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云;李思盈;雷鹤寿;吴晓芸;陆建辉;舒礼佩
目的:分析对老年子宫全切术患者采取渐进式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渐进式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的恶心呕吐、头晕、腰酸背痛、腹胀以及便秘等并发症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排气与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切口拆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较对照组显著更短(P<0.05).结论:对于接受子宫全切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采取渐进式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渐近式护理干预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孙岭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社区医疗护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方法:选取本社区在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94例高血压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给予社区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结果.结果:经过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良好率是85.11%,对照组患者的良好率是57.45%,可以明显看出护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比较差异不明显,护理后,护理组患者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帮助高血压患者积极了解、治疗和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莉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新生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4.65%)显著低于对照组(18.60%)(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86.05)(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良好,有助于患儿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徐花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308nm准分子光治疗白癫风的方法与护理.方法:采用308 nm准分子光对30例患者不同部位66片皮损进行治疗,1次/3-10天.观察疗效,对治疗方法与护理进行分析.结果:治愈56片,84.8%;有效为8片,12.1%;无效2片,3.0%.结论:308nm准分子光治疗白癫风以及规范护理,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钟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Friedman家庭评估模式对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及照料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68例,按随机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老年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运用Friedman家庭评估模式,两组均在干预前和干预2月后使用神经精神科问卷以评定效果,同时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配对的照料者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神经精神科问卷总评分及激越、情感高涨、脱抑制、易激惹、异常的运动行为、睡眠等因子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低于同期对照组,且研究组照料者在SCL-90总分及抑郁、焦虑、躯体化、人际关系因子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性(P<0.01).结论:应用Friedman家庭评估模式对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同时可以改善其照料者的心理状况.
作者:张瑞芬;裴建琴;王晓娥;李金香;虞祥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肿瘤患者放疗后心理和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及其护理方法.方法: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放疗的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前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评分均得到改善,但试验组干预后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肿瘤患者放疗后心理和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较多,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促使其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改善,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杨晶晶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6-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通过Ⅰ期结肠切除吻合手术与Ⅰ期结肠切除吻合手术+结肠灌洗治疗,对比预后效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淋巴结清扫数量(枚)、肛门排汽恢复时间(d)、住院时间(d)等参数优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出现了7名并发症,有四例吻合口瘘、三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1.89%.观察组仅仅出现一名切口感染的并发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01%.现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并发症效率相对较低.结论:Ⅰ期结肠切除吻合手术+结肠灌洗治疗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宋丽君;董宁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对产后轻度子宫脱垂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运动训练方式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轻度子宫脱垂患者38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5月,给予该38例轻度子宫脱垂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以及运动训练并对护理前后的临床疗效、子宫脱垂程度、残余尿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行运动训练、护理后的总有效率为71.05%;同时运动训练以后的子宫脱垂程度和残余尿量均比运动前要低,P<0.05.结论:采取健康教育和运动训练后的子宫脱垂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明显改善,且子宫脱垂的程度和残余尿量更低,临床效果理想.
作者:李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护患沟通对于儿科门诊护理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采用常规护理的29例患儿,将其作为A组,另选取在儿科门诊采用护患沟通的29例患儿,将其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儿在护理后其总体满意率、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均低于A组患儿,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开展护理期间,增强护患间的沟通,能够减少各类纠纷的产生,增强患儿对于护理的总体满意率,可推广.
作者:王显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医疗器械维修工作质量水平直接影响临床医疗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医疗器械维修应当形成综合型的体系,注重全面加强医疗器械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在综合分析医疗器械现状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维修管理体系.
作者:杜彬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3月—2018年9月来我院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给予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对照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气腹后10min时HR、SBP、DBP均优于诱导前,实验组在气腹后10min、手术完毕和气腹完毕的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睁眼、拔管、手术完成所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在拔管后5min的OA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LC术中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良好,麻醉程度理想,患者清醒迅速.
