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
近年来我国医学科技发展迅速,相应种类的药物被不断研发出来,为广大病患的健康带来了无限希望。其中药品研发生产行业成效为显著,药效的提升和药价的降低造福了一批又一批患者。但是在药品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应当看到其中的一些问题,其中就包括药品包装规格。药品包装规格设计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两个原则就是资源节约和便于调剂。然而实践中的药品包装规格却严重的违背了这两项原则。因此本文将对当前药品包装规格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据此探索相应的解决策略。
作者:金秀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如何搞好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确保卫生院服务质量、服务数量、患者满意度不下降,是卫生院管理者的不倦追求。笔者担任乡镇卫生院院长6年来,特别是在2011年至2014年间,在工作过的两所中心卫生院实施以工作数量加分、工作质量减分的双重考核方案,操作简单,方便有效,达到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医疗业务不萎缩、服务质量有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逐步上升的目的。此方案在县域范围内推广实施过,效果不错,对卫生院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作者:陈术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白族地区艾滋病防控知识情况,观察健康教育应用效果。方法:2013—2015年,在白族人口为91.43%的剑川县部份城镇及农村社区、学校、厂矿、校外青少年共500人中进行艾滋病防控知识调查,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策略,观察教育前、后艾滋病防控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教育后,艾滋病各方面的评分均高于教育前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白族地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白族地区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度,降低了传染率,在控制艾滋病传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剑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方式所制备冷沉淀的各项指标,探讨适合的制备方法。方法:抽取Ⅷ因子含量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符合要求的新鲜冰冻血浆90袋,以三种不同方式进行制备,检测其Ⅷ因子含量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虹吸法合格率83.6%,离心法93.3%,制备仪100%。结论: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仪具有温度控制精准、称重温度、虹吸结束后能自动截流等特点,值得推荐。
作者:聂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本文主要分析医院相关病案数据的重要性,通过拓展病案数据的功能,可以得知它在医学研究相关领域的作用,以及在疾病预防、医院管理等方面的功能,例如对医院今后发展的分析,对于医院医疗水平的分析,医院相关成本的分析、费用结算以及付款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医院对于单病种的监控、医院的营销等方面的作用。要使医院病案数据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医院就应当适当的转变观念,同时加强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的管理,充分开发和利用病案数据的统计信息,使得病案管理中的法律意识得到强化,由此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才能够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作者:张青春;孙欣;赵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澄城县是陕西省1市10县综合改革试点县和全国医改试点县。2015年,澄城县政府制定下发了《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指导意见》,从5个方面对分级诊疗制度进行了明确规定,于9月起在全县全面推行分级诊疗制度。
作者:李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前我国家庭医生制度起步较晚,能独立承担家庭医生职责的规范培训的全科医生较少,在这一形势下,本中心自2014年开始探索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模式(下称团队),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共同承担居民健康管理,通过改变社区护士的服务理念、提高专业素质,在团队中发挥专业协作,管理协调、医患沟通的作用,更好的为居民提供面对面的卫生服务。
作者:何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由政府按照服务人口数和人均补助标准统一拨付,由相关职能部门根据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和服务数量、质量等情况,通过绩效考核后核定分配。作为项目工作的具体实施单位,经费分配要把握三个核心要素:第一、保证资金专款专用且核发到位;第二、保证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第三、保证资金使用效率的持续性。如何使三者有机结合,保障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平稳有序开展,根据我县卫生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我院切实将下沉到村级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相结合,制定村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分配实施细则,取得了明显效果。
作者:孟令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急诊治疗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95例,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患者对症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95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中,因胎盘因素25例,宫缩乏力40例,凝血功能障碍及软产道裂伤30例,所有患者经急诊治疗,出血症状均得到控制,效果良好。结论:产后出血的产妇应积极治疗,及时处理,纠正贫血,预防感染。
作者:隋冬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探讨可卡因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的关系。方法:通过荧光分光光度法分析可卡因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方式,并探讨两者之间的作用力。结果:可卡因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方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温度的反应常熟K为1.36×10?L/mol(28℃)和6.18×10?L/mol(36℃),结合点位数N为2,热力学参数为△H,△S,△G分别为165.45KJ/mol,611.70J/mol?K,-18.20 KJ/mol(28℃),-22.54KJ/mol(36℃)。结论:可卡因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机制是一种静态猝灭,两者之间是一种疏水的作用力。
