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视腹腔镜手术对193例女性不孕患者的诊治分析

闫彩平;祝育德;杨雪慧

关键词:外科手术, 腹腔镜, 不育, 女(雌)性, 子宫附件炎, 子宫内膜异位症
摘要:目的:探讨不孕症的盆腔因素以及腹腔镜对不孕症的诊治价值.方法:对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193例不孕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检查发现盆腔器质性病变188例,检查阳性率为97.41%.其中慢性盆腔炎共95例,占49.22%,子宫内膜异住症共60例,占31.09%.其中输卵管病变是不孕的主要原因,占52.85%.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的病因构成无差别(P>0.05).继发不孕的患者中一半以上曾行过人工流产术.经腹腔镜治疗后,总的妊娠率为56.96%,不孕年限≤2年与不孕年限>2年者的妊娠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腹腔镜检查的不孕症患者中,慢性盆腔炎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对于原因不明的不孕患者,应及早行腹腔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2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对我院1994年1月~2000年6月期间收治的21例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21例随访19例,失访2例,随访率90.4%.存活14例,死亡5例.死亡5例中同时性双侧乳腺癌1例,异时性双侧乳腺癌4例,首发癌年龄均小于50岁,其中3例小于40岁.5年内死亡者2例均为Ⅲ期病例.结论: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预后与首发癌年龄、病期及第二癌的处理是否及时有效有关.

    作者:熊秋云;谢春伟;雷秋模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刮吸分离法在肝胆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刮吸分离法在肝胆外科手术中应用.方法:回顾分析自1995年1月至2003年5月间共185例肝胆疾病手术效果.结果:23例肝外伤中因多发伤死亡1例,肝内、外胆漏各1例,其余162例均Ⅰ期愈合.结论:刮吸分离法解剖清晰,在肝胆手术、尤其是肝脏手术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高建军;刘道明;何志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检测在结缔组织病中的意义

    我院自1993年开展了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的检测,至2002年底共检测3000多人次,发现结缔组织病患者抗血小板抗体明显升高,异常率也明显增高.为此,我们对45例结缔组织病患者进行了总结,并设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晓霞;俞康;蒋磊;章圣辉;吴建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孕妇Rh血型阴性7例临床分析

    Rh阴性的人群较少,占我国汉族人群中0.5%以下,但Rh血型不合可引起新生儿或胎儿免疫性溶血、贫血,造成新生儿溶血病或胎儿死亡[1].本文收集我院自1993年以来7例Rh血型阴性的孕妇病例进行分析,了解Rh血型阴性孕妇中新生儿的愈后及其防范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齐玉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早期肠道喂养对大鼠烧伤后血中IgA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早期肠道喂养(EEF)对严重烧伤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Wistar大鼠30%TBSA烫伤模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只,实验组伤后进食安素喂养液,对照组伤后进食生理盐水,动态观察、比较两组大鼠血液中IgA水平的变化,并与伤前进行对比.结果:烧伤后早期大鼠血液中IgA的水平下降;烧伤后第1、4、7天实验组大鼠血液中IgA的水平比对照组高,尤其第4天更为明显.结论:早期肠道喂养对严重烧伤大鼠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郑少瑜;陈文;曾斯明;林树勇;蔡丽;张晓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妊高征孕妇多项生化指标的分析

    目的:探讨妊高征妇女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降低妊高征患者母子的危险,保证良好的妊娠结局.方法:采用日立7170型全自动分析仪对80例患妊高征的孕妇与80例正常妊娠的孕妇血液标本进行了26项生化指标的分析.结果:总蛋白(TP)、白蛋白(AL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钙(Ca)妊高征组比正常妊娠组显著降低(P<0.01),尿素氮(BUN)、肌酐(Crea)、氯(Cl)、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镁(Mg)妊高征组比正常妊娠组显著降低(P<0.01);钾(K)、钠(Na)、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妊高征组比正常妊娠组升高(P=0.04);尿酸(U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酰转酞酶(GGT)、磷(P)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有上升的趋势但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高征孕妇要严密监视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适时纠正各器官的功能障碍,积极预防妊高征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邱先桃;丘媛媛;何家俊;王洁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慢性心房扑动的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慢性心房扑动的治疗经验.方法:122例慢性心房扑动患者首先采用地高辛或胺碘酮或地高辛联合胺碘酮或心律平治疗,无效者行食管心房超速起搏治疗转律,或以同步直流电击复律,转律后应用胺碘酮口服维持,部分病例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药物治疗后122例的心室率较治疗前降低,30例转为窦性心律.44例中行食管心房超速起搏及21例行同步直流电击复律,其中63例转为窦性心律,应用胺碘酮可维持窦性心律.射频消融治疗的29例全部成功消融房内折返通道.结论:药物治疗可以减慢心房扑动患者的心室率,食管心房超速起搏及同步直流电击复律能够终止慢性心房扑动发作,射频消融是根治心房扑动有效的方法.

