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腹部空腔脏器破裂的 CT 诊断

孙大勇

关键词:外伤, 腹部空腔脏器破裂, CT 诊断
摘要:目的::对外伤性腹部空腔脏器破裂的 CT 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就诊的腹部创伤性患者60例,对其进行 CT 扫描,观察 CT 诊断结果。结果:经过 CT 诊断,发现60例患者中有27例出现单纯性腹腔积液,9例出现单纯性气腹,8例出现单纯性肠系膜血肿,4例出现气腹合并腹腔积液,5例出现肠系膜血肿合并腹腔积液,3例出现膀胱破裂分层,4例合并实质脏器破裂,只有腹腔积液,但无血肿、气腹形成。结论:CT 诊断外伤性腹部空腔脏器破裂可以弥补 X 线平片的缺陷,医生应结合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和一些间接性征象来判断病情,从而得出合理疾病结果。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对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实施短期病房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对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实施短期病房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8月期间诊治的肾囊肿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实施短期病房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及医疗安全性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医疗安全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实施短期病房护理模式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医疗安全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赵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

    目的::探析肺栓塞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20例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高危组患者,9例好转,1例无效,3例死亡;6例中危组患者,2例好转,2例无效,2例死亡,1例低危组患者显效。结论:通过标准化的危险分层和临床评估,给予患者针对性溶栓和抗凝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于会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雌激素治疗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雌激素治疗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就诊因流产后阴道出血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60)患者予以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和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n=60)患者予以肌注苯甲酸雌二醇针进行治疗,观察雌激素治疗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阴道停止出血天数为3-7d,平均天数为4.2±0.8d,治愈率为68.33%,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停止出血天数为2-5d,平均天数为3.2±0.6d,治愈率为86.67%,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X2=0.016,P<0.05),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停止出血平均天数短于对照组患者(X2=4.47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雌激素治疗流产后阴道出血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阴道停止出血的时间,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肾衰患者中测定血清肌钙蛋白 I 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II 的价值分析

    目的::总结肾衰患者中测定血清肌钙蛋白 I 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II 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寻找适合肾衰患者的佳治疗方案.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4年9月期间在本院检验科接受诊治的肾衰患者46例,将其设置为实验组,再同期选择4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两组研究对象测定血清肌钙蛋白 I 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II,并对其测定值进行对比.结果:本次研究发现,两组研究对象在血清肌钙蛋白 I 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II 的实际含量方面的对比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肾衰患者中测定血清肌钙蛋白 I 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II 的价值较为显著,其测定值呈现出异常表达状态,随着机体病情不断加重,其实际血清含量也会随之迅速增加,因此测定血清肌钙蛋白 I 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II 可以成为诊断肾衰患者时的参考指标.

    作者:王连喜;刘佳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诊脑出血的院前急救体会

    目的::本文为了寻找有效的方法,确立院前诊断,急救,转运有效的院内急诊救治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的致残率及病死率。方法:收集了我院急诊2010年1月~2013年1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均有高血压病史,其中有大部分血压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到现场给予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降低颈内压,生命体征监护治疗及护理,并及时转运到医院。结果:100例脑出血患者经现场紧急处理后,均安全转运至医院,12例经入院后抢救,治疗后无效死亡,病死率12%。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院前急救的三个环节;现场急救、转运途中救护、院内急诊救治,实际为一条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急治抢救链,院前急救是重中之重,是基础和根本。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正确高效的院前急救对有效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王秀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冠心病合并贫血的病因及治疗现状分析

    目的::分析7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贫血的病因及治疗现状.方法:对2010~2013年在我院住院的70岁以上冠心病合并贫血的患者共10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分析的患者中冠心病合并贫血常见的病因为营养不良性贫血48例(47.1%),其中缺铁性贫血26例(25.5%),巨幼细胞性贫血22例(21.6%),其次为肾性贫血24例(23.5%),之后为恶性肿瘤19例(18.6%),血液系统疾病7例(6.9%),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4例(3.9%).治疗以针对病因及缓解症状为主.结论:营养不良性贫血是老年冠心病患者贫血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肾性贫血.轻、中度贫血以针对病因补充造血原料治疗为主,重度贫血以输血为主.

    作者:许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性腹痛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诊治

    目的::分析和总结内科临床上急性腹痛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对我院77例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伴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将其分成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腹膜炎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的阳性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诊断,研究组患者的腹膜炎体征的阳性率为82.93%(34/41),影像学检查的阳性率87.80%(36/41),对照组患者的腹膜炎体征的阳性率为13.89%(5/36),影像学检查的阳性率19.44%(7/36),两组患者在以上数据方面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腹痛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临床上治疗的效果比单纯急性腹痛患者要差.

