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拉西地平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附52例报告)

赖敏

关键词:高血压, 肥大, 左心室, 拉西地平
摘要:目的观察拉西地平对高血压病人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对52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病人使用拉西地平2~4mg,每日1次,连用20周.结果降压总有效率为92.31%(48/52),同时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室壁厚度、左心室重量和左心室重量等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1).结论拉西地平应用20周在降压的同时对左心室肥厚有逆转作用.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胃食管反流的研究现状

    胃食管反流(GER)是小儿常见的上消化道动力紊乱,是指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不受控制地从胃反流入食管[1].小儿GER发病率较高,有1/300~1/1000的儿童因症状性GER就诊,发现2个月的健康婴儿50%有GER症状[2].美国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人群发病率在25%~35%之间[3],我国由GER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患病率达5%[4].GER早已引起临床的关注,但直到近年,由于胃肠动力功能检测设备的微型化,才使小儿GER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笔者现就小儿GER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陈霞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的作用

    急性脑梗塞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病残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从这个意义上说,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是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观察、探讨早期康复对脑梗塞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作者:岑春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急诊抢救与护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交通事故以及由此造成的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生率日益增多,该症特点为伤情复杂而危重,因常远离医院,伤后常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病死率高.现将我院急诊科1998年1月~2000年5月对5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与护理措施分析如下.

    作者:黄晓专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进展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骨科领域中迄今尚未解决的疾病之一.其病因是由于股骨头的血循环障碍引起.发病率已居成人髋关节疾病的首位,主要好发于20~50岁,其病程长,晚期塌陷的发生率为30%~40%,致残率高[1].传统的治疗方法虽多,但治疗效果欠佳.

    作者:黄粹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肾上腺嗜铬细胞肿瘤Ag-NOR的定量研究

    目的探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Ag-NOR的定量检测在肿瘤病理诊断学中的意义.方法应用Ag-NOR技术,对12例肾上腺嗜铬细胞肿瘤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作定量检测.结果正常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核内Ag-NOR数量(4.50个/核均值)与良性嗜铬细胞瘤的数量(4.86个/核均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与恶性嗜铬细胞瘤的(10.00个/核均值)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用Ag-NOR技术对嗜铬细胞肿瘤的良、恶性具有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价值.

    作者:蓝保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清凉油治疗丘疹性荨麻疹30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2001年3月~2002年3月,用清凉油外治丘疹性荨麻疹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鲍大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经胸壁彩超在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术在临床上逐渐开展,彩超导引技术也越来越熟练,经验亦日益丰富,由初需经食管彩超导引,发展为单纯依靠经胸壁彩超导引,减轻了病人痛苦,拓宽了手术适应证.我院应用经胸壁彩超导引,封堵房间隔缺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树国;刘成华;田玲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β2微球蛋白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研究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β2微球蛋白(MG)水平改变的意义.方法对小儿38例PNS活动期和缓解期血清β2MG和尿β2MG排泄量进行测定. 结果血清β2MG值均在正常范围.尿β2MG排泄量,PNS-1组完全正常;PNS-2组活动期增高,缓解期恢复正常,PNS-3组持续增高.结论检测β2MG水平对估计PNS病情、疗效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陶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探讨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4356例输尿管结扎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95例,发生率为2.18%.其中脏器损伤发生率为0.06%;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48%;术后再孕发生率为1.10%;异位妊娠发生率为0.09%;月经改变发生率为0.41%.结扎术中抽芯包埋法与波氏法比较,伤口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χ2=3.901,P<0.05);月经改变发生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8.000,P<0.01).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有效抗感染对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预防尤为重要.

    作者:吴耀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蛋白质P16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乳腺癌的发病机理及预后在分子水平上的探讨也更趋广泛,并且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当前在一些癌基因/抑癌基因如C-cerbB-2、P21等在乳腺癌中异常表达的探索已不同程度地显示了这些因素与乳腺癌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乳腺癌的发病机理及预后指出了一条可行的途径[1~3].目前,人们对新近发现的P16抑癌基因更为关注,因为它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调控,从而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现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罗建红;黄飞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穿琥宁注射液佐治小儿肺炎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穿琥宁注射液佐治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两组均在使用抗生素、给氧、止咳、平喘、退热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穿琥宁,予10mg/kg*d-1加入10%GS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10天,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9%)明显优于对照组(86.7%),χ2=10.032,P<0.01;治疗组在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X线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均<0.01).结论穿琥宁佐治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韦红;冯尚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鼻咽癌放疗病人的护理

