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堂;温宏
目的:测试人股骨在相同载荷状态下不同截面和部位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取健康成人新鲜股骨标本4只,将其自上而下四等分,在其等分点划周线,并将截面周长四等分,确定各面的后内前外,4个标志点.用MTS试验机进行各面各点的纵向压缩、三点弯曲及轴向扭转测试.结果:测试结果显示,股骨干在相同载荷时各个截面所承受的载荷不同,纵向压缩1000N时,压应变在近端1/4内侧点大,平均值为—1.05E—03(mm/mm),张应力在其外侧点大,平均值为6.63E—04(mm/mm).三点弯曲在300N压力时,股骨中间1/2端,内侧点为大张应变,平均值为1.18E—03(mm/mm).轴向扭转对股骨下段以N·m·s的速度施加N·m外翻扭矩时,近端1/4前侧点,扭转角度大为1.85°.结论:在相同载荷下股骨干不同部位所受力不同,揭示了股骨干各种骨折类型的创伤机理.
作者:祁振喜;张德祥;卫岐山;卢汉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隐匿骨折的诊断价值,特别是其MRI的信号特征.方法:使用日立MRP—7000AD(0,3T)永磁型共振仪,分析39例膝关节隐匿骨折的MRI信号特征.结果;常规扫描显示34例,表现为骨髓腔内T1WI低信号,STIR,T2WI高信号;5例微小损伤在反相位GET2WI清晰显示,表现为外周低信号带,中间等、高信号病灶.结论:MRI能清晰显示膝关节骨损伤的范围和程度,应作为膝关节不典型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在膝关节隐匿骨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成德元;秦永春;王孟丽;张军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自1998年1月~2002年7月,先后应用可吸收内固定螺钉治疗各类骨折患者48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并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中,男39例,女9例,年龄大78岁,小19岁,平均41.5岁.骨折类型:股骨头骨折5例,桡……
作者:陈雷;刁晓明;程立军;叶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家庭病房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疾病治疗和健康保健模式.护理工作走向社会,走向家庭,使一些不愿住院,不需要住院或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接受住院的病人得到治疗和护理,是开展社区医疗服务的方向.我骨科家庭病房多年来实施家庭病床的治疗与护理,收……
作者:郑爱荣;王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是目前临床上应用多的脊柱后路内固定方法.它通过椎弓根这个“力核”达到三维固定.然而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因其脊柱的骨质状况较差,故很难获得稳固的内固定,给脊柱外科手术带来极大困难,如何提高椎弓根螺钉系统对骨质疏松患者脊柱固定的稳定性,是当前脊柱外科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就近年来对加强椎弓根螺钉系统稳定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罗亚平;沈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逆行比目鱼肌内侧半肌骨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逆行比目鱼肌内侧半肌骨瓣转位加中厚皮片,一期修复胫骨远端骨、软组织缺损9例.结果:9例肌骨瓣及游离皮片全部成活,胫骨远端缺损区3~6个月获骨性愈合.结论:逆行比目鱼肌内侧半肌骨瓣修复胫骨远端骨、软组织缺损成活率高,操作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宏倬;申永平;薛峰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清创过程对开放性手外创面常见污染细菌种类的影响.方法:200例开放性手外伤,于急诊室、手术室刷洗创面后、清创后、关闭伤口前分四次取材,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急诊室、手术室刷洗创面后、清创后及关闭伤口前的细菌检出率分别为71.5%(143/200),74.0%(148/200),33.5%(67/200)及25.50%(51/200).术后伤口感染率为3.5%(7/200).结论:开放性手外创伤面菌种分布广泛,彻底的清创及保持手术室常用器具的清洁是降低术后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宏;王欣;陈青山;章伟文;陈德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自1991年8月~2002年1月收治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2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男性17例,女性4例.年龄18~71岁,平均39.8岁.自动加压钢板内固定14例,普通钢板内固定3例,钢丝内固定1例,梅花型髓内针固定3例.发生内……
作者:金正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1993年10月~2002年8月采用截骨矫正,可吸收线内固定治疗肘内翻畸形1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19例,女16例;大年龄为12岁,小年龄为5岁,平均8岁.手术时间:1年以内4例,2年……
作者:郑明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股骨髁上钉治疗股骨髁部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9年6月~2002年9月对52例股骨髁上、髁间粉碎骨折采用小切口复位带锁髁上钉内固定治疗,骨折多为股骨远端骨折AO/ASIF分类A、C型.结果:膝关节功能在4~6周内恢复至正常达95%以上,复查X线片对位良好达100%,3个月内均有明显骨痂形成.结论:股骨髁上带锁髓内钉操作简单,无需广泛剥离,固定牢固确切,重建膝关节的解剖结构,早期功能康复,骨折愈合率高.
