高、体重和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生长发育呈正态分布.但各个年龄组儿童的体重、身高(长)与2005年全国标准相比较,在较多的组别低于全国的标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别体重(WAZ)评价指标:低体重的检出率较低,各个年龄组男女童有0.74%~3.8%的WAZ小于-2,各个年龄组都有WAZ大于2的情况.年龄别身高(长)(HAZ)评价指标:各个年龄组男女童有0.68%~7.59%的HAZ小于-2的情况,1.85%~7.14%儿童的HAZ大于2.BMI在各年龄组男、女童呈正态分布,男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重、身长、BMI三项指标综合考虑能更客观反映该地区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

    作者:黄穗;谢振玉;黄君瑶;湛洁谊;陈汉英;杨翠珍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尿毒清颗粒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病死率.因此,积极纠正贫血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肾脏内科住院诊断为慢性肾衰竭、肾性贫血非透析患者6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观察组男、女各1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比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EPO 10000 U,每周1次;口服铁剂100 mg,每日1次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尿毒清颗粒治疗,5 g/次,3次/d,疗程15d.

    作者:张威;雷鸣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拟Smac合成肽羧甲基壳聚糖磁性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性能研究

    探讨拟Smac合成肽羧甲基壳聚糖磁性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联合恒定外磁场体外对膀胱癌细胞的凋亡促进作用.方法:以羧甲基壳聚糖为骨架与具有超顺磁性的Fe3O4纳米粒合成纳米载体粒子,将拟Smac合成肽SmacN7与其结合,制备拟Smac合成肽羧甲基壳聚糖磁性纳米复合物,并通过透射电镜、振动样磁强计等考察其理化性质;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外加磁场下纳米复合物诱导膀胱癌T24细胞凋亡的形态,MTT比色分析法观察其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拟Smac合成肽羧甲基壳聚糖磁性纳米粒子的粒径约为46.2 nm;磁化曲线提示具有超顺磁性;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31.8±3.6)%和(65.2±2.4)%并具有良好的药物控释性能;外加磁场下磁性纳米粒子能使肿瘤细胞呈现明显的凋亡形态改变并表现出显著的生长抑制活性.结论:拟Smac合成肽羧甲基壳聚糖磁性纳米复合物具有粒径小、较强的磁响应性、载药量和包封率高和良好的药物缓释性能,联合恒定外磁场具有明显的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为膀胱肿瘤的生物治疗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作者:王竞;曾甫清;汪良;蒋国松;黄慧;汪涛;潘晖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欣普贝生在孕足月胎膜早破引产不同时间段应用的效果观察

    探讨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引产时机.方法:收集我院富颈Bishop评分<6分,无引产及用药禁忌证的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97例.分为两组:实验组(于破水后6h放置欣普贝生)和期待组(破水期待24 h后评估宫颈评分小于6分再放置欣普贝生);对比两组剖宫产率、临产时间、总产程、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褥感染率等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与期待组用药至临产时间、产程时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褥感染率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剖宫产率显著小于期待组.结论:欣普贝生用于足月胎膜早破促宫颈成熟安全、有效,积极处理可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伊碧霞;吕杰强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机械通气每日唤醒镇静策略研究进展

    重症医学科(ICU)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常会伴随不适、疼痛、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感受,即使是意识不清的患者亦可能会出现躁动.镇静是ICU常用的治疗措施,镇静目标为患者处于安静状态且易被唤醒[1],然而多数ICU患者存在镇静过度的问题.Payen等[2]发现入住ICU 2、6d的患者仅有43%、31%接受了标准镇静评估方法,其中57%、41%处于深度镇静状态(镇静躁动评分SAS 1~2分).镇静评估队列研究发现34%的患者很难被唤醒或仅能维持低限度的觉醒状态[3].实行每日唤醒镇静策略(daily interruption of sedation)可防止过度镇静,缩短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时间[4].本文就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每日唤醒镇静策略做一综述.1 每日唤醒镇静策略的概念

    作者:曹莉;钮晋红;韦妍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网膜囊外剥离技术切除胃全系膜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探讨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网膜囊外剥离技术切除胃全系膜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06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网膜囊外剥离技术切除胃全系膜,对照组仅行常规胃癌D2式根治术.术后对所切除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判断所切除的胃系膜中是否存在癌转移,分析影响胃系膜转移的因素.并计算1、2、3年累积生存率和病死率以评估两组术式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清扫的淋巴结总数明显多(P<0.01),不明显增加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P>0.05).实验组所切除的胃系膜中存在癌转移的9例(17.3%),胃癌发生系膜转移与患者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程度等因素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大体分型及病理分级无关(P>0.05).应用网膜囊外剥离技术患者术后的1、2、3年积累生存率增加而病死率降低(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中可以根据肿块的大小及临床分期(cTNM)合理选择应用网膜囊外剥离技术切除胃全系膜.

