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综合治疗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钱红霞;杜玉坤;李丽;习新华;许建多;张慧

关键词:中医综合, 腹腔镜手术, 慢性盆腔炎,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综合治疗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盆腔炎合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并用常规抗生素治疗炎症,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额外给予灌肠、穴位敷帖、针灸等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质量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71.67%,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指标同治疗前进行比较,两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生活质量评分指标的比较,试验组评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进行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试验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所发生的并发症均较轻微,经对症治疗或用药时间的延长,大部分并发症均得到缓解.结论:中医综合治疗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减少治疗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补肾活血强腰汤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强腰汤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0例纳入本次观察中,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2组,即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58例行西药+骨盆牵引治疗,后者52行补肾活血强腰汤+针灸治疗.经1个月治疗后,比较2组干预效果.结果:经一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92.31% 、(80.21±6.33)分;对照组分别为75.86% 、(61.42±5.32)分,明显前者干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X2=5.418;t=16.909,均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补肾活血强腰汤配合针灸,对提升疗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小青龙汤化裁治疗喘证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小青龙汤化裁治疗喘证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0月,共纳入研究对象69例,均为喘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西医联合小青龙汤化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25例(75.76%)与治疗组总有效35例(97.22%)差异显著(P<0.05).两组在治疗前中医症候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分析发现,治疗前与治疗后差异显著(P<0.01).结论:针对喘证患者采用小青龙汤化裁治疗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韦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和分析MRI和CT在腰椎间盘突出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诊治的2016年4月到2017年10月的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114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114例患者按照患者的个人意愿分为两组各57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的患者采用MRI进行检查诊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CT检查诊断,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4.74%,对照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82.4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失误率为5.26%,对照组患者的失误率为17.5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M RI对腰椎间盘突出进行检查和诊断,能够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准确率,减少临床诊断的失误率,但是CT诊断的检查技术比较成熟,并且费用比较低,具体选择MRI和CT中的检查诊断方法,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选择.

    作者:肖云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拉莫三嗪治疗癫痫伴抑郁的疗效总结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对拉莫三嗪治疗癫痫伴抑郁的疗效总结和对认知动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在我县医院就诊的癫痫伴抑郁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对患者使用拉莫三嗪药物进行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托吡酯进行治疗,对两组癫痫伴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和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比较,对患者的认知动能恢复采用简明智能精神状况的检查表进行具体检测.结果:两组患者的有关数据比较,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认知功能均优于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认知功能,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对于治疗癫痫伴抑郁患者使用拉莫三嗪药物对患者的临床效果和认知功能都有着良好的发展,对患者的现状有较好的改善,利于患者恢复.

    作者:刘国庆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整体护理干预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整体干预应用于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96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例数相同的两组,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排气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仅仅只有1例,占比2.1%,明显低于对照组(t=4.5632,P=0.033).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以帮助阑尾炎患者缩短排气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何明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重视会阴切口感染的因素及预防对策

    会阴侧方切开术(又叫会阴侧切术)已成为临床上一种非常普遍的产科手术,较多地应用于初产妇的自然分娩.会阴侧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母婴产时损伤,它对于缩短第二产程、减少新生儿颅内出血、提高产妇产后性生活质量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指征和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引起会阴侧方切口感染,导致全身严重感染或留下后遗症.为此,临床上要高度重视会阴切口感染,采取正确的护理对策对减少切口感染有非常大的作用.

    作者:张玉清;王永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护理对策与独一味胶囊临床疗效及机制分析

    目的:探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护理方法与独一味胶囊对于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以及机制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8月行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20例,依据患者术后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术后护理组(对照组)、专项护理管理组(护理组)与中药组,每组患者各30例.手术治疗前后,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散色比浊法检测血浆D-dimer、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FIB),比较3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关节感染、肺血栓栓塞症、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后,3组患者血清CRP、IL-6、D-dimer、FIB水平明显下降(P<0.05).其中,中药组下降幅度显著低于护理组与对照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关节感染、肺血栓栓塞症、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以中药组低,其次为专项护理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一味胶囊联合术后专项护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原因与联合治疗显著降低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清炎性反应,降低凝血机制紊乱有关.

