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声明]

关键词:信息网络传播, 系列数据库, 中国, 学术期刊, 著作权, 杂志社, 数字化, 使用费, 光盘版, 行为, 声明, 汇编, 稿酬, 复制, 电子, 产品
摘要: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社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我社上述声明。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4008B型血透机渗漏引发的故障分析及排除

    费森尤斯4008B型血液透析机主体结构分为电路和水路两部分,水路部分元器件主要为机械结构,因此故障率相对较高,当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部件老化漏水情况。其中,Bibag压力传感器底座老化漏水以及冲洗腔吸液杆接头密封圈老化漏液,将导致液体渗漏,对血透机内部其他机械结构造成锈蚀等不可逆的后果。同时,此类故障还会影响机内多个模块正常工作,造成多种机器报警致使机器瘫痪,排除此类故障需要极大的耐心[1]。总结4008B型血液透析机由于液体缓慢泄露故障引发机器瘫痪的案例,供同行参考。

    作者:谢杲;余华良;朱旭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与常规放射治疗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与常规放射治疗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放射治疗联合TACE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3D-CRT联合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IGF-Ⅱ、IGFBP-2和AFP水平、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差异。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接受3D-CRT联合TACE治疗方案后的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②观察者患者接受治疗后的IGF-Ⅱ、IGFBP-2和AF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③观察者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均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5,t=6.924;P<0.05)。结论:3D-CRT联合TACE治疗有助于提升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血液相关肿瘤指标水平及延长生存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显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经颅超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再通的作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再通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经颅超声联合尿激酶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安慰方法联合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NIHSS评分、症状改善以及其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在2 h和24 h的血管再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916,x2=8.155;P<0.05)。同时两组患者各时段NIHSS评分比较无差异。观察组患者在2 h和24 h的症状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58,x2=9.426;P<0.05)。6月后进行随访,观察组共23例患者mRS评分≤2分,预后良好率为56.09%;对照组共9例患者mRS评分≤2分,预后良好率为23.08%;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81,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无差异。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经颅超声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情况,能提高血管再通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郝茹;梁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NeuroLogica CereTom移动CT故障维修实例

    NeuroLogica CereTom移动CT与传统CT相比,扫描机架和检查床都可以移动,具有质量较轻、系统集成度高以及射线剂量低等技术特点[1]。临床主要应用于行动不便的急危重患者急诊和术中检查,尤其在颅脑手术中实时监测和定位导航凸显重要作用[2]。

    作者:陈利彬;王建平;杨世伟;聂世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不同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16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水平、起效时间、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31,t=6.273;P<0.05);治疗后的血小板上升平均所需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4,t=6.294,t=6.482;P<0.05);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92, t=6.183,t=7.273;P<0.05);治疗后的发热、寒战、头晕及肝肾功能异常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17,x2=4.833,x2=5.199,x2=4.921;P<0.05)。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提高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水平,改善凝血功能,且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新生儿呼吸暂停监护仪自救模块的研发

    目的:研制一种基于新生儿监护仪平台,实现对新生儿呼吸暂停监测自救的功能。方法:通过对呼吸暂停信号的提取,由监护仪触发研制的自救模块,突破传统的马达震动唤醒原理,改用研发的低频脉冲电模拟针灸按摩,深度唤醒呼吸暂停的新生儿。结果:经过对低频脉冲电流系统的研究分析发现,脉冲电模拟针灸按摩优于传统的唤醒方式,可快速刺激新生儿神经系统,使其恢复自主呼吸,是佳的刺激传导方法。结论:本研究设计合理,结果准确可靠,是一种简便高效、无创、无干扰以及低成本的呼吸暂停自救方法,适合在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管吉;高磊;詹宁波;杨震;管叶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的校准及维护方法

