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骥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采用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状况。方法:是抽取上海市三所综合医院8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测查。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不同层次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是护士的轻度心理问题,46.57%;中度心理问题为19.54%;重度心理问题为3.11%,其余护士目前未有心理问题,或者是说心理问题不大。结论:我国的护士心理问题不容乐观,其的社会支持情况和自身面对困难挫折的应对方式会是其中关键的因素,需要鼓励护士采用成熟的应对方式,提高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除此之外,对护士进行合理的心理疏导将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张慧萍;聂然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全科管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病的防治效果。方法:自2015年起对试点社区的1000人进行社区慢性病全科管理模式的防治实践,同时将慢性病控制效果、治疗率、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慢性病的登记与建档率与2014年展开比较。结果:开展社区慢性病全科管理模式之后,各项指标均有较大的提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全科管理模式应用于社区慢性病防治中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骨肉瘤好发于长骨的骺端,常见的部位是远端股骨、近端胫骨和肱骨,这些都是青少年生长发育快的部位。扁骨较少累及。现在,80%的肢体骨肉瘤患者接受保肢手术,保肢治疗已成为当今外科治疗的发展主流。对此针对一例骨肉手术患者的护理总结得到的护理体会,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胡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通过随访对比不同睡眠时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急性腰痛症状缓解的作用,研究睡眠时间长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急性发作期的缓解是否有利。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到中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治疗方案一致的症状类似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6例。随访疗效与睡眠时间,按平均每日睡眠时间长短分为两组,甲组:平均每日睡眠时间﹤9小时者,乙组:平均每日睡眠时间>9小时者,分析两组间疗效的差异。结果:乙组疗效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但要绝对卧床休息还要增加睡眠时间,这样有利于症状的缓解及康复。
作者:何诚成;张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行131I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6年1月~3月收治的甲状腺癌行131I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满意度为100%,观察组为91.7%,(p<0.05).结论:甲状腺癌术后行131I治疗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和心理压力,对康复起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沈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脓毒症是各种微生物及免疫原性物质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和宿主自身免疫性损伤,其本质是大量炎症因子和炎症介质失控性释放导致的宿主自身免疫性损伤(autoimmunity injury)。脓毒症是当今医学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也是儿科疾病的死亡原因之一,进一步发展可引起严重脓毒症(severe sepsis)、脓毒症休克(septic shock)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甚至死亡。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炎症因子风暴、凝血系统紊乱和微循环、线粒体功能障碍等。线粒体功能障碍在脓毒症,尤其是脓毒症休克患者的病情发展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在脓毒症恢复过程中,线粒体机制尚不明确。线粒体生物修复(Mitochondrial biogenesis)是维持及恢复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一种细胞程序,在脓毒症恢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某些因素(尚未明确)的启动下,脓毒症器官线粒体再生修复的相关基因表达增加,可增加线粒体 DNA 的复制与转录,使线粒体相关的功能与结构蛋白表达增加,恢复线粒体的功能。肾脏是机体重要器官,是脓毒症时易损器官。本课题对脓毒症大鼠肾脏的功能状态,肾脏线粒体功能状态、超微形态结构及线粒体生物修复基因表达进行研究,探讨脓毒症肾脏功能损伤与线粒体损伤及修复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脓毒症的病理生理机制。
作者:黎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晚期癌痛患者经硬膜外腔持续镇痛的疗效。方法:选取上腹部晚期肿瘤患者15例,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通过PCEA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CPSS)评估患者治疗前、第一周、第二周、第一月、第二月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所有患者 VAS 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1);CPSS 与治疗前相比显著提升(P<0.01)。结论:腹部癌痛患者经硬膜外腔持续镇痛安全有效。
作者:楚敏;蔡明;赵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感冒发热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儿发热症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研究组采用复方小儿退热栓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双黄连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比较,研究组治愈28例,显效12例,有效18例,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14例,有效20例,8例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明显由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患儿顺应性较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王平永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微老年ICU患者术后出现谵妄症状的原因,以此总结护理措施,为日后的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50例老年ICU术后谵妄患者的临床资料,查阅患者病历以分析其出现谵妄症状的原因。结果: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谵妄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手术应激、年纪较大、疼痛刺激、低氧血症、药物刺激、术后感染等。结论:诱发老年 ICU 患者术后出现谵妄的不安全因素较多,因此需要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工作,以避免出现不良情况。
