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综合疗法联合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血清IL-23、25-(OH)D及YKL-40水平的影响

梁永生;张春艳;李敬伟;李辉;孙强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综合疗法, 西医治疗, 白细胞介素-23, 25-羟维生素D, 甲壳质酶蛋白4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联合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血清IL-23、25-(OH)D及YKL-40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0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1例,试验组给予中医综合疗法(中药方口服药物灌肠针灸)联合西医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3、25-(OH)D及YKL-40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23及YKL-40水平均下降,而25-(OH)D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升高或降低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中药方口服药物灌肠针灸)联合西医治疗可显著降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的水平,同时提高25-(OH)D的水平。
医疗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病案首页数据的挖掘与利用

    为了充分体现病案首页对医院工作决策所起到的作用,在现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的基础上运用数据挖掘的技术方法对病案首页信息进行采集、整合和分析研究,探寻目前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现状,实现对住院患者病种、治疗费用等分析,对医院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作者:徐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脊椎术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脊椎术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医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间收治的223例脊椎术后患者中的88例脊椎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每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基础护理,而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干预后,其SF-36量表的总分评价更高,尤其是在情绪角色、躯体健康、总体健康指标等方面取得了更好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脊椎术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干预,一方面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容燕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核抗体谱检测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谱(ANAs)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59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抗核抗体谱16项检测,对单个抗体在4种疾病患者中的阳性率每种疾病中ANAs的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 ANA在前3种疾病中阳性率均高于RA;抗ds-DNA、抗nRNP主要见于SLE和MCTD;抗Sm主要见于SLE;抗SSA、抗Ro-52、抗SSB阳性率表现为SS>MCTD>SLE>RA;抗SCL-70、抗PM-SCL、抗Jo-1均为较低阳性率;其余自身抗体阳性率表现为SLE>MCTD>SS≈RA。在数据基础上形成了4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的ANAs阳性率参考模型。结论可根据ANA谱中单个抗体在4种疾病中的阳性率特点,建立4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ANAs阳性率参考模型。

    作者:张园园;潘宝龙;马骏;李俊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瓦里安Trilogy加速器对称性的调整

    加速器的对称性是描述射野剂量分布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定义为在标称源皮距下模体深度10 cm处,大射野的80%宽度范围内,偏离中心轴对称两点的剂量率差值与中心轴上剂量率比值的百分数。按照国际电子委员会(IEC)标准,对称性指标应不超过3%。

    作者:吴海波;金军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60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分析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挂号单双号将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抗生素单独治疗和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预防不良反应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屈云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血清相关因子(IL-18、Cys-C、Hcy、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30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102例,A组给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 C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3组均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分别在3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L-18、Cys-C、Hcy、MMP-9水平。结果治疗后3组血清IL-18、Cys-C、Hcy、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A组较B、C两组血清IL-18、Cys-C、Hcy、MMP-9水平降低(P<0.05)且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降低血清IL-18、Cys-C、Hcy、MMP-9水平。

    作者:段保良;李文娟;赵运法;李志红;赵永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PFNA与人工髋关节置换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PFNA与人工髋关节置换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90例,随机分为A和B两组,每组95例。A组给予PFNA手术治疗,B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长、出血量、平均切口长度以及愈合时间均小于B组,但B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A组,上述差异分别经t检验或卡方检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 PFNA与人工髋关节置换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相比较,PFNA具有更低的手术创伤、出血量和较短的治疗时间,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刘彦旬;马陆达;王强;卢孟康;董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质量管理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质量管理是巩固自身重要地位,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现探讨质量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对策分析,期望有助于提高工作水平,并为CDC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李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纳洛酮用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抢救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纳洛酮用于院前急救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急救中心急诊科收治的CO中毒患者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院前急救,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纳洛酮治疗。结果对比意识恢复时间与机体运动功能恢复时间,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院前急救CO中毒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贾晓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选取的5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脑钠肽(BNP)、X线检查、心脏彩超检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BNP(定量标志物)、6 min步行试验(6MWT)、X线心胸比,以及彩超左心室收缩末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显著,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永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效果,并进行有效的观察。方法研究选取了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康复护理的痉挛性脑瘫患儿68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34例,给对照组患儿采取A型的肉毒素针剂注射,一般注射量为4U/kg。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训练,进行一定时间的治疗之后,对两组患儿进行肌肉张力、肘关节和膝关节伸展度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都比治疗之前有了显著的改善,对两组患儿的肌张力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3.53%,观察组患儿的改善程度要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护理,能够降低脑瘫患儿的肌张力,同时,改善患儿的膝关节和肘关节的伸张度和患儿踝关节的活动程度,对脑瘫患儿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效果,因此,在临床中可以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肖萃;汪玲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进行中期妊娠引产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主要对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情况、患者满意度以及焦虑、恐惧和抑郁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产后出血为(153.5±22.6)ml,该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47/48),对照组的产后出血为(204.8±34.1)ml,该组患者满意度为77%(37/48),两组的产后出血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焦虑得分为(37.4±5.8)分、恐惧得分为(1.58±0.36)分,抑郁得分为(42±5.5)分,对照组患者术后的各项得分依次为:(48.7±4.5)分,(1.89±0.32)分,(47.9±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徐灵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深部X线治疗机束射筒的测量

