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BX PENTRA12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的评估

闫瑛;陶书超;陶锋

关键词:血液化学分析, 白细胞分类计数, 显微镜检查
摘要:目的:对ABX PENTRA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中白细胞的性能进行评估,探讨手工镜检在白细胞分类中的指导意义.方法:200例来自我院2006年8-12月非血液病的住院患者.静脉采血的同时做血液涂片,应用ABX PENTRA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中的白细胞分类与手工血液涂片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X PENTRAl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中白细胞的重复性良好,与显微镜计数结果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r=0.981).但在单核细胞的分类计数上,这两种方法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ABXPENTRA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中白细胞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能有效发挥仪器的过筛作用,非常适合血常规的快速检测.但是,该仪器对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识别能力有限,还不能取代显微镜手工计数法.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脐带因素导致死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脐带因素导致死胎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脐带因素导致死胎的病例.结果:由脐带因素导致的死胎例数为57例.相关的脐带病变包括脐带缩窄34例,占59.6%;脐带缠绕受压坏死11例,占19.3%;脐带扭转8例,占14.O%;脐带动、静脉周围广泛出血2例.占3.5%;脐带脱垂1例,占1.75%;脐带真结1例,占1.75%.结论:加强孕期保健管理和监测,将脐带的长度、直径、螺旋卷曲指数、血流情况以及有无扭转等情况列为妊娠中期超声胎儿结构筛查的常规检查内容.降低孕晚期死胎的发生率.

    作者:张广兰;何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DSA三维重建和路径图技术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DSA血管三维重建和路径图技术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利用三维重建和路径图技术对4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的过程和效果.结果:43例病例中,栓塞颅内动脉瘤45个.其中动脉瘤单发41例,多发2例.按动脉瘤发生部位分后交通动脉瘤19个,前交通动脉瘤15个,颈内动脉瘤4个,眼动脉动脉瘤2个,大脑中动脉2个,大脑后动脉2个.基底动脉瘤1个.本组45个有39个为完全闭塞,有6个为大部分闭塞.无死亡及永久并发症发生.结论:DSA三维重建和路径图技术在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崔志敏;童耀英;俞向荣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颈交感神经干离断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采用颈交感干离断(TCST)模拟星状神经节阻滞,观察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采用血管内线栓法行大脑中动脉栓塞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观察TCST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容积、缺血侧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和脑梗死容积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SOD活力增加,而MDA含量和NO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TCST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提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和NO水平有关.

    作者:熊良志;史永霞;王清秀;肖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快速尿素酶和组织病理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比较

    自从1983年Marshall和Warren成功地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riori)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大量资料认为,H.pylori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与慢性胃炎和胃癌,乃至与动脉粥样硬化等也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发展了很多检测H.pylori的方法,如组织病理学检查、尿素酶试验、13C及14C尿素酶呼气试验、血清学检查、细菌培养及基因探针技术等.本文就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快速尿素酶试验的一致性作分析.

    作者:王桂月;胡家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丁卡因润滑剂对小儿拔除喉罩麻醉深度的影响

    目的:以50%和95%小儿平稳拔除喉罩的呼气末七氟烷浓度(EC50和EC95)为指标确定拔除喉罩的麻醉深度,并观察1%卡因润滑剂对小儿拔除喉罩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单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手术的小儿患者50例,ASA I级,年龄2~5岁,体重10~20kg,随机分为两组(n=25),观察组喉罩表面涂抹含1%丁卡因的液体润滑剂,对照组喉罩表面涂抹不合局麻药的水溶性润滑剂.吸入七氟烷和氧化亚氮诱导并维持麻醉,术中不使用肌肉松弛剂及静脉麻醉药物,手术结束后维持设定的七氟烷浓度15 min后拔除喉罩.根据Dixon序贯法确定拔除喉罩的七氟烷浓度,每0.2%七氟烷浓度为一个增减单位.拔除喉罩时患儿没有出现咳嗽、牙关紧闭、体动、屏气及喉痉挛等认为平稳拔除喉罩.结果:观察组患儿平稳拔除喉罩的呼气末七氟烷EC50值为1.23%(95%CI 1.11%~1.34%),EC95值为1.46%(95%17CI 1.34%~2.34%);对照组患儿平稳拔除喉罩的呼气末七氟烷EC50值为1.73%(95%CI 1.61%~1.88%),EC95值为2.01%(95%CI 1.86%~3.07%).结论:喉罩表面涂抹1%丁卡因润滑剂后,小儿平稳拔除喉罩的呼气末七氟烷EC50和EC95值分了别下降了28.9%和27.4%.

