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亮亮;徐贞梅;肖东
目的:分析影响血液常规检验结果误差与准确性的因素。方法选取血常规检验9000例次,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误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整理与分析发现9000例次中出现较大误差约占0.64%,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严重溶血、血液采集方式以及实验室因素中标本处理不当等,经过分析,随机抽取三个方面因素各4例,对比分析各标本号复检结果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血常规检验的各种因素主要出现在检验过程中,因此检验时要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这些不利的因素,提高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许敬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本文介绍了医疗设备在管理过程中各环节的绩效分析,其中包括设备购置、使用维护、报废等环节。
作者:康建;王子博;黄澎;张国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研究奥曲肽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选取的293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奥曲肽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5例患者出现注射部位针刺感,约15 min后自行缓解,没有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奥曲肽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显著,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俊巍;宋尤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临床上建立一个完善科学的医用核磁共振设备风险管理流程,让每一个员工熟悉常见故障的前因后果,掌握科学的解决方案是必要的。本文分析了医用核磁共振设备安全管理方式。
作者:蒋国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通过对国内外自动化药房发展情况的调查,对国内目前使用的药房自动化设备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药房自动化建设发展快速,药房调剂自动化是医院药房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李晓平;姚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1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疗效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2.981,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左心室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以及射血分数变化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6 min步行距离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研究组NYHA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其心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红刚;刘金华;马宝红;王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质量管理是巩固自身重要地位,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现探讨质量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对策分析,期望有助于提高工作水平,并为CDC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李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T模拟定位在精确放疗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32例头颈及胸腹部肿瘤的CT模拟定位病例,以及常规模拟机在定位和位置验证中的应用。结果 CT模拟定位过程是在CT图像三维重建的基础上进行,能精确确定肿瘤靶区。结论 CT模拟定位在精确放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应用价值。
作者:陈永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38例胃镜下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70例),分别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发生率、随访率、患者满意度。结果终有127例完成随访研究,对照组61例,观察组66例,观察组患者的出血率或再出血率较对照组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7.3,P<0.01;χ2=4.57,P<0.05;χ2=9.03,P<0.01),观察组患者随访率及满意度调查均较对照组高,具有显著性差异(χ2=4.62,P<0.05;χ2=5.51,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作为一种科学的护理模式,在预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作者:金凤敏;苏秀萍;洪彩燕;庄云英;邱丽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应用半夏泻心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半夏泻心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胃黏膜萎缩率均有下降,且观察组的胃黏膜萎缩减少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上半夏泻心汤的疗效显著,可改善胃黏膜的萎缩症状,减慢病情发展速度,患者的痊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常庆雄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急性左侧心力衰竭是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左心射血功能急速下降,导致肺循环压力升高,出现以急性肺水肿为特征的病理生理综合征,起病急,近年来药物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对急性左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予以综述。
作者:渠慎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与更多的医疗器械从业者及监管者共同探讨医疗器械全过程管理的方法,认识和重视医疗器械全过程监管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了解和掌握《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的内涵,让医疗器械全过程管理深入人心,监管有法可依。
作者:丁霞;王宗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脓肿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糖尿病患者合并脓肿的CT表现。结果56例糖尿病性脓肿中,54例病灶边界不清,53例病灶内出现气体但无气液平,增强扫描的28例病例中25例显示为不均匀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是诊断糖尿病性脓肿的首选方法,糖尿病性脓肿具有非常明显的CT特征。
作者:张翔;李惊喜;李振辉;王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医用外科口罩常见的不合格项——过滤效率、压力差。方法参照YY0469-2011标准中规定的方法,对不同厂家生产的医用外科口罩过滤效率及压力差进行评价。结果厂家1、2、3生产的医用外科口罩符合标准要求,其他厂家生产的口罩未达标。结论选择合适的滤料是生产合格口罩的先决条件,建议生产企业选取滤料时,不但要考虑滤料的过滤效率,还应考虑其阻力性能。
作者:孙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本文对放疗物理师的工作范围,从从业人员的职责、技术能力标准及质保工作等方面内容进行探讨。
作者:向昭雄;余海坤;李志聪;廖灿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先进的医疗设备不断涌现,逐渐成为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保障之一。其中麻醉机是非常重要的医疗设备,能够为手术提供麻醉,并在手术中向患者输送氧气。一旦麻醉机出现异常,麻醉药物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对手术治疗和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对于医疗设备维修人员而言,仔细检查麻醉机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检修,做好日常的维护工作对于保证患者生命健康非常重要。
作者:方志堃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分析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挂号单双号将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抗生素单独治疗和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预防不良反应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屈云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小夹板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小夹板结合石膏外固定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小夹板固定法。比较两组骨折术后疼痛情况、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试验组VAS疼痛得分(3.3±1.4)高于对照组(7.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83,P<0.05)。(2)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33.7±7.2)d]短于对照组[(45.2±6.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3,P<0.05)。(3)试验组腕关节恢复优良率(91.7%)高于对照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夹板结合石膏外固定的治疗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牛文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优势。方法将1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及血糖监测指标。结果观察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糖监测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美丹;林金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结核性盆腔炎的CT诊断及中西医综合治疗效果。方法收集结核性盆腔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CT诊断,试验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八珍汤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探讨其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CT诊断结核性盆腔炎的临床诊断率分别为93%和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在结核性盆腔炎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结合中西医综合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李桂秋;范路修;张金礼;张建平;苏从肖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