    检测15 cm×15 cm×40 cm束射筒是否符合剂量学及辐射防护要求。

    作者:张展洪;钟宇行;何建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对患者C反应蛋白及补体变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00例高龄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方法治疗。结果所有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T2、T3时段均较T1时段明显增高,组间相比,对照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T2、T3时段较研究组组增高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血清补体C3水平T3时段均较T1时段明显增高,组间相比,研究组患者血清补体C3水平T3时段较对照组增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补体C4水平在各时段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可明显减轻术中及术后的应激反应,有利于血清中补体水平的稳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志红;赵运法;刘九红;赵瑞敏;尹志瑜;宫孟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新波EFFICUTE时间分辨仪性能验证

    目的:按CNAS-CL38要求对上海新波EFFICUTE时间分辨仪做性能验证。方法以乙肝两对半5个项目为检测指标,从正确度、精密度和可报告范围3个方面对EFFICUTE进行性能验证,评价EFFICUTE分析性能。结果高、低已赋值质控血清在五个项目百分偏倚值均小于允许百分偏倚;批内精密度及批间精密度(CV%)均小于厂商提供允许百分变异系数;可报告范围基本均超出了厂商提供范围,在厂商提供可报告范围内,仪器性能均符合要求。结论上海新波EFFICUTE时间分辨检测系统符合验证要求,可将经过评价的检测系统用于检测工作。

    作者:潘宝龙;巫玲;李胡焕;潘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无预成角和有预成角连接系统齿科种植体系统疲劳强度对比研究

    以齿科种植体系统的疲劳性能为研究目标,以完成无预成角和有预成角连接系统的齿科种植体疲劳强度的确定为主要任务。首先,通过对两种连接的种植体系统按照推荐性行业标准YY/T 0521-2009进行样品制品制备和固定并进行极限载荷测定,然后确定各自的疲劳极限载荷。后,通过对疲劳极限载荷的进行分析和对比得出相应结论。

    作者:陈宇;沈丹林;苏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结核性盆腔炎的CT诊断及中西医综合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结核性盆腔炎的CT诊断及中西医综合治疗效果。方法收集结核性盆腔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CT诊断,试验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八珍汤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探讨其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CT诊断结核性盆腔炎的临床诊断率分别为93%和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在结核性盆腔炎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结合中西医综合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李桂秋;范路修;张金礼;张建平;苏从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血必净注射液对早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免疫炎性反应的影响

    目的:分析血必净注射液对早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免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诊断早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在卒中治疗基础上给予单联抗生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组患者CD4+/CD8+T细胞比例提高、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比例水平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IL-6水平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改善早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体内免疫抑制失衡,调节血清炎性反应水平,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刘卫红;付吕平;张光辉;封山花;段新飞;霍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应用于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从本院选取8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药物为厄贝沙坦,观察组药物为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法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袁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雷米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雷米普利联合用药对肾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8例肾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雷米普利治疗;B组单用雷米普利治疗;C组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分别记录用药前后血压、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2 W后,A组血压及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肾功能改善更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雷米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比单用两药能更好地控制血压、降低24 h尿蛋白水平及改善肾功能,不良反应更少,疗效显著、安全,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蓉芝;顾宇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医疗装备杂志

医疗装备杂志

主管: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