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氧健身操对中老年女性健康的影响概况

宋久存

关键词:有氧健身操, 中老年女性, 健康
摘要:有氧健身操是一项颇受中老年女性喜爱的健身项目,在预防和治疗中老年女性的某些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功效.因此,为中老年女性提供健身的理论依据,指导其进行科学锻炼,对全面提高中老年女性的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提高更年期妇女保健认识的探讨(附1268例调查报告)

    目的:探讨影响广州市区更年期妇女保健态度、知识、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在本市各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更年期保健知识讲座,并发放班前班后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班前班后对本市更年期妇女保健态度、知识、行为的相关知识有明显的影响.结论:更年期妇女保健态度、知识、行为的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普及提高,以提高更年期妇女生活质量.

    作者:徐国智;姚凌毅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保守治疗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运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程短、疗效高[1]是妇科门诊采用多的物理疗法,但常合并有术中创面出血及术后阴道排液、阴道流血过长过多.对此,我科采用术前阴道冲洗及术后运用中药辨证论治,减少了以上合并症的发生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玉娥;成敏锐;李爱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羊水过少对母婴的影响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130例羊水过少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羊水过少组中羊水Ⅱ°以上粪染,胎盘成熟度Ⅲ级及胎盘钙化、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引产率、及剖宫产率均高于羊水正常组.结论:羊水过少是胎儿宫内缺氧敏感指标,羊水过少确诊后以适时剖宫产结束妊娠为宜.

    作者:边文玲;徐贵红;任太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保定市居民死因回顾性调查分析

    为摸清21世纪初我市居民的全死因死亡率、死因构成、死亡人群等特征,为我市及全省制定重点防治策略及研究重点疾病提供依据.

    作者:刘玉荣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北京市社会福利机构老年人护理安全工作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社会福利机构老年人护理安全工作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和改进在社会福利机构护理安全方面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自填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市3所福利机构的250位老年人随机进行调查.结果:针对调查问卷中列举的11项不安全因素,有81位老年人认为跌倒为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占32.4%;影响老年人护理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与老年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和照顾者的职业、是否经过培训以及居室环境设施等因素有关.结论:养老机构中要注重运用各种形式加强老年人自我防护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护理人员以及照顾者的基础护理职业培训,加强完善老年人居室环境安全设施的建设,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翟秀芳;夏庆荣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克赛对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克赛用于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本院2003年10月至2004年12月住院治疗的断指再植患者174例,观察记录断指再植血管危象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克赛治疗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x2 =8.470,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应用克赛进行抗凝溶栓治疗,根据再植血管条件,应用克赛进行术后抗凝溶栓治疗,可大限度提高断指再植的成功率.

    作者:高文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乙肝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CD28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乙肝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CD8+T淋巴细胞亚群CD28分子表达变化.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8的表达对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学意义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乙肝患者.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CD8+、CD28+T淋巴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1).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和重度患者CD4+、CD28+T淋巴细胞、CD8+、CD28+T淋巴细胞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CD28-T淋巴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乙型肝炎患者CD4+/CD8+T淋巴细胞的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的表达情况可以作为判断乙型肝炎病情的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郝峰;方芳;李艳;时文艳;郝冰;宋玉国;毕胜利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开胸术后并发肺栓塞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肺栓塞的高危因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收集开胸术后发生肺栓塞26例患者(A组),并与同期未发生肺栓塞5 316例患者(B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组中高龄,恶性肿瘤的患者比例高(P<0.01),肥胖,术前伴糖尿病、房颤的患者居多(P<0.05).结论:高龄,恶性肿瘤,肥胖,糖尿病、房颤是开胸术后发生肺栓塞的高危因素.有效预防可减少发生率,及时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彦中;韩文周;候良宝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门诊药房210例退药原因分析

    目的:通过对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进行总结,对退药原因进行分析,促进医生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10 张退药申请单进行分析.结果:退药原因以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病情加重住院进一步治疗等为主.结论:在用药过程中必须注意药品的不良反应;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注重职业道德的教育.

