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评价彩超对肝外胆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何栋梁

关键词:超声, 肝外胆管疾病, 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疾病的超声诊断价值及漏诊和误诊原因。方法:选取确诊的399例肝外胆管疾病患者病例资料,对经超声诊断的结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9例肝外胆管疾病患者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2%(372/399),其中肝外胆管结石诊断符合率为94.5%,肝外胆管癌诊断符合率为89.3%,胆道蛔虫诊断符合率为86.0%,胆总管囊状扩张诊断符合率为100%,漏诊、误诊27例(占6.76%)。结论:超声检查对肝外胆管疾病诊断符合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但仍需与临床表现相结合进行诊断。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表皮生长因子膜对皮肤切口愈合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膜对皮肤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研制表皮生长因子膜,选取36只雄性健康SD大鼠,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以大鼠背部脊柱正中为中心旁开1 cm处,两侧各预备一条长约5 cm的纵切口,深达肌层,缝合。治疗组伤口采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表皮生长因子膜外敷,对照组伤口采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聚乙烯醇空白膜外敷后包扎,每日更换,并于术后3 d,5 d,7 d,9 d,14 d,21 d每组处死3只SD大鼠留取标本,做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染色,观察透明质酸(HA)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结果:两组治疗3d、5d、7d和9d后治疗组表皮层、真皮层与对照组相比愈合速度较快,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治疗组成纤维细胞排列规则,HA阳性面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5.8959,t=6.0212,t=6.8839, t=7.3367;P<0.05)。结论:表皮生长因子膜可促进皮肤切口愈合,且抑制瘢痕形成。

    作者:赵丽;梁晓龙;李创;牛家慧;张彩乔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GE CT HISPEED NX/I螺旋CT扫描过程掉电的故障处理

    1故障现象机器在扫描过程中掉电后重新开机,系统出现“Stop for maintenance”自检提示,终提示“Some filesystems failed to mount”,系统不能正常加载。进入图形界面,做power on test,报错如下:RINV Eeeor、RAW DATA DISK 0和DISK 1 Eeeor、DBPCI/0和DBPCI/1 Eeeor、NPR Eeeor,分别提示OC硬件、两个数据备份硬盘、图像数据检查、校准电路板和重建模板有故障。在整个开机过程中,扫描架不能旋转,且高度和床板进出位置无数值显示,表明扫描架未上电[1]。

    作者:张庆钊;周擎魄;莊高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不同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16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水平、起效时间、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31,t=6.273;P<0.05);治疗后的血小板上升平均所需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4,t=6.294,t=6.482;P<0.05);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92, t=6.183,t=7.273;P<0.05);治疗后的发热、寒战、头晕及肝肾功能异常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17,x2=4.833,x2=5.199,x2=4.921;P<0.05)。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提高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水平,改善凝血功能,且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西门子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结构及光路校准方法探讨

    目的:为了对西门子2120i血细胞分析仪比较全面、客观的了解,寻找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专用要求”认可的光路校准方法,以保证仪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通过对仪器原理和结构的分析,按照所探讨出的光路校正和校准系数调整的步骤与方法进行校准,并使用校正液验证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光路校准方法符合ISO 15189认可的要求,光路系统工作状态良好,其检测结果准确。结论:光路系统是仪器的核心部分,光路校准也是ISO 15189认可的重中之重,所探讨出的光路校准方法可以满足临床检验工作的技术要求,也可以解决仪器校准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困扰,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符合ISO 15189认可中的光路校准要求。

    作者:赖东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食品样品中210Pb的研究进展

    210Pb是具有极高毒性和亲骨的放射性核素,其子体210Po属于极高毒的α放射性核素,而另一子体210Bi则是天然放射性的主要成分。随着铀矿的开发利用规模扩大,铀矿尾矿废水的排放造成环境中210Pb放射性污染可能性日益增加。按照我国部分地区的规定,在铀矿周围的辐射环境监测必须包括210Pb,测量食品中210Pb的方法主要有α法、β法和γ法3种。介绍210Pb测量方法、提出关于测量食品样品中210Pb的建议以及给出全国部分地区食品中210Pb含量的数据,对科学测量食品样品中210Pb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李文红;拓飞;周强;张京;张庆;张建峰;苏旭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大型医用设备质量管理的信息化研究

    目的: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大型医用设备的质量管理工作。方法:对医院现有大型医用设备的质量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对大型医用设备管理的先进方法,提取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结合工作实践,设计医用设备信息化管理的流程。结果:研究和设计一套用于大型医用设备质量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其中包括要素质量管理、质量管理评价以及相关效益分析等。结论:通过采用信息化手段对大型医用设备进行质量管理,有效地规范大型医用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增强其质量安全可控性,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顺应了质量管理未来发展的方向,满足了主管部门、医疗机构及患者等多方面对大型医用设备的质量安全要求。

