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种灾害医疗救援用车载式多功能水处理器的研制

王庆梅;罗耀全;陈科;魏静蓉;李斌

关键词:灾害医疗救援, 水处理设备, 纯化水, 软化水, 移动式医院
摘要:目的研制一种车载式多功能水处理器,解决我国较大规模灾害条件下开展医疗救援用水困难的问题。方法基于地震、洪涝等灾害地区野外水源的特点,创建一种利用灾害救援地野外水源一体化产、供软化水和纯化水的技术,并研制一种由前处理系统、离子交换系统、反渗透系统和储存及输送系统等部分构成的小型车载式多功能水处理设备。结果成功研制出车载式多功能水处理样机,并通过池塘水、汛期江河水的造水试验和造水稳定性及供水试验,证实该设备在灾害救援地的产、供纯化水和软化水的通量,分别达到2080 L/d和12100 L/d,能满足开展较大规模医疗救治对纯化水和软化水的需求。结论车载式多功能水处理器的成功研制,为解决我国较大规模灾害条件下开展医疗救援的用水困难和移动式医院建设,提供了新方法和新设备,值得推广应用。
局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流产术后再次意外妊娠原因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分析人工流产术后再次意外妊娠的原因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4000例,选取人工流产术后再次意外妊娠的1723例患者为观察组,在未发生意外妊娠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723例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中年龄小于19岁、农村户口、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产妇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未婚同居、性伴侣在2个以上和首次性行为在17岁以下人数进行观察。结果4000例入组产妇当中,发生再次意外妊娠的产妇所占比例为43.08%(1723/4000);字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年龄小于19岁、农村户口、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产妇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未婚同居、性伴侣在2个以上和首次性行为在17岁以下是人工流产术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低、文化程度低、收入低和性观念开放是人工流产术后再次意外妊娠发生的关键因素。

    作者:马凤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STAT3介导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大鼠心肌经历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探讨缺血后处理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探寻STAT3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缺血后处理组+NSC-74859( STAT3抑制剂)组。建立大鼠离体心脏工作模型,观察心脏在各组条件下心率、LVSP、+dp/dtmax、-dp/dtmax、冠脉流量的变化及心肌酶谱的改变。结果缺血后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复灌期心率,冠脉流出液中CK 及LDH 的含量明显降低,左室收缩压、左心室压力变化率、冠状动脉流出量明显升高。而抑制STAT3表达后,此保护效应明显减弱。结论缺血后处理有助于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损伤,这一作用由STAT3转录因子介导。

    作者:沈诚;陈建明;胡义杰;宋毅;袁晔;钟前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3种带气囊气管切开导管试堵管封堵方法的应用

    气管切开术是通过手术方法将气管切开,插入气管套管以形成人工气道,解决呼吸困难或窒息的一种技术[1],气管切开的患者一般在拔管前都常规需要试堵管,其目的在于观察患者是否可通过口鼻呼吸,是否会出现呼吸困难。带气囊气管导管的患者试堵管,由于没有配套的封堵器,根据经验我科通常采用定制的软木塞给予试堵管,但由于导管内径大小不同经常出现管与塞不匹配的情况,也有文献报道使用橡皮塞、棉签、一次性输液器茂菲氏滴管[2]等,但消毒程序繁琐且不易固定。笔者根据临床工作总结出三种带气囊气管切开导管堵管封堵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雪;黄茂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9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观察患者在麻醉之前、检查中以及意识清醒时的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将呼吸抑制情况和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患者用药后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均下降,P>0.05,无统计学意义;丙泊酚总量和呼吸抑制2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中麻醉的时间长、呼吸抑制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毛芳;唐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超短波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膝骨关节炎的主要改变是关节软骨面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临床上多表现为关节疼痛和活动不灵活,后期严重者骨端可变形,关节面凹凸不平[1]。关节镜手术可去除增生骨质,修复关节结构。术后护理与康复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非常重要。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86例关节镜术后膝关节炎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术后治疗护理与超短波联合常规治疗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晓津;李华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严重创伤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创伤是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尽管目前在创伤预防、急救及新药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引起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即是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1]。虽然创伤后发生MODS的病理过程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广泛的不可控制的免疫炎症反应可能在重要生命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中具有关键作用[2-3],这一观点已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和临床医生的认同,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作者:杨新征;朱宝宇;于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47例烧伤外科儿童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烧伤外科儿童手术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2年3月我院施行的烧伤外科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儿童组47例,成人组244例,比较儿童手术与成人手术的不同之处。结果我院烧伤外科实施的儿童手术中女性患者比例高于成人组,手术种类以烧伤手术(特别是烧伤畸形整形手术)和皮片修复手术居多,创面修复手术、感染手术较少。儿童组和成人组的术前生理指标差异不大,手术疗效相似。结论通过积极有效的术前准备,可积极开展烧伤外科儿童手术,并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倪俊;顾海峰;许献荣;陈瑞彩;张杏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金丝桃苷对CCl4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抗氧化应激研究

