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林;王怀鹏;蔡伟山
众所周知,图像配准是一项成熟的图像处理技术,然而由于数据复杂等特点,使得这一技术在扩散张量图像(Diffusion Tensor Images,DTI)方面的应用屈指可数.根据张量数据的特点和物理意义,在仿射变换的前提下,本文以距离函数作为张量的相似性测度,结合张量重定向优化策略构成目标函数,采用混合优化策略,对临床使用的扩散张量图像进行配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对扩散张量图像进行配准时,充分利用了张量数据所包含的方向信息,能有效保持配准后的图像其扩散张量方向与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一致性.
作者:李文;张燕;莫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TRPV离子通道家族在人精液生精细胞及精子中的表达情况及细胞定位.方法 采用非连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精液中生精细胞及精子,TRIzol法提取细胞总RNA,RT-PCR合成并扩增目的基因,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目的基因的存在.蛋白印迹技术检测TRPV离子通道蛋白在人精液生精细胞及精子中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TRPV离子通道蛋白在人精液生精细胞及精子中的表达定位.结果 在人精液生精细胞及精子中检测到TRPV1、TRPV2及TRPV5 mRNA的表达,未能检测到TRPV3、TRPV4及TRPV6 mRNA的表达.蛋白印迹检测显示人精液生殖细胞中存在TRPV1、TRPV2及TRPV5离子通道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显示,TRPV1离子通道主要表达于中晚期生精细胞胞浆及精子头部.结论 人精液生精细胞及精子中存在多种TRPV家族离子通道的表达,其中TRPV1及TRPV2 mRNA在人精液生精细胞及精子中呈相对较高表达,其主要定位于中晚期生精细胞胞浆及精子头部.本研究结果将为研究人类生精细胞及精子中TRP通道的功能及TRP通道各亚型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世林;王怀鹏;蔡伟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慢性咳嗽的中医辨证治疗疗效.方法 门诊及住院的慢性咳嗽患者76例,男性34例,女性42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6.25±15.02)岁.采用辨证的中医个体化处理.结果 本组治疗时间5~14 D,平均7.5 D.治愈48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有效率97.4%.结论 慢性咳嗽的辨证治疗是中医治疗的特色优势,辨证思路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作者:刘松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影响.方法 选择ACI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剂量组(阿托伐他汀20 Mg QN)及大剂量组(阿托伐他汀40 Mg QN),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4天后测量患者血浆LP-PLA2及血脂水平.另选择4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不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 ACI组血浆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T=17.72,P<0.01);LP-PLA2与TC、LDL-C正相关;常规治疗组及大剂量组TC、LDL-C、LP-PLA2均下降,且大剂量组LDL-C及LP-PLA2下降较常规剂量组更明显(P<0.05).结论 ACI患者血浆LP-PLA2水平升高;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40 Mg/D)较常规剂量(20 Mg/D)更能够降低血脂及血浆LP-PLA2水平.
作者:陈军;柯俊龙;萧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现代科技医学发展,医疗设备种类繁多,促使各医院大量需要医学工程人才.本文主要以作者在日本学习临床工学技术的经历,述评日本临床工学技术发展现状及临床工学师的工作情况、医院医疗设备建设情况以及对于我国的临床医学工程发展的借鉴意义.
作者:樊照鑫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可乐必妥静脉和静脉口服序贯治疗尿路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我院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56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可乐必妥静脉治疗,每天一次,每次500 Mg,疗程14天;实验组采用静脉口服序贯治疗,先静脉应用可乐必妥治疗7天,然后改为口服治疗7天,每天一次,每次500 Mg,疗程14天,评估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在治疗后第7、14天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96.43%;对照组分别为89.29%和96.43%.不良反应轻微,在停药后自行消失,不影响治疗.结论 可乐必妥静脉口服序贯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疗效确切,而且使用安全,费用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龙心颖;龙海潮;王丽娟;何娇漫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医院计算机管理网络化、信息存储介质--光盘和IC卡等的应用及INTeRNeT的全球化发展,电子病历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必然产物,是医院病历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其在临床的初步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但这还仅仅是电子病历应用的起步.如何充分发挥病案信息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管理、临床、教学、科研、疾病预防与保健、医疗保险、解决医疗纠纷等,值得我们去探讨.加强病案信息的管理开发,提高病案信息利用率,就能体现出病案管理的真正价值.