    作者:姚玉笙;甘秀峰;陈彦青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隐睾123例的诊断与治疗

    隐睾是男性泌尿生殖系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在农村中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常延误诊断及手术的治疗时机,造成患者生殖功能损害.我院自2002年4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隐睾患者123例,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建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听觉诱发电位与血糖变化观察

    目的:以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血糖、血流动力学为观测指标,评估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间三者的变化规律,探讨三者变化关系.方法:选择3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年龄40~65岁,Mallampati Ⅰ-Ⅱ,ASAⅠ~Ⅲ).依次给予咪唑安定O.1 mg/kg、异丙酚1.5 mg/kg、维库溴胺0.1 mg/kg、芬太尼2 μg/kg,推药速度均为1mIJ/s,诱导完毕后以4 mg/(kg·h)泵注异丙酚.注射芬太尼3 min后气管插管,间歇正压通气,呼吸频率12~14次/min,潮气量8~10 mL/kg,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35~45 mmHg.在麻醉诱导前,诱导完毕,插管前,插管后1、3、5、10、15 min时点监测AAI、血糖(GLu)、心率(HR)以及血压[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部分指标在诱导插管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AAI在诱导前后变化明显;GLu与sBP、DBP、MAP在诱导插管前后变化一致;AAI、HR在插管后3~15 min后的变化趋势与SBP、DBP、MAP有所不同.结论:AI在麻醉诱导期变化程度比GLU、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明显;GLU在麻醉诱导插管期与血压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同步反映插管刺激;AAI在本研究条件下不能与血流动力学、血糖同步反映插管刺激.

    作者:冯昌盛;杨小霖;余庆波;左友波;陈恪刚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EGFR和VEGF在59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59例乳腺癌组织中,EGFR阳性率为93.2%(55/59),VEGF染色全部呈阳性(59/59),EGFR表达在乳腺癌组织分级和淋巴结是否转移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PR阳性组中VEGF表达水平较高(P<0.05),EGFR和VEGF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EGFR和VEGF在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中起着一定的作用,研究两者联合表达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玉宝;叶长生;丁贵坡;黎相照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马凡综合征影像学的多系统表现

    马凡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多系统的结缔组织病,由原纤维蛋白-1因子(FBN1)突变引起.该综合征具有广泛的临床表现,心血管表现常见,大多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包括主动脉环扩张(不管有没有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主动脉壁夹层形成、主动脉瘤、肺动脉扩张和二尖瓣脱垂.

    作者:徐红卫;王锦纯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睾丸旁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睾丸旁横纹肌肉瘤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1例睾丸旁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本例患者行经腹股沟睾丸根治性切除术,病灶直径2.5 cm,病理检查证实为睾丸旁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术后采用2个疗程辅助放疗,随访6个月,现无瘤生存.结论:睾丸旁横纹肌肉瘤是罕见的男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病理上胚胎型为常见,早期患者应进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

    作者:王固新;姜海洋;夏利萍;徐胜美;张定;夏昕晖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小剂量布比卡因-芬太尼用于老年人腰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布比卡因-芬太尼腰麻用于老年人下肢及会阴部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择期行下肢及会阴部手术老年患者40例,ASA Ⅰ-Ⅱ级,分为两组,每组20例,0.75%布比卡因1.6 mL组(A组),O.75%布比卡因+0.8 mL芬太尼20μg组(B组),记录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生命体征及给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感觉阻滞高平面、达感觉阻滞高平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比较,B组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轻、恢复快,血流动力学稳定(P<0.05),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未见任何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芬太尼用于老年人腰麻安全有效.

