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肺炎并心源性腹水1例报告

黎素清

关键词:肺炎, 水肿, 心源性, 腹水
摘要:1 病例简介患儿,男,5个半月.因咳嗽10余天,发热、气喘2天入院.入院时体温36.3℃,呼吸68次/min,脉搏168次/min,体重8kg.神清,精神反应差,全身皮肤无黄染.前囟平坦,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可见鼻扇,口周发绀,咽部充血.颈无抵抗,呼吸促,可见三凹征,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两肺可闻及中等量细小湿性罗音.心音低钝,心率168次/min,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稍胀,触及软,肝右肋下2.5cm可及,质中,边清.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神经反射无异常.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循环相关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心内直视手术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支持.随着CPB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提高,CPB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在逐步下降.但CPB术后相关性肺损伤仍时有发生,是目前心内直视手术的重要并发症之一.CPB心内直视手术后,不少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肺损伤,其中多数表现为亚临床症状的功能性改变,无明显临床症状,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尽管只有大约0.4%~1.7%的患者表现为ARDS,但病死率却高达40%~60%[1].近年来,对于CPB相关肺损伤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韦涌初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顽固性气胸胸膜腔闭式引流加药物灌注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药物灌注治疗顽固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3例顽固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加高渗萄糖胸膜腔灌注治疗.结果 13例气胸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胸腔内灌注50%葡萄糖治疗顽固性气胸效果显著.

    作者:林国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3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经胃镜下诊断的7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6例,以垂体后叶素0.2~0.4u/min,加酚妥拉明10~30μg/min持续静脉滴注.B组38例,以垂体后叶素0.2~0.4u/min静脉滴注.两组止血后剂量均减半,持续用药2天.结果 A组止血有效率(83.33%)显著高于B组(52.63%),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78%)也低于B组(84.21%),P<0.01.结论 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良好的效果,不良反应少.

    作者:陆海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关于非医学影像专业开设《人体断面解剖学》课程的探讨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以及B超、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photon emission-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逐渐意识到人体断面解剖学(Sectional human anatomy)的重要性.人体断面解剖学是利用新兴影像技术进行诊断的形态学基础.通过对连续断面的观察,获得或重建病变组织或器官的三维立体空间形态结构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的位置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真实、确切的影像资料.

    作者:钟斌;浦洪琴;黄秀峰;黄昌盛;黄何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白内障48例(53眼)患者,均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分析患者术后视力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3天、1周、1个月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分别为39眼(73.58%)、43眼(81.13%)、46眼(86.79%),术后并发症包括角膜内皮水肿、前房少量积血、葡萄膜炎,无处理或对症处理后均消失.无虹膜损伤、晶状体偏离或继发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创伤小,疗效确切,术后视力恢复快,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肾母细胞瘤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介绍15例肾母细胞瘤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术前进行积极营养支持和患儿家长的心理支持,术后加强引流管的管理和疼痛护理.结果 15例患儿术后无感染,伤口Ⅰ期愈合出院,未发生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 根据小儿肾母细胞瘤的特点,并进行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对取得良好的救治效果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何淑贤;苏小霞;唐金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院设备档案管理规范化的思考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是现代化医院管理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院重要仪器设备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诊疗水平、医术质量[1,2].抓住医疗设备管理是医院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必要保证,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鹿泉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方法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意义.方法 48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切除手术(VATS组)26例和传统经胸骨正中切口开胸手术(开胸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临床观察指标.结果 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VATS组术中出血量比开胸组减少,术后住院时间比开胸组缩短(P均<0.01).结论 VATS同样可取得与传统开胸切除术的清除效果,且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可作为原发性纵隔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

    作者:邓海青;杜正隆;钟齐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解剖钢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46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解剖支持钢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46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不同切口进行开放复位,解剖支持钢板内固定.结果 46例均获随访,时间8个月~3年,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13~24周,术后4~5个月下地行走,8个月后行走无跛行,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结论 解剖支持钢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效果良好.

    作者:郑熔昭;罗张进;蒙显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原发性支气管肺淀粉样变7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淀粉样变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诊断方法.方法 对7例经病理诊断证实为原发性支气管肺淀粉样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男性5例,女性2例,男女之比为2.5∶1.以咳嗽、咳痰、气短、咯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肺部斑片状或结节阴影和气管壁环形增厚、管腔狭窄及结节样隆起;病理学检查均查见淀粉样物质沉积于支气管黏膜下和肺组织中,刚果红染色阳性.结论 该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组织病理学检查及特殊染色是确诊的唯一方法;治疗方法主要有激光、药物和手术治疗.该病易复发,预后不良.