    作者:李娟;刘建柱;魏月梅;周玲;刘坤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患有霉菌性阴道炎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自我护理能力、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监控症状能力、自我用药能力、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能力、自我调整心态能力、定期复查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增强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治疗信心,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有效预防阴道炎复发,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魏彩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全麻病人术中肌松剂追加的佳时机

    目的:分析全麻病人术中肌松剂追加的佳时机,总结用药经验.方法:以2017年2月~2018年1月,医院择期全麻进行结直肠癌、宫颈癌根治手术患者象90例入组,按照收治的顺序分组,A组、B组、C组各入组30例,分别在术中T 1/T C≥15% 、10% 、5% 时,静脉追加维库溴铵0.2mg/kg维持肌松,若未达到0%,则再注射1次,剂量0.1mg/kg.结果:A组、B组、C组退出27、27、28例.A组、B组注射到T1/TC降低为0的时间、末次给药-拔管时间高于C组,B组术中追加维库溴铵总剂量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肌松拮抗剂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肌松不全事件发生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病人术中肌松剂追加追加时机应选择在T 1/T C≥10% 时,不仅可以降低追加过量问题,还可以降低肌松不全事件发生风险.

    作者:李艳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浅谈在临床操作中如何进行儿童患者CT检查采取的方法与体会

    目的:成功完成6岁以下儿童患者CT扫描检查.方法:对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使用美国GE公司Hisppeed螺旋CT机扫描以来,随机对2896例进行了颅脑CT扫描的6岁以下患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于2896例患儿CT扫描图像观察分析,图像清晰达到优片的2693例,占93%,图像稍差198例,占9.8%.

    作者:李炜;吴淑芳;张小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他克莫司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及作用机制分析

    目的:试分析儿童特应性皮炎接受他克莫司治疗获取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在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特应性皮炎治疗的患儿中随机选取62例作为调查对象,并随机分为各31例的观察组与参照组,观察组接受他克莫司涂抹治疗,参照组接受凡士林涂抹治疗,并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6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 显著高于参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皮损、瘙痒症状改善更加良好,对差异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发现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儿童特应性皮炎施以他克莫司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瘙痒及皮损症状,疗效更优.

    作者:王巧鱼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疼痛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人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76例RA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88组,各组1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从活动指导、药物指导及心理干预等方面,开展有助于减轻疼痛的护理干预.分别在入院时与入院15d后用11点疼痛数字等级量表(Pl-NRs)对两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入院15d后,两组PI-NRS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通过开展护理干预措施,能减轻其疼痛,加速康复进程.

    作者:李燕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康复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日常护理中的应用要点以及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以及观察组25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措施.随访半年后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后,对照组患者本次护理总有效率为(17/25)68.0%,观察组患者本次护理总有效率为(24/25)96.0%,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松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骨科术后舒适护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对骨科术后术式护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作探讨.方法:选入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骨科术后患者80例作研究,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组为:对照组40例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用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将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舒适度评分为(92.65±5.02)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就医环境评分为(20.79±3.67)分、基础护理(21.73±2.19)分、专业技能(22.13±1.16)分、服务态度(23.24±1.07)分、综合服务(94.57±2.05)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骨科术后患者接受舒适护理的效果明显,可充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小莉;李春莲;陈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减轻初产妇产后疼痛的意义探讨

    目的:探究性分析60例初产妇产后护理资料,根据护理理念与方法的差异将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优质护理在减轻初产妇产后疼痛护理服务中的效果.方法:从我院妇产科门诊选取60例初产妇为观察对象.对照组产妇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为优质护理,对比并分析两组产妇产后疼痛情况,以此为依据来分析不同护理方式对产后疼痛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疼痛情况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Ⅰ级疼痛14例,Ⅱ级疼痛11例,Ⅲ级疼痛3例,Ⅳ级疼痛1例,Ⅴ级疼痛1例;对照组Ⅰ级疼痛10例,Ⅱ级疼痛8例,Ⅲ级疼痛7例,Ⅳ级疼痛3例,Ⅴ级疼痛2例.结论:优质护理在减轻初产妇产后疼痛中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降低产妇疼痛指数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王淑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与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的对比性研究

