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农村合作医疗对疟疾监测和防治的作用评价

许建卫;钟颜春;许时艳;吴显华

关键词:疟疾, 合作医疗制度, 监测, 防治, 农村
摘要:目的评价合作医疗制度在疟疾监测和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两个横断面调查,调查合作医疗制度前后试点乡的疟疾流行和居民的疟防知识情况,收集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乡和对照乡的常规疟疾监测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和比较各项指标,以用于评价.结果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提高了疟疾被动侦查的覆盖面和居民的疟防知识,减少了疟疾的发病和流行程度.结论只要合作医疗制度能顺利地运行,其对疟疾的监测和防治具有积极作用,问题的关键是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怎样维持它的运行.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海南省六大江河水质卫生调查

    目的了解海南省境内分布的六大江河水质卫生状况及受污染情况.方法采用环境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方法,分别对六大江河流域的基本卫生状况进行卫生学调查,并分枯、丰水期对各江河流域各断面水质进行29项指标的检测.结果①除南渡江上游外,各江河流域上、中、下游均有污染物排放,尤以昌化江流域排放量大;②经对六条江河枯、丰水期上、中、下游32个断面29项指标共2958个数据采样检验分析,发现水质感官指标、细菌学指标和铁普遍超标,pH值、挥发酚、耗氧量、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和锰在不同江河段面存在不同程度超标,氟化物和汞在南渡江、万泉河和昌化江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尤其是汞在万泉河中游及昌化江下游严重超标,大超标倍数分别为2.4倍和6.9倍.结论六大江河污染严重,应采取有效治措施.

    作者:于传龙;曹艳红;符致效;林武;陈彩云;易勇;孙平;吴柳坚;李波菊;林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OPS玻璃化冷冻小鼠MII期卵效果观察

    目的以小鼠为研究模型,探讨MII期卵母细胞冷冻后纺锤体和染色体改变的有效观察方法.研究OPS玻璃化冻存成熟卵的可行性.方法运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的光学切片和三维图像重建技术,系统研究了OPS玻璃化冷冻对小鼠MII期卵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影响.结果冷冻组卵复苏后存活率达58%,纺锤体和染色体形态正常率分别为46%和52%,与对照组(76%和70%)相比,差异具显著性(P<0.05).暴露组卵纺锤体和染色体结构正常率较对照组略有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LSCM能够清晰有效地观察冷冻对卵母细胞纺锤体和染色体影响.应用OPS玻璃化方法能够有效冻存卵母细胞.

    作者:王雁林;朱桂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试论图书馆与医院文化建设

    通过对医院文化概念的解释、医院图书馆与医院文化的关系及医院图书馆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等方面论述了医院文化为医院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医院图书馆为营造医院文化氛围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医院图书馆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赵金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龙胆泻肝汤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肝经循行部位治肝胆实火,下焦湿热不同疾病的疗法.方法3例不同疾病的患者均服龙胆泻肝汤中药.结果均痊愈.结论龙胆泻肝汤治疗肝胆经所过之处属肝胆实火,下焦湿热的疾病有较好效果.

    作者:张雄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磷酸萘酚喹片对恶性疟和间日疟疗效的观察

    目的观察磷酸萘酚喹片治疗恶性疟和间日疟.方法磷酸萘酚喹总量1000mg(10片)2d分服,首剂服6片,第2d服4片治疗恶性疟,600mg顿服治疗间日疟.结果恶性疟和间日疟分别治疗91例和78例,临床治愈率均为100%;其退热时间各为(33.88±20.30)h和(20.31±9.84)h;疟原虫转阴时间各为(54.67±12.56)h和(44.51±10.15)h.完成28d随访,恶性疟和间日疟各64例和50例均无复燃.结论磷酸萘酚喹片治疗恶性疟和间日疟具有使用方便、疗效确切、副反应轻等特点.鉴于部分病例退热和原虫转阴时间缓慢,建议与青蒿素类速效药物联用,取长补短,达到减少剂量,缩短疗程和延缓抗性产生之目的.