作者:刘银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0至2010年间共收治35例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患者临床诊治方法.结果 一期结肠癌根治术24例,二期手术5例,肿瘤无法切除行结肠侧侧吻合或造瘘6例.术后并发症11例(31.4%),围手术期死亡率1例(2.86%).结论 对结肠癌致肠梗阻应手术治疗并遵循个体化原则,做好围手术期处理,积极创造条件,力争一期手术解除肠梗阻,提高其疗效.
作者:侯怀维;何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82例造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Orem自理模式中的部份补偿系统、支持-教育系统的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每日护理造口所需时间、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及造口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Orem自理模式可提高患者对造口知识的掌握及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对他人的依赖,恢复自信和正常的社会功能,有效地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陈海红;黎少芳;袁玉明;黎凤凡;黄俊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现有的结肠镜检查通常痛苦,具有穿孔的风险,且十分依赖于内镜操作者的熟练程度.以色列GI View公司研发的Aer-O-Scope,具有自主导航、自主推进的特点,检查无需依赖于内镜操作者技术.但是,Aer-O-Scope全结肠检查的成功率仅为83%.本研究改进Aer-O-Scope系统,以期提高全结肠检查成功率.方法 在Aer-O-Scope系统中,采用液体灌注代替气体灌注.Aer-O-Scope气囊呈蜂腰状,可紧贴肠壁.Aer-O-Scope气囊插入直肠后,注入肠腔的液体驱动Aer-O-Scope气囊不断前行.结果 灌注液体具有一定的表面张力,液体不易从气囊与肠壁的缝隙漏出;通过适当改变患者的体位,灌注液体自身的重量对气囊形成推动力.肠内只需较小的灌注压,就能推动气囊顺利前行.结论 液体灌注驱动的自主导航结肠镜,有效提高全结肠检查成功率.
作者:苏军凯;张鸣青;王爱民;张荔群;刘将;马桂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评估前端有一定压力时无反弹注射器的防回流功能及应用分析.方法 通过一套模拟装置,比较12 mL无反弹注射器和10 mL普通注射器(内径一致),在4fR导管中,前端压力分别为0、12 Cmh2o、50 Cmh2o时,当注射结束注射器内芯推压撤除时,测量模拟血液回流的长度.结果 在前端压力分别为0、12 Cmh2o、50 Cmh2o时,无反弹注射器组皆无回流发生,普通注射器组则分别有2.03 Cm、3.83 Cm、4.23 Cm回流长度.结论 无反弹注射器有很好的防回流功能,在前端压力为50 Cmh2o时,也能有效防止回流.用于CVC、PICC、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束或暂停使用需要作封管处理时有一定的防止血液回流发生血凝堵管的作用,用于普通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也有好处.
作者:周克东;冯凤钜;杨大华;周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缓释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治疗晚期肺癌中重度疼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提出合理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方法 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肺癌晚期中重度癌痛患者120例,按照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VRS法)判断疼痛缓解程度,按生活质量评分标准(QOL)评定生活质量等指标,每24小时评定一次,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疼痛缓解率为93.75%,其中完全缓解59例(49%),明显缓解46例(38%),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便秘、嗜睡、头晕.结论 缓释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肺癌晚期中重度疼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轻,应用方便;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可提高疗效,减轻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甘雁妃;黎海阳;沈曼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不同产地狗脊中原儿茶酸和原儿茶醛的含量,为狗脊的质量标准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采用hPLC测定不同产地狗脊中原儿茶酸和原儿茶醛的含量,以Phenemonex C18(1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乙腈-1%冰醋酸(5:95);流速:1.0mL/min;柱温:30℃;检验波长:280nm.结果 原儿茶酸在0.0124~0.1488μg,原儿茶醛在0.0102~0.1224μg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98.4%;RSD分别为1.20%,1.75%.结论 不同产地的狗脊中原儿茶酸和原儿茶醛的含量差异较大.
