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疗的临床应用

何晓洪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三维适形放疗, 综述
摘要: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的特点为高度恶性,预后极差,不治疗一般生存期为1~6个月.手术虽为肝癌治疗的首选,但有手术治疗适应证的限制,仅有少数早期小肝癌患者可望根治,大多数发现时已属中晚期,能行手术切除者仅为15%~30%左右,非手术治疗是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如介入、热疗、酒精注射、冷冻、化疗、分子靶向药物以及放射治疗等.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声像图特征及其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产科超声系统检查胎儿,发现胎儿泌尿系统异常者,根据声像图特征评估处理.结果 23 688例做产前筛查的孕妇中共检出胎儿畸形318例,其中39例产前超声可疑为泌尿系统畸形,占12.26%,其中多囊肾发育不良5例,婴儿型多囊肾3例,肾发育不良4例,肾缺如7例,肾盂扩张17例,巨膀胱1例,尿道下裂2例.结论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对胎儿预后的判断、临床及早采取措施提供可靠诊断依据.

    作者:李雪芹;田晓先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疗的临床应用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的特点为高度恶性,预后极差,不治疗一般生存期为1~6个月.手术虽为肝癌治疗的首选,但有手术治疗适应证的限制,仅有少数早期小肝癌患者可望根治,大多数发现时已属中晚期,能行手术切除者仅为15%~30%左右,非手术治疗是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如介入、热疗、酒精注射、冷冻、化疗、分子靶向药物以及放射治疗等.

    作者:何晓洪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第2届北京国际微创医学论坛会议纪要

    目前,中国处于一个改革的时代,中国的医学教育和医院机制也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改革.国家医改新政策出台,是进行医学教育和医院机制变革的良好机会.

    作者:杨国利;王永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老年穿孔性阑尾炎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老年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效果.方法 行阑尾切除术治疗老年穿孔性阑尾炎68例,其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9例,开腹阑尾切除术39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疼痛评分、止痛药使用率、切口感染率、置管引流率、残余脓肿发生率、住院时间和综合费用.结果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和开腹阑尾切除术组以上各指标(除置管引流和残余脓肿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老年穿孔性阑尾炎和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平均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老年穿孔性阑尾炎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马忠才;饶珠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40例临床分析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利用人工复合材料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是目前治疗腹外疝的主要术式.我院2003年3月至2005年12月行一期腹外疝无张力疝修补术40例,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家枞;黄永坤;宋明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彩超引导下肺部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引导下肺部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 实时彩色超声引导下,使用Bard可调式自动活检枪,18G切割活检针,每个病灶取材2~4次.结果 51例肺部肿物,取材成功率100%(51/51),2例恶性肿瘤未能分型,只提示可疑恶性,2例未能进行病理诊断,诊断敏感性92.1%(47/51),诊断准确率为96%(49/51).结论 对超声能显示的肺部肿块,彩超引导下经皮肺部肿块穿刺活检简单、安全,病理诊断可靠,是一种并发症少、诊断准确率高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一锋;马力;郭云怀;霍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妇科腹部手术留置尿管拔管时机的研究

    妇科腹部手术病人常规留置尿管,是引起院内感染的首要原因.且院内感染与留置尿管的时间有直接关系,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妇科腹部手术病人留置尿管通常在术后24~48 h拔除,使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

    作者:林秀红;苏飞群;周翠屏;莫萍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小切口单骨孔微创整复婴幼儿颅骨凹陷性骨折

    目的 探讨小切口单骨孔微创整复婴幼儿颅骨凹陷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9例行小切口单骨孔微创整复治疗的患儿与以传统手术方法整复的22例患儿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微创整复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住院时间也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术后头颅CT复查,两组患儿颅骨均复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 小切口单骨孔微创整复婴幼儿颅骨凹陷性骨折,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切口小,美容效果好.

    作者:黄海能;赵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电视腔镜技术在胸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观念的改变,外科手术、器械设备的改进及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减少创伤、外科微创化的观念已经逐步渗透到外科学的各个方面,以电视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手术技术应运而生.

    作者:郭建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4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45例45眼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患者予药物降眼压及行眼球伤口修补术、晶状体摘除术、玻璃体切除术、小梁切除术等多种联合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35例患者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21例高眼压患者有16例眼压控制在21 mmHg以下.结论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针对不同情况,予以不同治疗,包括眼球伤口修补术、晶状体摘除术、玻璃体切除术、小梁切除术等多种联合手术是治疗晶状体脱位的有效方法.