作者:李瑞;李银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瑞芬太尼、芬太尼在术中麻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充分比较。方法:严格按照随机抽取方法选择82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其麻醉处理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处理,对照组患者使用芬太尼进行麻醉处理,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有效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肌松效果及镇痛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麻醉不良反应,手术结束时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结论:与芬太尼相比,瑞芬太尼的术中麻醉效果更佳,且具有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景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嘀嘀……”一声清脆的汽车喇叭声唤醒了广西鹿寨县鹿寨镇龙坪村的清晨。“小懒虫,该起床了!人家廖医生那么远都来上班了。”
作者:张誉宝;郑立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析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8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76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参照组患者治疗药物选取特布他林,治疗组患者治疗药物选取特布他林+糖皮质激素。比较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FEV1、FVC、FEV1/FVC均有所改善,其中治疗组患者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对其预后有益,值得推广。
作者:江桂红;张群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我县300名重点人群(200名小学生和100名孕妇)尿碘检测,了解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方法:按照地理位置分布不同,选择5个乡镇,每个乡镇选择4个村,每个村抽查10名小学生和5名孕妇,收集随意尿样,采用尿中碘的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小学生尿碘水平中位数为150.8μg/L,孕妇尿碘水平中位为117.3μg/L。结论:目前我县重点人群中小学生碘营养水平为“适宜”,孕妇碘营养水平为“不足”,仍需进一步加强孕妇的科学补碘工作。
作者:申玉军;左灵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陕西省大力发展“大手牵小手”式医联体,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创新医保政策,鼓励患者在基层看病就医、分级诊疗。
作者:赵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2015年12月的一天下午,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南郊办事处和平村64岁的梁支远,又和往常一样来到村卫生室旁边的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翻看《随州日报》等报刊,他的邻居们也早早就来了,有的高兴地在这里打牌,有的下起了象棋,而腰部疼痛的姚德禹老汉,则在村卫生室找医生王开荣开了药输液。
作者:刘文玉;操炼;杨智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我院2012年3月-2015年5月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抽选(60例),行中西医结合疗法(中西医组);并将同期接收者60例作为西医组,行西医疗法,评定预后效果。结果:中西医组患者预后疾病缓解率为96.7%,和西医组83.3%相比较高,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中西医结合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疾病症状,提高整体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张维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广西鹿寨县首个健康促进主题广场近日落成。2015年鹿寨县以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县为契机,投资20多万元对行政中心广场进行改造,将其打造成全县首个大的集行政、群众休闲、健身活动、科普宣传为一体的健康促进主题广场。
作者:张誉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1病例简介患者,女,39岁,孕3产3。2015年8月24日入院生产,于2015年8月30日产下一子,产后血红蛋白为79g/L,伴阴道出血,24日入院时,检验科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检验血型报为A,RH(-),30日患者输血复查血型玻片法为Rh抗D弱阳性,微柱凝胶卡式法为阴性,为患者输血安全故建议患者输注RH(-)红细胞2u,输注后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孟明敏;赵恒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目的是讨论人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恢复的影响。方法:在院选取重症监护室的患者120例(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将所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60例。对对照组重症监护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而对于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综合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睡眠质量(睡眠质量自测表SAS)以及情绪(情绪自测表SMH)的情况。结果:研究发现观察组经人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后无论在病情的恢复、睡眠质量还是情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18.96±2.56vs15.37±4.95,48.65±2.34vs53.87±5.69)。结论:研究证明对重症监护室的患者进行人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病情恢复、睡眠质量以及情绪均有一定的改善,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
作者:方娅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