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茹;钟桴;高岩
大脑半球卒中出现眼球同向偏视(CED)是临床上重要的体征之一.偏视通常指向受损半球侧.我们对300例经CT和(或)MRI证实大脑半球卒中患者进行临床分析,讨论CED的发生率与CED有关的部位及CED支配的不对称性.
作者:孙宝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我国卫生改革不断深化,国务院下发<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中强调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应用、大型设备等医疗服务要素的准入制度.本文结合我省医疗技术开展现状,讨论医疗技术准入管理.
作者:吴少林;黄毓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型多焦点人工晶体度数的合理选择方法.方法:选择合适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成两组.Ⅰ组:30眼植入Allergan Array SA-40NBTM多焦点人工晶体.Ⅱ组:30眼植入Allergan Surgical Model 53单焦点硬性人工晶体,所有病例均由同高年资眼科医师行手术准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远、近视力、矫正视力、并发症及眼部症状,随访3个月.结果:两组患者之间的远视力和佳矫正的近视力差异有显著意义,但Ⅰ组患者的裸眼远视力和矫正的近视力明显优于Ⅱ组,两组之间无并发症的差别.Ⅰ组病例仅有1例(3.3%)患者术后3 d出现眩光,2个月后症状消失.结论:Array SA-40NBTM多焦点人工晶体度数选择可按正视眼的度数选择才能更好的发挥远、近视力,功能优于单焦点人工晶体.
作者:刘英芝;丛日昌;许秀珍;柳玉杰;崔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我院自行研制的多功能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优缺点.方法:对1999年3月~2002年5月34例新鲜骨盆骨折应用上述方法治疗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骨折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9周,无松动及折断发生;2例发生针孔感染,未影响治疗;随访时间5~31个月,34例获得随访,平均8个月.结论:正确掌握和运用固定支架的使用技术是使骨盆骨折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本治疗方法优点为:(1)该装置设计合理,固定可靠,操作简便利于普及;(2)框架与螺杆整体结构好,具有加压、撑开、提拉、抗旋转等多项功能;(3)通过机械应力可以刺激和维持组织的再生,促进骨形成.
作者:王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套冠及固定桥是修复牙体缺损、牙列缺失等的常用方法,但由于使用的时间较长、患者年龄的增加,基牙的生理代偿功能及局部或全身的变化,或由于适应证选择不当,修复体设计、制作的错误,导致固定修复体出现问题而被拆除.
作者:刘朗;庾尧炜;叶剑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先天性肾病综合征(congenital nephrotic syndrome)通常指生后3个月内发生的肾病综合征.根据不同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可以将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分为特发型(如芬兰型肾病综合征、弥漫性系膜硬化等)、获得型(如先天性梅毒、其它围产期感染等)及伴发其它先天异常的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如Denys-Drash综合征、Frasier综合征等.在此主要介绍芬兰型肾病综合征以及与该病有关的基因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作者:丁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凝倾向,病人易在肾静脉、外周静脉,甚至在动脉系统形成血栓,是NS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病人致残和死亡的原因之一.
作者:蒋小云;陈述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游离足背皮瓣在修复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意义和方法.方法:自1996年3月~2002年2月,利用游离足背皮瓣修复18例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中合并指伸肌腱缺损10例.结果:皮瓣均成活,随访5~20个月,皮瓣外观质地满意,感觉恢复良好.手功能恢复良好,供皮区功能无遗留障碍.结论:游离足背皮瓣是修复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作者:朱小弟;王利;明浩;欧迪军;邵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Ⅲ期中央型肺癌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对32例Ⅲ期中央型肺癌行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根治手术.结果:28例手术切除,4例为探查.本组无手术死亡,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5%.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3%、33.3%、23.3%.其中2例生存超过7年,有22例死于肺癌转移.结论:对Ⅲ期中央型肺癌行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根治术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作者:黄健;王茂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30岁.因停经48 d,下腹痛2 d加重2 h,于1999年4月12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4~5/28 d.末次月经1999年2月22日,停经后无明显恶心、呕吐,2 d前无诱因出现下腹隐痛,当时未治疗.
