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小鹏;杨福锦;刘洪卫
目的 研究转铁蛋白与Bel-7402肝癌细胞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根据已知转铁蛋白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基因片段,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在敏感Bel-7402细胞株、阿霉素抗性Bel-7402细胞株之间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成功扩增Bel-7402肝癌细胞转铁蛋白基因片段,荧光定量PCR表明转铁蛋白基因在阿霉素抗性Bel-7402细胞株的表达量是敏感Bel-7402细胞株4.83倍.结论 转铁蛋白基因对肝癌细胞的耐药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作用,可为研究肝癌耐药性的备选基因,以及为肝癌耐药性检测提供新的靶标.
作者:谭文彬;周广起;王霄;路海;亚白柳;刘永春;李士根;郭永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海南陵水县20年流动人口疟疾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年来海南陵水县流动人口疟疾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992~2011年,海南陵水县流动人口共发现疟疾病例110例,恶性疟16例,间日疟94例.1992年发病率为1.27%,逐年下降,2011年未发现疟疾病人,发热病人血检未发现本地病例传播的疟疾病例和输入疟疾继发病例.结论 20年来,陵水县控制疟疾的措施有效,防治效果显著.
作者:李兴智;占达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泉州市2005~2011年梅毒流行特点和发病趋势.方法 使用Excel软件建立泉州市2005~2011年梅毒疫数据库,通过Epi Inf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泉州市2005~2011年共报告梅毒16 59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0.18/10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报告发病率从2005年的17.85/10万上升至2010年的40.94/10万;近年来隐性梅毒和胎传梅毒增幅较大;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11∶1;高发年龄组为20~39岁的性活跃期青壮年;重点人群是农民、工人和无(待)业者.结论 泉州市梅毒疫情呈现上升趋势,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梅毒流行.
作者:郑海红;王家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定安县疟疾疫情及发热病人血检情况,为消除疟疾项目的实施和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及单纯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按照疟疾发病率高、中、低三个水平,在每类乡镇中随机抽取1个乡镇.抽到的乡镇再随机抽取3个自然村为调查点调查居民带虫率和村级疟疾病例报告情况.结果 全县3个乡镇共计采血1 505人,镜检1 505人,发现带虫阳性(间日疟)2例,居民带虫率为0.13%;共调查9个行政村诊所,发现疟疾病人(包括疑似病人)18例,在从村级报告到乡镇人数有9例,一周内上报的病例9例,一周内上报的疟疾病例的报告率为50%.结论 定安县居民带虫率及疟疾病例一周内报告的比例均达到目标要求,但是村级诊所的医务人员整体医疗知识和能力不高,不易很好地发现病例.
作者:陈春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紫外线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达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mRNA的影响.方法 提取SLE患者及健康对照的PBMC,用不同剂量311nm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以实时荧光相对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析照射前后PBMC IL-6、IL-10mRNA的相对表达.结果 SLE患者中狼疮肾炎(LN)患者PBMC高表达IL-6、IL-10mRNA,与非狼疮肾炎(非LN)患者及正常人差异很大,分别是正常人的(105.44±112.94)倍和(1.82±3.41)倍、(28.41±21.14)倍和(1.17±1.43)倍,其中狼疮肾炎(LN)患者PBMC高表达IL-6、IL-10 mRNA,且与临床中24h尿蛋白定量高度相关(r=0.82,0.87,P<0.05),而非狼疮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0.87,P>0.05);在紫外线照射后LN患者PBMC IL-6、IL-10mRNA的表达有升高也有降低,升高组SLE疾病活动指数、抗SSA抗体阳性率以及光敏性发生率明显高于降低组.结论 紫外线可改变SLE患者PBMC表达IL-6、IL-10mRNA,紫外线可能通过此途径影响SLE病情.
作者:徐文英;郭庆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寻找适合从陈旧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建立基因组库的方法.方法 分别用改良的酚-氯仿法、SDS法、试剂盒法从陈旧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评估.结果 提取的基因组DNA经统计学分析,3种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改良的酚-氯仿法提取的基因组DNA效率高,试剂盒法次之,SDS法较差.结论 建基因组库推荐改良的酚-氯仿法.
