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纯正
随着离休老干部进入高龄期、高发病期,危重病发生率将逐年增加.做好院前救治工作,对干休所卫生所来说尤为重要.我所自1983年建所以来先后67人次发生危重病情变化,现就我所院前救治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智平;江信裕 刊期: 2004年第08期
隐匿型肾炎是以起病隐匿,表现轻微,以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单纯性血尿,很少有高血压、水肿、肾功能损害的一组综合征.笔者在临床中用参芪片配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纯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深入,优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加强孕期保健,防止畸形儿的发生已成为育龄夫妇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内容,但死胎和胎儿畸形时有发生.B超的普及为死胎和胎儿畸形的及早检出创造了条件.1993年1月~2003年9月因B超检出死胎及胎儿畸形来我站流、引产的孕妇共143例,现就其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孙冠;沈和群;周涛;刘洪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为早期诊断、治疗、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IE)以及改善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临床资料.方法对我院1980年~2001年间确诊IE的95例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指标以及预后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经血培养及手术标本培养或组织学确诊病例51例,占54%;血培养阴性但长期发热、有明确心脏杂音、治疗有效证实的病例44例,占46%;患者年龄2~82岁,平均37岁,中位年龄34岁;男57例,占60%;死亡13例,占14.1%.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发病率较高,若延误诊断,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的病例并不少见;早期确诊,及时、正确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
作者:马小军;范洪伟;范静波;王爱霞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出院前活动平板心电图试验(TET)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WHO的AMI诊断52例患者,在出院前进行TET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完成检查,无1例发生意外;TET阳性27例(51.9%),阴性25例(48.1%);出现严重不良反应13.5%.结论 AMI出院前行TET虽无1例发生意外,但有一定危险性值得注意;TET阳性或阴性不能说明AMI严重程度和评估预后;大面积心肌梗死,有心力衰竭、室速室颤病史,常规心电图nQ≥5、QRSs≥5、V1ptf≤-0.03,TET活动耐量≤2级以及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反映AMI严重程度及评估预后更为重要.
作者:施丽芳;黄贵南;刘锦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早泄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近1年来,我院男科采用25%硫酸镁会阴前部肌注治疗早泄,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宋伟;刘敬松;于相国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婴幼儿门诊静脉输液的对象是3岁以下的儿童,它也是一项难度大、穿刺技术要求高和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它不仅要求门诊输液护士有娴熟的穿刺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把对患儿进行心理、精神和疾病防治为一体的人文、精神护理融入到婴幼儿输液过程中去.笔者通过多年来对两千余人次婴幼儿的静脉输液实践,结合自己的学习与思考,谈以下几点体会与看法.
作者:杨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病历中的主诉,是主体内容的第一项,写得是否规范,反映整体病历的质量和医疗水平的高低.
作者:许奇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我们将80例危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有针输液系统(38例)和无针输液系统(42例),使用结果提示无针输液系统明显优于有针输液系统,值得向临床推广.
作者:吴昌玉;熊晓红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可造成多脏器损害,严重危害小儿健康.现将我院2000年7月~2003年7月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56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雷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患者,女,39岁,以反复头晕、头痛4~5年,加剧伴胸闷、气喘、呕吐1年于2000年8月31日入院.患者近4~5年来常于清晨或午后出现头晕、头痛,发作持续约半小时左右,1年来症状加剧,发作时伴胸闷、气喘、呕吐,在当地就诊时测得血压160/100mmHg,服降压药(具体不详)治疗效果不佳而入院.查体:BP 160/110mmHg,P 130次/min,神清,自动体位,五官端正,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罗音,心脏叩诊无扩大,心率130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额外心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心电图示左室肥厚、窦性心动过速,超声心动图示高血压性心脏病.肾脏B超:左肾下极肿瘤,大小约5.8cm×5.4cm×5.3cm,提示嗜铬细胞瘤.CT扫描示左肾肿瘤,双肾上腺正常.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肾功能正常.血K+3.0mmol/L.诊断:继发性高血压,左肾异位嗜铬细胞瘤.给特拉唑嗪、倍他乐克、卡托普利等治疗,血压控制在130/90mmHg,转外科手术,病理报告为左肾嗜铬细胞瘤.
作者:陈宗林;陈剑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经验.方法对61例子宫颈癌经放射治疗后出现放射性直肠炎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灌肠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治愈31例占50.8%,显效22例占36.1%,好转7例占11.5%,无效1例占1.6%,总有效率98.4%.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灌肠治疗放射性结肠炎疗效显著,而且方便、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作者:曲大平;陈悦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属于急危重症,发病不典型,并发症与病死率也较高.为进一步掌握老年人AMI的临床特点,现对我院近4年收治的32例老年人AMI进行分析,并报道如下.
作者:孟猛;谢潮鑫;钟先阳;陈莉文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全身免疫性、多发性骨病,它从骶髂关节开始,逐步上行蔓延至脊柱关节,造成骨性强直的骨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院通过采用祛风止痛为主的中草药药浴治疗疗效显著,现举例分析如下.
作者:陈本善;段少东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爆裂性眼眶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眶底骨折,巨大的致伤物作用于眼球,使眶内压骤然升高以致在眶底部位发生骨折,眶内软组织嵌顿于骨折处,致眼球内陷、双眼复视、眼球运动受限.尚可出现眼球并发症.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右眼眶爆裂性骨折、视网膜震荡报告如下.
作者:陈殿生;陈莹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笔者自2003年7月开始,采用借助头皮针加压滴入甘露醇,并与传统的注射器直接加压滴入的方法相比较,经统计学分析,采用借助头皮针加压滴入甘露醇的方法优于传统的加压方法有显著差别,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索娜央宗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窦镰旁脑膜瘤是指肿瘤基底附着在上矢状窦和大脑镰的肿瘤,占脑膜瘤的24%~35%[1].由于该肿瘤起源部位的特殊,往往累及矢状窦,与中央沟静脉关系密切,对其手术全部切除造成一定困难[2].我院自2001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窦镰旁脑膜瘤2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鹏;刘新成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神经性皮炎和湿疹是皮肤科门诊的常见病,澳能(香港澳美公司产品)其主要成分是卤米松,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其活性物质是三卤酸皮质类固醇水化合物,是目前强效的皮质类固醇激素之一,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过敏、抗表皮增生、抗渗出和止痒等作用.适用于无感染的皮炎、湿疹及其它对皮质类固醇有效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皮肤病.我们用其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湿疹67例,现将治疗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房武宁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甲状腺癌患者不同治疗方法彩超声像学改变和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关系.方法 100例甲状腺癌患者分组治疗前后检测彩超声像学和SIL-2R含量的改变.结果肿块表现为境界清楚,其内部回声均匀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回声区40例;表现境界欠清,形态不规则,回声不均匀的低声区49例;境界欠清,形态不整,内部回声不均匀的低回声区11例;不同方法治疗后SIL-2R含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0.01);单纯手术组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0%、72.0%、44.0%.结论彩超声像学改变和SIL-2R含量测定对判别甲状腺癌治疗效果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李坚;温红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自2000年以来,我们将双侧颈浅丛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共120例,麻醉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世勇;郭冀峰;王东久;郭纪生 刊期: 200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