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毅冰;储成凤;郝敬明;徐青松
目的 介绍26例经单鼻孔蝶窦人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26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效果良好,肿瘤全切21例(80.8%),次全切4例(15.4.%),部分切除1例(4.8%).结论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肿瘤切除完全,住院时间短,费用低.
作者:苑来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外侧裂人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小骨窗经外侧裂人路显微手术治疗108例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24 h意识状况:60例神志清楚,18例较术前好转,30例无明显改善.24内复查CT,血肿完全清除30例,75%以上有36例,50%~75%者有22例,50%以下10例,再出血10例;再次手术8例;死亡18例,死亡率达16.67%;术后2周复查CT存活90例患者血肿、脑水肿均消失;术后随访6个月,按ADL分级进行测评:Ⅰ级14例(12.96%);Ⅱ级20例(18.52%);Ⅲ级40例(37.04%);Ⅳ级10例(9.25%);Ⅴ级6例(5.56%).结论 超早期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创伤小,清除血肿彻底,并发症和致残率低,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但不适于脑疝以及大量血肿和严重颅高压者.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在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中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并分为:有CAS组44例,无CAS组40例;比较两组之间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13个因素中是否存在差异;并了解伴有CAS的急性脑梗死与上述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有CAS组FPG、HNS、HOMA-IR、TC、TG、LDL、UA、FIB明显高于无CAS组;ISI明显低于无CAS组,P<0.01或P<0.05;LDL、HOMA-IR、FINS、TG为伴有CAS的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IR是伴有CAS的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姜丽杰;高政;孙文芳;宋妮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对肌无力综合征(LES)为首发表现的肺癌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和文献复习.方法 搜集近10年间收治的肺癌合并肌无力综合征46例.其中小细胞肺癌34例,鳞癌5例,腺癌5例,瘢痕癌2例.年龄22~73岁,病程6~24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均以肌无力综合征为首发症状就诊,肌无力症状表现各异.均有下肢肌肉的无力与疼痛.其中上睑下垂伴复视19例,呼吸困难23例,吞咽干食困难13例,腱反射休息时消失18例,肌电图在高频重复电刺激时波幅逐步递增者30例,新斯的明试验阴性或弱阳性33例.结论 对肌无力为首发表现的疑似肺癌患者应加强随诊,常规行胸部X线,CT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必要时行病理检查.
作者:孙旭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乳腺弹性成像用顺应性比值测定半定量测量乳腺实性病灶硬度的方法 .方法 对118例乳腺实性肿物患者共228个病灶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获得弹性成像图像后,利用超声仪器提供的顺应性比值测量方法 ,比较病灶与周围乳腺组织(不同深度,不同组织)的顺应性,从而获得病灶与周围组织的硬度比.结果 病灶同层乳腺组织为腺体的共176个,同层为脂肪的11个,同层二者均有的41个;病灶切面基本无腺体层可作为对照的5个,无脂肪层可作为对照的15个;以不同深度腺体层作为对照可获得不同的硬度比;分别以同层乳腺组织和浅层脂肪组织作为对照可获得不同的硬度比.结论 以病灶同层乳腺组织作为对照进行顺应性比较可以客观的反应病灶的硬度.
作者:智慧;杨海云;文艳玲;肖晓云;欧冰;罗葆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早、中期)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40例,随机分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恩替卡韦0.5 mg,口服,1次/d,连续4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乙肝病毒标志物、HBV-DNA定量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人数18例,无效2例,对照组总有效人数10例,10例无效,治疗组总有效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4周后治疗组血清SB、AST、PTA、AKP、γ-GT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P<0.05、P<0.01、P<0.05、P<0.05).HBV-DNA 2周后下降明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HBV-DNA 9例转阴,4周后15例转阴,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具有明显的抑制HBV复制、调节机体免疫的作用,可以改善肝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作者:钟基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尿酸是体内嘌呤类物质的代谢产物,近年来研究提示高尿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通过观察7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动态改变,探讨尿酸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杨秀珍;杨秀丽;张卫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微小癌的有的效诊疗方法 及手术疗效的随访结果 ,以提高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微小癌的认识.方法 选取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微小癌患者22例,就病理类型、术前检查结果 及手术方式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微小癌22例中,其中乳头状癌19例,滤泡状癌3例;术中冰冻切片发现15例(68.2%),全部术后病理确诊.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2例,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5例,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10例,甲状腺全切除+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5例.全组22例无一例手术死亡和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微小癌者,以乳头状癌多见,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微小癌较理想的术式,有淋巴结转移者同时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前彩超检查结合术中冰冻切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长其;闫仁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用前方牵引配合上颌快速扩弓治疗替牙期骨性前牙反合治疗结束后对其骨组织的稳定性改变.方法 摄取矫治前(T1)及矫治结束时(T2)和2年后(T3)的X线头颅侧位片,使用WinCeph 8.0进行测量分析.并采用统计软件包对矫治前后以及矫治后2年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分别进行t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 矫治可以明显促进上颌生长,上颌长度增加,A点前移,下颌向顺时针旋转,上前牙唇倾,磨牙三类关系和前牙覆合、覆盖得到改善,三类骨面型得以纠正.矫治结束后2年,上下颌骨矢状关系上复发.结论 上下颌骨的矢状关系,前牙的覆合覆盖虽有复发,但仍有明显的改善,三类骨面型得以纠正,治疗期间可以通过适量的过矫治来补偿治疗之后的复发.
