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宝;徐智;覃小艳;龚权
同步放化疗在治疗宫颈癌中取得了较高疗效,但对于老年宫颈癌患者来说,由于其年龄、体质及耐受性等方面的原因,限制了临床上有效全身化疗用药在老年宫颈癌患者中在的顺利应用.本研究采用了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局部治疗联合放疗方案治疗老年宫颈癌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亚君;徐炎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小板CD62与胱抑素C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6例在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冠心病的患者为观察对象,于治疗前采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CD41+CD62+的阳性率,ELISA法测定血清中胱抑素C的浓度,酶法测定血清中肌酐的浓度.Pearson法分析血小板CD41+ CD62+的阳性率与胱抑素C、肌酐的相关性.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116例患者血小板CD41+ CD62P+阳性率为(15.84±13.14)%,血清胱抑素C的浓度为(1.47±0.69)mg/L,血清肌酐浓度为(69.76±35.15) μmol/L,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小板CD41+ CD62P+与血清胱抑素C、肌酐存在相关(P<0.05).结论:胱抑素C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及血小板的激活.
作者:莫文宏;杨帆;王红;谭保平;何柳平;吴昊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小儿人芽囊原虫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儿科收治的53例确诊为人芽囊原虫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7例患儿有消化道症状:腹泻31例,腹痛27例.患儿粪便中均查见人芽囊原虫,以空泡型多见.实验室辅助检查中,66.04%患儿血红蛋白降低,3.77%患儿嗜酸性粒细胞升高.81.13%患儿经甲硝唑1个疗程治愈,其余2个疗程治愈,且3个月后复查均无复发.结论:对有消化道症状而病因不明的患儿须高度警惕人芽囊原虫感染,酌情配合使用直接涂片法和碘液染色法是确诊简单有效的途径.甲硝唑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胡缨;陈国力;李艳文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对胃癌组织E-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β-连环素(β-catenint,β-cat)蛋白表达结果,研究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cad、β-cat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E-cad和β-cat在胃癌中的表达率(48.00%,46.00%)分别低于正常胃组织(100.00%,100.00%,P<0.01).中低分化组、侵及肌层组及有淋巴结转移组中E-cad和β-cat的表达率低于于高分化组、未侵及肌层组及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ad和β-cat的表达呈正相关(r=0.836,P< 0.01).结论:E-cad、β-cat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和发展有关,联合检测E-cad、β-cat有可能成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进展;王媛媛;詹晓芬;王少洪;吴俊伟;李颖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外阴上皮内瘤变(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sia,VIN)是外阴鳞状细胞癌的前驱病变已得到公认.研究显示,外阴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一般认为外阴鳞状细胞癌的发生至少有两种非常独特的途径,即伴随普通性VIN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相关性途径和伴随分化性VIN的非HPV相关性途径[1].
作者:张品南;夏作利;郑翔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笔者自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应用掌侧入路T形锁定钢板联合克氏针治疗24例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男11例,女13例;年龄63 ~ 82岁,平均年龄75岁.闭合骨折23例,开放骨折1例.根据AO分型:CI型9例,C2型10例,C3型5例.摄腕关节标准正侧位X线片检查及腕关节三维重建CT检查,均确定符合本资料标准.术前测量:桡骨短缩1~6mm,平均4.7 mm;掌倾角-23 ~5°,平均-8.7°;尺偏角-12~19°,平均11.3°.其中22例新鲜骨折,2例手法复位失败后转为手术治疗.
作者:孙强;董新利;郑加法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对兔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8只新西兰兔,根据是否给予前交叉韧带(ACL)离断和ESW干预分为3组(n=6):空白对照组;ACL组;ESW+ACL组.ESW干预8周后,观察膝关节大体情况,并应用DAPI、TUNEL、Annexin V-FITC/PI双标流式细胞术三种方法检测对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DAPI和TUNEL法观察到凋亡软骨细胞主要集中在浅表层、中间层,而Annexin Ⅴ-FITC/PI双标法显示ACL+ ESW组有(10.240±0.760)%的软骨细胞凋亡,而ACL组有(17.465±0.621)%的软骨细胞凋亡,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SW可抑制兔膝OA软骨细胞凋亡,减轻对关节软骨破坏,可作为治疗OA的新途径,为临床应用ESW治疗OA提供参考.
