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82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特征分析

黄兆能

关键词:老年人, 消化性溃疡, 临床特点, 消化系统疾病, 临床表现, 好发部位, 中青年, 发病率, 并发症, 诊治, 保健
摘要:性溃疡(PU)是老年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临床表现、好发部位、并发症均有一定特点,与中青年有不同之处,了解老年人PU的临床特点,对老年人的保健和诊治有重要意义.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3例

    自1981年Sussman等首先报告用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成功后,近年来我国许多医院开展该疗法,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1997年11月~1999年6月我院采用此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佳标;梁仁致;李小庆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B超诊断右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并结石致巨大积水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性,25岁,右腰反复胀痛不适8个月、加重一周入院.体格检查:右腹饱满,可触及椭园形肿物、质软、边清,有包膜、压痛,生命体征正常,无家族遗传史.尿常规红细胞0.2,少量白细胞.外院B超检查提示:右肾囊肿,X线检查、CT示:右肾巨大性囊肿.入院后再行B超复检,发现右肾大小94cm×41mm,肾窦结构显示不清晰,仅见多房分隔液性暗区,前后径分离32mm,肾内未见结石回声,肾实质厚约6mm,输尿管上段内径8mm,可见10mm×7mm结石回声,中下段未见扩张.右肾后下方另见大小约82mm×122mm×239mm巨大液性暗区,边界清,未见肾实质回声,包膜菲薄如纸样,暗区内见密集细小光点回声飘浮.巨大暗区下端可见迂曲管状结构与暗区相通,内径15mm,向下延伸至下段局部呈囊状扩张,其内见数颗结石回声,大小约7mm×4mm,迂曲管道末端终止于前列腺部,不与膀胱相通.提示:①右肾区巨大液性暗区(考虑重复肾重度积水);②右下腹液性管状扩张(右重复输尿管下段多发结石并囊状扩张);③右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右肾中度积水.

    作者:康利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上海市浦东新区学龄前儿童贫血发病情况的调查

    贫血是要幼儿时期的常见综合征,也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常见因素,为了更好地指导儿童贫血的防治工作,于2001年3月至5月,对我区4925名学龄前儿童作了调查,为儿童贫血的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锦明;朱菊芳;陆燕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内镜诊断钩虫感染的临床意义

    钩虫感染是慢性上消化道失血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的诊断方法是粪便找钩虫卵,通过总结近几年我院内镜下发现十二指肠钩虫病35例的临床经验,我们发现内镜检查对钩虫感染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伊虹羽;梁仲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测定注射用硫酸链霉素热原的观察

    目的建立注射用硫酸链霉素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1 995年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方法进行实验.结果通过干扰实验证明,注射用硫酸链霉素对鲎试剂的凝集反应有干扰作用,但稀释后干扰消除,用灵敏度为0.125EU@ml-1的鲎试剂检查细菌内毒素方法可行,有效.结论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家兔法来控制注射用硫酸链霉素的质量.

    作者:雷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效果观察

    自2000年1月至12月对21例子宫良性疾病施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选择21例需行子宫全切术者,平均年龄46.5岁,其中子宫肌瘤17例(合并畸胎瘤2例,卵巢囊肿3例,输卵管系膜囊肿4例),子宫腺肌症3例,功能性子宫出血1例.筋膜外组选择2000年1月至12月住院手术指征相同的按传统全子宫切除术22例进行对照.

    作者:石新荷;张国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尼尔雌醇配伍安宫黄体酮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妇女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低落,导致更年期综合症,出现潮热、多汗、失眠、头晕,全身乏力,烦躁易怒,阴道及外阴干燥,性欲减退,老年性阴道炎等症状.我部采用尼尔雌醇配伍安宫黄体酮对更年期综合征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王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医用生物蛋白胶(FG)在术中应用护理

    随着医学和外科手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的术中止血药推陈出新,医用生物蛋白交(FG)是其中之一,它能有效地制止组织创面渗血和小静脉出血,封闭缺损组织,促进创伤愈合,防止组织粘连等作用.我院从2000年1月至8月31日,对18例手术病人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作创面止血,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糖尿病并发肝脓肿11例分析

    糖尿病患者易并发感染,临床上常见有皮肤、肺部及泌尿系感染,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的发病率并非很高,如能早期发现病变,及时合理治疗,预后较好.但由于其发病急,病程进展快,易漏诊、误诊,如不及时控制,病情凶险.因此,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糖尿病并发肝脓肿的治疗关键所在.现将我院收治的11例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如下.

