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洛伐他汀治愈便秘1例

高子用;刘厚庆

关键词:洛伐他汀, 治愈, 患者, 大便, 心绞痛, 心前区疼痛, 习惯性便秘, 住院期间, 牙痛, 血脂, 首发症状, 急诊入院, 呼吸困难, 果导, 高血压病, 辅助检查, 保护心肌, 治疗, 镇痛, 医嘱
摘要:患者男性,70岁,系一以牙痛为首发症状的心绞痛病人,心绞痛发作在3~4时睡眠中,始牙痛,旋心前区疼痛,伴呼吸困难和大汗淋漓.急诊入院后予吸氧、镇痛、扩冠、抗凝及保护心肌等治疗,6天后病情趋于稳定.该患者肥胖体型,有高血压病史10年,习惯性便秘近20年.大便通常3~5天1次.住院期间做辅助检查发现其血脂高,TC 8.54mm0l/L,TG 2.46 mmol/L,LDL-C 5.37 mmol/L,给予洛伐池汀20 mg,每晚睡前服[1].10余天后惊喜地发现大便较前通畅了,1~2天1次.有意将果导等停服,大便仍可保持在2天左右1次.住院3周出院时因其血脂仍高,嘱其继服洛伐他汀.后随访得知,该患者出院后遵医嘱一直在服用着洛伐他汀,未再服用果导等及其它润便剂,大便大体上仍可保持在2天左右1次,从未超过3天.其间患者曾有1次出外探亲周余,因忘带洛伐他汀致使便秘复返.继服后效果仍同前.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四肢骨折术后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内外固定术后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疗效.方法:对36例成人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内固定或外固定术后的患者,按不同的骨折、固定方法、阶段而采取不同的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早期、系统、恰当的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使69.44%骨折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对骨折或关节处骨折术后后期经积极的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亦取得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早期、系统、恰当的中西医综合治疗和功能锻炼,积极鼓励发挥患者的主观毅力,使关节功能取得大程度的恢复.

    作者:罗伟胜;吴天明;赵燕华;陆绍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福利院中老年人精神、躯体障碍评估

    目的:研究福利院中老年人的心、生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克莱顿皇家行为量表(CRBRS)对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社会福利中心的260名老人(≥50岁)精神和躯体障碍以及行为方面的变化进行测评.结果:(1)40名老人(15.38%)CRBRS得分超过20分,都被确诊为中度或重度痴呆.(2)总分在10~19分的老人共有108名(41.54%),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和躯体障碍.(3)CRBRS总分女性组稍高于男性组(t=1.31,P<0.05),且教育程度越低精神障碍症状越明显(F+2.5,P<0.01).(4)年龄越大,CRBRS总分值越高(F=3.23,P<0.01).结论:福利院中老年人的躯体障碍、精神障碍(抑郁、焦虑症状)突出,应对其心理卫生进行干预.

    作者:毛亚莉;刘建;张晓忠;刘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16例临床分析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是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与经典的肥厚型心肌病不同,常不伴有左室流出道梗阻和压力阶差,其发病率不高,但常易误诊,我们对16例AHCM观察分析结合文献探讨本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李宏宇;李秋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比较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护士压力源量表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表2 000份,其中精神科护士和综合医院护士各1 000份,精神科收回736份,有效561份;综合医院收回754份,有效597份.结果: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综合医院护士,SCL-90量表评分分别为1.35±0.51、1.29±0.37,P<0.05;护士压力源量表评分分别为2.49±0.38、2.36±0.40,P<0.05.结论: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综合医院护士差的现象应引起医学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建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维护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

    作者:成平;崔凤琢;任静;李会香;韩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脑电图对Creutzfeldt-Jakob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Creutzfeldt-Jakob病(CJ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例CJD患者进行脑电图跟踪观察.结果:脑电图有特征性改变,表现为弥漫性慢波或平坦波背景上出现阵发性周期现象.结论:脑电图对该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对怀疑CJD患者应早期反复进行脑电图检查.

