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造口袋收集腹部各种渗出液的体会

郑美春;朱亚萍;陈秀杰;辛明珠;冯伟嫦

关键词:应用, 造口袋, 收集, 腹部, 病人, 医护人员, 引流管, 皮肤, 现报道如下, 术后并发症, 液体, 心理压力, 效果满意, 渗液, 渗出液, 盆腔引流, 经济负担, 更换敷料, 病情变化, 膀胱肿瘤
摘要:在临床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病人因病情变化或术后并发症而出现持续性腹部渗液的现象,如从腹腔或盆腔引流管口周围、烟卷引流管渗出或流出液体;肠瘘病人从腹部瘘口流出粪水;膀胱肿瘤侵蚀腹部皮肤导致尿液从腹部流出等.这些液体持续对皮肤造成不良的刺激,容易引致皮肤的溃疡;同时因持续渗液,医护人员需要反复为病人更换敷料、衣物、床单等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我们采用一件式透明泌尿造口袋或大便造口袋来收集这些腹部渗出液,经16例病人应用,效果满意,并取得了一定经验.现报道如下.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痉挛性肛部痛1例诊治体会

    痉挛性肛部痛(proctaIgiafugax.PE)又称一过性直肠痛、阵发性肛部痛、会阴部神经痛和假性肛门神经痛.属于肛管、直肠及结肠少见疾病之一.我科遇见1例.其诊治体会如下.

    作者:王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白头翁汤加减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200例体会

    自1995年以来,我科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20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举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电脑痔新华通讯社治疗仪加高频电力治疗Ⅲ期混合痔100例的临床研究

    痔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1],Ⅲ~Ⅳ期痔仍然是以手术治疗为主.为了提高痔手术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减少痔术后出血、肛门狭窄等并发症,2002年10月至2003年6月,我们采用电及痔疮治疗仪加高频电刀治疗混合痔10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我们的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周床坚;范小华;任东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的诊疗现况

    急性结肠假性梗阻(acute colonic pseudo-obstruction,ACPO)是指在临床上有急性结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但无结肠病变的一组症候群.

    作者:黄子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血二氢嘧啶脱氢酶活性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二氢嘧啶脱氢酶(DPD)活性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相关关系.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120例结直肠癌患者血内源性二氢尿嘧啶(H2U)与尿嘧啶(U)的比值预测血DPD的活性,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120例结直肠癌患者血DPD活性为3.54±1.87,小为0.56,大为11.12.其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分期、部位、大体类型、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大小、有无肝转移都不相关.结论:血DPD活性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各临床病理参数不相关,因此可以认为DPD活性尚难单独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国强;周志伟;万德森;潘志忠;李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4年1月用双吻合器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38例资料.结果:无手术死亡,全部患者吻合基本满意,病理切缘均阴性,发生吻合口漏1例,出血3例,经保守治愈.吻合口狭窄3例.结论:双吻合器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王晓东;高泉根;章小平;张少雄;丁海山;郝希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阑尾巨大黏液囊肿致乙状结肠梗阻1例

    患者:男,71岁,因反复下腹痛半年,大便次数增加,稀水样粪便伴粘冻3个月.B超检查:右下腹低回声团块80 mm×65 mm,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

    作者:陈世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痔血胶囊治疗87例内痔临床观察

    痔血胶囊是由四川维奥制药有限公司与成都中医药大学联合开发的国家三类中药.2003年12月至2004年5月间我们采用痔血胶囊治疗了87例一期内痔和二期内痔,并进行了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史仁杰;杨关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针刀钩切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小针刀钩切法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R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诊断明确的PRS患者局麻闭合状态下采用小针刀钩切耻骨直肠肌(PRM)约1.5~2.0 cm.结果:11例PRS患者中便秘明显改善10例,好转1例,无1例有严重并发症.结论:相对于开放性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法治疗PRS,小针刀疗法具有微创、易行、并发症及后遗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作者:江小青;章礼和;葛大胜;姜保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肛裂的外科治疗

    肛裂(anal fissure)是肛管皮肤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其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长约0.5~1.0 cm,呈梭形或椭圆形.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青壮年,且男女发病无差别.肛裂绝大多数位于肛管的后正中线上,也可位于前正中线上.肛前裂多见于女性,但不超过10%,而男性肛裂中仅1%属于肛前裂.肛裂位于肛管侧方时要注意有无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结核等的可能.

    作者:梁君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直肠癌根治术系列围手术期护理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吻合器的出现,使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得以实现,接受传统Miles手术的患者越来越少.但仍有部分病人无法保肛或保肛术后的复发需再手术.