    作者:覃柳;梁列新;蔡联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老年军团菌肺炎误诊2例报告

    军团菌肺炎是一种由革兰氏阴性杆菌(军团菌)引起的细菌性肺炎,其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今报道2例.1 病例介绍

    作者:黄文珊;吕劲;刘航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等容血液稀释疗法加灯盏花素对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是目前治疗领域中的一种新方法,目前用于治疗高粘血症的报道较多,我院自1999年以来将此项技术应用于临床,采用等容血液稀释加用灯盏花素治疗伴有血液粘稠度增高的58例冠心病者,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利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出血性输卵管炎误诊为异位妊娠16例临床分析

    出血性输卵管炎是妇科急腹症之一,临床上极易误诊为异位妊娠.为吸取教训,加深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90年至1 998年以来经手术证实的16例误诊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蒙雁双;张丽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R)在缓解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20例行单纯TMR患者术后1周、1月及6个月心绞痛、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TMR后心绞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P<0.05),于术后1周明显,随时间的推移疗效逐渐减弱;心功能于术后1月才见显著改善,6个月时明显.结论TMR能改善冠心病缺血心肌的血供,缓解症状,改善心功能;TMR后心功能的改善滞后于心绞痛症状的改善.

    作者:夏永梅;孙霞;丁会霞;马鉴;金桂芬;王均志;范作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脑肿瘤误诊为三叉神经痛2例报告

    脑肿瘤是常见病,临床配合必要的检查诊断一般不困难.近来我们遇到2例长期误诊为三叉神经痛的病例,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现报告如下.

    作者:禚洪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老年带状疱疹误诊原因分析

    老年人带状疱疹,其早期症状多种多样,特别是在仅有神经痛,皮疹没有出来之前,常误诊为其他科疾病,现将40例误诊的病例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贾青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骨肿瘤的栓塞介入治疗

    骨肿瘤特别是位于脊柱、骨盆的骨肿瘤,由于其本身及周围组织解剖结构复杂、位置深、肿瘤血供丰富,术中出血多,因而治疗十分困难.近20年来由于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及骨肿瘤的栓塞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使骨肿瘤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

    作者:李荣富;王大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颅内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小儿颅内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128例小儿颅内出血患者的治疗情况,其中60例常规治疗为对照组,6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为治疗组,用高压氧少于2疗程38例,超过2疗程30例.结果治疗组治愈42例,显效14例,好转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5%;对照组治愈26例,显效12例,好转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6.67%.两组比较P<0.01.高压氧治疗少于2疗程治愈率44.74%,超过2疗程治愈率83.33,两者比较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小儿颅内出血疗效好,安全;延长高压氧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庞进军;王飞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胃肠屏障功能的损害和保护

    胃肠道屏障功能损害在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胃肠屏障包括肠内正常菌群、分泌型IgA(SIgA)、肠粘膜机械屏障、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及肝脏网状内皮系统[1].生理情况下人体有三道生理屏障阻止和清除进入体内的细菌和毒素.在严重创伤、克、感染等许多病理情况下,可造成胃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导致胃肠道内的细菌移位和内毒素吸收,诱发白细胞系统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MODS.胃肠道不仅是MODS的靶器官,更是MODS的启动者[2].

    作者:刘文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缝扎法在大隐静脉曲张术后的应用

    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过去多采用大隐静脉剥脱术.1990~2000年,我们采用缝扎法用于此病的辅助治疗,获较佳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明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82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特征分析

    性溃疡(PU)是老年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临床表现、好发部位、并发症均有一定特点,与中青年有不同之处,了解老年人PU的临床特点,对老年人的保健和诊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兆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