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真
我科自1998~2003年期间,收治颌面部采石爆炸伤患者15例,伤情复杂、严重,经救治痊愈出院.现将其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萍;金波涛;李丽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清洁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026例清洁颅脑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种不同的危险因素与颅内感染的发生有关.诸如无菌操作、手术时间、术前使用抗生素、激素的应用、是否伴有全身系统性疾病、引流管放置时间、及切口漏等均为重要方面.结论严格的无菌操作、开展微创手术、围术期使用有效抗生素、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减少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敬宁;蔺玉昌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保利尔胶囊对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方法对80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其中保利尔试验组(简称试验组)60例,降脂灵对照组(简称对照组)20例,疗程8周.结果两组治疗后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尤以试验组胆固醇下降较明显,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降甘油三酯效果显著(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对高密度脂蛋白影响不大(P>0.05),观察中还发现试验组降血脂疗效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保利尔胶囊对高脂血症有显著疗效,且不受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的影响.
作者:布仁巴图;乌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手术室的工作是一个专科性比较强的工作,作为一名手术室的护士除了具备一个普通护士应有的护理素质外,还应有对手术室专科工作应付自如的能力.在工作中要做到严谨、细心、认真、敏捷.不但要协助医生为患者解除病痛,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不能有任何的差错,否则,会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下面就如何防范差错事故的发生,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作者:张凌晔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回盲部肠结核的发病率较低,其中一部分病例无典型症状,如果对此缺乏认识将易误诊.现将长期误诊超过1年的病例2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李苏华;黄晓霞;肖卫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足月阴道分娩的产妇160例,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简称米索组)及催产素组,米索组于胎头娩出即给予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催产素组于胎头娩出即予静推催产素20U+25%葡萄糖20ml,观察第3产程时间及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2h内总出血量.结果第3产程时间:米索组7.35±4.68min,催产素组8.08±5.15min,P>0.05.第3产程出血量:米索组176.4±79.95ml,催产素组为194.1±70.36ml,P>0.05.产后2h出血量:米索组84.7±50.04ml,催产素组139.6±87.16ml,P<0.01.产后2h总出血量:米索组260.1±78.9ml,催产素组333.7±92.7ml,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可有效地减少产后2h出血量,且经济、方便、副作用小.
作者:刘亚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尿绒毛膜包囊的电镜结构.方法分离纯化尿中绒毛膜包囊,用尿绒毛膜酶单克隆抗体将细胞膜包囊免疫沉淀下来,进行电镜结构分析.结果被免疫沉淀下来的大分子酶,在电镜下显示出许多大小不等的包囊,这些包囊具有典型的脂质双层结构.结论绒毛膜酶在尿液中的存在形式为细胞膜包囊.
作者:关广聚;曹娅丽;胡晓燕;邓景惕;李龙凯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上十分常见,而其大出血更是内科常见的急症,病情严重者如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我们近年来采用善宁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并与垂体加压素治疗进行对照,观察其止血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永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我校学生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对近2年来我院学生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学生特点建议一般采用口服或序贯疗法的方式治疗炎症.结论选药正确、服药合理可降低学生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刘桂红;黄莺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患者,女,44岁.在10年前分娩时会阴裂伤,出血量多,未予修补,产后不久因行走、咳嗽时不自觉地排尿,且大便困难达10年余,逐年加重,特别近3~4年大便需用手经肛门按压阴道壁或直肠才能排出.曾多次就诊未予处理,于2002年3月11日入院,患者已行女扎,生育两女.查体:Q-tip test阴性,会阴陈旧性Ⅱ°裂伤,用力时阴道前后壁均有膨出,以后壁膨出明显,呈球型突出阴道口,咳嗽时尿道口溢尿,压迫尿道口两侧尿失禁停止,诱发试验既膀胱颈尿道抬高试验阳性.尿流动力学检查膀胱感觉顺应性正常,未见逼尿肌不稳定,逼尿肌收缩压和大尿流率基本正常,大尿道压及大闭合压均降低,功能性尿道长度2cm.大尿道闭合压及节制区长度下降.
作者:王培芬 刊期: 2003年第12期
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是根据对供试品作粉末研究所得出的一系列晶间距d及相对衍射强度与标准数据(或由标准数据得到的相应数据)比较进行物相鉴别的方法.该技术以其特异、准确、快速、操作简便的优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药物分析领域,科研工作者们正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一技术.本文就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在药物分析领域里研究较多的、人们较感兴趣的问题作一介绍,以供生产、科研和临床使用部门参考.
作者:张建革;王国勇;王雪芹 刊期: 2003年第12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46岁,于2003年4月26日因左下肢肿痛进行性加重半月到本院就诊,体格检查:T 37℃,P 81次/min,R 20次/min,BP 120/80mmHg左下肢肿胀,以小腿为重,皮温较对侧偏低,浅感觉迟钝,足背动脉搏动弱,诊断为左下肢脉管炎.遵医嘱给予脉络宁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在患者左手背进行静脉穿刺输液,5min后即出现胸闷、憋喘,并有轻度呼吸困难,全身皮肤潮红,考虑为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液,给0.1%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给予氧气吸入,流量5L/min,10min后患者逐渐出现全身荨麻疹,给氟美松10mg静脉注射.40min后皮疹逐渐消退,皮肤颜色正常,呼吸困难症状缓解,病情稳定.
