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切术临床疗效探讨

王根杰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腹腔镜脾切术, 临床疗效, 并发症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脾切术治疗后临床疗效,及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并发症.方法 将32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采用脾切除术治疗,然后按照脾切除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32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采用脾切除术治疗后:总疗效较好15例46.9%、良好8例占25.0%、一般6例占18.8%、无效3例占9.4%.其中,激素无效型疗效较好与良好共8例占自身患者的80%,而激素依赖型疗效较好与良好共15例占自身患者的68.2%.结论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是治疗激素依赖型与激素无效型ITP的有效方法,具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和手术风险小等优点.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研究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如何选择合理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8月至2009年7月4年间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36例分娩情况.结果 136例中35例行阴道试产,22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62.9%,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对新生儿影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产妇产后出血量、产褥感染、恶露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比较,剖官产组均较阴道分娩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史不是再次剖宫产的指征,应结合前次剖宫产的指征、手术方式、术后情况、本次妊娠情况及B超监测伤口情况综合考虑,如无绝对指征,应予充分试产.

    作者:杨桂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造影对绝经期女性冠心病诊断意义的初步探讨

    目的 为了解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对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诊断意义,本组回顾性分析60例绝经期女性患者临床拟诊断冠心病心绞痛而行CAG检查的临床资料.方法 冠心病组:以CAG血管狭窄≥75%诊断为冠心病,冠脉狭窄50%~75%且临床有心肌缺血证据者也诊断为冠心病,共33例.将冠状动脉狭窄<5%或正常者为非冠心病组,共27例.比较二者有关冠心病危险因素和临床胸痛特点.结果 显示绝经期是女性冠心病特殊危险因素,绝经后冠心病的发生率增加.结论 女性冠心病临床胸痛症状常不典型,绝经后出现典型或不典型胸痛,同时又有明显冠心病危险因素,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较大.绝经后仅有典型或不典型胸痛,而又无明显危险因素,则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较小.

    作者:刘培良;李轩;苗磊;袁龙;黄峥;李伟光;董庆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反复洗胃在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36例的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在抢救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患者的作用.方法 36例ASOPP患者在常规洗胃、导泻的基础上,留置胃管反复洗胃作为治疗组,37例常规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阿托品用量的差异、血清胆碱酷酶(CHE)活性恢复至正常50%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治愈率高而病死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阿托品用量的差异、CHE活性恢复至正常50%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可及时、有效清除ASOPP患者胃肠道的毒物,提高疗效,又缩短了住院时间.

    作者:黄跃清;冯宝华;叶少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联合来氟米特与贝那普利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联合来氟米特与贝那普利方案运用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以本院门诊和病房治疗的12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联合来氟米特,贝那普利以及强的松方案治疗16周,观察24 h尿蛋白,血生化以及不良反应,以前后对照方式比较该方案的疗效.结果 联合来氟米特与贝那普利方案能有效降低24 h尿蛋白和血总胆固醇(5.16±3 21)vs(1.35±0.24),(8.71±2.51)vs(5.21±2.35),P<0.05,提升血清白蛋白(22.37±6.24)vs(36.72±3.68),P<0.05),16周内缓解率达到91.67%.治疗前后血白细胞没有明显下降(7.66±2.37)×109/Lvs(8.12±2.65)×109/L,P>0.05.结论 联合来氟米特与贝那普利方案能有效增加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缓解.

    作者:郑林鸿;黄辉;陈洁;蔡雪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HA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HA方案(三尖杉酯碱和阿糖胞苷)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本院自2005年12月至2009年1月门诊及住院CML患者51例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α-2b干扰素3×106U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每周3次,肌肉注射1~12个月,缓解后改为每周2次维持;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小剂量HA方案:皮下注射阿糖胞苷20 mg,每12 h一次;高三尖杉酯碱2 mg/d加于5%葡萄糖注射射500 ml中,静脉滴注4 h以上,联用7~14 d为1个疗程,每月重复1次,12个月后根据情况每2~3个月1次.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液学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25/26)和72.0%(18/2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细胞遗传学缓解总反应率分别为76.92%(20/26)和20.0%(5/25),观察组细胞遗传学缓解总反应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可耐受,不影响治疗.结论 小剂量HA方案联合重组α-2b干扰素治疗CML较单用重组α-2b干扰素疗效高,具有降低白细胞效果明显,血液学缓解率高,不良反应无增加及生存期延长等优点.

    作者:田颖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19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声像图特征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19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可分为四型.Ⅰ型:导管扩张伴导管内乳头状等回声;Ⅱ型:囊实混合性结节;Ⅲ型:实性肿块;Ⅲ型:单纯导管扩张.结论 超声能显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直接或间接声像特征,通过总结分析,诊断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作者:蔡文俊;彭伟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介绍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各种导致产后出血及时采取护理措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结果 本组360例产后出血抢救成功率100%,康复良好.结论 恰当的预防、护理措施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张彩英;黄秋燕;熊彩娟;陈妙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0.3%罗哌卡因行骶管麻醉在小儿下腹部等手术中的应用

    自2007年5月至2009年10月,笔者将0.3%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麻醉78例,应用于小儿阑尾炎,腹股沟疝,精索鞘膜积液及下肢等手术,取得了满意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孝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原发性阑尾腺癌临床病理学分析