    目的研究金丝桃苷( Hyp)对四氯化碳( CCl4)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大鼠CCl4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Hyp对急性肝损伤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检测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T-SOD)、谷胱甘肽( GSH)的活性及丙二醛( MDA)含量变化。结果 CCl4模型组大鼠肝组织HE染色病理检测结果见明显炎症变性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现象;Hyp高剂量60 mg/kg、中剂量30 mg/kg治疗组的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改善;Hyp治疗组肝组织中T-SOD、GSH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并存在量效关系。结论 Hyp对CCl4引起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

    作者:黄明春;陈剑鸿;胡小刚;夏培元;蔡永青;王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学留学本科生人体解剖学教学体会

    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逐年提高,留学生教育己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反映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留学生教学的研究也成了各高等院校的一个崭新课题[1-2]。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为探索适合留学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我校自2005年开始招收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国家的医学留学生,大部分学生语言使用英语。本文将本教研室教师的留学生教学请况与外籍教师的教学情况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本斯;王勇;代金灿;成家茂;邓仪昊;张秀君;王靖;杨开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3种术式治疗重睑术后及甲状腺眼病并发上睑退缩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3种术式上睑退缩的疗效。方法重睑术后及甲状腺眼病并发上睑退缩患者15例分为A、B、C组,A组5例9只眼采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治疗,B组5例10只眼采用上睑提肌中央腱膜切断术矫正,C组5例9只眼采用上睑提肌和Müller肌(穆勒氏肌)延长术矫正上睑退缩,观察3种术式的疗效。结果 A组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72 h后,5例(9眼)上睑退缩外观明显改善,维持4~6个月后恢复至以前未注射时状态;B组上睑提肌中央腱膜切断术,术后睑外形自然,睑闭合自然,其中有2例复发;C组上睑提肌-穆勒氏肌延长术,术后随访3~24个月效果满意,术后无复发和并发症。结论3种治疗上睑退缩的方法对静止期上睑退缩均有效。采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方法简便,疗效可靠,但持续时间较短,需反复注射;采用上睑提肌中央腱膜切断术操作简单,但不易正确量化且回缩略多;上睑提肌-穆勒氏肌延长术方法较简便,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作者:李曾显;柴琳琳;杨东运;李世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配合

    阴茎癌是一种少见的泌尿生殖系肿瘤,在卫生习惯差和不作包皮环切的地区仍是威胁生命的重要原因[1],而区域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是它主要的预后因素。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引导下的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阴茎癌微创手术已在临床开展。我院至2012年以来共开展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10余例,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手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谢桂珍;甘晓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构建hTNF-α/293基因细胞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观察稳定转染hTNF-α/293基因细胞对人结肠癌( LOVO)细胞生长增殖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ELISA检测稳定转染hTNF-α/293基因细胞和Hek-293细胞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观察体外培养中,hTNF-α/293基因细胞与LOVO细胞共同培养,于不同的时间点,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LOVO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结果重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到了hTNFα蛋白体外表达,检测表明hTNFα/293细胞组和hTNFα阳性组对共培养的LOVO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结论提示稳定转染hTNF-α/293对LOVO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效应,且呈现出良好的数量依赖关系。由于TNF-α/293基因细胞可有效分泌hTNFα蛋白,并能分泌到细胞外。

    作者:高宇红;薛毅珑;潘静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晚期巨块型原发性肝癌的介入热化疗栓塞治疗