    目的:探讨定期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方法,以使DSA设备性能在工作中达到佳状态。方法:运用设备自带程序及模体对DSA设备的X射线管球、平板探测器、机架稳定性及焦点对称性进行校准、维护。结果:将检测数据作为调整DSA设备相关性能的依据,进而使设备保持稳定的性能。结论:通过对DSA设备的日常维护、校准,可保证其在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准确性,为医学科研、医疗新技术开发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李传东;孙士龙;王玉丽;贾绍田;刘瑞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射波刀治疗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初步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治疗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18例患者采用呼吸同步金标追踪技术,4例采用肺追踪技术,1例采用椎体追踪技术。靶体积为33.49~97.9 cm3,中位靶体积为19.73 cm3;处方剂量为48~70 Gy,中位处方剂量为54 Gy,分3~8次给予。等剂量曲线水平为69%~85%,中位等剂量曲线水平为80%;治疗时间为36~83 min,中位治疗时间为52 min。结果:病灶完全缓解4例(占17.4%),病灶部分缓解14例(占60.9%),原发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5.7%,中位随访12个月,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5.0%,1年总生存率为87.0%。发生I~II度放射性肺炎患者7例(占30.4%),发生I度疲乏患者17例(占73.9%),无III级及以上的不良反应。结论: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局控率高,不良反应轻,可作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另一根治性治疗选择。

    作者:孟玲玲;邸玉鹏;蔡博宁;鞠忠建;王金媛;陈高翔;杜乐辉;马林;曲宝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国医学装备》稿件信息管理系统上线运行

    尊敬的作者、读者:《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社在线投稿系统于2015年2月25日正式启用,为确保所投稿件及时到达编辑部,请广大作者登陆官方网址www.zgyxzbzz.org.cn,点击“作者中心(投稿)”按系统要求进行注册并上传相关信息。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腺相关病毒载体在各种细胞株中的感染效率及表达特性研究

    目的:研究腺相关病毒载体(AAV)感染各类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效率,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脂质体将重组腺相关病毒的包装质粒AAV-DJ、Helper以及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穿梭质粒AAV-GFPP转染293FT细胞进行病毒包装,收集病毒液后感染2种正常细胞和14种肿瘤细胞,24 h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的表达,并随机选取3个视野统计感染GFP的细胞数目。结果:GFP重组腺相关病毒对各种细胞的感染效率存在差别,感染效率高的为293FT细胞(占96.2%)和Hela细胞(占81.86%),对SCG7901、SEM-M和SP20细胞的感染效率近乎为零。结论:GFP重组腺相关病毒对正常细胞293FT感染效率高,对肿瘤细胞Hela、SMC7721、BGC823、PANC-1、A549、A875、C6和MCF-7的感染效率较高,这类细胞适合使用AAV作为载体进行外源基因的导入及功能研究。

    作者:周昆明;李峰生;俞庆华;周丁华;高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评价彩超对肝外胆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疾病的超声诊断价值及漏诊和误诊原因。方法:选取确诊的399例肝外胆管疾病患者病例资料,对经超声诊断的结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9例肝外胆管疾病患者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2%(372/399),其中肝外胆管结石诊断符合率为94.5%,肝外胆管癌诊断符合率为89.3%,胆道蛔虫诊断符合率为86.0%,胆总管囊状扩张诊断符合率为100%,漏诊、误诊27例(占6.76%)。结论:超声检查对肝外胆管疾病诊断符合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但仍需与临床表现相结合进行诊断。

    作者:何栋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应急医学救援机动保障平台的设计与研发

    目的:设计研制一种为应对突发事件而进行应急医学救援的机动保障平台。方法:通过平台的功能定位与分析,确定主要技术指标,并进行整体模块化设计。该机动保障平台采用车辆与充气式帐篷相结合的技术模式,综合集成各种应急医学救援所需的装备与物资,形成正规化、系统化的救治流程。结果:应急医学救援机动平台可以携带≥200人(份)的现场应急救治药品与耗材,可展开2顶充气式救治帐篷,开设8个应急救治单元。结论:应急医学救援机动保障平台整体设计合理,可达到预定的技术指标要求,有效提升急救卫勤分队的救援能力。

    作者:李巍;张硌;张鹏;荆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大型医用设备质量管理的信息化研究

    目的: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大型医用设备的质量管理工作。方法:对医院现有大型医用设备的质量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对大型医用设备管理的先进方法,提取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结合工作实践,设计医用设备信息化管理的流程。结果:研究和设计一套用于大型医用设备质量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其中包括要素质量管理、质量管理评价以及相关效益分析等。结论:通过采用信息化手段对大型医用设备进行质量管理,有效地规范大型医用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增强其质量安全可控性,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顺应了质量管理未来发展的方向,满足了主管部门、医疗机构及患者等多方面对大型医用设备的质量安全要求。