    作者:王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例症状性癫痫病例报道

    我神经内科收治一名因脑出血而卧床患者,住院期间出现肩部抖动并发热等症状,我科住院医师经治后,有若干疑问,笔者一一作答,现将具体情况撰写成文,望能给临床工作者以帮助。

    作者:赵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部手术后结肠癌误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发生结肠癌误诊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有腹部手术史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方法、诊断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误诊为不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后经手术剖腹探查及病理检查确诊为结肠癌.36例行右半结肠切除+回横结肠吻合术,19例行横结肠切除吻合术,5例行肿瘤切除造瘘术.3例在术后发生肠道霉菌感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终死亡,12例出现吻合口瘘,积极进行换药、引流及支持治疗30d 后,肠瘘痊愈,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于有腹部手术史者,在发生慢性肠梗阻症状后,要警惕发生了结肠癌,临床上要引起高度重视,结合 B 超、X 线片、大便常规、隐血试验等辅助检查确诊,以降低误诊率.

    作者:刘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进行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研究组进行莫西沙星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获得一定的改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8.33%),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对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给予莫西沙星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孟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56例眼外伤所致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方法与临床预后.结果:患者激光治疗后,眼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视力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的致病原因复杂,严重损害患者的视功能,准确判定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能够改善临床预后.

    作者:王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感冒首选中医药

    中医治疗感冒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经验积累,不仅疗效确切、耐药性低、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少,还有抗病毒、抑菌、解热镇痛、免疫调节等标本兼治的综合功效。

    作者:姜伟;姜淑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夏季防治哮喘病58例疗效分析

    目的::;运用针灸及卡介苗多糖核酸防治哮喘病,方法:通过对58例哮喘病患者采用穴位针刺,配合卡介苗多糖核酸的双项作用,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防治结合。结果:治愈28例、显效24例、无效6例,总有效达89%。结论:针灸配合卡介苗多糖核酸,副反应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寒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回顾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为临床的诊断提供一定的指导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2012年8月临床检验标本150例和2012年9月~2013年9月进行临床检验标本150例,作为检验标本按照标本的类型不同进行分类,并且按照标本类型不同分别检验其阳性率.结果:两组标本的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可以了解流行性疾病的状况,通过分类检测可以很好的确定患者的病情,对于确诊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春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作为初始疗法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评价

    目的::对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作为初始疗法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择本院2013.4月-2014.6月入院的10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 A 组(29例,行小梁切除手术)、B 组(48例,单纯药物治疗)、C 组(23例,诊断未经治疗),经过 SLT 治疗,对患者的眼压、视力、视野等改变进行随诊观察.结果:100例患者的总体眼压在术后1d,1wk,1,3,6mo分别为(17.0±2.9)(18.9±3.2)(19.0±3.1)(18.7±3.0)(20.1±3.5)mmHg,眼压与术前相比均发生明显下降.结论:SLT 对不同条件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治疗有明显的疗效,而且安全有效,但其长期疗效仍然需要进一步随诊观察.

    作者:陈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后的综合护理措施及对愈合的影响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是目前临床上的一种常见骨折,约占所有骨折的10%左右,并且桡骨远端骨折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对于青壮年患者而言,主要是由于外伤暴力而造成的骨折。挠骨远端骨折主要是指发生在挠骨远端2-3cm 的骨折,并且在桡骨远端骨折发生后经常伴有桡腕关节及下齿桡关节的损坏。本文讨论了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复位后的综合护理影响。

    作者:王晓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晚期宫颈癌在 CT 引导下三维腔内后装放疗治疗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在 CT 引导下三维腔内后装放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82例宫颈癌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腔内后装治疗,观察组采用在 CT 引导下三维腔内后装放疗治疗.结果:观察组41例患者的缓解率为100%,对照组41例患者的缓解率为90.24%,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X2=4.205,P=0.04).结论:中晚期宫颈癌在 CT 引导下三维腔内后装放疗,能明显改善患者治疗效果,且安全性与精准度更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都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早产胎膜早破7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早产胎膜早破(PPROM)的相关发病因素,探讨恰当的处理方法,以降低围产儿的病死率,提高产科质量,改善预后。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78例早产胎膜早破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28~35周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妊娠35+1~36+6周者。结论:对于妊娠28~34周早产胎膜早破的病例进行抑制宫缩、促肺成熟、预防感染的期待疗法,尽可能将孕周延至35周以上,可显著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

    作者:宋永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讨如何提升医疗技术应用管理质量

    目的::分析总结我国当前医疗技术应用管理的现状,并为提升管理质量提供科学的指导方向。方法:探讨分析我国的医疗技术应用管理中的不足,并分析其中原因,就提升医疗技术应用管理提出相关建议。结果与结论:我国医疗技术应用管理仍然存在不足,法规建设与执行机制不够完善,人才与机构不能完全符合管理要求,各部门间沟通协作有待提高等问题。

    作者:肖艳;李艳;冯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应用软肥皂头肛周刺激法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为探索一种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症的新方法.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0例单纯新生儿黄疸症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应用软肥皂头刺激肛周早期干预的方法+常规的蓝光照射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的蓝光照射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用蓝光照射时间,胎便完全排完所需时间、排便次数和病程明显比对照组减少(P?0.01),实验组所需光疗的病例数也比对照组减少(P?0.01).讨论:软肥皂头肛周刺激法对新生儿黄疸的早期干预有效减少肠肝循环,促进肠蠕动,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可作为一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辅助方法.

    作者:郭丽娟;武振河;孟迎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