    作者:谭虹;王树水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ELISA法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血清特异性IgA抗体

    目的:了解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流感病毒(Ⅳ)、副流感病毒(PIV)、腺病毒(ADV)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69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上述6种病原体血清特异性IgA抗体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90例患者各种血清特异性IgA抗体检出率依次为:CP 95例(13.77%)、PIV84例(12.17%)、MP 67例(9.71%)、ADV 54例(7.83%)、RSV 26例(3.77%)、IV-A 22例(3.19%)和IV-B 14例(2.03%).ADV检出率为男性高于女性(P<0.05),MP、IV-A、IV-B、ADV和RSV均为≤14岁组高于>14岁组(P<0.05),MP和CP为下呼吸道感染组高于上呼吸道感染组(P<0.05),其余均无年龄、性别和病种间差异(P>0.05).检出至少1种血清IgA抗体者251例(36.38%),混合感染107例(15.51%),其中CP、MP合并病毒感染者91例(13.19%).本组病例阳性例数,男女间无差异(P>0.05),≤14岁组高于>14岁组(P<0.05),下呼吸道感染组高于上呼吸道感染组(P<0.05).结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MP、CP、IV-A、IV-B、PIV、ADV和RSV感染情况普遍,混合感染情况突出,尤以MP、CP合并病毒感染者居多.

    作者:何进才;周小梅;徐淑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复发性气胸的评价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复发性气胸,切除肺大疱的可行性,并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其利弊.方法:1998年2月~2002年2月行开胸手术(TH)25例,同期行VATS 22例,比较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失血量、术后胸管放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结果:VATS组手术时间、术后胸管放置时间和住院日均较TH组明显缩短,围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TH组,无中转开胸.两组均无并发症、死亡及术后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对心肺功能影响小,术后恢复快,为复发性气胸、肺大疱病变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束余声;石维平;王康;史宏灿;陆世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移位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有移位的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减少致残率.方法:总结1996年5月~2001年8月我院获得随访的58例有移位的髋臼骨折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其中髋臼前壁骨折11例,前柱骨折7例,后壁骨折10例.后柱骨折18例,其他复杂骨折12例.手术方式分别采用髂腹股沟入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髂骨股骨入路及联合入路.其中43例采用髋臼重建钢板和松质骨螺钉,11例单纯用松质骨螺钉,4例年轻患者用一种可吸收性聚乙胶酯(SR-PGA)螺钉固定.28例进行了自体髂骨移植.结果:平均随访38个月,根据Matta评分,优29例,良20例,一般5例,差2例,异位骨化8例,3例发生表浅感染,1例并发坐骨神经损伤.结论:对于有移位髋臼骨折术前明确诊断,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及综合处理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刘世清;卫爱林;陶海鹰;彭昊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中西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综合认识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是以胃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组消化不良的综合症状.1999年罗马Ⅱ标准[1]的核心定义为:无器质性疾病可解释的、在过去12个月内至少有12周出现的上腹正中疼痛或不适.临床上以上腹部疼痛或不适、上腹胀闷感为主要表现,常餐后加重、伴早饱、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等.

