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凉血化淤法为主治疗青春期功血5O例

吴启美

关键词:凉血化淤法, 治疗原则, 月经不规则, 出血过多, 浓缩六味地黄丸, 青春期功血, 固冲汤加减, 月经周期, 治疗方法, 月经过多, 阴道流血, 生殖器官, 贫血, 疗效满意, 经期延长, 观察疗效, 月经前, 益母草, 仙鹤草, 乌贼骨
摘要:近几年来笔者运用凉血化淤法为主治疗青春期功血,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50例中,11~15岁38例,16~20岁12例;病程3个月以内5例,3~12个月15例,12~24个月30例.全部病例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多数为月经前有短时间闭经,继之出现大量阴道流血,月经频发,周期短;月经不规则,少量淋漓不净或时多时少时出时止,失去规律.均经生殖器官及全身检查无器质性病变,但因失血过多常伴贫血.2 治疗方法出血期以止血为治疗原则,自拟凉血化淤固冲汤加减.生地炭、地骨皮、茜草炭各10g,地榆炭、仙鹤草、旱莲草、益母草各15g,香附6g.出血量多如崩或出血日久伴神疲头晕血虚气弱者加生黄芪30~60g,太子参15g;经色紫黑有大血块或兼有腹痛者加失笑散(包)10g,三七粉(另吞)3g;量少淋漓不尽加阿胶珠、陈棕炭各10g,炙乌贼骨15g;纳差便溏者加砂仁5g,木香6g,神曲10g.水煎分服,每日1剂,出血过多时日服2剂.血止后口服浓缩六味地黄丸8丸,每日3次,连服10~15天;贫血症状严重者,适当给予铁剂或输血.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配合小剂量131I治疗甲亢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6年3月~1999年6月,应用小剂量131I结合中药治疗甲亢150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包括131I、TT3、TT4、FT3、FT4、超敏TSH、TGA、TMA等)诊断为弥漫性甲状腺肿,无显著突眼和甲亢合并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131I治疗,共162例,其中女114例,男48例;年龄20~29岁者24例,30~39岁者45例,40~49岁者66例,50~59岁者27例;新发甲亢78例,术后复发26例,内科治疗后复发58例.实验组采用中药结合小剂量131I治疗,共1 50例,其中女112例,男38例;年龄20~29岁者23例,30~39岁者45例,40~49岁者63例,50~59岁者1 9例;新发甲亢72例,术后复发22例,内科治疗后复发56例.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作者:丁美玲;张任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瓜蒌皮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瓜蒌皮为葫芦科植物栝蒌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蒌Trichosanthe s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成熟果皮.近在进货中发现有2种类似品冒充瓜蒌皮销售,经鉴定一种为葫芦科植物密毛栝蒌Trichosanthes villosa B1.的干燥果皮,另一种为葫芦科植物糙点栝蒌Trichosanthes dunniana Levl的干燥果皮.本文对此进行了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的比较鉴别.

    作者:淡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肾衰冲剂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细胞免疫的影响

    我们采用肾衰冲剂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以评价该方治疗CRF的疗效,并探讨其对细胞免疫作用机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根据随机化原则,选择血Scr177~1200μmol/L,Ccr5~60L/24h,临床确诊为CRF患者共90例,分为两组.肾衰冲剂组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35~65岁,平均45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45例,慢性肾盂肾炎10例,糖尿病肾病2例,多囊肾3例;病程1年以内8例,1~5年35例,5年以上1 7例.包醛氧淀粉组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40~70岁,平均48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4例,慢性肾盂肾炎4例,糖尿病肾病1例,多囊肾1例;病程1年以内9例,1~5年11例,5年以上10例.两组化验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王琛;郑平东;何立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祛白酊治疗白癜风127例观察

    目的:研究开发经外用途径作用快、药效高的治疗白癜风新药.方法:治疗组用祛白酊外擦,对照组用白癜风溶液外擦,采用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显效率55.9%,对照组36.0%,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祛白酊能有效治疗白癜风.

