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苍梧县碘缺乏病防治效果观察

陈婕华;李泰新

关键词:苍梧, 碘缺乏病, 甲状腺肿大率, 患病率, 居民食用盐, 重流行区, 全县范围, 离子含量, 控制标准, 结果分析, 防治效果, 抽样监测, 自治区, 卫生厅, 碘酸钾, 用户, 销售, 评价, 批发, 浓度
摘要:苍梧县为碘缺乏病严重流行区,据 1979年调查,苍梧县狮寨镇居民碘缺乏病患病率高达 47.30%。全县居民甲状腺肿大率为 30.40%,患病率为 12.26%。从 1982年起,在居民食用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进行碘缺乏防治,患病率逐年下降。 1988年经自治区卫生厅考核,甲状腺肿大率为 7.12%,患病率为 3.79%,达到基本控制标准。从 1995年起我县实施全民供应新浓度碘盐 (加工或批发、销售、用户三个环节盐中碘离子含量分别不低于 40、 30、 20mg/kg)。为评价防治效果,我们于 1999年 12月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一次碘缺乏病抽样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学生宿舍卫生学调查

    目的了解学生宿舍卫生状况及从卫生学角度对今后学校校舍建设提供有益的建议。方法随机抽取某中专学校 57间学生宿舍进行卫生学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宿舍净高和 CO2含量达标率为 100%,而室内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细菌总数、采光系数、窗上缘高度与深度比值等指标未能达到卫生要求的占有一定比例,影响室内微小气候和空气中细菌污染程度的主要因素与室外气象条件、绿化、室内卫生状况、室内结构、建筑材料、人员活动等情况有关。结论学生宿舍的建设应重视通风、采光、绿化等卫生状况的改善。

    作者:凌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来宾县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状况分析

    为保证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防止食物中毒及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我县卫生局于 2000年 6月 15~ 16日汇同教育局对全县 56所学校学生集体用餐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调查全县开办集体用餐的中小学、中专、幼儿园等 56所学校的学生 食堂 (县城 17所、乡镇 39所 )。并调查食品从业人员 357人及检查餐具 280份。

    作者:王志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世界银行贷款卫 VII项目计划免疫中高级培训情况分析

    根据世界银行贷款卫生七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对国内培训的要求,以及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关于开展中高级(县级及县级以上)计划免疫专业人员培训的文件精神,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于 2000年 6~ 8月完成了全区计划免疫中高级培训工作,现将培训工作情况分析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各地(市)、县(区)卫生防疫站计划免疫科主任和骨干。 1.2 方法和内容全部采用“成人参与式”培训方法,以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和卫生部国外贷款办公室编印的《计划免疫中高级培训教材》一书作为培训教材,进行有主次地培训。

    作者:孟军;杨进业;卓家同;刘巍;钟革;王海涛;郑志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宫颈细胞学检查在广西防癌普查中的应用

    自从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广泛应用于宫颈癌的普查以来,宫颈浸润癌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我院自 1991年成立以来,每年均到基层作大量的防癌普查工作。现就我们 1991年 4月至 2000年 4月所开展的宫颈防癌普查 18 651人次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普查对象对广西南宁、柳州、桂林、玉林、百色、钦州等地的企事业单位在职及退休女职工进行宫颈防癌普查 18 651人次,年龄 22~ 75岁。

    作者:黄玲莎;沈菁;潘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1996~ 1999年融安县各类食品卫生细菌学检测结果分析

    食品卫生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确切地了解我县各类食品的卫生状况,现将我县 1996~ 1999年的 1144份各类食品的卫生细菌学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及处理从本县的各个生产厂家和销售网点按无菌操作随机抽样或有关单位送检。采集到的食品分为糕点、蜜饯、冷饮 3类,共计 1144份。所有样品均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 3项指标检验。

    作者:林芳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浅谈食品卫生监督现场检查笔录的制作

    过去,我们使用的现场卫生监督笔录页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监督文书 [1]。目前使用的现场检查笔录页眉是卫生行政执法处罚文书。前者有中国卫生监督徽章,后者无。 1998年 7月 8日卫生部令第 1号发布《卫生行政执法处罚文书规范》中允许使用的是现场检查笔录,也就是说从 1998年 7月 8日后不再允许使用现场卫生监督笔录。《卫生行政执法处罚文书规范》虽然规定了其使用范围,具体如何制作没有统一的规定 [2],实际工作中比较难以操作。笔者就上述问题谈一下自己的认识,供执法中参考。 1 现场检查笔录的使用范围 1.1 1997年 6月 19日卫生部令第 53号发布《卫生行政处罚程序》第十九条规定:卫生执法人员进行现场检查时,应制作现场检查笔录。

