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征毅;刘友坦;冯健;吴凤林;李泉水;张家庭;郭进强
目的 探讨隐丹参酮微乳的制备和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改变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比例制备隐丹参酮微乳,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其有效成分. 结果 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比例在2:1和3:1时隐丹参酮含量较高,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隐丹参酮0.08--0.56n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简便、准确. 结论 确立了隐丹参酮微乳的制备工艺以及建立了适合隐丹参酮微乳的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作者:邱绿琴;傅柏绿;杨惊宇;林跃虹;刘西京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孕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核酸扩增(PCR)荧光检测135例不孕症患者和62例正常妇女进行宫颈解脲支原体(uu)检测,对结果用统计分析.结果 不孕组妇女uu阳性率39.3%.对照组为14.5%.两组比较不孕组的uu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 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症有关,对女性不孕症患者,尤其对原因不明的不孕症患者,应常规进行uu检测.
作者:符怡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食管癌术后行肠外营养与同时留置鼻肠管行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行食管癌根治术的90例患者,按术中是否留置鼻肠管分成A、B两组,每组45例.A组术后单纯留置胃管作胃肠减压同时行静脉肠外营养,B组除留置胃管外,同时留置鼻肠管从术后第一天开始行肠内营养,监测术前和术后患者的血红蛋白(Hb)、血浆蛋白(ALB)、前清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观察并比较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和住院时间等.结果 术后7d和14d B组Hb、PA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胃肠道功能恢复要早,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后在肠外营养的同时留置鼻肠管早期行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留置胃管减压予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术后康复.
作者:官玲燕;张清云;李宁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在治疗中低血糖是常见的急诊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出现心脑等脏器发生不可逆损害,甚至死亡.而一部分老年患者因为神经反应比较迟缓,症状不典型延误诊治临床更应重视,本文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确诊的老年糖尿病发生低血糖患者55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曹月琴;鲁亚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对58例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及时正确治疗. 结果 神经源性肺水肿全组病人经格拉斯哥预后分级V级:14例,Ⅱ~Ⅳ级:18例,死亡26例,死亡率44.8%.结论 是高血压脑出血常见的并发症,死亡率高,积极了解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陈金堂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双环醇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双环醇25mg口服,ld3次.对照组予维生素B、C,肝太乐等一般护肝药口服,疗程6个月. 结果 治疗组治疗第1、3个月末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V-RNA对数值下降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环醇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降酶效果明显,且在人体内可能有协助抑制HCV增殖的作用.
作者:赖春颜;伍美琳;廖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肩痹舒胶囊治疗肩周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肩周炎(寒湿痹阻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肩痹舒胶囊治疗肩周炎(寒湿痹阻证)30例(治疗组),布洛芬治疗肩周炎(寒湿痹阻证)30例(对照组).分别治疗2个疗程(28d)后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9.66%,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肩痹舒胶囊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布洛芬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周理;李峥嵘;蔡媛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医院管理人员工作压力的现状及其相关心理社会影响因素. 方法 随机抽取重庆市区6所军地医院400名医院管理人员,进行工作压力问卷、A型人格评定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工作控制点量表以及一般调查表调查.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累积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蛄果378名医院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平均水平为(85.27±13.64),其中工作压力中等者占65.61%,工作压力高者占19.05%;男性(以女性为参照)、年龄(以20~29岁组为参照)、职务(以低层为参照)、A型人格、外控性是工作压力的危险因素;B型人格、支持利用、内控性是工作压力的保护因素.结论 医院管理人员工作压力较高,政府、社会及单位应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其工作压力.促进其身心健康.
作者:王国威;崔建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索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中附加微波消融治疗房颤的疗效.方法 将66例风湿性瓣膜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3例在二尖瓣手术中行心内膜微波消融治疗,另外33例设为对照组单独行瓣膜手术.结果 微波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长于对照组(分别为(63.818±17.738)min vs(47.545±18.018)min;(108.879±32.191)min vs (85.333±22.885)minP<0.05);两组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23.212±5.946)d vs(24.697±9.252)d,P>0.05).术后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未出现需要二次手术的情况.平均随访(2.3±1.4)年,微波组72.727%(24/33)维持窦性心律;对照组15.152%(5/33)为窦性心律,P<0.05.结论 微波消融治疗房颤安全、有效,效果显著.
