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自然;梁正南;王维琦;张丽娟
例1 男,74岁,在本院行低分化直肠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4年,住院复查,未感不适。体检发现右阴茎海绵体中段外测一黄豆大结节,光滑、活动、无触痛;颇似阴茎硬结。给服维生素E治疗、观察。1月后复查见肿块呈现浸润性生长,考虑为恶性肿瘤……
作者:马鸿钧;郝丽娜;董泽泉;曹宁生;马超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多巴胺(DOP)是外科手术麻醉中常用的升压药之一,但它除对周围血管有收缩作用外,对心肌也有一定的兴奋作用。本文就我院手术麻醉中出现低血压,静滴DOP升压时出现心律失常4例报道如下,以警惕重视多巴胺或其它升压药的应用方法和剂量。……
作者:高明;周灵;刘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前,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作为一种较新的术式正被介绍与推广,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我院于1999年4月至2000年12月对77例老年患者实行了该手术,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77例,男性75例,女性2例;年龄60~83岁。同时伴有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肝硬化及前列腺增生等病症52例,单侧斜疝59例,单侧直疝12例,双侧斜疝4例,切口疝1例,股疝1例;其中复发疝7例。2.修补材料:采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由单丝聚丙烯……
作者:李扬;姚飚;罗成华;陈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状态下β—内啡肽(β—EP)和泌乳素(PRL)水平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初步探讨β—EP对PRL分泌的影响在内异症不孕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以内异症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内异症妊娠、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和正常妇女为对照组,检测卵泡晚期或黄体期血浆β—EP和血清PRL水平,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β—EP与PRL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1.内异症不孕和内异症妊娠妇女无论卵泡晚期或黄体期血浆β—EP和血清PRL水平都升高(P<0.01),内异症不孕患者变化较内异症妊娠妇女明显(P<0.05)。2.内异症不孕和内异症妊娠妇女无论卵泡晚期或黄体期β—EP与PRL水平的变化都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内异症患者β—EP和PRL水平明显增高,PRL水平增高与β—EP有关,β—EP与PRL分泌紊乱可能是导致内异症患者不孕率高的原因之一。
作者:杨映芳;徐琳;王秀丽;李庆云;单朝屏;董文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收集本院1993~1999年间乳房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病检资料557例,按照1999年抗癌协会编《新规范(乳腺癌分册)》标准分类,各型乳腺癌占98.2%,其中浸润性非特殊型占85%,浸润性特殊型不足6.6%。对部分根治病例做了雌孕激素受体(ER、PR)、癌基因C-erbB-2、抑转移基因nm-23阳性检测率与淋巴结转移率对比:转移者的ER、PR阳性率低于非转移者(P<0.001/0.05),转移者C-erbB-2阳性率高于非转移者(P<0.05);无转移者的nm-23多有强表达,而弱表达伴C-erbB-2阳性者不能抑制癌转移。本资料基本代表了云南省乳腺癌发病情况,本文可为乳腺癌研究提供相关基础材料。
作者:江自然;梁正南;王维琦;张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C-erbB-2癌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88例乳腺癌进行C-erbB-2癌基因检测。结果 C-erbB-2癌基因阳性表达在浸润性导管癌中高;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组;经统计学处理有差异(P<0.05)。与ER(+)PR(+)及病人年龄、月经、肿瘤大小无关。结论 C-erbB-2癌基因过度表达对乳腺癌预后及治疗方案选择起重要作用。
作者:孙建伟;贾玲;林人龙;陈居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病例 男性,24岁。因腹胀伴腹部包块20余日,于2001年2月11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可,消瘦,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膨隆,以左侧腹明显。腹软,左侧中上腹触及约21cm×16cm包块,质地中等,具压痛,活动度差。叩诊浊音,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B超示左侧腹巨大囊性包块。血尿常规正常。术前诊断为左侧腹腔巨大包块,性质待查。于2月16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中见左侧整个腹腔被肿块占据,小肠及降结肠推移至右侧腹。包块位于后腹膜外约35cm×25cm×20cm。行穿刺减……
作者:赵俊文;和志斌;杜翠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胰腺囊性疾病是一组以囊变为特征的不同病理性质与来源的疾病的总称,近年来随着超声和CT检查的广泛应用,对该病的临床诊断率不断提高,我院1990年1月~2002年4月之间共收治43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43例,男性29例,女性14例,男:女=2.07:1。年龄14~78岁,平均45.44岁;其中14~30岁10例(23.3%),31~50岁14例(32.5%),51~60岁8例(18.6%),61~78岁11例(25.6%)。……
作者:唐继红;黄明;李立;冉江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病例 患者 男,42岁。吞咽梗噎感,肿物吐至口中2年。食道钡餐:食道巨大良性肿瘤,行手术切除,包块约4cm×3cm×3cm大小,行食道切除,包块切除,食道胃颈部吻合术。病理检查:肉眼:表面光滑,切面肉黄,质嫩软,局部出血。镜下:送检组织由 分化成熟的纤维组织(粘液样变和水肿明显),脂肪……
作者:李海斌;太祥;奎宏;洪志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根据计划生育统计报表和计划生育手术登记簿查知:我县现有人口65万,1995年至1999年全县共施行输卵管绝育术28 035例,其中;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施术8 346例:乡镇计生服务所、乡镇卫生院共施术19 480例;其它医疗机构施术共201例。绝育术式均为对折缝扎法和抽心包埋法。 材料和方法 通过查证1995年至2000年的计划生育术后并发症鉴定档案,根据患者提供的病情资料查知:原绝育术式、时间、施术单位、发生宫外孕的时间、诊治医院等情况。1995年至1999年所施绝……