    作者:李兴亮;车立刚;李春富;李崇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江门市1983~2001年餐饮具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为了解江门市自1983年国家试行食品卫生法实施19年以来,全市餐饮具消毒合格率情况.方法对全市8个卫生防疫站1983~2001年餐饮具卫生监测年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年来全市共监测餐饮具1 266 476件,合格1 080707件,总合格率为85.33%.从1990年起连续12年达到85%以上,监测件数逐年增加,2001年为1983年的23.9倍.8个地区之间合格率为81.60%~89.73%.3个时期的合格率分别为75.75%、85.45%、87.14%.大中型饮食店与小型和个体饮食店合格率为88.75%、65.55%.结论全市餐饮具卫生合格率总体水平较好,而且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

    作者:杨祥璧;杨家慧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传染性肺结核病人葡萄糖耐量试验及分析

    目的了解传染性肺结核患者血糖耐量的异常性.方法对60例健康成人对照和6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于ZHRZE/4HR化疗前及化疗强化期(2个月)及化疗结束时(6个月)分别进行空腹血糖和采用WHO推荐的口服75g葡萄糖负荷量的测试.结果病例组化疗前和健康组的空腹血糖分别为4.8mmol/L和4.6mmol/L,(t=1.18,P>0.1)两者差异无显著;糖负荷2h后血糖分别7.2mmol/L和4.8mmol/L,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3.815,P<0.001).病例组化疗强化期和治疗未期的空腹血糖分别为4.6mmol/L和4.2mmol/L,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t=2.37,P<0.05),糖负荷2h后血糖分别为6.7mmol/L和4.8mmol/L,强化期明显高于治疗期末(t=2.94,P<0.01).结论传染性结核病患者容易出现糖耐量异常,当病情治疗痊愈时,患者的糖耐量逐步恢复正常,显示该类患者糖耐量异常的可逆性.

    作者:王凤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双氢青蒿素、防2对间日疟和抗药性恶性疟的预防效果

    目的评价双氢青蒿素及防2对间日疟和抗药性恶性疟的预防效果,指导高危人群预防服药.方法在云南省边境的勐腊县、景洪市和孟连县发病率≥8%的村子,随机分成双氢青蒿素(A、B)组、防2(C)组和空白对照(D)组进行预防服药控制疟疾现场研究.结果A组带虫率从服药前的10.40%(54/591)降到药后的6.95%(37/533),下降33.17%;B组下降84.70%;C组下降49.82%;空白对照组带虫发病率较观察前上升68.00%.结论双氢青蒿素每15d顿服6片,连续2月,对间日疟和抗药性恶性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防2对间日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作者:杨品芳;杨恒林;沈恒;逯春明;闻言;李兴亮;李春富;吴超;张志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免疫球蛋白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免疫球蛋白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免疫球蛋白治疗组20例,使用免疫球蛋白10g/人.d,同时加用地塞米松10mg/人.d,静滴10d;对照组(常规剂量类固醇治疗组)18例,使用地塞米松10~20mg/人.d静滴,10d为一疗程.结果免疫球蛋白治疗组20例的显效率为65%,显著高于对照组18例的16.7%结论免疫球蛋白是治疗多发性硬化快速有效、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付晓雪;周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欢迎订阅《肿瘤防治杂志》

    作者:《肿瘤防治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小牛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临床观察

    本院自1997~2000年,应用小牛胸腺肽治疗长期HBsAg、HBeAg均阳性和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获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童业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应用咽胃吻合术治疗下咽及颈段食管癌

    目的探讨下咽及颈段食管癌切除后咽胃吻合重建上消化道的手术疗效.方法自1992年4月~2001年1月对5例下咽癌、1例颈段食管癌采用手术切除,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咽胃吻合术重建上消化道,全部获得成功.结果6例术后全部恢复吞咽功能,并发症少.随访至今,2例术后2年死亡,1例1年半后死亡,1例10月后复发死亡,1例3年半后复发死亡,1例术后2年仍健在.结论咽胃吻合术治疗下咽及颈段食管癌具有吞咽功能恢复快、切除彻底、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下咽及颈段食管癌的首选方法.

    作者:林振群;况光仪;陈锋夏;王德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农村合作医疗对疟疾监测和防治的作用评价

    目的评价合作医疗制度在疟疾监测和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两个横断面调查,调查合作医疗制度前后试点乡的疟疾流行和居民的疟防知识情况,收集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乡和对照乡的常规疟疾监测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和比较各项指标,以用于评价.结果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提高了疟疾被动侦查的覆盖面和居民的疟防知识,减少了疟疾的发病和流行程度.结论只要合作医疗制度能顺利地运行,其对疟疾的监测和防治具有积极作用,问题的关键是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怎样维持它的运行.