    目的探讨介入热化疗栓塞( IHC)治疗巨块型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并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进行对比。方法 IHC治疗的中晚期巨块型原发性肝癌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单纯行TACE治疗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生存质量、二次手术率、血清AFP下降程度、生存率及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有效率(79.4%)显著高于对照组(56.3%), 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二次手术切除率(70.6%)显著高于对照组(43.8%),P<0.01。观察组经治疗后Karnofsky评分增加20分以上者(35.3%)显著高于对照组(12.5%),P<0.01;AFP下降程度大于50%者所占比例(52.9%)显著高于对照组(25.0%), P<0.01。观察组术后12、18、24个月患者存活率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IHC治疗巨块型原发性肝癌疗效显著,可增加患者二次手术的机会,是治疗巨块型肝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

    作者:罗舒;陈非;郭黔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分类心理护理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

    急性百草枯中毒是常见的急性中毒之一,病情复杂,致残致死率高[1]。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减轻症状,改善预后。我们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20例重度百草枯重度患者进行分类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冬梅;孙溦;张怀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胆胰汇合部异常与胆源性慢性胰腺炎的关系

    目的探讨胆胰管合流异常( APBDJ)在胆源性慢性胰腺炎( BCP)中的发生率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我院临床确诊MRCP、ERCP以及T管造影显示胆胰管共同显影的患者1373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共发现47例 BCP 患者,其中17例发现有 APBDJ,共同通道的平均长度(19.3±7.2) mm,长40 mm,短11 mm。结论APBDJ造成的胰反流可能是胆源性慢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

    作者:陈治明;周克;吴平;陈珏;周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低氧诱导肺动脉内皮细胞转分化的初步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低氧培养下肺动脉内皮细胞转分化现象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对内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组织贴壁法分离培养的肺动脉内皮细胞,分别在常氧(含21%O2、5%CO2、74%N2混合气体)和低氧(含1%O2、5%CO2、94%N2混合气体)条件下培养1、4、7 d,检测细胞形态表型变化和TGF-β1表达水平。不同TGF-β1或其抑制剂SD-208刺激肺动脉内皮细胞,检测平滑肌细胞标准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来判断肺动脉内皮细胞转分化情况。结果低氧培养铺路石样肺动脉内皮细胞逐步向α-SMA高表达的多角形细胞改变,且TGF-β1表达水平明显增高。 TGF-β1能刺激肺动脉内皮细胞可出现α-SMA表达的增加,SD-208可抑制上述改变。结论低氧可促进肺动脉内皮细胞向平滑肌样细胞转分化;TGF-β1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胡义杰;李志平;陈建明;沈诚;宋毅;钟前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微创手术护理快速反应流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随着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也愿意选择创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的微创手术。面对不断更新的手术仪器设备,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的手术器材,以及患者数量多、手术时间短、连台手术周转快等现状,为了做好微创手术快速周转以及手术室全程护理的细节,保证微创手术安全高效开展,自2011年以来,我院手术室应用多种微创手术快速反应流程护理技术,较大程度上提升了微创手术护理质量,加快了手术周转,赢得了外科医生和患者的好评,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曾俊;周娅颖;王莉;朱娅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利用循证医学原理指导骨科临床实践与教学

    循证医学是一种实证医学与求证医学。将循证医学与现代骨科学相结合便产生了循证骨科学。随着世界范围内循证研究的广泛开展和国际权威骨科杂志( JBJS)循证骨科学栏目的开辟,临床骨科医学研究和临床骨科实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临床骨科学正在由传统的经验医学模式不断向循证的模式实施着转变。伴随着临床医疗模式的改革,将循证医学理念适时的引入当临床教学中是迫切而必要的。

    作者:谢肇;喻胜鹏;黄科;周维;杨子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手术室开展晨间手术的实践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发展及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手术量迅猛增加。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缩短外科患者平均住院日,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达到成本-效益大化,我科利用早晨黄金时间开辟了绿色通道,开展了晨间手术。所谓“晨间手术”,即:将手术时间在1~2h内的短小手术安排在正式上班时间前进行。于早上6:00接患者,7:00手术正式开始,结束时间控制在8:30前完成,不影响当日常规手术的开展。我院开展一年多来,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莉;杨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9例报道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全结肠切除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FAP)的应用价值。方法9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应用腹腔镜实施全结肠切除术,对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9例 FAP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病例,手术时间230~310 min,术中失血量80~210 mL,肛门排气时间为术后2~3 d,住院时间为12~14 d,随访6~36个月,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切口小美观,术后恢复快,效果良好。

    作者:甄四虎;侯会池;王少文;李伟;刘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局解手术学杂志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