作者:周春艳;李艳娟;蒙姝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女,71岁,因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7 d,在当地卫生院保守治疗无效入院.查体:T 37.2℃,P 100次/min,R 20次/min,BP 105/75 mmHg;神志清,精神萎靡,心肺未见异常,腹膨隆,腹肌紧,全腹压痛,以下腹明显,未扪及明显包块,肠鸣音消失,腹穿有血性渗出液.
作者:王晓峰;盖磊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儿童致聋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自2001年起用微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75例80耳,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玲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妊娠急性胰腺炎(AP)发生的相关因素和住院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回顾近12年住本院的妊娠AP病例,并以同期在本院终止妊娠者为对照,分析妊娠AP的特点.结果:妊娠AP 17例,占在本院终止妊娠者的0.04%,或占住本院结束其中晚期妊娠者的0.11%.AP者死胎流产、母亲死亡、双胎、妊娠急性脂肪肝的比例均高于无AP妊娠者(P<0.05).AP者胆系疾病比例、平均ALT、AST、LDH、Ch、甘油三酯、CK、α-羟丁酸脱氢酶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01)且高于正常标准.结论:妊娠期AP的病因与胆石症、高脂血症、急性脂肪肝有关,并可能与双胎有关;妊娠期重症AP对孕妇及胎儿的生存有极大威胁.
作者:袁苏徐;吴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肺炎性假瘤是一种肺实质内以炎性肉芽组织为主的瘤样病变,因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征象,易与肺部肿瘤相混淆.1991~2001年我们共收治误诊为肺癌的肺炎性假瘤患者29例,现就其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讨论如下.
作者:孙雪飞;王德江;李希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氟乙酰胺已成为我国引起中毒的首要因素[1].为了解氟乙酰胺中毒患儿血清钙离子变化,我们对28例氟乙酰胺中毒患儿进行血钙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益林;杨云凤;李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旨在优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重组质粒转染成骨细胞的条件以获得较高效率,为进一步研究bFGF基因转移在骨组织工程的应用提供基础.方法:将带有EGFP的bFGF重组质粒转染成骨细胞,改变DNA、脂质体的量以及转染时间,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并计算转染效率.结果:在24孔培养板中,2μL脂质体介导1μg重组质粒转染10 h既可获得较满意的转染效率.结论:通过优化转染条件可提高转染效率,可为下一步基因工程细胞移植提供基础.
作者:张丽君;丁焕文;王捷;郭勇;张宏斌;郑文岭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又称胡桃夹现象,是左肾静脉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间,受到挤压伴发血尿和(或)蛋白尿、腹痛等临床症状时的现象.现将1999年1月~2002年8月我院收治的58例小儿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报道如下.
作者:韦茹;钟桴;高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男,73岁,因烦渴、多饮、多尿10+d,加重2 d,2001年11月2日入院.
作者:周隆佾;吴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9世纪上半叶小儿原发肾病综合征(INS)有很高的病死率.其死亡主要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及营养不良导致的感染.Arneil报告该时期起病5年内已有半数死亡,其中绝大多数2年内死于感染[1].随着有效抗菌药物的发展及肾上腺皮质激素(下简称激素)的应用,病死率显著下降至3%~5%.
作者:杨霁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对蝶窦炎症性疾病及占位病变的认识.方法:对8例蝶窦病变(蝶窦炎4例,蝶窦黏液囊肿3例,低分化癌1例)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其中7例在鼻窦内窥镜下手术,1例鼻外切开肿物摘除.结果:8例术后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确诊后到外院放疗,1例术后1个月引流口堵塞,再次住院手术.结论:CT与MRI检查对蝶窦病变诊断和治疗有很大价值;经鼻窦内窥镜手术对治疗本病有显著的优越性.
作者:刘绮明;张建国;翁盛贤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