    作者:陆可卫;曾惠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双源CT在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双源CT在冠状动脉慢性闭寒的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使用双源CT来指导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82例120处病变作为A组,来使用双源CT作指导的63例98处病变作为B组,比较两组病变的介入成功率、导丝未能通过率、导丝进入假腔的发生率.结果 A组120处病变介入治疗成功率为81.7%,A组导丝未能通过率为7.5%,进入假膜形成夹层发生率为4.2%;B组98处病变介入治疗成功率为68.4%,导丝未能通过率为18.4%,进入假腔形成夹层发生率为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介入治疗成功率高于B组,导丝未能通过率、进入假膜形成夹层发生率低于B组.结论 应用双源CT指导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可以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作者:姚光;李平;刘明;陈坚;王正东;莫鸿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阴道镜检查技术是应用显微镜放大技术,观察子宫颈及下生殖道的形态学变化,定位病变部位,提供活检标本.电子数码阴道镜吸收了电子计算机的优势,使其成为集图像摄取屏幕监视、图文打印、资料存储为一体的电子信号检测系统,为临床宫颈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了更真实、准确、丰富、形象的临床依据.本文总结952例电子阴道镜检查结果,并与细胞学、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莉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人径介入诊疗冠心病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安全性、优缺点.方法 395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分别接受经股动脉(F)组(n=188)或经桡动脉(A)组(n=207)途径行冠心病介入诊疗,观察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X线曝光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CAC手术成功率:A组成功率91.8%,F组成功率99.5%,股动脉成功率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PCI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低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诊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方法,可有效地减少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发生,易被患者接受,但需要介入医生更多的技巧和更长的学习曲线.

    作者:黄业清;翁羡吾;杨立华;李霖;黄创;郭鹏;黄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0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行切开复位术,使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根据骨折的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手术径路,暴露骨断端,手法复位使骨折对位后,行颌间结扎恢复咬合关系,选择不同型号钛板坚强内固定,定期X线复查,随访1年.结果 48例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良好,49例恢复到术前咬合关系,有1例固定后出现咬合关系不良,经颌间牵引后恢复正常咬合关系.所有患者钛板均未取出.结论 微型钛板内固定可对颌面骨骨折进行良好的固定,缩短了颌间固定的时间,可早期恢复张口运动,获得满意的咬合关系,是一种较好的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方法.

    作者:吴展;郭晓英;侯庆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附36例报告)

    目的 探讨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 36例尿道狭窄患者中,前尿道狭窄15例,后尿道狭窄21例,均采用尿道镜下经尿道内切开术治疗.结果 3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6~48个月,28例术后排尿通畅,大尿流率>15 ml/s(77.8%);6例需定期尿道扩张,2例再狭窄者改行开放手术.结论 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疗效安全可靠,为治疗尿道狭窄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震东;王玉林;张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纤支镜在病史隐匿的成人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纤支镜检查对病史隐匿的成人支气管异物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9年5月住院确诊的6例否认误吸史的成人支气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均否认误吸史,主要症状为干咳(6/6),无呼吸困难、紫绀,抗感染效果欠佳,常误诊为肺癌.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团块影或小结节影(4/6),均经纤支镜确诊(6/6),其中骨性异物4例,植物性异物2例,全部经纤支镜取出(6/6).结论 病史隐匿的成人支气管异物患者容易被误诊和漏诊,纤支镜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可提供直接的诊断依据.

    作者:邓静敏;邹小英;柳广南;白晶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胃黏膜相关淋巴瘤内镜检查与临床病理诊断研究进展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是指原发于胃部而起于黏膜下层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1983年Isaacson与Wright首先提出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的概念,即来源于胃肠道及其他黏膜组织的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

    作者:陆伟;李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改良信封式截囊在过熟期白内障术中的应用

    过熟期白内障由于晶状体皮质液化、囊膜皱缩、悬韧带发生退行性变,造成截囊困难[1],要保持囊膜袋不被撕破,选择截开前囊膜方法很重要.

    作者:符艳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良性甲状腺肿瘤手术免置引流患者的护理

    外科的各种引流都具有双向性,一是把体腔或创口渗出物引出体外,二是由于引流物使体腔或创口又与外界相通,同时引流物的刺激作用,会增加局部或切口的感染机会,同时由于引流物的安放给病人带来一些不便及痛苦.

    作者:杨琨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诊治急腹症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恢复快、安全有效的特点,并可为需剖腹探查手术者提供正确的诊断及手术方式、时机、切口选择等依据.

    作者:李培;梁家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