    作者:吴蔚华;吴国保;林国雄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评价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总结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8例,男16例,女22例,平均年龄70.5岁,均采用后路全髋关节置换.对患者术前、术后的症状、体征、X线片进行总结评价,以Harris评分为标准.结果:患者在术后6个月、1年及3年时Harri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及早恢复患肢功能,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基本满足日常生活.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是髋关节重建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王佳时;付勤;杨礼庆;田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caminoma,PHC)是世界常见且恶性程度高的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居世界第5位,死亡率位居第3位[1].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地区之一,其发生率约为30.3/10万.每年约有14万人死于PHC,占全世界PHC死亡人数的50%以上,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及生命.

    作者:叶家才;崔书中;巴明臣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腹部淋巴结结核的CT分析

    腹部淋巴结结核比较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与转移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瘤等混淆,容易造成误诊误治.收集我院2005-2006年收治的10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腹部淋巴结结核,分析其CT表现,旨在提高对其的正确诊断率.

    作者:韦建林;滕才钧;廖明壮;莫婧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头孢哌酮局部冲洗化脓性伤口的临床效果

    笔者从事外科门诊的日常工作中收治了大量的外伤患者,清创缝合是外科门诊的常见项目.外伤患者往往因伤口污染严重,缝合后伤口易发生感染.对于感染的伤口,如何保证伤口Ⅰ期愈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2006-2007年,笔者对此类伤口采用抗生素局部冲洗的方法进行处理,并与常规换药作对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梵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全麻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100例

    传统腺样体切除术多年来一直在盲视下进行,各种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随着鼻内镜的广泛应用,鼻咽部的视野大为开阔,并为腺样体手术提供了照明基础.自2002-2006年,我科对100例腺样体肥大的患者采用全麻鼻内镜电视监视下行腺样体切除术,获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青录;秦瑶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早期机械通气治疗海水淹溺肺水肿

    目的:观察早期机械通气救治海水淹溺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对19例海水淹溺肺水肿患者给予早期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疗效.结果:18例患者治愈,1~3 d脱机,双肺片状阴影5~7 d吸收.结论:早期机械通气救治海水淹溺肺水肿疗效肯定.

    作者:杜娟;高伟良;左右;冯清洲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在早期肺癌及肺良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4月至2007年4月我科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切除术3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周围性支气管肺癌26例,支气管扩张4例,肺脓肿2例.结果:30例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210 min,平均120min,术中出血80~400 mL,平均180 mL,均未输血,中转开胸2例,全组患者无一例死亡,并发症少,全部痊愈出院.结论:电视胸腔镜行肺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安全可靠的优点,但要注意掌握手术指征.

    作者:周海宁;雷跃昌;李蔼建;金健;杨懿;严孟德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家兔房室交界区的形态学观察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家兔心房室结周围的纤维联系,探讨结间传导及折返机制.方法:选20只家兔心脏做房室交界区水平面及矢状面连续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结果:房间隔主要观察到3种形态的细胞,P细胞、T细胞和普通心房肌细胞.房室结由致密结和后延伸两部分组成.致密结分浅、深两层.房室结周围有3条纤维与之相连.后方为两束过渡纤维,分别源于冠状窦口及其下方,上方通过普通房肌与下房间隔相连.各肌纤维之间形成回路.结论:结间传导存在着形态学证据,肌纤维形成的回路很可能成为兴奋发生转折的部位.

    作者:王涓;卜雪姣;吴扬慧;夏志琦;陈裕芳;王小庆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白领男性肥胖与性功能障碍关系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比较不同程度男性肥胖引起性功能障碍的病因、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00例肥胖病患者的性功能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就不同程度肥胖患者引起性功能障碍情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肥胖组较超重组有明显的性功能障碍(P<0.05),两组肥胖的原因及合并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性功能障碍与肥胖程度有关,轻度肥胖的超重对性功能影响不大,肥胖可影响性活动各个环节,长期运动减肥和控制饮食是主要治疗措施.

    作者:陈辉;陈荣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