    作者:张晓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胸下段食管癌手术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胸下段食管癌的理想术式.方法:回顾性收集胸下段食管癌患者1 058例,其中颈部吻合762例(A组),胸内吻合296例(B组),并对两组的临床资料、生存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1) A组术后吻合瘘发生率高,住院时间长,但切缘癌发生率、胃食管反流发生率低于B组(P<0.05).(2)两组1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5年生存率A组高于B组(P<0.05).结论:胸下段食管癌应行食管切除颈部吻合术,以改善预后,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刘彦中;韩文周;候良宝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断及治疗体会(附36例报告)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发生机制、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对我院2000年-2006年收治的36例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诊疗方法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36例,男 28例,女8例.30例有肝炎病史,34例合并肝硬化,突发右上腹剧痛29例,休克6例,腹膜刺激征26例,腹腔穿刺、B超及CT的诊断率分别为:85%、76%、92%.其中32例行手术止血,成功率100%,术后2周内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28例获得随访:其中10例术后10个月内复发死亡,16例生存1年以上.保守治疗4例,2例住院期间死于失血性休克,2例死于肝功能衰竭.结论: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时急诊行剖腹手术止血可以有效止血并同时切除肿瘤,部分患者可以达到根治性切除,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杨学堂;杨玲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术中胆道镜对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术中使用纤维胆道镜在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外科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208例,分为术中使用胆道镜组117例和未用胆道镜组91例.比较两组术后及胆道镜取石后的残石率.结果:术中使用胆道镜组术后残石率为35.9%(42/117),术后胆道镜取石后残石率1.71%(2/117),而未用胆道镜组术后残石率为63.74%(58/91),胆道镜取石后的残石率为12.09%(11/91),两组比较前者残石率均低于后者,且差异有显著性(P<0.005 ).结论:在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外科手术治疗中,术中胆道镜具有相当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明显减少残石率,但不能替代手术后的胆道镜取石.

    作者:崔大炜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浅谈医患沟通技巧

    医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医患沟通是整个医疗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静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长期多次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选择处理

    中心静脉置管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为保障患者的输液治疗、静脉高营养、急救、血液透析,纠正脱水、失血、血容量不足等,具有明显的优势.面对临床需要长期保留导管或需多次穿刺置管的患者,如何提高中心静脉穿刺成功率,延长保留导管期限,减少感染、并发症,现将我院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周江生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CT引导下抽吸硬化治疗卵巢囊肿126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抽吸硬化治疗卵巢囊肿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126例卵巢囊肿患者采用在CT下扫描定位,局麻后用21号细长带标尺及针芯的穿刺针穿刺囊腔,抽尽囊液,注入无水乙醇适量,保留20 min后再抽吸3次,后注入10 ml无水乙醇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囊肿缩水或消失,症状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该项操作的护理的关键在于术前作好患者及物品的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焦利玲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胸腔闭式引流病人的观察和护理

    胸膜腔是维持肺膨胀与气体交换的条件,正常胸内压平均低于大气压0.392~0.490 kPa(4~5 cm H2O).胸腔闭式引流术主要用于外伤性气胸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及心胸手术后的引流等.其目的是引流胸腹膜腔内渗液、血液及气体,重建胸膜腔负压,维持纵隔正常位置,促进肺的膨胀.同时预防和治疗胸膜腔感染.

    作者:董霞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铝碳酸镁、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铝碳酸镁、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均服用铝碳酸镁,每日3次,每次1.0 g,餐后l h嚼服,同时服用莫沙必利,每日3次,每次5 mg,餐前半小时服用,疗程4周.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及发作频率的评分和复查胃镜所见胃黏膜炎症的转归及胆汁反流程度的胃镜分级作为临床观察和疗效评定的指标.结果:69例中显效42例(60.9%);有效24例(35.07%);无效3例(4.03%),总有效率95.97%.结论:铝碳酸镁与莫沙必利联合胆囊切除术后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既能有效的改善胃肠的动力功能,恢复胃-幽门-十二指肠协调运动功能,防止十二指肠胃反流,又能有效中和胆汁酸、保护胃黏膜,阻断胃腔内各种攻击因子的侵袭,应该成为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聂红秀;许先进;张汉华;郭万锋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老年乳腺癌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年龄以40~60岁多见,但随着我国人口的高龄化,老年乳腺癌发病率也在增多.老年病人各器官功能处于衰退状态,且有多种病并存,给手术治疗带来诸多不利,因此,做好老年患者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利于手术后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增强生活信心.2004年以来,我院收治76例老年乳腺癌患者,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贾淑珍;贾锋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超声在产前诊断胎儿畸形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在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 718例13~40周的孕妇采用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系统检查,对胎儿畸形进行筛查的诊断,追踪随访至产后1周.结果:在4 718例孕妇中,超声诊断胎儿畸形156例,与产后诊断符合率为100%.超声检查漏诊22例,漏诊病例主要表现为较小畸形.结论:妊娠中晚期进行系统超声检查可以产前诊断胎儿形态结构的明显畸形,对于降低出生畸形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作者:关步云;李秋明;曾春连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食管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原因及抗反流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收集食管癌切除胃经食管床颈部吻合2 256例患者(A组)、胸内吻合组(B组)874例、胸腔胃组(C组)564例,并对其三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C组中胃食管反流比例高于A组(P<0.05).结论:食管癌切除后胃经纵隔行颈部吻合可降低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

    作者:魏俊飞 刊期: 2007年第19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