    目的 探讨阑尾原发性腺癌的组织发生、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阑尾原发性腺癌进行大体检查,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其中1例大体观察呈急性阑尾炎改变,光镜观察黏膜大部分被破坏,黏膜下及肌层内肿瘤呈腺管样结构浸润性生长,另1例阑尾切面腔内见一菜花样肿物,浸润性生长,外侵现象明显,周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光镜观察为粘液腺癌并肠系膜淋巴结转移;两例免疫组化结果相同,表达广谱角蛋白(Ckpan)、低分子量角蛋白CK8/18、CK20、癌胚抗原(CEA),神经内分泌标记如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嗜铬素(CgA)、突触素(Syn)不表达.结论 原发性阑尾腺癌十分少见,症状无特异性,通过病理仔细检查,免疫组化分析及鉴别诊断方可确诊,值得临床与病理的高度重视.

    作者:张亚;张冉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200例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200例,以上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本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本组患者中Ⅰ型36例中,治愈34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100%;Ⅱ型74例患者中,治愈66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100%;Ⅲ型19例患者中,治愈13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9.8%.本组200例患者中,治愈184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本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9.0%.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显著,其治疗效果与慢性鼻窦炎临床分型分期有一定关系.

    作者:王锦文;黄艳冰;王璐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脑出血和新生隐球菌性脑膜脑炎1例(附文献复习)

    系统性红斑狼疮(英文全称,SLE)的神经系统受累临床比较常见,多表现为精神异常、脑梗死及蛛网膜下腔出血.但SLE合并脑出血和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病例罕见.本文报告取得显著临床疗效的SLE合并脑出血和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病例1例.

    作者:李海燕;陆正齐;胡学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7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阻滞剂及抗血小板药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评定2组患者的疗效,检查心电图并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每次心绞痛发作的平均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为68.5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可明显减少心绞痛的发作.

    作者:付向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河津市5002例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河津市农村妇女的健康状况,使官颈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让妇女远离疾病困扰.方法 对河津市2009年5002例农村35~59岁年龄的已婚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宫颈炎3093例,占61.84%;急性宫颈炎80例,占1.59%;宫颈不典型增生5例,占0.1%;宫颈癌14例,占0.28%;其他294例,占5.88%.宫颈癌高发于35~40岁已婚妇女.结论 宫颈疾病对农村妇女健康与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开展妇女宫颈癌检查是关注公共卫生和提高妇女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

    作者:卫梅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不同术式在186例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在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本科2006年2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186例.根据患者采取的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组96例和直视下胆囊切除组90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使用、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切口感染情况、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 两组在观察内容统计并经统计学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经严格的术前评估,谨慎选择病例,细致的手术操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明显优于直视下胆囊切除术.

    作者:吴新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08年5月至2009年8月急诊综合病区心血管疾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组各103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全面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遵医情况.结果 2组完全遵医率、不完全遵医率及完全不遵医率分别比较,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心脑血管病患者的遵医行为.

    作者:赵秀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男性首发抑郁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的变化及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男性首发抑郁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89例男性首发抑郁症患者以及4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结果 ①病例组T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病例组F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男性首发抑郁症患者同时存在甲状腺和性腺功能的紊乱.

    作者:温盛霖;程敏锋;王厚亮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丙型肝炎病毒NS3蛋白对QSG7701细胞survivin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丙型肝炎病毒NS3蛋白对QSG7701细胞survivin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探讨HCV NS3蛋白是否通过调节survivin的表达来参与对细胞凋亡的调控,进而参与HCV相关性肝癌的发生.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血清饥饿前后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TUNEL法检测血清饥饿前后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HCV NS3蛋白促进QSG7701细胞survivin的表达,血清饥饿诱导凋亡后,survivin表达降低,HCV NS3蛋白亦表现出促进survivin表达的作用,效果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经血清饥饿诱导凋亡后,HCV NS3蛋白抑制凋亡.结论 HCV NS3蛋白可能通过促进QSG7701细胞survivin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对HCV相关性肝癌的形成有一定作用.

    作者:孙树艳;梁粉花;胡宗江;戴翠华;沈培花;王玉;冯德云;刘涵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2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其诊断和治疗.结果 26例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随访1~3年无复发、恶变,1例行肾动脉栓塞术,定期观察5例.结论 B超、CT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检查方法,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尽可能的保留正常肾脏组织.

    作者:周全;李康;刘鲁东;卢洪凯;苏顺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生大黄粉代替硫酸镁在中毒患者导泻中的临床观察

    导泻是抢救急性药物中毒患者的重要手.目前,大多还应用传统的硫酸镁导泻.但由于硫酸镁经肠道吸收易引起镁中毒,而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自1998年以来本科急性中毒洗胃的患者部分采用生大黄粉用温开水融开后从胃管内注入,操作简单,导泻效果好,无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敏丽;李永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对门诊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效果观察

    目的 健康教育对门诊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效果观察.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的方法,对6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观察,其中30例作为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另30例作为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效果显效率分别是86.6%和60%,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健康教育对颈椎病的预防与康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牛香群;丰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