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晋
我们采用分段多切口挂线引流术配合中药消炎洗散熏洗坐浴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7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毛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tumor,PNET)是起源于原始神经管胚基细胞的未分化的高度恶性肿瘤,较为少见.近年来随着对其认识的提高,国内外相继有了报道,但发生在肛周的PNET,国内外文献鲜见.我们遇到1例,结合文献讨论报告如下.
作者:王护国;罗杰;刘质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经肛直肠黏膜瓣内口修补术(Transanal rectal advancement flap TRAF)治疗高位肛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高位肛瘘病例TRAF术后,远期治愈率、复发率、肛门失禁率并与同期文献比较.结果:23例患者全部治愈,其中1例伤口感染经换药2周后痊愈,无复发和肛门失禁病例.与同期文献报道的挂线术术后远期治愈率、复发率、以及肛门失禁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直肠黏膜瓣内口修补术作为一种新的保存肛门括约肌的手术方式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无肛门失禁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升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女,62岁.突发持续性腹痛伴血便6 h入院.入院前患者劳动时突感左下腹疼痛,呈持续性,并呈进行性加重趋势,伴有轻度腹胀、恶心,数小时后排出较干便块,表面且带少许血样物,来院后X线腹透未发现异常征象.
作者:刘亚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痔术后剧烈疼痛是患者畏惧手术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肛门部神经分布及括约肌的特点,创口的疼是痉挛性剧痛,往往应用止痛药物效果不理想;痔术后疼还会增加如尿潴留、伤口水肿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陈钢;宋剑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欧洲癌症登记部门的资料表明,在1978年至1989年间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从40%提高到48%,主要与根治性切除增多、晚期病人减少和术后死亡率降低有关.
作者:李德川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31例慢性便秘(CC)结肠运输试验的临床观察,分析结肠运输障碍原因,为临床治疗慢性便秘提供客观理论依据.方法:自1998年8月起,对31例CC患者行结肠运输试验并分别试行治疗.结果:5例结肠运输功能正常,9例结肠运输相对延缓,7例结肠运输绝对延缓,10例结肠运输正常但直、乙结肠运输时间延长.据此分别进行不同的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结肠运输试验对确定慢性便秘病因和治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飞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nm23基因与胃癌、大肠癌、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大肠癌、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组织中nm2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通过对78例胃癌、52例大肠癌、24例肺癌、63例乳腺癌、27例甲状腺癌标本的淋巴结转移组和非淋巴结转移组的nm23基因表达的检测,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nm23基因的高表达显示了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率较低,预后较好.
作者:叶彪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经血管性介入化疗(interventional chemotherapy)是指在X线电视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选择或超选择地插入肿瘤区的主要营养动脉,直接注射抗癌药物,使局部生产较高的药物浓度,提高治疗效果.现在已作为大肠癌新辅助治疗的一种方法,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作者:刘福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Miles手术是治疗某些低位直肠癌必需的手术,以往多采用会阴部切口敞开,术后长期换药,不仅恢复期长,也给患者带来痛苦.
作者:赵浩翔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肠段代直肠的可行性.方法:取带血管蒂回肠一段,一端回结肠端侧吻合,一端肛管吻合或外置,重建肛门括约肌术15例.结果:15例无吻合口瘘、肠坏死,无手术死亡.13例括约肌成形功能良好.结论:回肠血供丰富,系膜松解后,长度可满足重建直肠、内括约肌成形,技术可行,不增加手术难度,可保证吻合口血运,提高肿瘤根治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局部复发,是理想的自体替代材料.
作者:丁仕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至今外科手术仍是直肠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自1908年Miles倡导采用腹会阴切除术以来,不论是腹会阴切除术,还是随后发展的各种保肛手术,手术后盆腔复发,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痛和棘手的问题,其发生率高达30%~50%[1~4],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直肠位于狭小的骨盆内,四周是骨骼,限制了作较为彻底、扩大的根治性切除手术,也可以说这是解剖上的原因造成了这种术后局部复发率注定是高的命运.
作者:郁宝铭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进展期直肠癌术前介入化疗后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瘤体的变化,为临床化疗提供理论依据,提高手术切除率.方法:应用Seldinger法经皮经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供应肿瘤的动脉一次性灌注化疗药物,丝裂霉素C 15 mg/m2,阿霉素35 mg/m2,然后进行碘油栓塞,5氟脲嘧啶(5-FU)600 mg/m2与碘油10 ml混合,后进行肿瘤供应动脉的栓塞.分别于24 h、48 h和7 d取肿瘤组织活检,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原位标记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介入化疗后24,48 h和7 d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20.14士3.4)‰、(12.66±3.12)‰、(11.56±3.6)‰,明显高于化疗前的(7.12±1.78)‰.结论:对于进展期直肠癌术前的介入化疗可使瘤体生长缓慢或缩小,提高手术切除肿瘤的机会,其机理主要是可能通过诱导癌细胞的凋亡以及肿瘤供应血管的栓塞,上述二者的结合使化疗效果维持较长时间.
作者:孙伟;李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以年均4.2%的速度上升[1],是严重威胁生命的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外科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但根治切除术后总的5年生存率仅为50%左右.
作者:顾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大肠癌患者手术期的营养问题营养不良是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30%~80%,其中胃癌、胰腺癌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约为70%~80%,大肠癌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约为30%~50%[1].
作者:江志伟;李宁;黎介寿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技术在左半结肠急性梗阻围手术期应用,以减少一期切除吻合术并发症的可行性.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左半结肠急性梗阻在围手术期应用内镜技术治疗的20例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0例病人成功18例(90%).其中13例肠道肿瘤行经内镜放置减压导管、球囊扩张肿瘤狭窄部.7例急性乙状结肠扭转行内镜减压复位.无肠穿孔和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成功的18例择期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无吻合口漏发生.结论:左半结肠急性梗阻围手术期应用内镜技术安全可行,且能降低一期切除吻合术的风险.
作者:何军民;朱新建;陈福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近年来已认识到排便,自制以及多种肛肠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结肠、直肠、肛管及盆底的运动和力学状态有关,因此,了解这些方面的知识对于专科医师进行全面的临床诊断和决定适宜的治疗十分重要.
作者:李实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男,46岁,工人,因腹痛3年伴血便半年,加重1周入院.患者每日排黏液血便8~10次.查体:T37℃,P94次/min,R23次/min,BP125/75mmHg,痛苦面容,精神较差,腹平软,左下腹深压痛,无反跳痛,全腹未扪及包块,肠鸣音正常.
作者:钟守昌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