    作者:马全有;王夏红;杨玲;成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397例精神发育迟滞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分析

    目的:探索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司法案件的特点.方法:收集本院近20年精神发育迟滞司法精神病学鉴定资料,组织专家进行再鉴定,输入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精神发育迟滞司法鉴定案件以农民、无业等社会底层人员居多,轻至中度智能障碍者占83.9%,未成年人所占比例相对较高(36.8%),男性以强奸(13.4%)、盗窃(11.1%)、杀人(5.3)、抢劫(5%)、伤害(3.5%)等案件为主,女性主要为性侵害案件,占所有女性案件的88.3%,智能水平和鉴定结果性别差异显著(P<0.01),男性智能水平好于女性,有责任能力的比例明显多于女性,民事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司法鉴定案件有自身的特征性,这为我们研究和预防此类犯罪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应用指导.

    作者:蔡德明;丁万涛;刘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微波治疗慢性咽炎咽异物感

    咽炎、咽异物感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在排除由功能性疾病及其它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咽异物感的同时,我科对1999年以来的256例确诊由慢性咽炎引起的咽异物感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采用微波加中药及中药治疗两种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永革;宋秀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PCDA在护理记录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PCDA法是程序化、标准化的一种科学工作方法,是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进行[1].我们将PCDA循环管理运用到护理记录质量管理工作中,收到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熊芬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手术前后临床分析

    目的:对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术前、术后的各项监测结果,评价手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多导睡眠图中的睡眠I期、睡眠Ⅱ期、睡眠(Ⅲ+IV)期、睡眠长暂停时间、睡眠总暂停时间、睡眠中低氧饱和度、睡眠呼吸紊乱指数的结果,按术前、术后分别进行配对对比分析.结果:睡眠I期、睡眠长暂停时间、睡眠总暂停时间、睡眠中低氧饱和度其配对分析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睡眠(Ⅲ+IV)期其对比分析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睡眠Ⅱ期、睡眠呼吸紊乱指数的对比分析结果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术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结构,并缩短呼吸暂停时间,提高睡眠中低氧饱和度.但对患者的睡眠呼吸紊乱指数没有明显的降低.

    作者:朱优立;马嵩;谢为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氨氯青霉素致迟发性全身药疹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19岁,2002年12月8号因右中指挤压(被机器)伤收住院.人院后经清创处理后,在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情况下,做青毒素试验阴性,即给生理盐水250 ml内加氨氯青霉素3.0 g静脉滴注,每日2次,应用的第7天,患者两手臂有少许点状皮疹,无任何不适感,未作任何处理,立即停用氨氯青霉素第9天后,患者除面部外,全身出现皮疹均呈粟粒样,尤其胸腹部更为严重,皮肤瘙痒,立即给抗过敏治疗,三日后药疹渐渐减退消失.

    作者:姜丽霞;李朝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楔状缺损的夹层修复与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的临床对比

    楔状缺损是牙齿唇颊侧颈部硬组织由于慢性磨耗所致的形如楔子的缺损.多见于中老年人,常波及多个牙齿,此类患者临床较为多见,修复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我们在临床上尝试使用玻璃离子粘固剂与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修复,效果良好.

    作者:杨辉;王爱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频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频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56例频发的T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以氯吡格雷(泰嘉,深圳信立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50 mg/d口服,4周一疗程,同时以低分子肝素钙(立迈青,合肥兆峰科大药业有限公司生产)5 000 U,每日两次,腹壁脐旁皮下注射,7天一疗程;对照组26例,以低分子右旋糖苷液500 ml+丹参针20 ml静滴,14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0%、93.3%,对照组分别为38.5%、73.1%,两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频发的TIA,疗效显著.

    作者:张垚;邹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重度妊高征合并视网膜脱离与母儿预后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一种常见的、直接威胁母儿安全的产科并发症.其主要临床特征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先兆子痫等.常合并眼底改变.而一旦合并视网膜脱离,则严重威胁孕产妇及婴儿的生命安全.如何降低妊高征患者围产病率及母婴死亡率是当前学者们关注的问题.我院从1995年1月-2003年10月,收治妊高征480例,其中合并视网膜脱离13例(2.5%).为探讨重度妊高征合并视网膜脱离对母儿的危害,现分析报道如下,以期大限度减少母儿合并症.

