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54例分析

吕晓青;陈月秀

关键词:妊娠, 输卵管, 生育力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要求保存生育能力的输卵管妊娠患者选择开腹保守性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2年6月应用开腹保守性手术的54例输卵管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中的46例于术后第一次月经复湖后的经后3~7 d行输卵管通液术,39例通畅,通畅率84.8%.除去合并有盆腔粘连的5例,则通畅率90.2%.结论:基层医院行开腹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对保存患者的生育能力是可行的.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核因子-κB在结肠炎的表达及地塞米松对其影响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活化在大鼠实验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地塞米松对其的影响.方法:用TNBS制作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TNBS损伤组(T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TNBS灌肠后1、2、4、6周结肠黏膜NF-κBp65及IκBα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NF-κBp65 mRNA的表达.结果:(1)免疫组化:T组大鼠结肠黏膜NF-κB p65蛋白表达较C组显著增高(P<0.01),IκBα表达较C组显著降低(P<0.01);D组大鼠结膜黏膜NF-κB p65蛋白表达较T组显著降低(P<0.01),但显著高于C组(P<0.01),IκBα表达较T组显著增高(P<0.01),但显著低于C组(P<0.01).(2)原位杂交检测:T组大鼠结肠黏膜NF-κB p65 mRNA表达明显高于C组(P<0.01);D组大鼠结肠黏膜NF-κB p65 mRNA表达显著高于C组(P<0.01),但显著低于T组(P<0,01).结论:NF-κB活化在大鼠实验性结肠炎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地塞米松可能部分地抑制NF-κB的活化,从而减轻结肠黏膜炎症改变.

    作者:赖远全;孙燕;余琴;章金艳;刘南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及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8例<70岁急性心肌梗死(AMI),44例≥70岁AMI患者予尿激酶治疗,45例≥70岁AMI患者非溶栓治疗,观察溶栓血管再通率、出血发生率,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心功能状态.结果:非老年与老年溶栓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66.67%和61.36%(P>0.05),轻度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和22.72%(P<0.05),严重出血发生率为0%和4.54%(P>0.05),老年溶栓组和非溶栓组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为4.541%和11.11%(p<0.05),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6.36%和8.89%(P>0.05),病死率分别为11.36%和22.22%(P<0.05),EF值分别为56.2±8.7和44.6±9.2(P<0.05).结论:老年AMI患者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和溶栓药物剂量,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谭光长;杨志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急性坏死性小肠炎1例

    患儿,男.两天前晚饭前自诉持续性腹痛,不剧烈,不伴呕吐.翌日晚上腹痛加剧,痛至床上打滚,曾吐出蛔虫3条,排糊状血便一次,量约一碗.2003年4月17日入院.入院当天上午11时许体温上升,转入昏迷状态,由救护车接回我院治疗.

    作者:姚献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两种方法测定血浆白蛋白的方法学比较

    目的:分析溴甲酚绿(BCG)法与干化学法在测定血浆白蛋白(ALB)时的偏倚,为室间评估结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文件方案,每天随机选取临床标本8份,分别用两种方法测定样本白蛋白含量,共测定6 d,记录结果,应用EXCEL统计分析软件对所测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方法间的偏倚.结果:以溴甲酚绿法(X)为对比方法,对干片法(Y)进行评估.干片法(Y)和溴甲酚绿法(X)测定ALB的回归方程式为Y=0.907X-1.0473,相关系数r2=0.9654.当ALB浓度为30 g/L、40 g/L、50 g/L时,干化学法(Y)的相对偏倚分别为12.52%、11.65%和11.12%.结论:溴甲酚绿法与干化学法在测定血浆ALB时,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倚随浓度增加虽有所降低,但变化幅度不大,两种方法有很好的相关性,建议各临床实验室对不同方法建立不同的参考范围.

    作者:姚少羽;孙艳虹;高玲;罗嘉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手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

    目的:总结肺动脉瓣狭窄于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52例肺动脉瓣狭窄的病例,均于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手术,其中,单纯肺动脉瓣交界切开术29例,右室流出道跨瓣环心包补片加宽术15例,肺动脉瓣交界切开术加右室流出道肥厚肌束部分切除术8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术后严重并发症.随访6个月~2年,心功能恢复0~Ⅰ级.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的手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安全、效果优良的手术方式.