    作者:岑玉兰;张金铭;庞恩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学生焦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医学生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医学生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基本情况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应对方式问卷(CSQ)对分层随机抽取的1 112名学生进行焦虑情绪的流行病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 医学生焦虑得分为(42.82±9.26),不同年级、民族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差异有显著性,各影响因素对焦虑评分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及应对方式问卷(CSQ)中的解决问题、自责、幻想因子进入了回归方程.结论 应对不同群体的医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辅导,引导其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降低焦虑情绪的发生.

    作者:苏蓬勃;韦振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经口腺样体切除42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镜经口径路切除肥大腺样体(AH)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2例行鼻内镜经口切除手术的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42例患者恢复良好,术后2天患者睡眠时打鼾或张口呼吸消失或明显好转.随访3~12个月,无分泌性中耳炎复发,无手术损伤、瘢痕及粘连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经口径路腺样体切除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远期疗效确切,可作为AH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国内关于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方法分析

    颅脑损伤目前仍是病死率较高的一类外伤性疾病.导致这类伤害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原发性脑干损伤、脑疝晚期并脑干功能衰竭或多器官功能衰竭所致[1].以原发性脑干损伤、下丘脑损伤、严重脑挫裂伤和颅内高压等病死率高[2].还有人根据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不同死亡时间与原因作了分析,认为早期死亡主要是与GCS 计分低,原发性脑干损伤及难以控制的高颅压有关;中期主要死于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及严重的并发症;晚期主要死于长期的慢性消耗衰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死率高,并发症多,预后差,如何提高其救治成功率一直是神经外科的重要课题[3].

    作者:雷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对维持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的干预作用.方法 对30例≥60岁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血糖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社区护理干预后,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糖尿病并发症降低.结论 加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蒋红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口腔颌面外科医原性疾病9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外科医原性疾病的发生原因、处理措施及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96例发生口腔颌面外科医原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医原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主要与经验不足、缺乏责任心、管理制度不严、缺少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等有关.结论 大部分的口腔颌面外科医原性疾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医护人员应增强风险意识,杜绝口腔颌面外科医原性疾病的发生.口腔颌面外科医原性疾病重在预防.

    作者:黄宏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应用网络技术提高大学生民族精神教学的效果

    培养民族精神是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较差.根据青年大学生喜好网络互动的特点,利用多角色扮演类游戏平台进行互动教学,让学生自己扮演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历史人物,可以良好地激发大学生在民族精神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感和参与程度,从而能提高民族精神教学的效果.

    作者:王太重;唐玉莲;许世华;农乐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同步放化疗用于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初步探讨放疗同期行化疗对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初治中晚期鼻咽癌患者69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8例采用放疗同步DDP加5-FU化疗进行治疗(放化组),另31例单纯采取常规根治性放疗(单放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 放疗结束时和治疗3个月后,放化组鼻咽肿瘤和颈部肿瘤残留率均明显低于单放组(P<0.01或P<0.05);放化组的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单放组(P<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对原发性及转移性病灶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同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亦有所增加,值得临床医师重视.

    作者:韦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研究进展

    早产儿(preterm infant)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的新生儿.近年来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2~2003年已升至7.76%.其病死率为12.7%~20.8%[1].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但由于早产儿的各个系统尤其是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喂养后极易出现喂养不耐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这样不但增加了家长心理及经济负担,而且严重影响早产儿生存质量.因此,如何根据早产儿消化特点,选择合适的干预措施,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是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家长心理和经济负担、提高其生存质量的主要措施.现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陆青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宣肺平喘汤治疗儿童哮喘64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宣肺平喘汤治疗儿童哮喘的效果.方法 将128例哮喘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各64例.对照组使用必可酮气雾剂、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宣肺平喘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 宣肺平喘汤对儿童哮喘的治疗具有良好的豁痰止咳、宣肺平喘作用,可明显缩短疗程.

    作者:刘光武;李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探讨

    有机化学是药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逻辑性、实践性与应用性,是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重要后续课程的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是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药学专业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技能以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

    作者:潘光玉;黄祖良;廖献就;韦国锋;黄世稳;陆海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