作者:王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药物,1992年Sollinger等首次报道MMF治疗肾移植排斥反应,以后MMF已在临床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近年来,随着MMF药理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其应用领域已扩展至免疫性肾小球肾炎,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但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治疗尚无大宗病例报告。本文根据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综述MMF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罗惠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Vit C对高血压患者血中NO含量的影响及Vit C对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3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别给予3g Vit C静滴,每天1次,共7天。测定其用药前后血中NO含量。结果 用药后血中NO含量为111.09±29.95mmol/L,较用药前91.74±23.95mmol/L显著增加(P<0.05)。结论 抗氧化剂Vit C可能对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魏玲;杨丽霞;齐峰;郭传明;石燕昆;赵颖;王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巨大儿的发生率逐年增高,对产前诊断巨大儿和分娩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本文对我院近3年分娩的巨大胎儿2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 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分娩5259例,其中胎儿体重≥4000g的巨大儿223例,作为观察组;选择相应时间分娩的223例出生体重<4000g的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孕妇年龄、孕周、孕产次、身高、体重、分娩方式、并发症及B超资料,上述资料均为临产前1周内检查结果。两组间各项指标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
作者:李科珍;段兴兰;杨白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芬氟拉明是过去曾使用的减肥药,其服用过量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临床少见,我科2000年7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0岁,工人,因口服盐酸芬氟拉明120片,半小时入院。入院查体:T39℃,P130次/分,R28次/分,BP 160/90mmHg,一般情况差,烦躁,全身皮肤粘膜潮红,发热,唇、指轻度发绀,双眼球水平震颤,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mm,光反射迟钝。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30次/分,律齐,腹平软,四肢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
作者:杨桂鲜;杨露;李洪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肿瘤综合治疗是应用不同学科的理论和实践于肿瘤治疗。我们以综合治疗的原则,3年中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76例,现将治疗情况报告于后。 资料与方法 病人76例,男性71例,女性5例。年龄平均52.5岁。所有病人,按国际1997年发布的标准分期,均为Ⅲa期以上病例,所有病例中影像学诊断为中心型肺癌,有纵膈淋巴结转移。其中,化疗—放疗—手术8例,化疗—放疗36例。所有病人中完成综合治疗病人44例,未完成治疗32例。……
作者:宋元龙;李高峰;巫正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病例 患者31岁,因停经8~+月,阴道流水1小时入院。患者婚后多年不孕,孕前B超意见为子宫肌瘤,肌核直径4.0cm。妊娠后定期产检,妊娠32(2/7)周时,B超意见为胎儿明显小于孕周,子宫肌瘤(肌壁间?),肌核直径7.2cm,6.1cm。6天后患者阴道流水1小时入院。入院查:血压为160/100mmHg,体温为37.4℃,脉搏为92次/分,呼吸为……
作者:宋任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病例 女,20岁,云南寻甸县人,回族。于2年前无意中发现左腹部有一较大包块,无腹胀、腹痛及触痛,亦无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包块有逐渐增大的趋势。患者既往曾经长期生活在数十年饲养牛羊历史的寻甸县农村。2001年11月23日患者以左腹部包块(胰腺假性囊肿可能)收住我院肿瘤科。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皮肤粘膜无异常,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肝脾未触及。左腹部可触及一约15cm×10cm×8cm大小肿块,质韧,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压痛,可推动,余无特殊。腹部B超示:胰尾后方囊性包块,多考虑胰腺假性囊肿。CT显示:1.左肾下极巨大囊肿:2.左肾双肾盂畸形;3.肝、胆、胰、脾、……
作者:牛恒;黄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骨和髓成分坏死称骨坏死,发生于骨骺或软骨下的骨坏死通常称缺血性骨坏死。任何原因引起血流阻断都可引起骨坏死。骨缺血坏死可发生于任何骨骼,以股骨头发病率高,并常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本文通过对1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螺旋CT征象分析,旨在探讨螺旋CT对ANFH的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陈志明;赵定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肝移植已被公认为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的方法。由于术前此类病人均患有不同程度的肝病,病史长、肝脏功能不良,往往存在严重的肝源性营养不良,且手术创伤大,术后供肝又不能立即发挥作用,使得术后营养不良问题更加突出。本文根据我院近期7例肝移植病人营养支持治疗的经验,结……
作者:刘玉明;莫一我;孙志为;董坤;唐建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病例 女性,12岁,因上腹疼痛伴呕吐3天,黑便两次来我院就诊。查体:T36.1℃,P70次/分,R20次/分,BP 110/80mmHg。腹平软,上腹剑下轻度压痛,肝肾区无叩痛。血常规检查:Hb 95g/L,WBC3.3×10~9/L,RBC3.72×10~(12)/L,N51.1%,L36.8%,M12.1%。尿常规正常,大便褐、软,潜血试验(+),肝肾功能正常。初步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给静滴甲氰咪胍,口服丽珠得乐、阿莫西林,病情无明显缓解,腹痛加剧。入院后共呕吐咖啡样液4次,……
作者:李松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