作者:钱峰;傅朝蓬;李莉;徐志云;邹良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2型DM不同肾损害期中的变化、临床意义及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将2型DM患者92例分为不同的组别,其中尿白蛋白正常组30例,尿白蛋白微量组32例,尿白蛋白明显增高组30例;糖耐量异常患者33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GF水平,同时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结果 糖耐量异常组和尿白蛋白正常组HG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尿白蛋白微量组及尿白蛋白明显增高组HGF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尿白蛋白明显增高组又显著低于尿白蛋白微量组(P<0.05). 结论 2型DM患者不同肾损害期HGF浓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检测血HGF水平可为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董敏;周厚清;张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洛美沙星与环丙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9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8例,应用洛美沙星注射液0.4g,ivdrip,qd,疗程7~10d;对照组50例,应用环丙沙星注射液0.4g,ivdrip,qd,疗程7~10d. 结果 实验组的痊愈率、有效率为81.25%、97.96%,对照组为76.0%、92.0%:实验组的细菌清除率为85.0%.对照组为84.21%;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反应率为4.44%,对照组为4.O%.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洛美沙星注射液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谢绍洽;谭志雄;郑创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洛泊对体外培养的浆液性卵巢癌细胞SKOV3凋亡的诱导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卵巢癌细胞SKOV3,用MTT比色法检测洛铂对SKOV3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洛铂对SKOV3细胞株的凋亡率. 结果 体外培养的卵巢癌SKOV3细胞经不同浓度的洛泊处理后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洛泊作用于卵巢癌SKOV3细胞可诱导细胞的凋亡. 结论 卵巢癌SKOV3细胞对洛泊敏感,洛泊对卵巢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途径实现的.
作者:段爱红;王辉;陈俊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妊娠期糖尿病干预性治疗对胰岛素抵抗及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46例为GDM组,正常孕妇42例为对照组.通过饮食控制、合理运动和胰岛素治疗对GDM组进行干预性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IR)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的变化. 结果 治疗前GDM 组与对照组比较,IR、I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血糖后,GDM组IR降低,IS升高,与治疗前比较羔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分泌功能下降是GDM的发病原因之一,早期控制血糖可避免造成孕妇胰岛β细胞的永久损伤,减少孕妇产后发生2型糖尿病的机会,从而改善GDM孕妇及其胎儿的预后.
作者:黄秀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2和4(Toll-like receptor,TLR2、TLR4)的表达在生殖器疱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2例生殖器疱疹患者及22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粒细胞表面TLR2和TLR4的表达.结果 TLR2和TLR4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上的表达相对较高,而在淋巴细胞和粒细胞上的阳性率平均值均低于5%;患者和对照组相比,各细胞表面TLR2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TLR4在两组淋巴细胞上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TLR4在单核细胞上的表达水平为(18.49%±10.01)%,显著高于对照组(8.02%:1:5.37)%(P<0.001);患者TLR4在粒细胞细胞上的表达水平为(1.90%±1.46)%,比对照组的(0.45%:L0.25)%明显升高(P<0.001).结沦单核细胞和粒细胞表面的TLR4在对病毒识别、增强特异性的信号传导、启动抗病毒的固有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幸彩梅;张明霞;李振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发热、腹泻、呕吐等临床表现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60例8个月~3岁患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更昔洛韦)和对照组(炎琥宁).观察2组治疗前、后发热、吐泻、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结合变化.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发热、呕吐、脱水、腹泻次数,血、便常规改变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治疗后,更昔洛韦组退热轮状病毒转阴和腹泻次数好转平均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d后消化道症状的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蒙传开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脐动脉用于冠状动脉架桥血管移植材料时去抗原性和抗钙化的较佳处理方式.方法 采用目前常规三种去抗原性方法分别处理脐动脉,后采用多聚环氧化合物(EC)行抗钙化处理;检测各种方法处理后血管的去抗原性与抗钙化效果.结果 冻干辐照+EC消除血管抗原性满意,但包理实验显示脐动脉钙化现象随时问延长而逐渐加强;戊二醛+EC组血管免疫原性明显减弱,且包理实验显示钙化情况轻,但血管材料质地变硬.血管管腔减小,管壁增厚,缝合困难并易撕裂;液氮深低温保存60d+EC处理后的脐动脉免疫原性亦明显降低,同时包理实验显示脐动脉钙化现象较轻. 结论 采用冻干十辐照+EC,液氮深低温+EC,戊二醛+EC等方法处理脐动脉后均可在不同程度上达到去抗原、抗钙化效果,而采用液氮深低温+EC方法处理脐动脉的效果较好,容易实施,且血管可较长时间保存.