    作者:谢勇;盛国荣;曹素珍;顾明生;杜桂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重用穿山甲治疗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笔者对曾使用促排卵药物克罗米酚(CC)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而形成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患者,用自拟化淤汤并重用穿山甲进行治疗,效果颇佳,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门诊收治OHSS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年龄23~38岁,平均29岁.B组25例,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7岁.   诊断标准:按WHO分轻、中、重三度.A组中度17例,重度3例.B组中度22例,重度3例.轻度一般无症状及体征,仅根据实验室检查,尿雌激素>150mg/24h,尿孕二醇>10mg/24h.中度:腹部胀满不适,或伴恶心、腹泻,B超下卵巢可增大直径<12cm,妇查时有时可触及小囊肿.重度,除上述症状外尚有少量腹水,卵巢增大直径>12cm,血液浓缩,血粘度增加及血凝异常,若重度较重者需住院治疗.

    作者:谢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药合用治疗尖锐湿疣42例

    1996年6月~1 999年12月,笔者采用自拟平疣汤内服加外洗方及苯酚外搽治疗尖锐湿疣42例,并设对照组40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82例均符合<性病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案>中诊断标准[1],其中有不洁性交史者62例,临床以皮损5%醋酸白试验阳性而确诊.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年龄18~46岁,平均26岁;病程16天~6个月,平均2个月;疣体0.1~0.3cm23例,0.3~1.0cm13例,1.0~1.5cm6例.对照组40例,年龄19~48岁,平均27岁;病程15天~6个月,平均2个月;疣体0.1~0.3cm21例,0.3~1.0cm11例,1.0~1.5cm8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皮疹情况治疗前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成慧贞;杨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12O例观察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危重病症,致残率高,急性期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降低病残率至关重要.我院1996年1月~2000年6月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脑出血12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急性脑出血21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20例,对照组90例,两组均于发病后72小时内入院,全部病例均经颅脑CT证实,符合1996年中华医学会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3次修订的标准[1].治疗组男68例,女52例;年龄38~75岁,平均58.6岁;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区76例,丘脑18例,小脑10例,脑叶16例;出血量<10ml5例,11~20ml32例,21~40ml68例,41~50ml8例,>50ml7例;病情严重程度根据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2],轻型33例,中型72例,重型1S例.对照组男51例,女39例;年龄39~74岁,平均58.2岁;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区57例,丘脑14例,小脑7例,脑叶12例;出血量<10ml4例,11~20ml24例,21~40ml51例,41~50m16例,>50ml5例;病情轻型24例,中型54例,重型12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在年龄、性别、出血量、出血部位及病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

    作者:王宏献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骨盆牵引致臀上皮神经损伤15例报告

    骨盆牵引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简便而有效的疗法,但操作不当可以引起臀上皮神经损伤.自1995~2000年底我们在操作时发现此类病例15例,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5例中,男10例,女5例;年龄32~55岁.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经骨盆牵引治疗后立即出现臀腿部疼痛加重.诊断依据为有骨盆牵引治疗史,牵引后立即感觉一侧臀部刺痛或酸痛,可有下肢牵扯痛,但不过膝,弯腰明显受限,在髂嵴高点内侧2~3cm处压痛明显,局部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结.

    作者:朱保华;时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戴裕光杂病论治经验

    戴裕光主任医师从医40余年,对内科杂病的辨证施治有独到见解,笔者有幸随师临诊,受益非浅.现就戴老师论治经验简述如下.1 尊古而有所创新戴师认为方不可不学古方,但应尊古而不泥于古.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不排斥现代药理实验成果.如补中益气汤能提高患者的免疫机能,对因气虚而致的内科杂症和皮肤病变,有较好疗效.例:王某,男,43岁,于1991年11月16日初诊.腹泻数月,四肢冷,畏寒,神疲懒言,食少,口不渴,大便稀2~3次/日,舌质淡,苔薄腻,脉细.戴老认为此为气虚,脾胃虚寒所致.宜益气健脾,温中散寒.药用黄芪30g,茯苓、白术各15g,当归、柴胡、升麻、肉桂、干姜、砂仁、炙甘草各6g,山楂、党参、大枣各12g,牡蛎18g,陈皮9g.连服5剂,诸症大减.再守上方5剂,病告痊愈,随访未再复发.