作者:陈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近年来,肠癌发病率持续上升,年增长率>4%。奥沙利铂(Oxaliplatin)是一种对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作用的铂类有机化合物,是继顺铂、卡铂之后的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物。目前临床上已广泛用于结、直肠癌及胃癌等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易发生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周围神经炎即为不良反应中的一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都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外周导管留置针输入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发生率高,有的患者会出现输注肢体麻痛,我们对经中心静脉输入奥沙利铂致神经毒性反应以及药疗后有无肢体疼痛与外周静脉留置针给药途径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古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康复锻炼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专业化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实际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2.5%,由此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为P<0.05。结论:将康复训练应用于骨科护理中,可有效缓解患者在身体上与心理上的痛苦,并且还可提升患者肌体免疫力,促进各组织功能的恢复,为患者在短的时间内恢复身体健康提供帮助,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侯凯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在老年患者泌尿外科腔镜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来我院行泌尿外科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68例,并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芬太尼实施静脉麻醉,实验组患者予以瑞芬太尼实施静脉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比较发现,在T0点时,对照组MAP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实验组,而HR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实验组。另外,在T1时,对照组MAP、HR变化情况较明显;T5时,对照组MAP值比较实验组更加稳定。并且,实验组患者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等方面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瑞芬太尼用于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官中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痂囊腔菌素A光敏活性及抑菌效果。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为实验菌株,通过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实验测定痂囊腔菌素A抑菌圈直径。结果:痂囊腔菌素A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生长具有明显的光敏抑制作用,而对革兰氏阴性细菌,无论在光下或在黑暗中皆无抑制作用。结论:痂囊腔菌素A具有光敏生物活性,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光敏抑制作用。
作者:张俭;刘林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通过优化护理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满意的护理,更好地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方法:把日常护理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找出缺陷,从优化护理各项流程出发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结果:优化护理流程,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增强护理凝聚力,实现自身价值。结论:优化护理流程能减少护士不必要的工作时间,减少工作中的漏洞;大大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对责任护士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陆秀娟;沈咏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9例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两组受试者均进行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C反应蛋白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各项指标含量远远高于健康者(P<0.05),并且重型胰腺炎患者高于轻型患者(P<0.05),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均远远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C反应蛋白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指标,三者联合检测能够显著提高其准确性。
作者:刘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在临床中对妊高症患者产后出血行以优质护理护理所具备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72例妊高症患者,其均出现产后出血,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行以优质护理方法,对照组行以常规护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子痫发病率、产后出血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子痫发病率、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经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临床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产后出血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作者:郭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在临床中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行以优质护理所具备的母婴结局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行以优质护理方法,对照组行以常规护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母婴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母婴结局及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经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临床中可以有效改善母婴结局,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作者:袁燕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小儿癫痫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难以准确定位等特点。PET/CT是用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通过探测病灶对示踪剂异常摄取情况了解癫痫病灶的葡萄糖代谢状态,发作间期癫痫灶葡萄糖代谢表现为低代谢状态,而发作期则表现为高代谢状态。本研究通过169例癫痫患儿在进行脑PET/CT检查过程中护理配合和体会,提出有针对性的患儿处理经验细则,总结出检查前后医护人员对癫痫患儿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和安全教育及心理护理的必要性,有效降低患儿和家长紧张、焦虑的情绪,并积极配合检查,达到影像质量优化。
作者:郑丽丽;张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药学服务干预对疗效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14年12月到2015年11月之间在我社区的213名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并分别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干预指导,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药学服务干预的观察组服药依从率和疗效分别为94.44%和93.52%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方式指导的对照组患者的73.33%和78.10%,两项比较差异值 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学服务干预显著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极大促进患者的高血压治疗。
作者:张立刚;高青青;董儒臣;李德伟;张小倩;薛玉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0.2%甲硝唑注射液倒硬膜治疗颜面部接触性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颜面部接触性皮炎患者,采用信封法“双盲”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口服皮肤病血毒丸,同时采用0.2%甲硝唑注射液倒硬膜治疗颜面部接触性皮炎后,对照组50例,口服皮肤病血毒丸,2组疗程均为1个月。以颜面部的红斑、丘疹及面部瘙痒程度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0.7%及71.4%,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0.2%甲硝唑注射液倒硬膜治疗颜面部颜面部接触性皮炎,具有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兰秋;刘兰;吴波;雷雯霓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