作者:刘囡囡;张兴霞;刘翠霞;梁凤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胃镜可直接观察胃粘膜的形态、色泽等细微结构,又能同时胃内照相;直视下活检及细胞学检查.而近年来,由于其附属配件的相应发展,不仅可用于诊断,而且可用于镜下治疗、生理测试和功能检查等,为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重要手段.在检查治疗过程中,胃镜检查有其很高的安全性,严格按规程操作,对病人健康不会有任何危害.然而,由于对适应证掌握不够严格,也可能在术中、术后发生一定的并发症.我院自1998年至今胃镜检查8000余人次,由于我们的严格预约和术中精心的护理,未发生一例严重并发症.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朱秀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评价胸部X线片(以下简称胸片),胸部CT(以下简称CT),高分辨CT(以下简称HRCT)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以下简称IPF)的诊断价值,探讨它们动态变化与IPF疗效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符合中华医学会1994年颁布的IPF诊断标准的病例56例均作胸片、CT、HRCT的检查并随访12~48个月,分析其动态变化与疗效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高电压、小焦距摄片条件可提高胸片质量.IPF X线胸片主要表现:早期双下肺模糊磨玻璃密度增高影,提示肺泡炎性改变;中期两下肺野,外周出现线性条状纹理,以网状、网结状阴影为主;晚期囊泡状改变,出现蜂窝肺,肺容积缩小,膈肌上抬,叶间裂移位.3例无异常.CT的IPF主要表现:胸膜下方弓形线影(胸膜下与胸廓曲线一致获得高密度线)系支气管周围纤维性变和肺泡萎陷所致;网线影提示小叶间隔和肺泡壁增厚;蜂窝影更早发现,好发于胸膜下,大小不等,多在10mm内,壁厚等均匀,呈筛空状阴影.HRCT的IPF主要表现:由于进一步提高了PWA空间分辨率,对早期肺泡炎与纤维化鉴别以及蜂窝肺的早发现极有帮助.它无创,不需对比,比胸片、CT更能动态观察判断疗效及预后.结论胸片、CT、HRCT的联合运用能更细致、准确地反映IPF的影像学特征.特别是小叶间隔增厚及小叶间质增厚伴有肺结构实变影和病变周围型分布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重要意义.诊断还须结合临床、肺功能、肺活检并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间质疾病,职业性疾病和结缔组织疾病.
作者:周玉洪;王国忠;严德钧;张高兆;胡弛雄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近年来,中草药引起的马兜铃酸肾病已日益受到重视.现将作者近期诊治的朱砂莲致马兜铃酸肾病1例报告如下.
作者:徐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自2000年1月~2002年12月3年期间,我科共治疗肺结核并大咯血患者82例,其中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甲磺酸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并大咯血44例,并与单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38例作临床对照观察,结果表明两药联合应用能明显减少垂体后叶素的用量,且可减轻垂体后叶素的副作用,同样达到止血的目的.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泽敏;唐培仙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例1,患者,男,48岁.主诉胸痛5~6年,胸痛每次发作数分钟,近期发作增多,于2003年1月17日上午11:26检查,心尖可闻早搏音,无杂音.BP 134/89mmHg,P 91次/min,T 37.1℃.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率,68次/min.V1、V2呈rS型,V3呈R/S=1,V5、V6呈R型,ST在Ⅱ、Ⅲ、avF、Ⅴ5、Ⅴ6呈水平压低0.75mm,T波直立,而在avR出现的室早呈qr型,ST段上抬2mm,T波倒置,在Ⅲ、avF出现的室早呈qR型,ST下移0.72mm并与T波融合.因胸痛加重于当天下午2:40急诊入院,胸痛呈持续性,无向它处放射,无出冷汗,无气促,间有反酸,患者神清,双肺正常.当天晚上9:49出现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图形(如图1B):Ⅴ1呈QS型,Ⅴ2~Ⅴ4呈rS型,r波呈直线,Ⅴ5,Ⅴ6呈R型,ST段Ⅴ1~Ⅴ5呈单向曲线上抬4~7mm,并与T波融合.
作者:王慧珍;杨希立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中分离的酵母菌体外对依曲康唑(IT)、氟康唑(FL)的敏感性.方法用E-test抗真菌药敏试条在体外检测IT、FL对酵母菌的小抑菌浓度(MIC)值,判定敏感性.结果 237例阴道分泌物标本培养阳性168例,分离出白念珠菌153株(91.07%,153/168),其中对IT敏感129株、中敏12株、耐药12株,对FL敏感150株、中敏1株、耐药2株;光滑念株菌9例(5.38%,9/168),其中对IT敏感2株,中敏0株、耐药7株,对FL敏感6株、中敏1株、耐药2株;近平滑念珠菌1株(0.60%,1/168),对IT和FL均耐药;热带念珠菌2株(1.19%,2/168),1株对IT耐药,2株对FL均敏感;清酒念珠菌2例(1.19%,2/168),其对IT、FL均敏感.结论 E-test法检测酵母菌对IT、FL的敏感性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的特点,为临床选择抗真菌药物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费实;朱慧兰;李平;钟道清;丘小珊;张锡宝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对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治疗作用.方法将确诊的122例颈椎病急性发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颈椎牵引、局部按摩等理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对照组静脉滴注能量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高于对照组75.9%(P<0.01);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分别比对照组缩短5.8天和7.5天;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和血沉明显降低(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对辅助治疗颈椎病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秋元;郭更生;徐珊琪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月经来潮是少女进入青春期后的正常生理现象,而月经的具体表现以及伴随的自觉症状常因人而异.为了搞好女性青春期的卫生保健工作,对我院部分女大学生的月经情况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耿铁军 刊期: 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