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物反馈疗法在肛肠科的应用

王京文;胡伯虎

关键词:肛肠疾病, 生物反馈疗法, 临床应用
摘要:1历史与背景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医学名著<黄帝内经>中就已有通过调控意念、呼吸、导引等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记载.认识到了运用意念,通过入静、放松、调吸、导引等练功,可主动地控制体内一些生理变化.掌握了医疗气功的人甚至可以用意识来控制自己的心跳、血压等生理活动.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骶前恶性畸胎瘤误诊1例

    患儿女,1.5岁.来院前4d从4m高处滚落,骶部碰在石头上,门诊B超、X线检查无特殊发现,回家观察.3h后,大小便不通,输液后大小便顺利排出.后又再次出现大小便不通来院.

    作者:凡凤梅;陈春丽;韩国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nm23-H1 mRNA在大肠癌表达的研究

    为探索nm23-H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组织学类型、转移的相关性,将60例大肠癌组织标本、癌旁组织标本及正常大肠黏膜标本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nm23-H1 mRNA表达.结果显示大肠癌组织nm23-H1 mRNA表达(30.0%)高于正常黏膜(10.0%)(P<0.05);印戒细胞癌nm23-H1 mRNA表达(100%)高于腺癌(25.9%)、粘液腺癌(33.3%)(P<0.05);nm23-H1 mRNA表达未显示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相关性.大肠癌组织nm23-H1表达明显增高,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大肠癌nm23-H1 mRNA表达存在差异,提示nm23-H1 mRNA的表达升高可能与大肠组织的恶变有关.

    作者:彭克荣;季峰;卢佩琳;崔峻辉;虞朝辉;厉有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国产吻合器治疗重度痔20例临床分析

    对药物治疗不佳和手术切除治疗困难的重度内痔,我院采用国产吻合器经肛门镜下痔切除术治疗2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丁荣海;陆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三联疗法治疗陈旧性肛裂320例

    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指扩法扩肛、电刀切除烧灼修整、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基底部封闭注射三联疗法,治疗陈旧性肛裂3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梅新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黄连素加参苓白术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

    我们应用黄连素加参苓白术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3例,女17例.经纤维结肠镜检查排除溃疡、息肉,肿瘤、炎性肠病等.

    作者:王兆坤;陈玉芬;高连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拖出型斜形吻合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附15例报告)

    为提高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结直肠吻合疗效,将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拖出型斜形吻合术改良应用于15例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即结肠拖出肛门与直肠行斜面吻合,术后效果理想.本术式无高难度的盆腔吻合,无术后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漏及局部复发等并发症,对排便功能无影响,容易操作,适于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邓荣文;王义勇;渠时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复方甲硝唑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50例

    采用复方甲硝唑对5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 5~70岁,病程3个月至20年.病变部位:直肠14例,直肠、乙状结肠32例,全结肠4例.纤维结肠镜检查:肠粘膜充血、水肿、散在溃疡、附有脓苔.

    作者:余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梗阻性左半结肠癌23例急诊Ⅰ期手术

    为探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急诊Ⅰ期手术治疗的疗效,对23例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急诊Ⅰ期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治愈,2例出现吻合口漏,无死亡.结果表明: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经严格的病例选择加术中结肠灌洗和适当的手术方式,是保证Ⅰ期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海锋;赵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经阴道重叠荷包缝扎治疗直肠前突38例

    直肠前突是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原因之一.我们采用经阴道重叠荷包缝扎治疗直肠前突38例,效果理想,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8例,年龄28~64岁,平均36.8岁.病程1~15年.排粪造影示:前突范围3cm×3cm以上.21例合并直肠黏膜内套叠,8例合并混合痔.主要临床表现为排便困难,2~3d排便1次,每次1 5min以上,即使是稀便症状也不缓解.常伴有肛门坠胀,排便不尽感.直肠指诊,于直肠下段前壁可触及明显的前突凹陷.

    作者:侯新良;盖德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结肠癌皮肤转移1例

    患者男,43岁.因颈、腹前壁、背部皮肤多个结节1个月就诊.患者平素身体健康,近1个月发现颈、腹前壁、背部皮肤多个结节,无明显痒感,逐渐增多、增大.