    作者:杨君;骆亚平;杨华;王保君;孔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药外洗治疗跖疣48例

    跖疣是发生于足底部的寻常疣,皮损为角化性丘疹,中央稍凹陷,外周有淡黄色高起的角质环,除去表面角质后,可见疏松的白色乳头状角质物,挑后易出血,数目多时可融合,有明显压痛,常因压迫发生疼痛,重者往往妨碍步行,影响工作.本人自拟中草药方剂水煎外洗,治疗跖疣48例,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倪绍军;战广茂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洛伐他汀治愈便秘1例

    患者男性,70岁,系一以牙痛为首发症状的心绞痛病人,心绞痛发作在3~4时睡眠中,始牙痛,旋心前区疼痛,伴呼吸困难和大汗淋漓.急诊入院后予吸氧、镇痛、扩冠、抗凝及保护心肌等治疗,6天后病情趋于稳定.该患者肥胖体型,有高血压病史10年,习惯性便秘近20年.大便通常3~5天1次.住院期间做辅助检查发现其血脂高,TC 8.54mm0l/L,TG 2.46 mmol/L,LDL-C 5.37 mmol/L,给予洛伐池汀20 mg,每晚睡前服[1].10余天后惊喜地发现大便较前通畅了,1~2天1次.有意将果导等停服,大便仍可保持在2天左右1次.住院3周出院时因其血脂仍高,嘱其继服洛伐他汀.后随访得知,该患者出院后遵医嘱一直在服用着洛伐他汀,未再服用果导等及其它润便剂,大便大体上仍可保持在2天左右1次,从未超过3天.其间患者曾有1次出外探亲周余,因忘带洛伐他汀致使便秘复返.继服后效果仍同前.

    作者:高子用;刘厚庆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膀胱平滑肌瘤1例

    患者女性,25岁.左腰胀痛伴尿频20天,经当地对症治疗无好转入我院.查体:T 36.8℃.腹平坦,软,左中下腹压痛,无肌紧张、反跳痛.肾区无叩痛.妇检:子宫正常大小,左附件区扪及一质硬、边界欠清、欠活动包块,约8 cm×7 cm×7 cm.辅助检查:血、尿常规、AFP、CA-125均(一);B超:盆腔实质不均质回声团块,考虑左侧卵巢肿瘤;CT示:左侧卵巢肿瘤,不排除膀胱肿瘤;膀胱镜检未见异常.在硬外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及双附件正常,在膀胱左侧有一包块窿起,质中硬,稍活动,肿块位于膀胱体壁浆膜层,边界清楚,包膜完整,行膀胱肿瘤剥离术.

    作者:陈其伟;杜正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实施早期干预后TCD的变化

    椎-基底动脉为脑后部区域(脑干、小脑)的主要供血血管,到目前为止,尚无公认的这一区域供血障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本研究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实施早期干预后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变化.旨在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李昌玲;李立芳;丰桂青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治疗方法.方法:所有病人均应用2 HRZE(S)/4 HR方案抗痨治疗,中毒症状较重者辅以激素治疗,选择30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对照组28例按照常规方式行胸腔穿刺抽液,对2组病人胸液消失时间,产生胸膜增厚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引流组与抽液组相比,穿刺次数明显减少,胸水消失时间明显缩短,治疗组<10天,对照组15~30天.引流组无并发症发生,后遗胸膜增厚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方法比较方便,胸水消失时间短、安全,患者痛苦小,疗效满意,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卫国;崔魁丽;尚好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小儿急性脓胸腋下小切口治疗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治疗小儿急性脓胸的手术治疗效果和手术配合体会.方法:通过对54例腋下小切口行脓腔清除术的手术配合.结果:右侧脓胸32例,左侧脓胸24例,手术平均时间60~100 min,术中失血量150~500 ml,病人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周.结论:腋下小切口是治疗小儿急性脓胸的有效的方法以及手术室护士熟练手术过程,严格无菌操作,默契配合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向青;耿汇涓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结直肠癌患者P53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与P53基因表达改变的相关性.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PCR(RT-PCR)检测P53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结直肠癌患者P53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从正常粘膜、癌旁组织、腺癌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且正常粘膜组与腺癌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与P53蛋白mRNA表达的降低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葛怀俊;周海滨;李真;楚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