    作者:方骏;陈林;肖颖彬;王学锋;钟前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测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盐浓度对纸片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影响.方法:用纸片扩散法在不同温度(30℃和35℃)及不同盐浓度(0%NaCl,2%NaCl,4%NaCl)条件下检测60株临床标本分离到的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药敏试验.结果:30℃时MRS检出率分别是:0%NaCl为63.3%;2%NaCl为68.3%;4%NaCl为71.6%;35℃时MRS检出率分别是:0%NaCl为63.3%,2%NaCl为71.6%,4%NaCl为73.3%.30℃与35℃对MRS检出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着温度、盐浓度等增加抑菌环有增大趋势.结论:30℃或35℃对苯唑西林纸片法测定MRS的影响不大,加盐可提高MRS的检出率.

    作者:张文;黄灼宏;黄宪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门诊用于终止11~15周妊娠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序贯口服终止11~15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旨在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终止11~15周妊娠的新方法.方法:收集孕11~15周要求终止妊娠的无禁忌证的孕妇86例分为两组,甲组第1天、第2天清晨空腹口服米非司酮75 mg,第3天晨口服米索前列醇600ug,依据宫缩情况每2 h追加一次米索前列醇400ug,不超过1 800μg;乙组第1天、第2天晨口服米非司酮50 mg,晚上口服25 mg,第3天晨口服米索前列醇600ug,米索前列醇加量同甲组.观察两组的流产成功率,胎儿及附属物排出时间,出血量,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1)甲、乙两组流产成功率分别为91.3%和92.5%,差异无显著性,总成功率达到91.7%,流产效率高.(2)两组胎儿及附属物排出时间,出血量,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1)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妊娠流产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简便,省时,是终止11~15周妊娠的安全、有效的方法.(2)全部口服给药操作方便,全部治疗过程可在门诊施行,节省住院费用.(3)口服药物不成功需行钳刮术时因宫颈已扩张,胎儿死亡可降低钳刮术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4)尤其适用于剖宫产术后一年妊娠的孕妇,降低终止妊娠时手术并发症及避免了小剖宫产的痛苦.

    作者:王保平;陈维安;崔颖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胰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胰腺横断伤12例

    目的:探讨胰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胰腺损伤的适应证、效果、并发症、优点及注意问题.方法:通过回顾分析12例胰腺横断伤的诊治经过对这一主题展开讨论.结果:本组围手术期病死率8.3%,治愈率91.7%,胰瘘发生率16.6%,无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等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胰肠Roux-en-Y吻合术是治疗胰腺横断伤的首选术式.

    作者:李继延;胡泽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四肢严重创伤36例的处理对策和显微技术应用

    目的:探讨四肢严重创伤的处理对策和显微技术的应用.方法:收集36例四肢严重损伤患者资料,男31例,女5例,其中上肢损伤为9例,下肢损伤为27例.结果:即刻行截肢术7例、行血管移植和吻合7例,经血管探查吻合失败再行截肢术者2例.深筋膜室切开减压术2例;二期采用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10例,带血管的骨移植2例.结论:显微外科技术的早期应用可提高肢体的成活,并促进二期修复重建的成功.

    作者:李智勇;刘云江;刘小林;易建华;常湘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原发性纵隔肿瘤586例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60年6月至2003年11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586例原发性纵隔肿瘤.结果:胸腺瘤277例,畸胎瘤111例,神经源性肿瘤99例,胸骨后甲状腺肿29例,其他肿瘤79例;纵隔肿瘤完全切除534例,开胸探查肿瘤活检52例;术后死亡15例.结论: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CT检查,治疗应以手术为主.

    作者:申翼;景华;李德闽;常春林;李忠东;胡小南;董国华;罗立国;钱建军;许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近6年来细菌学监测及药敏的对比与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情况及变迁.方法:对我院1998-2003年新生儿VAP共96例分离出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统计分析并进行对比.结果:(1)近6年来VAP的发生率为29.6%.其中前3年为41.2%,后3年为21.3%,有下降的趋势.(2)6年来分离培养出病原菌133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78.9%,以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氏杆菌常见,且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及泰能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前3年为50%及8.3%上升至后3年69.7%及18%.结论:新生儿的VAP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且致病菌及其耐药性是不断变化的,及时掌握致病菌及其耐药性,尽早选用敏感的抗生素,以降低耐药性,从而提高治愈率.