作者:唐旭炎;沈军;唐丽丽;刘世明;朱明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大肠癌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5例接受大肠癌手术的患者,术中留置华瑞制药公司生产的(FREKA三腔管)至空肠上段,术后6~24 h开始实施肠内营养,观察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变化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通过肠内营养,患者的体质量、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血浆蛋白和前白蛋白上升明显(P<0.05),营养前后免疫指标IgA,IgG,IgM,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肠功能恢复快,且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显著改善大肠癌手术患者的营养状况,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效保障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稳定性,防止细菌移位,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快,避免了因此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符合生理、安全、有效、价廉的优点.
作者:谢昭雄;孙卫江;黄振添;谢妙芳;许国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4例采用60Co体外治疗甲状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 本组24例放射治疗前均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再行放射治疗,经近1年追踪,尚无复发和死亡病例,远期疗效正在进一步追踪观察中.结论 本组24例结合文献分析,甲状腺癌宜首选手术治疗,术后放射治疗可提高其疗效.
作者:高雪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螺旋CT在胃癌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9例胃癌患者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其中29例行三期增强扫描).结果 胃癌CT表现为胃壁增厚及软组织肿块,CT除了能检出病变外,还能显示腔外侵犯和转移情况.结论 螺旋CT在胃癌的诊断中是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
作者:林卓茂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在骨显像及骨转移癌治疗中的利用价值.方法 给患者静脉推注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925~1110 MBq,2~4 h行SPECT全身骨显像,如果发现一个患者在不同部位骨转移灶>3个,建议该患者行放射性核素治疗.结果 各种癌症患者发生骨转移率达50%,特别是前列腺癌、乳腺癌和肺癌患者,骨转移率可达70%~85%.骨转移患者中有70%以上的有骨痛症状,广泛骨转移、顽固性骨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利用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癌和缓解肿瘤骨转移引起的疼痛效果显著.结论 利用放射性核素治疗肿瘤骨转移疼痛总有效率可达70%~80%,所以说利用放射性核素治疗肿瘤骨转移癌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邹金海;李春英;黄青霞;刘淑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产前应用塞米松对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作用,以及其对产妇产后感染的影响.方法 分析我院2003年2月至2007年10月住院的妊娠小于36周先兆早产孕妇共216例,其中治疗组产前应用地塞米松预防HMD116例,对照组未予地塞米松预防HMD100例,比较两组早产儿HMD发生率,死亡率,HMD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临床治愈时间,以及产妇产褥病率.结果 治疗组HMD发生率11,21%,死亡率0.86%,与对照组发生率29%,死亡率8%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HMD患儿机械通气时间(50.56±12.83)h,临床治愈时间(7.06±1.34)d,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85.41±19.79)h,临床治愈时间(9.27±2.65)d比较亦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而两组产妇产褥病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产前应用地塞米松预防早产儿HMD疗效显著,可减少HMD发生率,死亡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临床治愈时间,但并没有增加产褥病率的风险.
作者:何燕行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1%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 选择50例寻常痤疮患者中,炎性丘疹型22例,脓疱丘疹型16例,粉刺型(黑头及白头)12例.采用局部外用1%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每日早、晚各1次,治疗4周.结果 50例寻常痤疮,治愈17例(34.0%),显效21例(42.0%),好转7例(14.0%),无效5例(10.0%),有效率76.0%.结论 1%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有效方法 之一.
作者:刘健;刘莉;李蕾;李艳;徐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腮腺腺淋巴瘤CT双期扫描的表现特点.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者16例,在注射造影剂后的30 s和120 s扫描,分别为早期和延迟期,对CT扫描的肿瘤层面行实质部分的密度测量.结果 CT表现为病灶大部分位于腮腺尾叶,大直径为2~5 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形态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分叶状.增强后可不均匀强化,早期病灶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延迟期下降,比较平扫、早期及延迟期强化差值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双期CT扫描病灶在增强后早期明显强化,延迟期下降,囊状低密度部分无强化为腮腺腺淋巴瘤的特征表现.
作者:赵虹;潘恒;王艳;张翠运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在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置入支撑喉镜显露声门是强烈的伤害性刺激,常导致血压增高,心率加快,偶尔出现室性心动过速,主要为交感神经反应.近年来笔者在麻醉中采用硝酸甘油或拉贝洛尔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达到了血压平稳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爱军;南再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应用等离子技术切除肥大腺样体的疗效.方法 对61例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OSAHS和慢性鼻-鼻窦炎的患儿在鼻内镜直视下行等离子性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并辅以鼓膜穿刺、扁桃体切除、上颌窦穿刺等治疗,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21例(41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中20例痊愈,1例未愈;25例OSAHS和15例慢性鼻-鼻窦炎患儿均痊愈.结论 鼻内镜下应用等离子技术切除腺样体具有视野清楚、创伤小、定位准确、安全性高,是一种较先进的治疗方法.
作者:许建峰;王英;吴建华;王会河;贾玉芬;王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正常对照组80例,T2DM患者162例;将T2DM分为A、B组:A组为单纯T2DM患者组81例、B组为T2DM大血管病变组81例;测定各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T2DM的hs-CRP、IL-6、TNF-α、I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DM大血管病变组的hs-CRP、IL-6、TNF-α、IR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T2DM患者组.T2DM组患者hs-CRP、IL.6、TNF-α与IR均呈正相关.结论 炎性反应与胰岛素抵抗同步存在,而且与糖尿病及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炎症因子能较好的反映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和胰岛素抵抗程度.
作者:蒋晓真;顾哲;周斌;朱震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超声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及方法 .方法 超声显示输尿管各段纵切面、横切面可发现其内强回声团,后伴声影.结果 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以输尿管上、下段较易显示,中段较难显示.结论 超声是诊断输尿管结石,简便、准确、有效,是首选方法.
作者:赵丽珍;应涛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