    作者:范颖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药应用警示二则

    中药中毒因往往比西药缓慢,故常为临床所忽略.现对两种中药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作粗浅分析,供临床参考.1 乌头类药物资料:一患者不适来院就诊,医生诊断为脾肾阳虚,开出处方为真武汤,服后出现口麻、恶心呕吐、冷汗、四肢麻木、呼吸困难、耳鸣等.经过洗胃、抗心律失常、输液、纠正休克、利尿等治疗,服药24小时后不良症状全部消失.分析:真武汤为治疗脾肾阳虚、水气内停的主要方剂,方中以附子为君药,附子是属乌头类中药,其有效成分为乌头碱、次乌头碱,具有很强的毒性.病人之所以产生不良反应,是因为方中的附子没有先煎所引起的.乌头碱结晶体的致死量为2~4mg,其毒性经过加热C-8位的乙酰基被分解成毒性低百倍或千倍的乌头次碱、乌头原碱等成份,经过120 C、40分钟热处理的附子,其半数致死量为100g/kg.附子中毒机制主要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及刺激心脏,表现为口舌麻木、流涎、发热、恶心、呕吐、冷汗、手足蚁走感、四肢无力、呼吸困难、脉律不齐,严重者会呼吸麻痹或心脏骤停,本病显著特点的是心律不齐,治疗时如无严重心律失常者洗胃,对症处理各种心律失常.休克时应用升压药,呼吸衰竭时吸氧,应用呼吸兴奋剂,输液等治疗.因此,药剂人员配药时,处方中如有乌头类药物,虽然药房都是应用已经热处理的制品,为安全起见,还要注明和叮嘱病人先煎30分钟,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陈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输卵管梗阻不孕28例

    笔者自拟益气疏导汤内服,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28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8例中,原发不孕6例,继发不孕22例,26~30岁1 6例,30~35岁9例,35岁以上3例;婚龄长7年,短2年.28例均为婚后2年以上,夫妻同居未避孕,配偶检查正常而未孕者,排除内分泌异常、生殖器官畸形、排卵障碍等其它器质性病变致不孕者.28例均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证实.12例一侧输卵管不通,一侧通而不畅;3例一侧输卵管炎症积水,一侧不通;5例一侧输卯管切除,一侧输卵管通而不畅;8例两侧输卵管不通.

    作者:谢琼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清宫逐淤汤治疗药物流产不全46例

    笔者自1998~2000年间运用清宫逐淤汤治疗药物流产不全者4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6例均为门诊行药物流产后流血不止者,均经B超检查证实为宫内残留组织.年龄18~28岁29例,28~35岁者17例;药物流产后流血不止1周者21例,流血2周者12例,3周者8例,1个月以上者5例.46例病人均无子宫肌瘤及其它出血性疾病.2 治疗方法药物组成:益母草、丹参各30g,当归12g,川芎、桃仁、红花、川牛膝、炒灵脂、蒲黄、泽兰、香附各10g,月季花15g.气虚乏力者加党参15g,黄芪30g;若伴少腹疼痛重者加元胡10g;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10g.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300ml,早晚2次分服.

    作者:于华香;刘桂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六君子汤治疗顽固性呃逆36例

    笔者从1997年3月~1999年3月选用六君子汤重用生半夏治疗胸部恶性肿瘤致顽固性呃逆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36例,其中男31例,女5例;年龄大72岁,小41岁;肺癌28例,食管癌5例,纵膈恶性淋巴瘤2例,胸腺瘤1例;其中经过化疗者23例,经过放疗者4例,未经任何抗肿瘤治疗者9例.呃逆发作时间短为24小时,长为1周,均经西药治疗,症状不能控制.2 治疗方法基本方:党参、白术、茯苓、生半夏(先煎)各10g,生甘草、陈皮各5g.气虚明显加黄芪30g;湿盛加厚朴、藿香、苍术各10g;肾阳虚加附子、肉桂各5g.每日1剂,分2次煎服,3天后统计疗效.

    作者:胡祖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经方应用医案三则

    笔者有感于现在很多中青年中医临证不会用方,而是问病堆药,拼凑成方,一剂处方少则十七八味,多则三四十味.表面看来药多力宏,但中药成份复杂,相互牵制,功效不能集中,反而成了无帅之兵,无主之方,焉能中病.特举经方验案三则如下.1 加昧瓜蒌薤白白酒汤陶某,男,54岁.1993年5月21日初诊.胃脘稍偏右疼痛,反复发作3月多.疼痛向背部放射.从1月25日起就在市内某医院诊治,经B超检查,诊断为胆结石,经打针输液治疗2个月余无效.患者要求手术治疗,医生告之泥沙样结石手术效果不佳,故一直未手术.后又经他医用中药治疗近1月,疼痛也未见好转.患者胃脘稍偏右疼痛,疼痛时向背部放射,无寒热呕吐,稍吃油腻饮食则剧痛,3个多月来不敢吃油腻饮食,苔白腻,舌质正常,脉沉微弦.此乃胸痹之病,治宜通心阳,散寒止痛.处方:瓜蒌、薤白、桂枝、枳壳各10g,生姜3片,白酒煎服,2剂.服药1剂,当晚已不痛,2剂服完,疼痛未再发作,再处原方2剂,疼痛已停止.