    作者:郭小玲;高建慧;刘玉韶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腹部刀刺伤85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刀刺伤病人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近2年我院收治的腹部刀刺伤病人的治疗情况.结果:85例腹部刀刺伤病人,腹壁清创缝合术3例,剖腹探查74例,腹腔镜探查2例,保守治疗6例.治愈83例,死亡2例.结论:对腹部刀刺伤应正确迅速地作出诊断,及时剖腹探查,术中仔细探查腹腔脏器,避免漏诊漏治,是腹部刀刺伤的诊治关键.保守治疗具有较大的风险,应慎重选择.腹腔镜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剖腹探查,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陈杰;潘凯;陈小春;夏利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海洛因中毒时尼莫地平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海洛因中毒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尼莫地平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海洛因中毒病人用尼莫地平治疗前后的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流速、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峰流速.结果:海洛因中毒病人治疗前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流速减慢,同时基底动脉平均峰流速升高,经尼莫地平治疗后,上述变化可以缓解.结论:海洛因中毒可使大脑血流速度减慢,大脑慢性供血不足,同时出现基底动脉血流增快;尼莫地平的治疗有效.

    作者:巢建新;殷建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半卧位分娩的临床探讨

    为探讨安全可靠有效的头位分娩方式,自2002年8月起我们指导770例产妇用半卧位方式分娩(观察组),经与同期平卧位分娩770例(对照组)对比,表明取半卧位分娩者分娩过程及母婴状况明显优于平卧位分娩者.

    作者:刘碧波;张艳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小儿单侧肾发育不良合并对侧肾积水9例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小儿单侧肾发育不良、对侧肾积水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3年3月收治的9例单侧肾发育不良、对侧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肾发育不良对侧肾积水诊断为先天性肾盂输尿管狭窄4例行肾盂输尿管整形术,膀胱输尿管尿反流致肾积水2例行输尿管膀胱移植术(Cohen术),肾发育不良侧输尿管扩张导致对侧肾积水1例和肾发育不良侧输尿管扩张积脓压迫膀胱颈致对侧肾积水1例行发育不良肾和输尿管切除术,输尿管上段狭窄致肾积水1例行输尿管部分切除吻合术.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除一例术后仍有反复泌尿系统感染外,其余患儿恢复良好.结论:对小儿单侧肾发育不良、对侧肾积水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黄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滞针法治疗踝关节扭伤36例

    踝关节扭伤,常见于运动人群,主要表现为踝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阻,目前多进行中药外敷,或针刺,理疗,一般不能即时有效.笔者是用滞针疗法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祝晓忠;韦国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隐静脉壁代替游离皮片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25例

    下肢静脉曲张并发小腿慢性溃疡是外科常见病.在处理静脉的同时,对溃疡的处理方法很多,如游离皮片植皮,皮瓣移植修复,让其术后自行愈合等.我院自1995年6月至2000年5月对25例32条肢体使用抽剥得到的大隐静脉壁代替游离皮片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董米连;卢永明;林祖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胎盘早期剥离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

    胎盘早期剥离由于起病急,进展快,严重的胎盘早剥可引发子宫胎盘卒中,凝血功能障碍和DIC等,如果处理不及时,常严重威胁母儿生命,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本病发病率约1:47~1:217,死亡率约10%~35%[1,2].

    作者:梁兴通;叶爱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嗜血细胞综合征2例报告

    嗜血细胞综合征1975年首先由Chandra报告1例,既往国内文献相关报告少,该病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容易造成误诊.本文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

    作者:谢媛媛;岑丹阳;麦贤弟;李文益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应用不同填塞方法治疗后鼻孔出血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后鼻孔出血病人采用不同填塞法疗效的差异.方法:分析1998-2003年间228例后鼻孔出血患者,116例采用气囊压迫止血法(研究组),112例采用传统锥形凡士林纱栓子填塞止血法(对照组),两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种填塞方法均能达到止血目的,但采用气囊压迫止血法的患者主观症状和反应明显轻于用传统锥形凡士林纱栓子填塞者.结论:采用气囊压迫止血,操作简单,疗效好,病人痛苦少.

    作者:黄钻娣;沈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