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华
盆底肌由一对肛提肌和一对尾骨肌构成,肛提肌各部在泌尿、生殖及消化系统的作用各有侧重,本文就肛提肌功能进行介绍.1 肛提肌形态学研究1.1 尸体上肛提肌形态 尸体解剖中肛提肌呈漏斗状,它是一对三角形肌肉,两侧对称,由两侧盆底向中线行走.起自耻骨联合后面、肛提肌腱弓和坐骨棘,止于尾骨、肛尾韧带和会阴中心腱.在左右两肌的前内缘与耻骨联合之间有一空隙即盆隔裂孔,亦称盆底隧道,两肌的后缘与尾骨肌相接.
作者:刘百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为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后吻合口外敷肛泰软膏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随机选择170例Ⅲ、Ⅳ期内痔为主的环状混合痔PPH术后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术后吻合口外敷肛泰软膏及凡士林纱条,对照组术后吻合口用凡士林纱条外敷.结果显示,观察组在肛门疼痛、大便带血、发热、肛门坠胀、肛门水肿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肛泰软膏在预防和减少PPH术后并发症及提高手术效果方面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李玉江;孙振飞;曾连红;张晓丽;李贵鑫;乔冠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为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汤剂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沙拉秦颗粒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变化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1.7%,优于对照组的83.3%(P<0.05).结果表明,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刘伟;何磊;张春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观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中痔蒂两种结扎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对1048例混合痔患者采用10号丝线单纯结扎痔蒂(治疗1组),1127例采用10号丝线缝扎和加固结扎痔蒂(治疗2组).对两组创口愈合时间、结扎线脱落时间、创口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1组结扎线脱落时间3~7d;创口愈合时间13~37d,平均17.4d;创口感染37例,占3.53%;原发性大出血2例,占0.19%;继发性大出血1例,占0.10%.治疗2组结扎线脱落时间3~22d;创口愈合时间16~53d,平均27.6d;创口感染57例,占5.06%;原发性大出血3例,占0.26%;继发性大出血11例,占0.98%.结果表明,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中以10号丝线单纯结扎痔蒂是安全的、可靠的.可以减少创口感染的机会,结扎线脱落快而安全,可减少痔术后创口感染和痔术后继发性出血,缩短创口的愈合时间.
作者:何毅;华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为观察分段切开、多重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将75例高位复杂性肛瘘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采用分段切开、多重挂线术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并对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95.5%和93.5%(P>0.05),但两组间的术后疼痛程度、肛门功能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果表明,在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时分段切开、多重挂线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相比,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对组织损伤小,患者痛苦小、疗程短、肛门功能保护好等优点,该术式的应用,使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王敬源;王雪梅;黄海燕;黄尊显;曹化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肠阿米巴病又称阿米巴痢疾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寄生于结肠引起的疾病,主要病变部位在近端结肠和盲肠,亦可侵袭全结肠,典型的临床表现有腹痛、腹泻、黏液血便、果酱样大便等症状.由于本病与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尤为相似,均有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等症状,较易误诊.因此,提高阿米巴痢疾的检出率,亦可明显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确诊率及治愈率.
作者:张威;宋太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为观察研究纳米银痔疮抗菌凝胶联合三味痔疮栓治疗肛窦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将45例肛窦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采用纳米银痔疮抗菌凝胶联合三味痔疮栓外用纳肛治疗,每日2次;对照组22例采用替硝唑片o.5g口服,每日2次,庆大霉素片120mg口服,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10d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2~3d后症状明显减轻,治疗10d后治愈率(95.7%)明显高于对照组(72.7%)(P<0.05),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全身不良反应.结果表明,纳米银痔疮抗菌凝胶联合三味痔疮栓治疗肛窦炎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商群献;吴周选;田茂林;谢敏;杨宇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我们应用地奥司明片治疗肛门病术后并发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0例中,男46例,女54例;平均年龄46.2岁;病程2~28年.肛裂切除术加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18例,瘘管切除术11例,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14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57例.
作者:符发年;李莲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为观察柳叶形切口松解内括约肌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对189例陈旧性肛裂采用柳叶形切口松解内括约肌,同时对病变组织予以切除.结果显示,189例均一次手术成功.疗程10~14d,平均11.4d.随访0.5~1年,2例因习惯性便秘复发,远期治愈率98.9%,无肛门失禁或肛门狭窄等后遗症.结果表明,该术式治疗肛裂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李辉;范学顺;王晏美;郑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为探索吸注套扎疗法治疗各期内痔及混合痔内痔部分的临床效果,用此疗法治疗痔1256例,治愈率100%;597例随访3~5年,无复发,术中术后均无大出血等并发症.结果表明,此疗法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治疗费用低,适合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作者:郭广华;李震;郑华齐;潘彦杰;浦志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近年来,我们对200例肛瘘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89例,女11例;年龄22~75岁;病程2个月至7年.其中低位单纯性肛瘘87例,低位复杂性肛瘘79例,高位单纯性肛瘘19例,高位复杂性肛瘘15例.