    作者:许建卫;钟颜春;许时艳;吴显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38例新生儿低血糖症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对38例新生儿低血糖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结果38例中31例31h内治愈(占81.6%),5例使用激素等治疗后恢复正常(占13.2%),2例因原发疾病加重而自动出院.结论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治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加强保暖,保持正常体温,减少能量消耗是防治本病的重要措施;②早期多次足量喂养是防治本病的关键措施;③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血糖是早期发现和指导低血糖治疗重要手段;④静注适宜浓度和速度的葡萄糖是治疗新生儿低血糖的有效的措施;⑤加强对原发性疾病的治疗,护理对防治本病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川碧;郑通喜;苏峥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食用曼陀罗中毒报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野菜成为时尚之举,许多野菜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常有药用功效,食疗兼宜.

    作者:徐文杰;徐文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万宁市消灭脊髓灰质炎措施与效果评价

    目的为总结万宁市实施消灭脊髓灰质炎措施后的效果,为证实万宁市实现消灭脊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万宁市历年脊灰疫情资料及儿童脊灰疫苗免疫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集儿童末捎血检测脊灰抗体水平,对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进行病原学监测并对万宁市消灭脊灰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结果万宁市1990~2000年维持较高的常规免疫、强化免疫接种率和人群抗体水平;AFP监测敏感性和及时性达到WHO证实标准;管理与社会动员措施落实;经病原学监测证实,万宁市自1993年起无脊灰野毒株病例发生.结论万宁市通过采取免疫、监测、管理、社会动员等消灭脊灰措施,已连续10年无脊灰病例发生,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本-效益比值为1:28,为海南省消灭脊灰做出了显著贡献.

    作者:朱辉峰;李海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第四脑室囊虫病诊断及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四室脑囊虫诊断及治疗方治.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5月~2002年12月收治的四室脑囊虫21例,术前所有患者行头颅CT扫描,其中15例MR检查,21例患者行血清及脑脊液囊虫ELISA检查.所有患者术前1d行脑室外引流,均经枕下正中入路行四室囊虫摘除术,其中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CT扫描示四脑室呈囊性扩张且伴脑积水,MRI矢状位T1加权像示四室完整的包囊.血清囊虫ELISA检查19例阳性,脑脊液21例阳性.所有患者术后高颅压症状均立即解除,随访27.4月未见复发.结论MRI是诊断四室脑囊虫准确的方法.血清囊虫ELISA检查简便,但脑脊液检查比血清更敏感.术前脑室外引流很有必要,枕下正中入路四室囊虫摘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袁治;王维平;丁永忠;张建生;吴小璐;裘明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蒿甲醚治疗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初步观察

    目的观察蒿甲醚治疗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效果.方法给予SD大鼠皮质激素后肌肉注射或灌胃蒿甲醚,剖杀大鼠后取肺组织制肺印片观察包囊数.结果不同给药方式的给药组包囊密度与不给药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而阳性对照组则有显著减虫作用.结论大剂量蒿甲醚对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无预防和治疗作用.

    作者:姚俊敏;蔡玥;施晓华;翟自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海口市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了解海口市儿童幽门螺杆菌(H·pylori以下简称Hp)感染率,探讨社会经济务件等因素对H p流行的影响;H p的感染途径及其致病性,为在儿童期是否作H p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胃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海口市1000名3月~14岁儿童进行HpIgG抗体检测并作分析.结果①海口市儿童Hp平均感染率为25.6%,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有递增趋势,13~14岁的儿童感染率为37.4%;②生活环境好的Hp感染率(13.57%)与生活环境差的感染率(33.17%)比较,家庭收入高的Hp感染率(15.20%)与低收入的感染率(38.76%)比较差异均显著;③有胃十二指肠疾病者Hp的感染率高达75.0%.结论①海口市儿童存在较高的Hp感染率,且随着年龄的增加递增.②环境因素和家庭经济收入与Hp感染率之间存在负相关.③Hp感染存在家庭聚集现象,存在人-人传播的可能性.④并非Hp感染均致病,可能与株间毒力不同有关.

    作者:王梅;饶世立;阮国涛;胡松;徐家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广州市735例人工流产妇女的节育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行人工流产妇女的节育情况,探讨人工流产的原因.方法对735例行人工流产术的妇女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记录她们的节育情况,导致人工流产的原因,对节育措施的认识和可接受性.结果65.3%的人无避孕;94.8%的人听说过1种以上的避孕方式;47%的人对如何实施避孕一无所知;52.4%的人工流产是由婚前性生活导致,已生育者在哺乳期行人工流产占8%.结论婚前性生活及产后哺乳期是计划生育管理的重要时期.未婚青年普遍缺乏避孕知识,必须加强教育,以减少过高的人工流产率.

    作者:赵虹;梁丽群;秦艳湘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