    作者:赵安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自备集中式供水卫生状况调查

    为了解自备集中式供水系统卫生及其水质状况,我们对地直单位 14个自备集中式供水系统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内容与方法 1.1 内容水厂基本情况调查;采集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样进行水质监测。 1.2 水样检测方法及评价依据 GB5750- 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对水质进行分析。水源水依据 GB3020- 93《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中的二级水源标准进行评价;出厂水、末梢水依据 GB5749- 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有一项不合格者则判定为不合格水样。

    作者:韦冬萍;黄福昌;江蓓;梁敏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水质指数法在游泳池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水质指数法评价泳池水质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试利用水质指数法对南铁泳池 1998~ 1999年开放期间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水质指数均为: 0.5

    作者:钟祖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医用诊断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医用诊断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当量的大小,探讨其职业外照射主要受照因素,加强医用诊断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工作。方法通过对放射工作人员 X射线诊断工作量、放射防护监测有无不合格点、放射科医师的放龄长短等相关因素分别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医疗机构有无不合格医用诊断 X线机放射科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当量值有非常显著差异 (t=2.45,P<0.01),其余相关因素无显著意义。结论在一定的 X射线诊断接诊量限值内影响放射科医师个人剂量当量的主要因素是放射防护设施,应引起我们在放射防护工作中的重视。

    作者:葛宗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1991~ 1999年广西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

    为了进一步摸清广西职业病发生情况 , 为劳动卫生宏观决策与管理提供依据。本文对广西 1991~ 1999年职业病发病情况作了统计分析 ,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广西各地、市、县卫生防疫站 1991~ 1999年间上报的劳动卫生职业病季报表及病例报告卡。职业病的诊断根据国家职业病诊断原则有关规定 :除急性职业性中毒外 , 其他各类职业病均由授权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负责诊断。

    作者:吕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两种梅毒血清学试验的检测结果比较

    梅毒是一种常见的性病,它的诊断主要依据血清学试验,即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如新一代梅毒实验室诊断实验苍白螺旋体明胶实验 (TPPA)和非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如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TRUSR)。我科对 112例怀疑患有梅毒的病人同时采用了这两种方法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2例怀疑患有梅毒的就诊患者。

    作者:李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结核病的诊断和控制

    结核病是目前世界上传播广泛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由于用药不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以及许多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不完善、公众对结核病的忽视,致使结核病疫情加重,呈持续上升趋势,在所有传染病中已成为成年人的首要死因。 1993年 WHO宣布结核病进入紧急状态,并预测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未来 10年内,全球将有 3000多万人死于结核病 [1]。在中国结核病仍是主要的传染病之一,据 199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估算,有 3.3亿人感染结核菌,现症病人 600多万,因结核死亡的人数达 25万。

    作者:潘光合;古漓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183份瓶装饮用纯净水微生物检验分析

    瓶装饮用纯净水因其不允许添加任何防腐剂和抑菌剂 ,产品易受细菌污染、增殖,造成产品中细菌超标或严重超标,有的还出现肉眼可看见的沉淀物(菌丝生长团)。防止和控制细菌污染 ,保证产品的卫生质量 ,已成为企业极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对 1999年 1~ 10月广西 34家企业的瓶装饮用纯净水样品 (容量为 18.9LPC瓶装 )微生物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控制污染的措施。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样品来自广西 34家饮用纯净水生产企业,共 183份。 1.2 检测依据和评价方法依据《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 GB17323- 1998》和《瓶装饮用纯净水 GB17324- 1998》进行操作及评价。

    作者:李秀桂;王红;车光;卢汉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武鸣县华支睾吸虫第二中间宿主调查分析

    武鸣县是我区华支睾吸虫病重度流行区,流行范围广,感染程度重,主要原因是当地华支睾吸虫中间宿主——淡水螺、鱼类丰富,水体被粪便污染严重,群众吃“鱼生”现象非常普遍 [1]。为控制该病在当地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从 1995~ 1999年,在该县城东、太平、城厢和陆翰 4个乡镇对华支睾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类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每年从 9月起至翌年 2月份止,在调查区的河沟及坑塘内采集淡水鱼,按文献 [2]进行鱼种鉴定,然后逐条在其背、腹、尾 3个部位各取约 0.5g鱼肉压片镜检囊蚴。对感染率较高的麦穗鱼、叉尾斗鱼和各取 10尾,分别称重,计算平均体重,然后将鱼逐条捣碎,用人工消化法检查并计数平均克囊蚴数、尾囊蚴数、高尾囊蚴数。