作者:刘正旺;云美玲;钟江华;史金铃;郑磊;张云霞;蔡望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临床心绞痛(AP)病人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AP病人62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 )37例,以正常健康人28例为正常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血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 AP患者的血压、TG、TC、LDL-C、hs-CRP和血清脂联素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UAP组和SAP组对比,血压、TG、TC、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UAP组患者的hs-CRP和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5).AP患者的脂联素与hs-CRP水平有良好的正相关性(r=0.331,P<0.05).结论 脂联素在AP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临床AP严重程度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作者:黎材心;王庭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肝脏疾病患者血清及浆膜腔积液游离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84例各型肝脏疾病患者血清及部分浆膜腔积液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4)的含量.结果 随着肝病病程的加重,慢性活动性肝炎组、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及肝癌组其血清中FT3、FT4水平呈下降趋势,肝癌组和肝硬化组显著低于急、慢性肝炎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漏出液组FT3、FT4含量显著低于渗出液组(P<0.01).结论 血清FT3、FT4测定对肝脏疾病损害程度及预后具有应用价值,及对浆膜腔积液渗漏性鉴别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何煦芳;高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胃癌是全球第四常见的癌症,具有高死亡率和较低的5年生存率.肿瘤干细胞(CSC)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肿瘤细胞,许多研究已证实在多种实体瘤中存在CSC.虽然CSC在肿瘤细胞总数中只占很小比例,但在肿瘤的起源、发展、转移及复发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作用.胃癌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为胃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蒋思卿;彭大为;何立香;元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铜蓝蛋白动态变化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患者早期诊断和病因判断的价值.方法 于入院当天分别检测60例MODS患者(MODS组)、30例非MODS患者(对照组)血清铜蓝蛋白(CP)、超敏C反应蛋白(CRCP)、α-酸性糖蛋白(AAG)的含量,并对入选的住院患者进行APACHEⅡ和MODS评分.结果 MODS组与对照组相比其APACHEⅡ、MODS评分、血清铜蓝蛋白(CP)、超敏C反应蛋白(cRCP)、α-酸性糖蛋白(AAG)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与感染组相比较,铜蓝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DS患者铜蓝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α-酸性糖蛋白的检测有助于MODS早期诊断;铜蓝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监测有助于MODS病因的初步判断.
作者:胡志华;陈勉;饶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北京市153株沙门菌分离株多重耐药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的沙门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WHO全球沙门菌监测系统及北京市肠道门诊监测系统分离到的153株沙门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分型同时采用K-B纸片法检测药物敏感性,并统计相关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153株沙门菌药敏结果显示多重耐药菌株为61株(39.87%),其中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要的多重耐药血清型.61株多重耐药菌株中以耐4~5种抗生素为主,占55.74%(34/61);主要耐药模式为耐五种抗生素:氨苄西林、链霉素、磺胺异噁唑、萘啶酸、四环素,占27.87%(17/61).61株多重耐药菌株中男女比例1.54∶1,以男性为主.年龄分布以0~10岁(占24.59%)和21 ~30岁(占27.87%)为主.结论 沙门菌多重耐药性分析提示耐药模式更加多样化,耐药人群趋于年轻,进一步强调合理选择及使用抗生素的必要性.
作者:张新;曲梅;刘桂荣;李洁;贾蕾;李锡太;黎新宇;黄芳;王全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华支睾吸虫感染者临床表现特征,提高对该寄生虫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 收集2010年住院的906例华支睾吸虫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 华支睾吸虫感染者占同期住院患者16.5%,其中男性797例,比例远高于女性(88.0%vs 12.0%).70.4%患者无明显消化道症状.并发肝胆胰疾病患者总数为220例(24.3%),以胆石症比例高(16.0%),其中胆囊结石伴胆囊炎78例,胆管结石伴胆囊炎67例.粪检虫卵阳性者占90.2%.结论 华支睾吸虫感染症状隐匿,与肝胆胰疾病关系密切,粪便反复多次查虫卵简便易行,可作为筛查方法,戒除生食鱼虾习惯对减少感染有重要预防作用.
