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耀;黄莹莹;刘春秀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奥扎格雷钠治疗组(34例)及复方丹参常规治疗组(35例).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奥扎格雷钠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对照组不明显,两组下降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下降,但奥扎格雷钠组有效率91%,对照组有效率68%,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作用快.
作者:黄进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婴幼儿重症肺炎是危害小儿健康,威胁小儿生命的常见病,通常由病毒、细菌、衣原体等感染引起,表现为呼吸困难、面色紫绀、肺部细小罗音多、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甚至肾功能损害[1].我科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38例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除采取常规治疗外,还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本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过程中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秀丽;黄小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手术是对人体一种特殊形式的创伤.手术创伤所致的应激反应会干扰机体免疫功能,机体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免疫系统均可受到抑制.影响术后机体免疫功能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手术创伤的大小、术中出血的多少、手术时间的长短以及麻醉方法等[1].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技术,它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疼痛,术后康复更快更平稳.现将腹腔镜手术患者体内免疫功能的变化综述如下.
作者:陈小勋;吴东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在治疗关节内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关节内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结果本组22例术后随访3~18个月,全部病例骨折均完全愈合,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关节内骨折疗效良好,无需二次手术取出,比金属螺钉更适合用于关节内骨折.
作者:罗任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非手术治疗的23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3例均经非手术治愈出院,住院时间平均17 d,随访部分病例未发现并发症.结论严格掌握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提高非手术治疗临床效果的关键.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陈雄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早产儿是胎龄未满37周的活产婴儿.由于早产儿的各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功能还不健全,生活能力较弱,早产儿需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才能保证正常的发育,尤其是脑发育.母乳是婴儿尤其是早产儿好的食品,但由于早产儿吸吮能力差,难以摄入足够的热量.因此,早产儿的喂养问题一直是医护工作者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目前国内外采用了不同的喂养方法和途径以满足其营养需要,本文对早产儿喂养方法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韦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医院感染与医院相随并存,并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各种新的诊疗技术的开展,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以及病原类型的变化而变得日益复杂,对人类的健康和病后康复造成严重威胁.作为临床医生如果不掌握相应的医院感染知识,将严重地阻碍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工作.为此,笔者对即将参加实习的我院90名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3个学时的培训前后进行答卷调查,拟在探讨如何加强在校医学生的医院感染知识的本科教学.
作者:黄妮妮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与传统药物相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4例不稳型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除用硝酸酯类、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传统药物治疗外,加用曲美他嗪;对照组32例用传统药物治疗.连续观察4 w,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肌缺血时间、心率、血压、动态心电图的变化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ST段大下降幅度、总缺血时间的缩短更为明显(P<0.05),曲美他嗪对心率、血压无影响(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对改善心绞痛症状、减少缺血发作次数、ST段下降大幅度和总缺血时间有良好的效果,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曾凡源;杨平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精氨酸酯酶(Arginine Esterase)是蛇毒中的一类蛋白水解酶,因能专一性地水解精氨酸酯类化合物而得名.精氨酸酯酶广泛地存在于蝮亚科及蝰科蛇毒中.这类酶多数对凝血系统有重要作用,其抗凝血作用类似于哺乳动物凝血酶,与哺乳动物凝血酶不同之处是此酶在体内不能激活血浆中的Ⅷ因子,不能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仅能形成松散的纤维蛋白凝胶,易被纤溶酶分解掉,从而使血小板解聚,降低血黏度.由于多种精氨酸酯酶在体内具有明显的去纤、溶栓作用,从加世纪60年代开始,国内外已有多种蛇毒中的精氨酸酯酶用于临床的抗凝和溶栓.
作者:胡启平;舒雨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细菌性肝脓肿,既往主要靠外科引流及大量抗生素治疗,但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我院自1995年9月至2003年9月在B超引导下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26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陈哲;邹尤宝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褥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致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皮肤溃疡,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因感染而危及生命.我科自1996年以来采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35例Ⅱ期以上褥疮,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莫海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掌握学生群体中HBsAg、抗-HBs阳性情况及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的免疫应答,为非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提供依据.方法对8 889名学生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和抗-HBs,选符合条件的接种乙疫苗.结果HBsAg的携带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抗-HBs阳性率年龄越小越高,免疫应答年龄越小越好.结论在学生群体中筛查乙肝疫苗接种对象并进行接种,有很好的免疫应答,对降低乙肝的水平传播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庞耀;黄莹莹;刘春秀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舌癌根治加舌再造术是口腔颌面的大手术.由于手术时间长,创面大,出血多,可导致患者机体低抗力下降,而术后口腔内又有伤口及舌皮瓣,细菌能在口内迅速繁殖增生,致使伤口感染,轻则延长伤口愈合时间,增加患者负担;重则引起再造舌皮瓣坏死,手术失败.因此围手术期的口腔护理非常重要,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我科2003年1月至2004年8月行舌再造手术39例,现将口腔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莫苍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颈部骨小关节、肌肉、韧带和椎间盘病变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的统称[1].我科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采用硬膜外腔注药治疗颈椎病13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旭清;潘向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对正常人及乳腺癌、胃癌患者凝血酶原20210位点多态性进行分析,探讨20210A与上述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酶切及电泳分型等方法,对疾病组和对照组的凝血酶原基因20210位点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①正常人、乳腺癌、胃癌患者盅凝血酶原20210A基因频率分别是0.98%、0.94%、1.47%;②乳腺癌组20210A基因频率(0.0094)与正常女性对照组(0.0103)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癌组20210A基因频率(0.0147)与正常对照组(0.0098)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正常女性与乳腺癌、正常人与胃癌20210G/A基因频率分布均相似.
作者:梁万东;毕云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加Prime & BondRNT粘结剂光固化治疗牙本质过敏症增效的可能性.方法将120例重度患牙240颗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0颗牙.实验组半导体激光加Prime & BondR NT粘结剂光固化治疗;对照组A仅用激光治疗;对照组B只涂粘结剂光固化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A、B组即刻总有效率分别为96.25%、83.75%、85%;半年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9.03%、75.00%.实验组与对照组A、B比较,即刻、半年总有效率校正x2均>3.84,P<0.05;对照组A、B比较,即刻、半年校正χ2值均<3.84,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或Prime & BondR NT粘结剂光固化单独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简便有效,而两者结合治疗可以迅速提高疗效.
作者:陈宏宇;卢山;刘雪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低血糖反应是在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过程中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导致心、脑等器官的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大多数患者发生低血糖时有交感神经兴奋现象,但有少数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时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被忽视而延误诊治.本文对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住院的38例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作者:温云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2001年1月至2004年10月我们应用大剂量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78例,并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76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志强;覃旭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阶段,是护生获取技能的必需条件[1].近年来随着高等护理教育的迅速发展,临床护理教学必须面对不同层次的实习生.我科结合不同的实习情况,因材施教,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反复调整,针对性的改良,使我科教学更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作者:韦梦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输液治疗在医院的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天都有许多病人在医院里接受静脉输液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来输液室接受治疗的病人病种多且复杂,有急性疾病病人,还有体弱多病的慢性疾病患者,甚至有部分可能是未被发现的传染病人,如果不加强输液室的卫生质量管理,很容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给病人增加痛苦,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为防止病原微生物通过输液室的特殊环境传播疾病,自2000年始,我们狠抓输液室的卫生质量管理,将其纳入日常护理工作常规考评,结果每月抽检输液室的物体表面和空气中的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现将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黄霜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