    作者:朱群友;李树林;何刚;韦美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接种乙型脑炎活疫苗发生过敏反应 1例报告

    2000年 5月 27日,我们对钦南区犀牛脚镇 15岁以下的儿童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活疫苗 (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 20000424- 3,失效期 2001年 10月 12日 )时,发生 1例严重的过敏反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黎某,男, 9岁,学生。 2000年 5月 27日,经乡卫生院防保医生在左上臂三角肌下缘附着皮肤处消毒后注射乙脑活疫苗 0.5ml,约 50分钟后,患者身上出现荨麻疹,疹为红色,压之退色,以胸、腹、背及面部为多,四肢较少,症状呈进行性加重。

    作者:沈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儿童肥胖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柳州市中小学生肥胖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 6~ 18岁共 4075名学生进行肥胖筛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学生肥胖总发生率为 8.37%,其中小学生 (9.85% )高于中学生 (6.32% )(P<0.01),男生 (10.51% )高于女生 (6.06% )(P<0.01),儿童肥胖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性,儿童肥胖与家庭经济状况、饮食习惯、运动情况有密切的关系,与出生体重、父母文化程度、睡眠时间无关。结论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是减少儿童肥胖的有效措施。

    作者:梁凤英;姚其星;曾宪柳;刘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苍梧县碘缺乏病防治效果观察

    苍梧县为碘缺乏病严重流行区,据 1979年调查,苍梧县狮寨镇居民碘缺乏病患病率高达 47.30%。全县居民甲状腺肿大率为 30.40%,患病率为 12.26%。从 1982年起,在居民食用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进行碘缺乏防治,患病率逐年下降。 1988年经自治区卫生厅考核,甲状腺肿大率为 7.12%,患病率为 3.79%,达到基本控制标准。从 1995年起我县实施全民供应新浓度碘盐 (加工或批发、销售、用户三个环节盐中碘离子含量分别不低于 40、 30、 20mg/kg)。为评价防治效果,我们于 1999年 12月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一次碘缺乏病抽样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陈婕华;李泰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 280例首诊临床分析

    对首诊 2型糖尿病进行临床分析,了解我市糖尿病的发病现状,为做好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9年 5月~ 2000年 5月在我院糖尿病专科门诊或病房,按 1998年 WHO糖尿病诊断新标准,诊断为 2型糖尿病 280例,男性 160例,女性 120例,年龄 35~ 78岁。 <45岁者 42例 (15.0% ),其中体重指数 (BMI)>26 者 28例。 46~ 55岁者 75例 (26.8% ),其中 BMI>26者 54例。 56~ 65岁者 108例 (38.6% ),其中 >65岁者 55例 (19.6% ),有糖尿病家族史 68例 (24.3% )。文化程度小学以下组 98例 (35.0% ),中学组 129例 (46.1% ),中专以上组 43例 (15.4% )。

    作者:梁常禧;陈焯彬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柳江县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为了掌握柳江县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的流行和监测工作情况,为消除脊髓灰质炎 (简称脊灰 )证实工作做准备,特对本县 1990~ 1999年 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病例资料来自 1990~ 1999年柳江县 AFP病例个案调查表、 AFP病例随访表。病例麻痹后 14天内共采集了 32例双份粪便标本,并冷冻保存,冷藏运输至自治区卫生防疫站进行病毒分离鉴定。

    作者:陶俊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食品中香兰素的薄层色谱法测定

    香兰素 (化学名称为 3-甲基- 4-羟基苯甲醛 ),作为香料添加于糕点、豆制品、植物蛋白饮料、冷饮中。为了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必须建立食品中香兰素的测定方法,而关于食品中香兰素测定方法的报道较少,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到简便易行的薄层层析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原理样品酸化后,用乙醚提取香兰素。将浓缩样品提取液点于高效硅胶 GF254薄层板上,展开挥干,根据薄层析上香兰素的比移值,与标准斑点比较定性,并可进行半定量。

    作者:余达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