    作者:泮凡;胡伟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细胞学不典型鳞状细胞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细胞学意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516例患者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对结果为ASCUS的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其中209例阴道镜检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以上病变者再取活检送病理检查;307例阴道镜检为慢性宫颈炎者给予阴道用药,治疗1~3个疗程,3~6个月复查TCT,12例细胞学检查仍异常者行阴道镜下取活检送病理检查,其余295例细胞学阴性者定期复查TCT。结果:516例宫颈细胞学ASCUS中行宫颈活检221例(占42.82%),检出慢性宫颈炎3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I-III)185例,宫颈癌6例,其余295例避免了宫颈活检损伤,随访6~18个月复查TCT均未发现异常。结论:阴道镜结合宫颈细胞学检查可有效检出ASCUS中CIN及宫颈癌患者,对ASCUS的处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何金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舒适模式在COBE Spectra细胞分离机造血干细胞采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舒适模式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舒适模式进行外周干细胞采集,做好采集前环境的布局、严格规范技术操作的准备工作;侧重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密切观察患者体征。结果: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治疗过程中,降低了供者心理压力,主观感觉舒适,采集过程顺畅。结论:舒适模式应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可提高供者对医疗护理质量满意度,提高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的成功率。

    作者:王勤;谷凌云;陈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医优势病种疮疡病的教学研究

    目的:慢性皮肤溃疡属于中医“疮疡”的范畴,在此基础上研究中医疮疡病教学中如何突出中医理论的优势和特色。方法:利用医院治疗疮疡病独特的理论和方药,结合中医基础知识,进行案例式教学的同时,注重中、西医优势互补。结果:疮疡整体与局部辨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疮疡病辨证能力的提高;以中医为主,中、西医互参可以增强学生的中西医学优势互补思维;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可加深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案例法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临床能力。结论:疮疡病教学注重发扬中医的优势和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树立学习中医的信心,提高了学生的临床能力,对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专业人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萍;何秀娟;赵京霞;林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欢迎订阅2013版《中国医学装备年鉴》

    2013版《中国医学装备年鉴》是在国家卫计委、药监总局、发改委等单位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编辑出版的大型医学装备行业特刊(ISBN:978-7-5027-8860-5),每年出版一部、每年四月初出版发行。2013版《中国医学装备年鉴》主要收录当年中国医学装备政策法规、行业标准、重大事件、重要活动、配置及使用状况、医学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新技术及新产品等。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可以满足医疗集中采购部门及行业企事业单位不同的需要。既是一部中国医学装备发展的编年史,又是一部研究中国医学装备发展趋势的工具书。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日常保养及故障维修

    SYSMEX XT-1800i是临床实验室进行体外诊断的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其光学检测部分采用半导体激光器,以流式细胞计数原理分析白细胞[1]。红细胞检测部分采用流体力学聚焦技术,分析红细胞和血小板数;血红蛋白检测部分采用SLS血红蛋白检测分析法[2];其检测方法保证正常样品和异常样品结果均有高度可靠性。

    作者:王金亮;徐建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质量控制与管理前后影像质量评价

    目的:对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质量控制前、后的影像质量进行评价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全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的636名受检者乳腺资料,其中质量控制前、后乳腺X射线影像资料分别为248名和388名,得出质量控制前、后两组图像的甲级片率、乙级片率、丙级片率和废片率,并对非甲级片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实施质量控制后,乳腺摄影图像甲级片率由质量控制前的74.5%上升到90.5%。结论:通过质量控制与管理,乳腺X射线摄影图像质量明显提高,从而为临床提供高质量影像资料,减少漏诊和误诊。

    作者:付丽媛;倪萍;梁永刚;陈自谦;钟群;黄淑贞;刘冰川;陈建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

    目的:分析高强度超声聚焦(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患者行HIFU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腹痛、不规则出血、月经量增多以及经期延长等临床症状的改善和超声影像观察子宫肌瘤大小的改变。结果:在15例患者中13例患者(27个肌瘤)治疗后腹痛改善,有效率为81.82%,不规则出血改善的有效率为83.33%,月经量增多改善的有效率为81.82%,经期延长改善的有效率为75%。13例(27个肌瘤)治疗后(25±5)d超声复查,肌瘤大小均无明显改变。11例24个肌瘤治疗后(60±5)d超声复查,有21个肌瘤大小无明显变化,所占比例为87.5%(21/24);有2个肌瘤略有增大,较原瘤体直径增大约10%,占8.33%(2/24);有1个肌瘤略有缩小,较原瘤体直径缩小约15%,占4.17%(1/24)。结论:HIFU治疗子宫肌瘤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肌瘤不会明显缩小。对要保留子宫或保留生育能力者、药物保守治疗无效者以及不能耐受手术或肌瘤切除后复发者能提供一个新的治疗选择。

    作者:张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CT值增加值均值的临界判断值在骨巨细胞瘤临床诊断中的敏感度分析