作者:罗锐;何智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MBL基因H/L、P/Q位点的多态性是否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结核病发病相关.方法 通过使用引物序列特异性PCR(PCR-SSP)的方法分别对226例新疆维吾尔族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及231例有结核分枝杆菌接触史的新疆维吾尔族健康者研究MBL基因的H/L、P/Q多态性位点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新疆维吾尔族结核病例组中MBL-H/L突变基因型频率与新疆维吾尔族健康对照组突变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5.66%、1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600,95%CI:1.020~2.511,P=0.040,PC=0.052>0.05).新疆维吾尔族结核病例组中MBL-P/Q突变基因型频率与新疆维吾尔族健康对照组突变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62%、10.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79,95% CI:0.541~1.797,P=0.050,PC=0.994>0.05).MBL-AB等位基因型与MBL-HL等位基因在病例组的相交系数为0.018,P值为0.006<0.05.新疆维吾尔族人群MBL-A/B,H/L,P/Q之间测出4个单倍体型:hPA,LPA,LPB,LQA.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MBL基因H/L、P/Q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新疆维吾尔族人群MBL-A/B,H/L,P/Q等位基因型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MBL-A/B等位基因型与MBL-H/L等位基因有正向交互作用.
作者:周江;邓喜玲;王霞;吴芳;张杰;李宇;张万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急性绞榨性肠梗阻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17例绞榨性肠梗阻(实验组)和17例单纯性肠梗阻(对照组)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对绞榨性小肠梗阻有价值的CT征象.结果 绞榨性肠梗阻的CT影像改变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血性液体征象、气体征象、肠系膜征象、肠管壁征象.结论 血性液体征象、气体征象、肠系膜征象、肠管壁征象为诊断绞榨性肠梗阻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征象.
作者:钟世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卵巢黄体血肿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对两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个卵巢黄体血肿与51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并进行对比.结果 卵巢黄体血肿典型的网隔状回声及周边半环状彩色血流,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鉴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典型的点状低回声与卵巢黄体血肿鉴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对卵巢黄体血肿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有很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李蕊;王琦;张红薇;李素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手术病人升温系统,并从硬件、软件等方面阐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设计过程.该仪器采用PTC陶瓷发热体进行空气加热,可以进行风量调节.通过充气式升温使病人核心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以减少并发症,缩短病人住院时间.
作者:梁召云;陆燕华;张桂平;黄德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经自组织网的方式,将采集的脉搏、血压、温度等传感器信息,传输到汇聚节点,通过低功耗的无线收发模块转发到达基站,构成多跳传输链路,并提出一种转发控制算法,分析了模块的传输速率,实现比例可调的上下不对称双向传输.
作者:唐璐;田传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对急诊患者手术室护理的难点问题与应对手段进行分析和研究,文章首先对急诊手术护理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存在的主要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对此类问题进行预防,避免发生各类纠纷提出了建议.
作者:姚晓旋;徐燕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物中TNf-α、IL-1、IL-6与神经根性疼痛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入院准备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及腰椎骨折手术患者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手术中髓核突出的程度分为三组(隆起型、突出型及游离型),每组20例.检测三种不同髓核突出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物TNf-α、IL-1与IL-6的水平,统计分析其与患者神经根性疼痛的关系.并检测20例腰椎骨折手术患者髓核组织TNf-α、IL-1与IL-6的水平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①三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物中TNf-α、IL-1、IL-6的表达均比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②腰椎间盘突出物中TNf-α、IL-1、IL-6的表达随着椎间盘突出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即表现为游离型>突出型>膨出型(P<0.05);③三种不同髓核突出类型之间的疼痛VAS评分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④三种不同髓核突出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物TNf-α、IL-1、IL-6的表达与疼痛VAS评分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组织与正常髓核组织之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TNf-α、IL-1、IL-6的表达存在差异性;椎间盘髓核中TNf-α、IL-1、IL-6活性水平增高随着椎间盘突出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不同突出类型对神经根的机械压迫与其引起的临床疼痛症状程度无明确关系.
作者:刘潮坚;蔡拉加;石昭宏;林剑雄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