作者:陈伟光;陈耀新;钟绍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福田区干部脂蛋白(a)[LP(a)]及部分血脂指标的状况.方法 将2 196例福田区干部及965例健康体检人员分组,检测其脂蛋白(a)及总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区干部体检中LP(a)偏高者达18.4%.老年干部组、中青年干部组、健康体检对照组中LP(a)偏高者分别为该细人数的22.1%、13.1%、8.3%,其中,LP(a)、CHOL同时偏高者分别占各组LP(a)偏高者中的45.8%、41.9%、38.8%;LP(a)、LDL-C同时偏高者分别占各组LP(a)偏高者中的18.8%、6.8%、3.7%.t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本区干部LP(a)偏高者比例较高,特别是老干部的比例更高,并且老干部中LP(a)、LDL-C同时偏高的比例较大.本区组织部门应在区干部体检中增加LP(a)的检验.
作者:莫凡;赵洁;韦宁;王琼;徐韵靖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lMHz低频超声诱导微泡破坏和高温热疗两种方法对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方法 将大鼠分为2个实验组与1个对照组,实验A组大鼠经股静脉注入微泡造影剂后,采用频率1MHz、声强1.2 W/cm的超声波经大鼠颅骨照射3min;实验B组大鼠于加温仓以36℃加温3h;对照组(C组)仅室温下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干湿重法测定脑水含量,伊文思蓝测定法观察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脑组织、脑细胞和血脑屏障病理学改变. 结果 超声联合微泡组和热疗组血脑屏障通透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电镜下微血管内皮紧密连接呈开放状态.结论 超声照射联合微泡和全身热疗均可开放血脑屏障.
作者:李征毅;刘友坦;冯健;吴凤林;李泉水;张家庭;郭进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超排及妊娠对CD4+CD25+Treg、CTLA-4(CD152)的影响,并比较妊娠结局CD4+CD25+Treg细胞及CTLA-4(CD152)水平.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卵泡期、黄体期及研究组卵泡期、黄体期、HCG日CD4+CD25+Treg/CD4+,ETLA-4(CD152)/CD4+百分数,并检测研究组不同妊娠结局CD4+CD25+Treg/CD4+百分数.结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的卵泡期CD4+CD25+/CD4+百分数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研究组黄卵泡期CI4+CD25+CD152+/CD4+CD25+百分数之间相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卵泡期与HCG CD4+CD25+CD152+/CD4+CD25+百分数之间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妊娠组与生化妊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组与生化妊娠组相比较(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组卵泡期、黄体期的百分数明显升高.E2与CD4+CD25+/CD4+之间并无相关关系.生化妊娠与临床妊娠的CD4+CD25+CD4+作回归关系分析二者之问存在相关关系.结论 ①超排中多个卵泡同步发育所致的高雌孕激素水在无外来抗原植入的情况下不能刺激CD4+CD25+Treg的增殖及CTLA-4(CD152)表达增高.②妊娠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数量上的高低与妊娠结局有相关关系,CD4+CD25+Treg细胞在妊娠免役耐受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志云;张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和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应用与单用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ercellular membrane thickness,IMT)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91例Ⅰ、Ⅱ级高血压且血脂正常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应用通心络胶囊每次四粒(0.38g/粒),每日2次;B组应用通心络胶囊每次四粒(0.38g/粒,每日2次,合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日1次,治疗12周.治疗前、后超声测定IMT、总胆田醇(TO、低密度脂蛋白C(LDL-C)三酰甘油(TG).结果 相对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血压显著下降(t=12.13~23.10,P<0.01),12周后血压趋于稳定,两组的降压幅度无显著差别(t=0.29~1.51,P>0.05).与治疗前比较,A组IMT显著降低(t=2.10、2.71,P<0.05),TC、LDL-C、TG无显著改变(t=0.21~0.63,P>0.05),B组TC、LDL-C、TG、IMT均显著降低(t=2.79~14.12,P<0.0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t=2.51~7.38,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应用与单用比较,逆转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颈动脉IMT的效果显著.
作者:张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