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新进展

梁文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心理治疗, 西药
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持续、通常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也是严重常见的一种精神病.病因未明,多为青壮年发病,隐匿起病,主要影响的心智功能包含思考及对现实世界的感知能力,进而影响行为及情感.临床上表现为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以及精神活动不协调.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足底内侧动脉皮瓣的应用研究进展

    足部外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严重影响了足的功能,其缺损的修复较为棘手,一直受到临床的重视.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显微外科解剖学的深入研究,为足部皮肤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不少方法,而以足底内侧动脉主干及分支为蒂部的血管蒂皮瓣的移植,为足部及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1-3].

    作者:莫雄革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山莨菪碱湿敷联合中频电流刺激治疗输液渗漏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输液渗漏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将108例静脉输液致液体外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局部采用山莨菪碱持续湿敷联合电脑中频电流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为79.6%,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显效率为53.7%,总有效率为94.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显效率较高.结论山莨菪碱持续湿敷联合电脑中频电流刺激治疗输液外渗消肿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雪英;滕卓志;林小慧;陈娟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肌电图对急性周围性面瘫标准化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

    目的 探索肌电图对急性周围性面瘫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124例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病人,均进行过肌电图测定,并给予标准治疗,通过门诊和电话随访对预后进行评价.结果 应用肌电图诊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为神经失用的预后,明显较诊断为轴索断裂者好(P<0.05),肌电图阳性预测值为78.8%,阴性预测值为93.4%.结论 肌电图检查判断病损、面肌预后转归有效、直观,是一种简便的重要指标.

    作者:陈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腹腔镜治疗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围手术期护理

    妊娠期合并妇科肿瘤以卵巢良性肿瘤较常见,其中以成熟囊性畸胎瘤及浆液性囊腺瘤居多[1].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对11例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经术前、术后实施针对性护理,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谭琼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三种留取女性新生儿尿标本方法效果比较

    临床上尿液检查虽为无创性,取材方便,留取容易,但对于新生儿,尤其是女性新生儿来说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新生儿一般每日排尿可达20~25次,正常尿量为每小时1~3 ml/kg[1],且男女生理结构不同,新生儿排尿随意性大,采集时间难以把控.

    作者:奚小萍;徐倩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多靶点软通道穿刺引流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并发脑积水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常见的出血性卒中,约占出血性脑血管病的80%,丘脑出血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常见部位,占所有脑出血的12%~24%,积极完善地救治丘脑出血对于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元央;黄海能;黄华东;符黄德;李传玉;罗起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米索前列醇片直肠给药预防产后出血60例临床观察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多发生于产后2小时内,是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产后出血轻者造成产妇失血性贫血,影响产后恢复,降低身体抵抗力,增加产褥期感染机会,严重者可导致产后大出血造成产妇死亡或垂体缺血性坏死.有效预防产后出血是降低产妇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126例早产儿的监护与护理体会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不满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的活产新生儿[1].由于不同胎龄的早产儿各器官发育成熟度亦不同,胎龄越小,成熟度越低,因此,对早产儿的特点必须全面掌握.

    作者:莫春璘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晚期产后出血46例临床分析

    晚期产后出血是产科工作中常遇到的临床问题,却容易被忽视或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探讨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减少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现对我院14年来收治的46例晚期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作者:何英;邓婷丽;李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危急症,病死率、致残率高,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等优点[1],但微创血肿清除术后仍可发生再出血、高热、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我院自2006年10月以来采用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6例,其中术后发生并发症41例.为提高护理质量,降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现将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陈镜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MMP-2和CyclinD1在口腔鳞癌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 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MMP-2和CyclinD1的表达水平,阐明其在口腔鳞癌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0例口腔鳞癌标本和10例正常对照组标本中MMP-2、CyclinD1的表达量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结果 口腔鳞癌组的MMP-2和CyclinD1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MMP-2与CyclinD1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无关(P>0.05);高~中分化患者的MMP-2阳性表达率较高(P<0.01),而低分化患者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率较高(P<0.01);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MMP-2与CyclinD1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的患者 (P<0.05或0.01);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MMP-2和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MMP-2和CyclinD1的表达呈负相关(rs=-0.56,P<0.05).结论 MMP-2和CyclinD1联合检测可作为OSCC早期诊断的指标,为尽早抑制口腔鳞癌侵袭、转移提供帮助.