作者:赵喆;王振宇;姜川;宋立琨;邢更彦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筛选与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相关的遗传易感基因.方法:从主动脉夹层患者(150例)及对照组(250例)外周血白细胞提取基因组DNA,采用DNA Pooling为基础的Illumina Human660W-Quad芯片扫描,筛选与主动脉夹层发病相关的遗传易感基因.结果:(1)对照组女性数量明显多于病例组(P<0.01);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人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2)遗传变异位点SNP rs2298491(位于TBCEL基因),SNP rs6080720(位于BFSP1基因),SNPrs7653410(位于SNTN基因),SNP rs2345106(位于COLQ基因)和位于ABCA13基因上的SNPrs4024044可能与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有关.结论:SNPs rs2298491,rs6080720,rs7653410,rs2345106和rs4024044可能是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相关遗传变异位点的一部分.
作者:陈逸飞;钟诗龙;罗建方;薛凌;黎明;胡孜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吗啡与5-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对MCF-7乳腺癌细胞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药物作用48 h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表达情况.结果:Bcl-2表达情况:未处理组强.单独应用吗啡时,250 μmol/L及1 250 μmol/L引起Bcl-2表达减弱.单独应用500 μmol/L 5-Fu时Bcl-2表达减弱.与5-Fu联合应用,随其中吗啡浓度的增加,Bcl-2表达逐渐减弱,且均具有协同作用.Bax表达情况:未处理组弱.单独应用吗啡时,250μmol/L及1 250 μmol/L引起Bax表达增强.单独应用500 μmol/L 5-Fu时Bax表达增强.与5-Fu联合应用,随着吗啡浓度的增加,Bax表达逐渐增强,且均具有协同作用.结论:一定浓度的吗啡、5-Fu及联合应用于MCF-7乳腺癌细胞48 h能下调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且与其中吗啡的浓度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两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王志学;孙立新;李汝泓;雷燕;闫彩云;郝振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ELISA),检测5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和5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血清中AGT基因多态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胎盘生长因子(PlGF)、可溶性VEGF受体1(sFlt-1)的表达.结果:(1)对照组血清中VEGF含量(772.29±58.78)ng/L,PlGF含量(427.89±48.59) ng/L显著高于子痫前期组VEGF含量(410.95±55.74)ng/L,PlGF含量(337.44±68.46) 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对照组血清中sFlt-1含量(32.37±9.64)ng/L显著低于子痫前期组sFlt-1含量(155.57±37.56)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子痫前期组MM型比率显著下降(P<0.01),TT型比率明显上升(P<0.01),MT型比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携带有AGT基因TT型的妇女易发生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进一步探讨VEGF、PlGF和sFlt-1,有利于早发型子痫前期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作者:宋成文;谢守珍;刁波;连俊红;王晶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兔VX2移植瘤肝癌模型氩氦刀治疗后病理变化过程,观察氩氦刀治疗效果.方法:36只日本大白兔在肝左右叶成功种植VX2肿瘤后第4周进行氩氦刀治疗,术后随机分为6组,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3天、1周、2周、1个月、2个月处死大白兔,观察治疗区组织学变化及免疫组化改变.结果:氩氦刀治疗后坏死彻底,与正常组织边界清楚,表现为坏死(术后第1天)、炎性细胞浸润(术后第3天、1周及2周)及纤维化(术后1~2个月)的过程.免疫组化结果提示:治疗前抗VEGF抗体染色呈阳性,治疗后抗VEGF抗体染色渐弱.结论:氩氦刀是一种物理治疗,疗效确切,对正常组织损伤小,安全性高,对于局部肿瘤是一项有价值的治疗手段.
作者:易峰涛;邵志雄;宋青玲;舒建山;徐振华;曾程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研究莫沙比利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1年10月我院入院治疗的2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给药莫沙比利,观察组采用莫沙比利联合瑞巴派特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以及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71.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可达80.6%,高于对照组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比利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好于单一莫沙比利治疗,并且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更彻底,降低了复发的可能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晓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同期放化疗加巩固化疗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其毒副反应.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对48例Ⅲ~Ⅳa期鼻咽癌采取同期放化疗加巩固化疗.同期放疗采用常规连续分割放疗,鼻咽部DT 70~78 Gy/7 ~8周,颈部DT 60~70 Gy/6~7周;化疗分为:吉西他滨组:吉西他滨350mg/m2于放疗期间第1、8、15、29、36、43天静脉注射,放疗结束后改为吉西他滨1 000 mg/m2第1、8、15天,每4周重复,共两疗程;顺铂组:顺铂80 mg/m2于放疗期间的第1、22、43天静脉注射,放疗结束后改为顺铂80 mg/m2第1天、氟尿嘧啶800 mg/m2 d第1~5天,每4周重复,共两疗程.放疗后巩固化疗分别于第4、5、6周后进行并分为3组:4周后组、5周后组和6周后组.结果:48例患者中,吉西他滨组总有效率(CR+PR)为95.7%,顺铂组为92.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2).主要毒副作用是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其他毒副作用均较轻,可耐受.结论:使用低剂量吉西他滨同期放化疗,然后足量吉西他滨巩固化疗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是一较好方案,毒副反应较轻.