    作者:傅灿鋆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活血通经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2例

    笔者1 995~1999年以活血通经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2例,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32例均以痛经为主诉就诊,均经我院妇产科确诊.年龄25~37岁,平均29±31.26岁;已生育者17例,有计划生育手术史者14例,已婚或有性生活史而无孕产史者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位于卵巢17例,子宫骶骨韧带6例,子宫后壁4例,子宫直肠后陷凹5例.痛经轻度(痛经积分≤8分,痛经但能正常工作,不伴恶心呕吐)9例,中度(痛经积分为8~13.5分,痛经伴恶心呕吐,服药后能缓解)17例,重度(痛经积分>14分,痛经严重影响工作)6例.

    作者:田军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药治疗水肿型胰腺炎38例

    笔者用中药治疗水肿型胰腺炎38例,疗效较好,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38例的诊断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水肿型胰腺炎的诊断.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26~51岁,平均36岁;诱发因素:饮食不节15例,过量饮酒8例,劳累过度8例,七情所伤7例;第1次发作20例,第2次发作6例,第3次发作10例,第4次发作2例.伴胆囊炎6例,胆结石症4例,胆道蛔虫症3例,胃炎1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例,胃下垂1例,胃肠预激综合征3例.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大于10×109/L,中性粒细胞0.75以上20例,肝功能异常者2例,血淀粉酶大于500u者21例,尿淀粉酶大于1600u18例,B超检查均提示胰腺不同程度的不均匀回声.

    作者:何淑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针刺加耳穴贴压治疗牙痛48例

    几年来,我们采用针刺加耳穴贴压治疗牙痛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8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20例,女28例;年龄小者5岁,大者72岁;病程短者几小时,长者4天.2 治疗方法针刺疗法:取患侧合谷、下关、颊车为主,风火牙痛配风池,胃火牙痛配内庭,虚火牙痛配太溪.患者仰卧位,将穴位进行常规消毒,选用30号1~1.5寸毫针刺入各穴位,待出现针感后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2~3次.耳穴贴压:取神门、肺、大肠、胃、肾、肝.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局部耳穴,将成熟的王不留行子1粒粘在0.5cm×0.5cm胶布中央,用镊子对准所选穴位紧贴,并稍用力按压片刻,使患者感到酸胀、微痛、热.嘱患者每日按压4~5次,按压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尤在痛时按压为主.

    作者:吴蕴;王殿玲;赵宗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陈皮存放时间与内在质量关系论证

    陈皮为芸香科(Rutaceae)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成熟果实的干燥果皮,功效为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是常用中药.古人认为橘皮以色红日久者佳,故名陈皮.为论证陈皮的贮存时间与内在质量间的关系,笔者曾以陈皮的主要成分橙皮甙作为内定指标,将3个不同年限的陈皮进行了含量测定.1 实验材料同产地存放1年、3年及5年的陈皮,分别为1、2、3号,由邵阳市药材公司提供.

    作者:尹青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加减小柴胡汤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30例观察

    选择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性乙肝)患者50例,随机分为用中药小柴胡汤合丹参注射液的观察治疗组30例及用西药肝得健的对照治疗组20例.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肝功能改善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乙肝病毒标志物阴转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中药小柴胡汤合丹参注射液,不但能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且能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并对预防肝纤维化有积极意义.

    作者:缪伟峰;李惠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O例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常见症候群,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表现为上腹隐痛、早饱、腹胀、烧心、嗳气、厌食等消化不良症状,目前尚无肯定和统一的治疗方法.笔者自1995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FD疗效显著,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将FD11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80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18~65岁,平均43.7±13.6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5年.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16~64岁,平均42.9±14.1岁;病程6个月~5.5年,平均2.6年.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早饱、嗳气、烧心等症状,并持续4周以上,均在2周内经胃镜、B超或X线检查,排除其他疾患,并符合FD临床诊断标准[1].

    作者:彭友彬;陈金雄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