    目的:探讨CT值增加值均值的临界判断值在骨巨细胞瘤临床诊断中的敏感度。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120例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肿瘤诊断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为骨巨细胞瘤患者,对照组为非骨巨细胞瘤患者。每例患者选择3个感兴趣区(ROI),将增强后CT值均值和CT值增加值均值作为观测值,在医师的观测下分析患者骨巨细胞瘤的CT值增加值均值的临界判断值及其在骨巨细胞瘤临床诊断中的灵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CT增强扫描后显示区域平均CT值为(108±39)HU,明显高于对照组(82±78)HU的CT值,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8,P<0.05);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发现当CT值增加值均值≥96.5为临界点时,诊断骨巨细胞瘤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0.9%和62.0%;当CT值增加值均值≥41.5 HU为临界点时,诊断巨骨细胞瘤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8.9%和48.1%。结论:骨巨细胞CT值增加值均值诊断临界值为96.5 HU和41.5 HU时的灵敏度高,但是特异度较低,CT值增加值有助于判断骨巨细胞瘤的存在。

    作者:王悦中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CT机的维护与检测方法

    目的:探讨CT机的维护与检测方法,以减少CT机故障的发生,保障其性能质量,降低使用成本,提高CT机的使用价值,更好的为人民群众诊疗服务。方法:定期对CT机按照科学规范的方法维护与检测,针对东芝64排CT机各时间段的维护保养内容及检测内容列出检测数据。结果:定期保养和维护CT机,使其性能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机器故障发生率减少30%~50%,减少机器的硬件损坏、软件程序或数据出错的故障发生率。结论:定期对CT机保养和维护是预防性维修的核心内容,定期检测是CT机性能质量有效保证的必要措施,计量院和疾控中心应与医院协调,将两部门检测时间间隔半年左右,既符合国家强检要求、又符合质量保证的合理性,同时避免重复检测造成的人力、物力浪费。

    作者:王志泉;沈春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国医学装备》稿件信息管理系统上线运行

    尊敬的作者、读者:《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社在线投稿系统于2015年2月25日正式启用,为确保所投稿件及时到达编辑部,请广大作者登陆官方网址www.zgyxzbzz.org.cn,点击“作者中心(投稿)”按系统要求进行注册并上传相关信息。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医学装备质量控制及计量管理系统的应用

    目的:在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基础上运用信息化管理模式,推进医院卫生装备计量及质量控制管理。方法:通过分析医院卫生装备计量及质量控制管理现状,提出卫生装备计量及质量控制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介绍医院动态化卫生装备计量及质量控制管理系统的应用情况。结果:应用卫生装备计量及质量控制管理系统,能够完善卫生装备计量及质量控制管理流程,提高设备的合格率。结论:运用卫生装备计量及质量控制管理平台,提高设备的送检率,以确保检测合格设备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林小灵;陈浩;李佳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评价彩超对肝外胆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疾病的超声诊断价值及漏诊和误诊原因。方法:选取确诊的399例肝外胆管疾病患者病例资料,对经超声诊断的结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9例肝外胆管疾病患者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2%(372/399),其中肝外胆管结石诊断符合率为94.5%,肝外胆管癌诊断符合率为89.3%,胆道蛔虫诊断符合率为86.0%,胆总管囊状扩张诊断符合率为100%,漏诊、误诊27例(占6.76%)。结论:超声检查对肝外胆管疾病诊断符合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但仍需与临床表现相结合进行诊断。

    作者:何栋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新生儿呼吸暂停监护仪自救模块的研发

    目的:研制一种基于新生儿监护仪平台,实现对新生儿呼吸暂停监测自救的功能。方法:通过对呼吸暂停信号的提取,由监护仪触发研制的自救模块,突破传统的马达震动唤醒原理,改用研发的低频脉冲电模拟针灸按摩,深度唤醒呼吸暂停的新生儿。结果:经过对低频脉冲电流系统的研究分析发现,脉冲电模拟针灸按摩优于传统的唤醒方式,可快速刺激新生儿神经系统,使其恢复自主呼吸,是佳的刺激传导方法。结论:本研究设计合理,结果准确可靠,是一种简便高效、无创、无干扰以及低成本的呼吸暂停自救方法,适合在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管吉;高磊;詹宁波;杨震;管叶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自动勾画软件对鼻咽癌靶区和危及器官勾画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和比较两种自动勾画软件对放射治疗中鼻咽癌患者CT图像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勾画效果。方法:选取50例鼻咽癌患者的CT图像,建立一个数据库,另选20例鼻咽癌患者的CT图像应用RS和MIM两种软件进行基于以上数据库的勾画,对两种软件勾画结果进行形状相似性指数(DSC)和交叉指数(OI)分析,并对两种勾画结果的差异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MIM和RS软件自动勾画的危及器官的DSC和OI结果大部分在0.7~0.9之间,两种软件的DSC值大部分无明显差别,而OI的差别相对比较大;靶区自动勾画的DSC和OI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软件勾画结果大部分无统计学差异,均会在危及器官勾画上给勾画者节省时间、减少工作量,同时靶区的自动勾画也可以为自适应技术提供便利。

    作者:单书灿;邱杰;全红;刘峡;杨波;庞廷田;刘楠;张福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主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主办:中国医学装备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