    目的:分析比较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与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疑似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与高危型HPV检测,比较两种筛查方式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结果显示,有59例患者的检查结果为阳性,诊断的符合率为81.9%;HPV检查检查的结果显示,高危型HPV结果呈阳性的患者有52例,诊断的符合率为72.2%.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宫颈液基细胞学对疑似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其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应用高危型HPV检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潘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立位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对膝关节外伤的诊断价值浅析

    目的:分析立位数字化X线摄影(DR)检查对膝关节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7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13例膝关节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患者CT检查(DR摄片2h内)及立位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结果:以CT诊断为金标准:DR诊断膝关节囊内骨折的特异度为95.00%(38/40),灵敏度为93.15%(68/73),准确率为93.81%(106/113).以CT诊断结果为金标准:DR诊断膝关节腔内积脂血症的特异度68.85%(42/61),灵敏度71.15%(37/52),准确率69.91%.结论:膝关节外伤诊断中,立位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诊断膝关节囊内骨折的准确率较高,但对膝关节腔内积脂血症的诊断准确性较差.

    作者:刘琼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桡骨下端骨折经验总结

    病历资料 :某男 ,2015年12月因被树枝打击右前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1天入院.查体 :体温37℃ ,p68次/分 ,R14次/分 ,BP120/80mmhg ,右前臂远端肿胀、畸形 ,皮肤无破损 ,压痛 ,明显骨擦音骨擦感.X 线片示桡骨下端粉碎性骨折.骨科以右桡骨下端粉碎性骨折收住院. 因骨折部皮肤水肿 ,给予局部制动 ,消肿处理.6天后行手术治疗 ,桡骨背侧入路 ,取自体髂骨植骨 ,T 型钢板背侧固定 ,术中 C 型臂透视骨折对线可 ,术后石膏托外固定.嘱逐步功能锻炼.定期复查.三月后未来复查.半年后来复查 ,诉近段时间以来患部疼痛 ,稍肿.复查x 线片示钢板断裂.再次收住院 ,查体 :原手术部无明显畸形 ,无明显肿胀 ,未触及骨擦感 ,手部皮肤第一二指间稍迟钝 ,手指功能无障碍.腕关节活动受限 :背伸30 ,掌屈50 ,桡偏25 ,尺偏30.x 线片示 :骨折端对线差 ,骨折线清晰 ,金属内固定物断裂重叠 ,桡骨退行性改变. 入院诊断 :右桡骨下段骨折术后骨不连 ;右桡骨骨质疏松.再次手术治疗 ,术中见骨痂生长很少 ,骨折线清晰 ,骨折断端骨质部分吸收 ,断端及髓腔大量纤维组织生长. 手术清除断端纤维组织 ,处理折端硬化皮质骨 ,取自体髂骨植骨 ,大块骨带内板植入髓腔 ,撑开折端 ,恢复桡骨长度 ,8孔桡骨锁定钢板内固定 ,围绕断端碎片植骨.术后石膏托外固定 ,消肿治疗 ,逐步功能锻炼.出院告知继续石膏托外固定 ,手功能锻炼 ,加强营养 ,补钙 ,患肢 3 月内禁止负重活动 ,定期复查.出院后患者遵守医嘱 ,定期复查. 一年后骨折愈合 ,再次住院取出内固定.腕关节活动受限 :自主活动背伸25 ,掌屈45 ,桡偏20 ,尺偏25.被动活动较前活动范围稍大. 腕关节活动诉稍痛 ,无明显压痛. 手指活动正常 ,感觉正常.

    作者:郭厚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影响因素与应对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为规范用药提供相应的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病人的处方438份,将其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进行强化性药物监管措施,对照组按照常规医院药品管理,不做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半年后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用药干预管理,不合理用药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析基层医院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因素,寻找相应的对策,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方案.

    作者:倪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宫环养血颗粒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浅谈

    目的:探究宫环养血颗粒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的142例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采用随机的方法,每组有71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宫环养血颗粒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治疗过后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记录以及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样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环养血颗粒在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过程中效果较为显著,并且能够降低药物服用后的不良反应,加强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因此在今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对宫环养血颗粒的应用,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何黛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