    作者:杨思为;刘红婴;詹俊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抗-Ⅰ引起血型定型困难1例

    患者女,49岁,8年前直肠癌手术时,输注800mL A型全血.近几个月来,病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腹痛、贫血严重.入我院申请输注A型红细胞400 mL,配血时发现交叉配血主侧有凝集,次侧不凝集,经反复查血型,患者血型正定型为A型,反定型为O型,RH(D)为阳性,ABO系统正反定型不相符合,经血清学方式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血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

    作者:刘淑娥;沈卫华;郭凌雁;曹新峻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基础研究进展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hc disease,GTD)是一组来源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的疾病,包括葡萄胎(hy-datidiform mole,HM)、侵蚀性葡萄胎(inrasive hydatidiform mole,IHM)、绒癌(choriocarcinoma,CCA)和一类少见的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作者:冯苗;王自能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横形小切口宫外孕手术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横形小切口宫外孕手术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1月~2003年3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横形小切口宫外孕手术组(观察组)及传统的剖腹探查宫外孕手术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开始至止血时间及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腹胀发生率、住院天数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横形小切口宫外孕手术损伤小、恢复快,切口小、美观,可作为一种常规手术加以推广.

    作者:刘增佑;孟军;吴文清;俞艇蔚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欧必亭单用与联合地塞米松预防非铂类药物化疗呕吐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单用欧必亭与欧必亭联合地塞米松两组止吐方法预防非铂类药物化疗呕吐的疗效.方法:选择89例初次进行标准柔红霉素加阿糖胞苷或米蒽蓖加阿糖胞苷方案化疗的髓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成欧必亭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化疗呕吐观察组及单用欧必亭对照组,监测化疗期间患者恶心、呕吐反应的程度,同时观察止吐药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控制恶心呕吐反应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欧必亭联合地塞米松预防非铂类药物化疗呕吐反应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欧必亭组.

    作者:胡慧仙;金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烧伤病人高压氧治疗护理体会

    烧伤患者的高压氧治疗是在特定的高气压环境下进行的一种的治疗方法,它的治疗及护理有其特殊的要求.自1999年1月~2003年4月在我科高压氧治疗的150例烧伤患者,通过心理护理、一般和特殊护理处理,较有效地支持了治疗措施的实施和改善了临床疗效.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谭庆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克毒清不同途径给药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常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特殊类型之一,表现为急起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近年我科进行了克毒清静脉滴注与高频雾化吸入治疗本病的疗效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霞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致畸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2年内即可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破坏.全世界人口中约有1%的BA患者,每年用于医疗及福利的费用达六亿五千万美元[1],给患者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在过去几十年中,对于RA的治疗策略已经从单纯缓解症状过渡到早期干预、阻断疾病进程.

    作者:谢其冰;李智;刘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丙泊酚伍用小剂量芬太尼在纤维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丙泊酚伍用小剂量芬太尼用于结肠镜检查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选择60例需行结肠镜检查ASA Ⅰ~Ⅲ级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清醒对照组(B组),每组30例.A组以丙泊酚、芬太尼维持检查期间的镇痛镇静,B组不用药物.记录完成检查所需时间、术中肢动次数、术后患者满意度以及检查前、肠镜进入100cm、检查结束时的血压、心率.结果:和B组相比,A组患者检查所用时间短、术中肢动少、患者满意度高(P<0.05),同时血压、心率更平稳(P<0.05).结论:丙泊酚伍用小剂量芬太尼用于纤维结肠镜检查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

    作者:梁根强;乔瑞冬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低浓度二氧化硫吸入对小鼠血浆IgE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SO2)持续、低浓度吸入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小鼠血浆IgE水平的影响.方法:新生昆明小鼠生后24 h内置于实验环境中,暴露1组SO2平均浓度1.883 mg/m3,暴露2组SO2平均浓度5.580 mg/m3,正常对照组SO2平均浓度0.288 mg/m3.于暴露20、30、45、60 d处死动物,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浆IgE水平.结果:暴露1组各时期小鼠血浆IgE水平较对照组均升高,以暴露45 d升高显著;暴露2组各时期小鼠血浆IgE较对照组均升高,以暴露30 d升高明显,且与暴露1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单因素SO2持续、低浓度吸入可导致动物血浆IgE水平增高,提示SO2污染通过IgE介导的免疫反应促发各种变应性疾病.

    作者:王丽娜;李永柏;李秋;于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