作者:张文洁;聂俊峰;苏永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家蝇抗菌肽Cecropin对人源性肿瘤细胞体外生长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MTT比色法测定家蝇抗菌肽Cecropin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人正常肝细胞株Changs,Liver生长增殖情况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家蝇抗菌肽Cecropin作用后4株肿瘤细胞凋亡的情况,对照组不加家蝇抗菌肽Cecropin.结果 家蝇抗菌肽Cecropin对4株人源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但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作用效果相对较强.结论 家蝇抗菌肽Cecropin能够影响人源性肿瘤细胞的生长与凋亡,作用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金小宝;龚水明;蒲俏虹;朱家勇;褚夫江;梅寒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16届亚运会赛事期间指定餐饮接待单位食品的卫生状况,分析亚运期间食品卫生保障措施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无菌抽取第16届亚运会赛事期间指定餐饮接待单位提供给涉亚人员的直接入口食品,并对其检验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 共抽检食品197宗,合格173宗,合格率为87.82%,稍高于亚运前的监测结果,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食品的合格率以糕点高,为96.15%,其合格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供餐形式(自助餐、盒饭、点餐)食品的合格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星级(3星级、4星级、5星级)酒店食品的合格率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届亚运会的食品卫生保障形式是可行的,但在大型活动供餐中,应尽量减少供应生食水产品等高风险食品.
作者:彭志丽;丛黎达;林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为有效治疗和临床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临床分离的339株鲍曼不动杆菌,记录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并采用纸片扩散性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09年版标准判读药敏试验结果,采用WHONET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标本来源以呼吸道为主,占74.9%;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多,占28.9%.与2009年监测结果相比,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从25.3%下降至2010年的18.3%,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从20.3%上升至2010年的37.7%,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从57.5%、62.7%上升至2010年的66.5%、70.7%,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3%.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仍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作者:赖映君;吴劲松;杨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海南省全球基金疟疾国家策略申请(NSA)项目实施一年(2010.7-2011.7)情况,为制订消除疟疾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海南省疟疾NSA项目各种活动报表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全省NSA项目实施一年,无恶性疟报告病例,年血检率为1.39%,疟疾病例(含疑似病例)规范治疗率达89.8%.结论 NSA项目实施一年,海南省“三热”血检率、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等项目活动均达到全球基金项目工作指标要求.
作者:陈春香;王光泽;王善青;曾文;蔡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和评价粤桂琼三省区疟疾联防机制对控制广东流动人口疟疾疫情的作用.方法 主动侦查与被动侦查相结合,通过发热病人血检和疟疾病人个案调查,使用回归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类和分析.结果 广东参加疟疾联防的6个地级市19年共发现流动人口疟疾病例32 398例,其中归属广东籍流动人口疟疾病人有8488例;归属海南省籍流动人口疟疾病人有8 918例:归属广西区籍流动人口疟疾病人有3 686例;归属其它省籍流动人口疟疾病人有11 306例.32 398例流动人口疟疾病人中,输人性恶性疟有114例,其余32 284例为间日疟.流动人口中的回归人员共有病例7 235例,血检阳性率为2.56%;流动人口中的外来人员共有病例25 163例,血检阳性率为2.08%;两者血检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野外作业与室内作业流动人口血检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92~2010年广东省疟疾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通过连续19年的疟疾联防,广东流动人口疟疾疫情得到控制,输入病例和输入继发病例明显减少,广东省疟疾疫情稳定,年发病率逐年下降.
作者:林荣幸;张贤昌;潘波;阮彩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流动人口疟疾防治经验及防治效果,为今后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1~2010年三亚市流动人口疟疾防治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从2001年疟疾带虫发病率0.55/万(26/48.8),下降至2010年为0.结论 10年疟疾疫情资料统计分析表明三亚市流动人口疟疾防治措施得到落实,疟疾带虫发病数极明显的下降,防治效果显著.
作者:罗丕泽;李朝勇;周淑娟;吴德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某院门诊处方质量.方法 随机抽取某院2009年11月到2011年6月门诊2 000张处方作为样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结果 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54;抗菌药使用百分率为49.10%;注射剂使用百分率为29.25%;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为33.09%;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86.77%;不合理处方比例为48.55%,其中不规范处方占抽查处方44.95%,用药不适宜处方占2.55%,超常处方占1.65%.结论 该院门诊处方质量有待提高.
作者:朱灿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胰激肽原酶联合葡萄糖酸锌片治疗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弱精子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胰激肽原酶和葡萄糖酸锌片,对照组服用三磷酸腺苷片(ATP)和维生素E胶丸,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精液量、精子浓度、总活力、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0%,对照组为43.3%,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精液量、精子浓度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活力、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各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胰激肽原酶联合葡萄糖酸锌片治疗弱精子症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檀大羡;谢伟;刘琼东;李征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