    作者:李红浪;周兴舰;赖斌;朱培谦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Narcotrend监测在老年无痛肠镜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

    探讨Narcotrend监测在老年无痛肠镜检查中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深度监测的应用.方法:择期无痛肠镜诊疗的患者120例,年龄60~70岁,ASA Ⅰ ~Ⅱ级,随机分为麻醉趋势组(N组)和临床组(C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N组根据麻醉趋势指数(NI)调节麻醉深度;C组根据临床体征调节麻醉深度.分别记录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和NI,诱导、检查、苏醒、定向力恢复及留观时间,丙泊酚用量、不良反应及术后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N组平均动脉压在麻醉诱导入睡后和插镜时降幅小(P< 0.05),NI在插镜时降幅小(P<0.05).N组丙泊酚用量减少(P<0.05),苏醒、定向力恢复及留观时间缩短(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老年肠镜检查中,Narcotrend监测能减少丙泊酚的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使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同时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作者:王雁;衡新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冬虫夏草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浆脑利钠肽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观察冬虫夏草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浆脑利钠肽(BNP)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低氧组和冬虫夏草组.冬虫夏草组大鼠给予冬虫夏草灌胃,对照组和低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灌胃后将低氧组和冬虫夏草组大鼠置于自制的常压低氧舱内造模,对照组大鼠置于舱外自由呼吸空气.测定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S)]、血浆BNP、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o)水平.结果:冬虫夏草组大鼠mPAP、RV和RV/(LV+S)显著低于低氧组(P<0.05).低氧组大鼠的mPAP、RV和RV/(LV +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冬虫夏草组大鼠的血浆BNP、血清TNF-α和IL-6显著低于低氧组(P<0.01).而低氧组大鼠的血浆BNP、血清TNF-α和IL-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冬虫夏草可能通过有效降低血浆BNP和抑制炎性反应而发挥减低肺动脉压和预防右室肥大的效应.

    作者:张晓斌;高宝安;杨京会;肖玉;曹敏;陈世雄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肝衰竭患者SIRS评分与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价值

    探讨肝衰竭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情况,以及SIRS评分、血清降钙素原(PCT)对并发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1月我院ICU 104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有无并发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收集临床资料后进行SIR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SIRS评分和血清PCT水平.结果:91.7%的患者SIRS评分≥1分,非感染组与感染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征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而血WBC计数差异显著(P<0.05);非感染组与感染组SIRS评分分布差异不显著(P> 0.05);62.30%的重肝患者PCT值为临界指标(0.5 ~1 ng/mL),非感染组与感染组PCT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衰竭患者常并发SIRS,也容易合并感染,患者的SIRS评分并不能早期灵敏地提示感染发生.应积极监测血WBC计数、PCT等变化,结合影像学检查早期发现感染,并通过血培养及怀疑感染部位的分泌物、排泄物培养等以明确病原,合理有效地选用抗生素.

    作者:邓西龙;卓丽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桂林地区乙肝患者HBV核苷类似物耐药位点分析

    检测桂林地区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逆转录酶基因的耐药突变情况,为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提取乙肝患者血清中HBV DNA,巢式PCR扩增其逆转录酶基因后测序,Vector NTI Suite 8.0及chromaslite201分析测序结果,Mega4.0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71例患者测序结果中18例发现有基因耐药突变,其中rtA181位点突变7例,占突变总数的38.9%.多药耐药基因突变12例,点突变总数的66.7%.B基因型患者耐药突变率为10.4%,C基因型患者耐药突变率为10.8%,两基因型分布比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林乙肝患者HBV逆转录酶基因耐药突变组合较为复杂,多药耐药基因突变比率较高.耐药突变的HBV基因型分布比率在所检测患者中无明显差异.

    作者:苏何玲;班亚珂;左晓臣;徐东平;朱华;莫之婧;刘青波;刘永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频域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仪测量LASIK术后角膜基质床厚度分析

    探讨不同厚度的微型板层角膜刀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保留角膜基质床厚度的可预测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LASIK术后60例患者(120只术眼),术中应用MariaⅡ90刀头组21例(42只眼),110刀头组19例(38只眼),130刀头组20例(40只眼).术后1周应用频域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仪(OCT)测量患者角膜0°子午线角膜基质床厚度.结果:应用前节OCT测量角膜中央区保留基质床厚度90刀头组(286.85±12.94)μm,110刀头组(297.38±22.71)μm,130刀头组(324.6±23.67)μm.结论:频域前节OCT能够准确安全的测量LASIK术后角膜基质床厚度,可作为术后观察分析的方法.

    作者:许雪妹;张媛梅;潘峰;王跃丽;李晓红;付笑笑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牙冠延长术后牙周临床指标及龈沟液中骨钙素水平的变化

    通过观察牙冠延长术后牙周临床指标及龈沟液中骨钙素水平的变化,为后期修复时机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门诊选择80颗有保留价值的患牙,实行牙冠延长术.在术前1周、术前和术后1、2、4、6、8周及3个月分别测量并记录牙周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及断端与龈缘距离等临床指标,同时取龈沟液,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量骨钙素水平.结果:菌斑指数在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牙周出血指数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周以后明显下降,4周后指数保持稳定.断端与龈缘距离:术后断端均能在龈上,术后1周龈缘逐渐向根方退缩,4周以后基本稳定.龈沟液骨钙素水平在术前1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水平逐渐上升,至2周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6~8周后基本稳定在术前水平.结论:牙冠延长术后6周是后期桩冠修复的佳时机.

    作者:方冬冬;邱宏亮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来氟米特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比较

    比较来氟米特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erosive oral lichen planus,eOLP)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eOLP提供一种新的激素替代疗法.方法:49例OLP患者,随机分成来氟米特治疗组(25例)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组(24例),按相同评估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4周后两组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56.84);(2)治疗4周期间,来氟米特治疗组疼痛指数为5.32±2.55;糖皮质激素治疗组疼痛指数为5.42±2.48,两组疼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来氟米特治疗组3例出现了皮肤瘙痒,5例头晕乏力症状,后自行逐步消失;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有7例口腔黏膜麻木不适感,15例出现食欲增加、体重增加等症状.结论:来氟米特具有和糖皮质激素等同的治疗OLP疗效,可作为治疗OLP的新手段.

    作者:容柏成;李容林;李春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