    作者:吴艳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人急性梗阻性大肠癌的诊治体会(附82例报告)

    为探讨老年急性梗阻性大肠癌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2~2003年收治的82例65岁以上大肠癌并急性梗阻患者的治疗情况.行右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近端造口34例,左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近端造口30例,乙状结肠直肠上段肿瘤Ⅰ期切除双腔造口10例,Hartmann手术8例.手术切除率98.7%(81/82),切口感染9例,肺部感染2例,死亡1例,全组无吻合口漏.结果表明:右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近端造口术在老年人急性梗阻性大肠癌的治疗中是合理安全的,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和术后管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建胜;颜福根;何旭锋;聂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外剥内扎分段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28例分析

    我院采用外剥内扎加分段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8例,男82例,女46例;年龄42~85岁,平均61岁;均为环状混合痔Ⅲ~Ⅳ期,其中环状混合痔嵌顿32例,环状混合痔伴血栓48例.

    作者:周宝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异时大肠多原发癌的外科治疗(附7例报告)

    探讨异时大肠多原发癌发病率、病理、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经病理证实可切除大肠癌患者97例中共发现异时大肠癌7例,复查发现其中再次癌2例,有便血症状3例,有梗阻症状2例.术后定期复查特别是纤维结肠镜检查是提高本病发现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孙华君;王云慧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48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回顾性总结48例恶性肿瘤临床资料.48例小肠恶性肿瘤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便血、腹部包块、恶心呕吐、大便隐血等.肿瘤位于十二指肠11例,空肠20例,回肠13例,空回肠4例.主要为腺瘤、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其他肿瘤较少.13例确诊,35例误诊.48例均行手术治疗.鉴于小肠恶性肿瘤缺少典型症状、体征及有效确诊手段,对可疑病例须根据病史,配合必要的辅助检查,争取早期诊断、及早治疗.

    作者:李永翔;孟翔凌;朱化刚;杨文奇;韩文秀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对重度痔的疗效观察

    为探讨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PPH)治疗重度痔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利用特制的环形吻合器对72例Ⅲ、Ⅳ期脱垂性痔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平均时间15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d,95.8%的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随访2周至12个月,无复发和大便失禁.结果表明,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具有安全、有效、术后痛苦少、住院时间短和恢复快的优点,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邱万寿;许瑞云;凌云彪;林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青年期直肠癌51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青年期直肠癌的临床特征,提高其治疗水平.回顾性分析51例青年期直肠癌的病理特征和临床特点,并观察其预后.青年期直肠癌占同期全部直肠癌的6.0%(51/850),72.5%(37/51)位于腹膜返折以下,低分化粘液腺癌占78.4%(40/51),DukesC、D期占70.6%(36/51),误诊率66.7%(34/51).青年期直肠癌的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仅为19.6%(10/51).结果表明:青年期直肠癌有一系列不同于中老年期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差,其治疗水平有赖于提高对这些特征的认识,力争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庄潮平;陈维荣;吴俊伟;李廷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芬太尼透皮贴剂用于肛门病手术预先镇痛的效果

    为评价芬太尼透皮贴剂用于肛门病手术镇痛的效果,对143例行肛门病手术的病人,于术前12h在胸壁皮肤粘贴75mg/h芬太尼透皮贴剂,每3d更换1次,共用9d.结果镇痛效果良好119例(83%),有效10例(7%),无效14例(9.8%).提示该法用于肛门病手术镇痛,具有使用方便、疗效可靠、安全范围广、持续镇痛时间长和病人容易接受的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肛门病手术镇痛的方法.

    作者:吴家虹;刘惠君;吴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生物反馈疗法在肛肠科的应用

    1历史与背景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医学名著<黄帝内经>中就已有通过调控意念、呼吸、导引等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记载.认识到了运用意念,通过入静、放松、调吸、导引等练功,可主动地控制体内一些生理变化.掌握了医疗气功的人甚至可以用意识来控制自己的心跳、血压等生理活动.

    作者:王京文;胡伯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C反应蛋白与大肠癌预后的关系

    为探讨C反应蛋白与大肠癌术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通过检测74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样本中CRP的值,了解转移复发的可能性,推测其生存率.结果显示:随访期间74例患者中有16例复发,25例死亡,且患者术前和术后CRP的值与大肠癌患者术后的生存率有显著相关,大肠癌患者无论手术前后CRP值升高均显示预后不良.

    作者:孙国强;姜华;周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痔瘘术后换药

    痔瘘是一种常见病,手术后换药直接影响创口修复的速度.痔瘘手术切口属Ⅱ类切口,以Ⅱ期愈合的方式修复.伤口的修复可分为3个阶段[1]:炎性期、纤维增殖期、上皮覆盖期.全程11~30d.

    作者:刘成伟;潘素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