    鼻咽癌是我国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迄今为止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放射治疗在杀伤恶性肿瘤细胞的同时,其邻近正常组织和器官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放射线的照射,产生一些副作用,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重者可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使治疗被迫中断,影响疗效.因此,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做好病人的身心护理,让病人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和体质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科2000年10月~2002年10月收治的94例鼻咽癌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君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阿霉素引起心肌损害2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用于阿霉素引起心肌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将40例各种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两组均予含阿霉素方案化疗4~6周期的同时,治疗组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250ml,每天1次,疗程与化疗疗程同步.结果治疗组ECG异常反应率为2.50%(3/120),对照组ECG异常反应率为20.8%(25/120),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19.57,P<0.0001).两组治疗后第3~6周,对左室射血分数(EF)的影响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具有预防和减轻阿霉素引起的心肌损害,对化疗所致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黄海欣;李桂生;杨春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16例先天性胆管囊肿的外科治疗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管囊肿的外科治疗方式对疗效的影响.方法手术方式分3类.Ⅰ类:单纯囊肿外引流术(2例);Ⅱ类: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4例);Ⅲ类:囊肿切除并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0例).结果单纯囊肿外引流术、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胆道感染、再生结石率高、疗效差;囊肿切除并肝管空肠吻合Roux-en-Y吻合疗效好,无再手术.结论囊肿切除并胆道重建术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式.

    作者:邓东强;魏韬哲;韦威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肠道外营养在早产儿中的应用

    近年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的存活率明显增高,其中全肠道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 的作用不可低估.TPN旧称静脉高营养(intravenous hyperalimentation),指完全由静脉输入各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满足机体代谢及生长发育需要.近年来,在我国已陆续开展TPN,对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1,2]和NICU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国内外文献对TPN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指征途径及成分综述如下:

    作者:虞海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P27蛋白表达与肝癌术后复发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P27蛋白表达与肝癌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肝组织和86例肝细胞癌及其癌旁肝组织中P27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各临床因素和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肝细胞癌标本中P27蛋白阳性率为37.2%(32/86),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80%,8/10)和癌旁肝组织(80.2%,69/86).②在肿瘤直径≤5cm、高分化和无门静脉侵犯或转移组的肝癌中P27蛋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肿瘤直径>5cm、低分化和有门静脉侵犯或转移组.③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P27蛋白是一种保护因素,可减低肝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度.④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P27蛋白阴性组肝癌术后无复发生存时间明显短于P27蛋白阳性组.结论 P27蛋白的表达与肝癌的术后复发有密切关系,其可成为预测肝癌术后复发的指标之一.

    作者:韦建宝;彭民浩;梁水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脾损伤保脾手术21例体会

    近年来,随着对脾脏生理功能的深入研究,保脾手术日益受到重视.我院自1990年1月~2002年11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37例,其中行保脾手术21例,效果满意.现结合文献综合分析如下:

    作者:覃政活;谭俊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自1982年澳大利亚的Warren和Marshall[1]发现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以来,国外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2,3],H.pylori与胃炎、胃癌及MALT淋巴瘤等疾病相关.H.pylori感染后的临床结局多样性,致病机制涉及炎症、免疫、泌酸、氧化等多个方面,H.pylori有许多致病因子,其中鞭毛、尿素酶(urease,ure)、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ytotoxin-associated antigen,CagA)、细胞空泡毒素(vacuolating cytotoxin,VacA)、热休克蛋白(heat-shock protein,Hsp)、中性粒细胞活性蛋白(neutrophil-activating protein, NAP)等也与致病有关[4,5].现就近年有关H.pylori的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赞松;唐国都;王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拉西地平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附52例报告)

    目的观察拉西地平对高血压病人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对52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病人使用拉西地平2~4mg,每日1次,连用20周.结果降压总有效率为92.31%(48/52),同时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室壁厚度、左心室重量和左心室重量等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1).结论拉西地平应用20周在降压的同时对左心室肥厚有逆转作用.

    作者:赖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62例报告

    我院1999~2002年共收治输尿管小结石病人62例,采用中药排石汤加输尿管导管诱导术等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2例中,男44例,女18例,平均年龄43.5岁,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3例,中段10例,下段43例,中段、下段均有结石者6例.结石大直径0.8cm,小0.3cm,病史0.5~3年,临床表现有腰痛、血尿等症状.有8例曾在外院应用ESWL治疗,全部病例在治疗前均行静脉肾盂造影或逆行造影,证实无输尿管畸形或狭窄,肾盂有轻~中度积水.

    作者:蒋立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