    作者:比力克孜·玉素甫;邝辉;田刚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ICU重症患者应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在ICU重症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2007年 8 月以来我院ICU开展的PDT 28例作为观察组,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将2006 年 1 月以来行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26 例作为对照组,行传统的开放气管切开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及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发生率较低.结论 ICU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措施中,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较传统的开放气管切开术更具有优越性.

    作者:赵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目前已跃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原因的首位,该病治疗主要是以外科手术为主,放化疗、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为辅的综合疗法.越来越多研究发现乳腺癌中大多为激素依赖性,内分泌系统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因此内分泌治疗就成为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并在术后辅助治疗及复发转移性救治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黄升武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常见的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皆由颅脑直接或间接出血所致.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目的不是为了止血,而是清除血肿,解除脑组织受压,减轻继发脑损害.少量出血,可内科保守治疗,对大脑半球出血量≥30 ml,丘脑、小脑出血≥10 ml时需行手术治疗[1].

    作者:罗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X线及CT表现

    目的 探讨儿童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X线及CT表现.方法 对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2例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患儿行胸片及CT扫描(先以层厚5 mm扫描,再拆薄2.5 mm).结果 X线及CT表现:肺门及中下肺野透亮度普遍减低,呈毛玻璃样改变及大片云絮状阴影,两侧多呈对称分布,肺尖、肋膈角及肺底表现较轻甚至未累及.结论 肺门及中下肺野透亮度普遍减低,呈毛玻璃样改变及大片云絮状阴影,两侧多对称分布,肺尖、肋膈角及肺底表现较轻甚至未累及为本病的影像学特点,熟悉这些特点对该病诊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作者:李文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6例肝巨大血管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肝血管瘤是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大多数为海绵状血管瘤[1].而巨大肝脏血管瘤压迫肝脏使之萎缩而失去功能,外力作用下瘤体破裂出血而危及生命,理想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2].肝脏巨大血管瘤外科治疗复杂,并发症高[3],为此手术后的护理难度也相应增大.现将我科行手术治疗的6例肝巨大血管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尹秀芬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基层手术室护理带教探讨

    手术室是专业性极强的特殊科室,其工作环境、性质、节奏、护理技术操作等与病房迥然不同,是无菌要求极为严格的医疗场所,而护生在校所学的有关手术室理论又较少[1].带教的好坏,决定着护生在实习期间能否学到护理工作中的精髓,能否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合格的护理工作者[2].

    作者:周迎春;李鸿燕;卢慧洁;温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百色市2008年农村饮水工程卫生监测情况分析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五年内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工作是农村改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饮水水质卫生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按照自治区卫生厅、自治区爱卫办要求,自2005年起将百色市右江区、靖西县列入自治区级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网络进行管理.

    作者:梁松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压疮防治护理进展

    压疮是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受到压力,或复合有剪切力或/和摩擦力作用而发生在骨突处的局限性损伤.压疮的防治护理成为当前临床护理工作中比较棘手的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针对压疮的发生因素制定出更好的防治措施.本人通过查阅资料以及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就压疮防治的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磊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血MMP-9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血MMP-9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分别于入院后1 d、3 d、5 d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MMP-9、IL-6和TNF-α 水平,患者出院后随访3~9个月,观察疾病复发情况.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①观察组血浆MMP-9、IL-6和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上述指标各观察时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②血浆MMP-9水平与年龄、血糖、CT评分、感染、PaO2、IL-6、TNF-α等呈正相关(P<0.01);③将存活出院的22例患者依据血浆MMP-9值分为MMP-9≤100 ng/ml组和MMP-9>100 ng/ml组,两组病例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MMP-9≤100 ng/ml组复发率较低.结论 血浆MMP-9含量的检测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预测其不良预后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作者:王晓宁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