    作者:陈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综合疗法治疗尖锐湿疣(附263例临床报告)

    尖锐湿疣是由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上皮增生性疾病,常通过性接触传播,HPV侵入皮肤黏膜棘细胞,存在胞核内引起棘细胞增生,其在温暖潮湿部位易引起增殖.故多发生在皮肤与黏膜交界处,如外生殖器、肛门口、肛管内、会阴部等.潜伏期3周至8个月,平均3个月.1998~2002年,我科采用综合疗法即药物封闭+电离子治疗机治疗+中药熏洗,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伟;胡自敏;徐国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直肠下端黏膜环行切除治疗Ⅲ期脱垂性内痔100例的体会

    目的:探讨直肠下端黏膜环行切除(PPH)治疗Ⅲ期环行脱垂性内痔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Ⅲ期环行脱垂性内痔接受PPH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PPH手术治愈率高达98.9%,痔块回缩率为100%,术后5 d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不超过3%.89例患者随访3个月,除1例诉大便次数略多外,无其它并发症出现.结论:研究表明通过选择理想的适用对象及手术技术改进,能充分发挥PPH手术的优点,达到简化手术操作、手术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的目的.

    作者:刘全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外科治疗直肠癌133例

    我院2001年度收治大肠癌患者230例,其中直肠癌133例(占57.82%),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郭礼镒;罗军;谢显慈;张海涛;代安邦;端木尽忠;李太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应用造口袋收集腹部各种渗出液的体会

    在临床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病人因病情变化或术后并发症而出现持续性腹部渗液的现象,如从腹腔或盆腔引流管口周围、烟卷引流管渗出或流出液体;肠瘘病人从腹部瘘口流出粪水;膀胱肿瘤侵蚀腹部皮肤导致尿液从腹部流出等.这些液体持续对皮肤造成不良的刺激,容易引致皮肤的溃疡;同时因持续渗液,医护人员需要反复为病人更换敷料、衣物、床单等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我们采用一件式透明泌尿造口袋或大便造口袋来收集这些腹部渗出液,经16例病人应用,效果满意,并取得了一定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美春;朱亚萍;陈秀杰;辛明珠;冯伟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肠造口关闭者对首次排便、排气的感受和期待

    关闭肠造口是患者焦急盼望的,尤其造口存在某些并发症时(如脱垂、回缩、造口周围皮肤炎症等),但由于目前卫生医疗制度的原因,住院床位不足,患者常常需1年或更长时间才能行造口回纳术,而大部位肠造口可在造口后6个月即关闭.

    作者:胡薇;喻德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VEGF、SP、CGRP及PCNA在门脉高压大鼠结肠黏膜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在门脉高压大鼠黏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大鼠行门静脉两步结扎加左肾上腺静脉结扎,对照组为假手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SP、CGRP及PCNA在大鼠结肠黏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SP、CGRP及PCNA较对照组表达增强,VEGF无明显变化.结论:SP、CGRP可能参与门脉高压大鼠结肠黏膜局部病变.

    作者:黄穰浪;尹朝晖;刘浔阳;卢焕元;任树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针刀在肛裂治疗中的应用

    肛裂是肛肠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往各医家纷纷报道了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无论哪种方法,其目的就是能够松解痉挛的内括约肌,达到治愈.2002年3月至9月,我院一改传统的深切或侧切方法,而采用小针刀治疗肛裂310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张光利;张继雷;李涤非;闫树;王玉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双氯芬酸钠栓在环状痔手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栓在环状痔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应用组在术毕给予双氯芬酸钠栓1粒(50 mg)塞肛,术后排便后换药时酌情使用.结果:应用组镇痛效果满意,与对照组相比,数字评价量表(NRS)测值有极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双氯芬酸钠栓应用于痔病术后镇痛,是一种简便、安全、经济、有效、易于被患者接受的止痛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唐清珠;邓革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吻合器痔切闭术治疗重度内痔(附30例报告)

    目的:探讨国产吻合器行痔切闭术治疗重度内痔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江苏常州康迪公司生产的痔专用吻合器对30例重度内痔(Ⅲ°~Ⅳ°内痔)患者施行手术治疗.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2岁.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0 min,全部病例均1次切闭完成.术后平均住院4 d,27例患者对手术满意,3例患者术后经部分取钉后满意.随访0.5~1年,无肛门刺激、狭窄、失禁、复发和排便障碍等并发症.结论:吻合器痔切闭术具有手术简单安全,疗效确切,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痛苦小,恢复快等特点.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陈飞雁;邹秀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主管:广西卫生厅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