作者:史建军;邵汛帆;邓敬锋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定量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BCL2L10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AML的临床关系.方法:应用焦磷酸测序法,对62例原发AML患者的骨髓进行BCL2L10基因启动区甲基化水平的定量检测,并以10例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标本及10例健康人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结果:62例AML中32例标本BCL2L10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阳性率为51.6%,而20例对照组中1例标本BCL2L10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阳性率为5.0%;BCL2L10基因在AML患者中的高甲基化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BCL2L10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与AML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临床分型间均未出现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BCL2L10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在AML中普遍存在,其可能是引起AML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杜传清;毛平;王艳茹;羊乃康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甲状腺结节性疾病非常普遍,其中绝大多数是良性结节,5%的甲状腺肿块为甲状腺癌.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FNAB)是初步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关键的一项检查.但是,大量的案例证明,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仍然是临床病理诊断中不可忽视的难题.高达15%的甲状腺癌病例终不能通过FNAB诊断出来.这主要是因为有些类型的甲状腺癌与良性甲状腺病变有重叠的细胞形态学特点.
作者:陈帅 刊期: 2012年第20期
肥厚型非梗阻心肌病(HNCM)显著特点为无明确可致心肌肥厚的因素下心肌有不对称性的肥厚,并以室间隔受累为主,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T波峰末间期(Tp-Te)是指T波顶峰到T波终末的时间间期.有研究发现HNCM患者其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较正常人有差异,且它们与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比值有一定相关[1].本文进一步探讨其Tp-Te间期、Tp-Te/QT比率、IVST/PWT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与室性心动过速(VT)的关系.
作者:何玮;陈长曦;王海燕;杨德业 刊期: 2012年第20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气道在环境激发因子的作用下,气道上皮细胞是首先受累的细胞,气道上皮损伤与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塑等密切相关,气道上皮细胞可合成和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1-2].气道上皮细胞已成为哮喘发病机制及治疗靶标的研究热点,本文就气道上皮细胞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中燕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研究PCSK9基因F216L、D374Y、N425S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集2009-2011年冠心病(CAD)患者血液标本288例,健康人血液标本300例;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基于适配器连接介导的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ALM-ASA),检测PCSK9基因F216L、D374Y和N425S位点的多态性,并用基因测序法验证结果.血清TC、TG、HDL-C、LDL-C水平采用酶法测定.结果:广东地区CAD患者和健康人群基因中尚未发现N425S多态性位点;F216L、D374Y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D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TC、LDL-C、HDL-C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D患者组中,FF与FL基因型、DD与DY基因型之间,TC、TG、LDL-C、HDL-C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F与FL基因型、DD与DY基因型之间的冠脉病变支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地区人群的基因尚未发现N425S多态性位点,尚未发现PCSK9基因F216L、D374Y多态性与TC、TG、LDL-C、HDL-C水平及冠心病存在相关性.
作者:刘忠民;孟艳辉;高飞;喻辉;李凤梅 刊期: 2012年第20期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指在用药过程中药物与肝脏直接或间接作用对肝脏所产生的毒害作用.其发生与年龄、性别、肥胖、饮酒、自身营养状况等有关,尤其合并有肝脏基础疾病时会增加用药风险.扑热息痛(acetaminophen,APAP),又名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的活性代谢产物,为常用解热镇痛药物之一.
作者:陈军宝;徐智;覃小艳;龚权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无痛性甲状腺炎误诊为Graves病的原因.方法:收集47例我院2008-2010年非内分泌专科门诊首诊为Graves病的患者病例资料及回访记录,从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发现47例无痛性甲状腺炎均诊断为Graves病,并经1~3个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9例(19.15%)成为永久性甲减,用L-T4替代治疗.结论:非内分泌专科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及辅助检查不全,从而造成该病的误诊误治.
作者:毛绍蓉;唐小玲 刊期: 201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