作者:夏丽霞;高有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为探寻更有效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方法,根据UC的病因、病机和中医辨证分型的原则,采用中药灌肠与柳氮磺吡啶栓直肠内给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UC 35例,并与对照组21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71.4%(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20%,对照组为4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中药灌肠加柳氮磺吡啶栓直肠内给药治疗UC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作者:许智荣;王小艳;任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为观察复方黄柏液对放射性直肠炎的治疗效果,将69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复方黄柏液30ml保留灌肠,早晚各1次;对照组33例给予自行配制的思密达混合液保留灌肠,早晚各1次.经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结肠镜检查肠黏膜改变.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55.6%vs 33.3%,P<0.05),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0.6%vs 57.6%,P<0.05).结果表明,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简便易行,疗效明显,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李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我们采用中药内服、保留灌肠加心理干预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1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3例,女115例;年龄10~72岁;病程2个月至10年.治疗前经结肠镜检查证实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治疗方法:将患者辨证分为湿热壅滞、气滞血瘀、脾虚湿困、肾阳亏虚四型.分别以葛根芩连汤、柴胡疏肝散、参苓白术散、四神丸辨证加减内服.
作者:陈义亭;朱跃兵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为探讨外剥内扎加Y-V皮瓣肛管成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225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别行外剥内扎术(对照组112例)和外剥内扎加Y-V皮瓣肛管成形术(治疗组113例)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显示,随访6~36个月,对照组总有效率82.0%,创口愈合时间(22.54±5.3)d,术后Ⅱ、Ⅲ度疼痛103例,术后出血15例,术后水肿50例,肛门狭窄18例,复发20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8.5%,创口愈合时间(14.7±3.8)d,术后Ⅱ、Ⅲ度疼痛87例,术后出血5例,术后水肿12例,复发7例.结果表明,外剥内扎加Y-V皮瓣成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术后并发症少、无肛门狭窄等优点.
作者:肖国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2010年5月以来,笔者采用自制熏洗3号中药水煎液治疗血栓性外痔2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26~56岁;病程1~2d.均为单个血栓外痔.药物组成及用法:黄连30g,芒硝30g,明矾30g,苦参30g,黄柏15g,川芎15g,白芷15g,冰片(后入)3g,没药10g,乳香10g,川椒30g.将上述药煎成药液约2000ml,倒入盆中,先熏洗,然后将药液加热,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将毛巾浸湿,折叠敷于痔核上热敷,每次30min,每日3次.
作者:李桂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患者女,42岁.因便血间歇发作2年余,加重10d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歇便血,呈点滴状,偶有肛门疼痛,未行治疗.近10d排便时喷射状出血,每天60~100ml,色鲜红,夹有少许血凝块,伴肛门疼痛,便时肿物脱出,需手推回纳,曾自用肛泰栓效果不佳,在当地医院输血治疗,仍便血不止,故来诊.
作者:崔冠敏;梅笑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近年来,我科将中药却毒汤洗剂用于肛肠病术后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肛肠病术后患者男120例,女135例;年龄2~80岁;病程6个月至30年.却毒汤洗剂药物组成及用法:马齿苋、蒲公英、五倍子、苍术、黄柏、乳香、没药、侧柏叶各15g,红花、苏木、明矾各10g,芒硝30g.将以上药物放入盆中,加水2000ml将药物浸泡20min,然后用文火煎煮,煮沸后再煎10min;将药液倒入盆中,先熏洗后坐浴,坐浴时间约20min,每日2~3次.
作者:周春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近年来,我们对70例老年肛瘘患者腰麻采用布比卡因加舒芬太尼,效果满意,安全可靠,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3例,女17例;年龄60~78岁.ASA Ⅰ~Ⅱ级.治疗方法: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行生命体征监测,给予氧气3L/min.将布比卡因7.5mg加舒芬太尼5μg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3ml,腰椎穿刺成功后以20s左右时间注药.
作者:戴方;程良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2007年4月至2010年6月,我们对肛肠病术后患者258例采用自制中药痔疾一号熏洗剂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67例,女91例;年龄17~88岁.痔疾一号药物组成及用法:苦参30g,蒲公英30g,黄柏30g,鱼腥草30g,芒硝30g,大黄20g,地榆20g,槐角20g,五倍子15g,枯矾15g,冰片10g,金银花20g,当归20g,桃仁20g.用法:痔疾一号熏洗剂由我院中药煎制室水煎后包装成袋,每袋100ml.
作者:毕金宝;程彩亮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