作者:高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在产科中利用无痛分娩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09月-2018年09月中入院的产妇中选择112例展开研究,根据1:1的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即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中有51例患者,其中对比组中产妇应用传统方式分娩;研究组则应用无痛分娩技术,探讨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产妇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等.结果:研究组中的总镇痛人数高达49例,总有效率则为95.08%;对比组中的总镇痛人数有38例,总有效率为74.15%,组间的数据进行比较之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总产程用时显著少于对比组;但是其经阴道分娩率却显著高于对比组,组间数据差异对比较为显著,且P<0.05,具有临床不均衡性.另外,两组产妇在产后2h内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指标上并没有临床差异性,即P>0.05.结论:在产科中应用无痛分娩技术,可以大程度上的实现无痛分娩,同时还能够提高母婴安全,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作者:季静霞;孙振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近年来有小流行的趋势.本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所致,本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及部分学龄前儿童,但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广泛,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大多数病情轻,以发热和手、足、口、臀部位皮疹为临床特征,少数患儿发生神经系统受累,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等,极少数患儿病情进展快,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易致死亡.
作者:张巧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对于消毒供应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施行分析与总结.方法:我们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在过去一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开展优质护理前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质量和科室满意度评分对比差异明显.结论:临床中针对消毒供应中心,施行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臧家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非肾科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09月至2018年08月收治的研究对象为152例非肾科住院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年龄段的不同分为三组,即青年组(≤40岁)、中年组(40-60岁)、老年组(≥61岁).结果:青年组以肾性所占比例高,中年组以肾性所占比例高,老年组以肾前性所占比例高.肾前性病因的治愈率为48.68%,肾性治愈率为41.94%,肾后性治愈率为63.64%,A/C治愈率为0.00%,不明原因治愈率为50.00%.结论:急性肾损伤可分布于各科室,以肾前性因素为常见,其次为肾性因素,前者因素见于心功能不全,后者因素见于药物,为此尽早确诊该疾病病因十分重要,可通过HB、TBIL、血磷等指标水平判断预后效果.
作者:王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剖宫产患者,由于心理因素、环境因素、手术因素等,患者往往受到疼痛的困扰,当前镇痛的方式有一定的效果.剖宫产术后镇痛其目的在于为产妇提供良好确切的镇痛效果,达到促进产妇早期活动,便于母婴接触及母乳喂养,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超声引导下,麻醉医师能更准确的定位拟阻滞神经或拟阻滞部位,便于进行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使患者及时得到镇痛治疗,同时能减少其他镇痛药物使用剂量,提高治疗安全性,减少对母婴影响,提高镇痛满意度,更利于产妇术后快速康复.
作者:陈小云;李思盈;雷鹤寿;吴晓芸;陆建辉;舒礼佩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盆腔炎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疾病相关知识总掌握度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2%(P<0.05);研究组对健康教育、护理技巧、服务态度、护理能力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盆腔炎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可提升其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芬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不同脐部护理在新生儿脐部愈合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新生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儿采用残留脐带剪除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脐部脱落率与感染率,同时对比两组患儿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儿在脐部脱落率与感染率中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儿家属在护理满意度中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的脐部护理中,对新生儿脐部残留脐带进行剪除能够有效促进新生儿脐带的早期脱离,降低新生儿感染率,值得推广.
作者:章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腰椎骨折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77例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三天内成功排便率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护理可能是预防腰椎骨折患者发生便秘的关键,更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
作者:陈景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实体瘤患者血小板(PLT)减少的疗效和副作用及其费用.方法:对化疗后及治疗前PLT≤75×109/L者征得患者同意后,使用rhIL-113mg/d,皮下注射,原则上连用7~10天,每2~3天复查血常规决定不同患者的具体疗程.原则上PLT升至(76~100)×109/L,或较用药前升高50×109/L时停药,及副作用不能耐受即停药.结果:27例中有效25例(92.59%).治疗前PLT为13~75×109/L不等,平均55.18±16.20×109/L;用药后PLT开始回升所需时间平均为6.00±4.90天,开始回升时PLT平均83.81士17.48×109/L;PLT升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停药时平均为100.00±17.20×109/L,PLT升至停药时所需时间平均为7.69±4.81天;用药后PLT升至停药时的值较用药前显著升高(P<0.01).所需rhIL-11剂量及其费用平均为7.69支(23.07mg),计2260.86元左右.发生副作用共8例(29.63%),分别为双下肢浮肿和四肢浮肿各3例,双下肢浮肿伴心慌、气喘2例.均经对症处理而消失.结论:国产rhIL-11对实体瘤患者PLT减少有效率较高,所需时间不长,副作用可控制但不容忽视,所需费用较少,效价比较高,适合国情,尤其便于经济欠佳地区推广应用.
作者:董正宇;张林;焦爱民;杨荣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