    作者:泮凡;胡伟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医用显示器质量控制及校准周期的研究

    目的:对医用显示器进行质量控制并对校准周期进行研究,确保医用显示器处于佳的性能状态,为医生提供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医学诊断影像。方法:依据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COM)及AAPM-TG18校准标准,利用亮度计和显示器校准软件,每季度对9台BARCO医用显示器进行DICOM GSDF校正、几何失真、全屏亮度均一性以及显示分辨率项目的检测及校正。同时对医用显示器连续55周进行亮度检测,记录其亮度变化率随时间的变化数据,用MTALAB软件对其进行曲线拟合及统计分析。结果:检测后医用显示器各项参数均在AAPM-TG18规定的范围之内,显示特性符合DICOM标准;医用显示器每季度0~25 cd/m2的亮度变化符合DICOM GSDF函数的范围。结论:根据医用显示器的亮度变化响应曲线分析得出,为确保影像诊断系统的图像准确性,将医用显示器的校准周期设定为每季度一次为合理有效。

    作者:张海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欢迎订阅2013版《中国医学装备年鉴》

    2013版《中国医学装备年鉴》是在国家卫计委、药监总局、发改委等单位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编辑出版的大型医学装备行业特刊(ISBN:978-7-5027-8860-5),每年出版一部、每年四月初出版发行。2013版《中国医学装备年鉴》主要收录当年中国医学装备政策法规、行业标准、重大事件、重要活动、配置及使用状况、医学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新技术及新产品等。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可以满足医疗集中采购部门及行业企事业单位不同的需要。既是一部中国医学装备发展的编年史,又是一部研究中国医学装备发展趋势的工具书。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日常保养及故障维修

    SYSMEX XT-1800i是临床实验室进行体外诊断的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其光学检测部分采用半导体激光器,以流式细胞计数原理分析白细胞[1]。红细胞检测部分采用流体力学聚焦技术,分析红细胞和血小板数;血红蛋白检测部分采用SLS血红蛋白检测分析法[2];其检测方法保证正常样品和异常样品结果均有高度可靠性。

    作者:王金亮;徐建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全身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多发骨髓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身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Siemens 3.0T磁共振对27例经病理证实为MM患者按照标准扫描程序进行磁共振全身成像(WB-MRI),并参照Stabler MM诊断分型标准对图像资料进行分类分析,归纳总结其分布特点和信号特征。结果:27例患者顺利完成WB-MRI检查,一次检查需要35 min左右。其中,分型为正常型2例,局灶型7例,弥漫型5例,混合型10例,椒盐型3例。结论:全身磁共振检查无需更换线圈,自动移床,减少患者搬移次数,扫描时间短,成像质量佳,有利于直观、全面评估MM骨骼侵犯情况,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孙涛;朱思光;张廉良;韩善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舒适模式在COBE Spectra细胞分离机造血干细胞采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舒适模式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舒适模式进行外周干细胞采集,做好采集前环境的布局、严格规范技术操作的准备工作;侧重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密切观察患者体征。结果: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治疗过程中,降低了供者心理压力,主观感觉舒适,采集过程顺畅。结论:舒适模式应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可提高供者对医疗护理质量满意度,提高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的成功率。

    作者:王勤;谷凌云;陈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微创内固定稳定系统与解剖钢板治疗复杂型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比较研究

    目的:分析微创内固定稳定系统(LISS)与解剖钢板治疗复杂型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96例复杂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LISS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解剖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膝关节功能及膝关节活动度等情况差异。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内固定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②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各个时期的膝关节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③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8周和16周后的伸膝、屈膝大角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95, t=4.968,t=5.382,t=5.049;P<0.05)。结论:LISS可以减少复杂型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手术创伤,加速术后愈合,在增强术后远期膝关节功能的同时确保其活动度。

    作者:依萨穆丁?吾甫尔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策略探讨

    目的:通过对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分析探讨,以达到提高医疗设备维修效能的目的。方法:制定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方案,从设备购置论证、验收、档案记录、定期计量质量控制以及从巡检到日常维护开展多方式、多渠道的技术保障,加强技术建设和人才培养。结果:通过实施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措施,既保障了临床医疗工作的需求,又能为医院增收节支。结论: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是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医疗设备的临床使用综合效益,需从多方入手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以满足医院医疗工作需求。

    作者:许敏光;侯羿;闫伟;蒋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主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主办:中国医学装备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