作者:曲巧格;于中生;张会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浮膝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3年~2001年共收治46例浮膝损伤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治疗方法分为交锁髓内钉,非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保守治疗.将三组的疗效、预后进行分析.结果:采取内固定治疗者其疗效、预后优于保守治疗组,其中以交锁髓内钉治疗者更为明显.结论:在创伤性浮膝治疗中采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英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带血管蒂骨膜植入在治疗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自1996年9月~2000年4月采用滑膜切除,开窗减压、死骨刮除及带旋股外侧血管蒂骨膜植入综合方法治疗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26例.结果:以髋关节功能和X线片改变为评定标准,本组优良率92.3%,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该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继东;韦敢;黄国忠;汤正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不满意原因及水平后脱位的发生和预防.方法:对297例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行手法复位蛙氏位、人体位(human position)石膏固定后观察.结果:此方法治疗过程中出现水平后脱位6例6髋,对治疗影响较大.结论;手法整复蛙氏位或人体位固定是治疗小儿先髋的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但并发水平后脱位使患儿丧失了佳治疗时机,应警惕和预防.
作者:董晓斌;孙月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肱骨中下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或取内固定术时操作不慎可引起医源性桡神经损伤,致术后桡神经功能障碍,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为避免类似的失误,提高诊治水平,自2000年6月~2002年6月,我们尝试采用术中将桡神经后置的方法,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贺建军;曹凤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客观参数在儿童化脓性髋关节炎诊断中的敏感性.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6例6岁以下儿童,检测体温、白细胞计数和血沉在儿童化脓性髋关节炎诊断中的敏感性.结果:平均体温38.4℃,其中65%体温超过38℃.平均白细胞计数是13.5×10~9/L,73%白细胞计数大于0.9×10~9/L.平均血沉是51mm/h,95%大于20mm/h.虽然35%患者体温正常,27%白细胞计数正常,但仅5%血沉正常.新生儿无发热(平均体温36.7℃),白细胞计效无增高(平均0.93×10~9/L),但血沉增高(平均45mm/h).结论:三项指标中,血沉是6岁以下儿童化脓性髋关节炎敏感指标.
作者:刘忠堂;温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工假体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及原理.方法:1998年7月~2002年7月,采用人工假体置换手术治疗8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28例,其中Evans Ⅲ型6例、Ⅳ型19例、Ⅴ型3例.手术以后以髋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及生活自理情况等为观察指标.结果:28例患者经0.5年~4年随访,优良率为85.8%.无一例死亡,未出现假体下沉、松动等现象.结论:人工假体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近期疗效令人满意,但远期疗效仍需继续观察.
作者:索鹏;石亚萍;梅汉尧;陈永源;王浩杰;周永顶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移位椎的定位方法和移行椎对腰椎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2例腰椎疾患手术治疗的病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26例,腰椎骨折15例,腰椎滑脱9例,腰椎结核2例,术前均经过X线摄片、CT或MRI检查.结果:腰部疾患合并移行椎的病例并不少见,本组病例占同期腰椎手术病人的5.3%.腰椎出现移行椎,其定位则有L_4~S_1,L_5~L_6,L_6~S_1.结论:腰部疾患合并移行椎时,腰椎数量发生改变,定位诊断非常重要.要确定手术部位,X线定位片(包括术中X线透视定位)、CT或MRI片缺一不可,但必须注意的是,腰椎CT和MRI检查结果是以骶椎为基准定位,也就是从下往上定位,普通X线片是从上往下序列,两者定位诊断的差异,手术时必须高度重视.
作者:叶应荣;袁宏伟;路闯;王灿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氯胺酮麻醉又称分离麻醉,因其诱导迅速,作用时间短暂,临床常用于小儿中小手术的麻醉.现将我科一年来氯胺酮麻醉用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蛙式石膏外固定术患儿139例进行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何富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 病历摘要患者男,48岁,维族,因车祸导致全身多处骨折入院,X片显示:左锁骨骨折,左1~10肋骨骨折,并发左肺挫裂伤,血气胸;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左股骨内上髁骨折,左胫腓骨骨折,右胫骨平台粉碎骨折,并有创伤性休克.入院后抗休克、抗炎、补液对症治疗,胸腔闭式引流,左股骨髁上、跟骨持续……
作者:曾宪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腰椎管狭窄症为骨科常见病,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并结合CT,MRI,脊髓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做出.临床上患者常常主诉症状较多,而临床检查体征不明显.腰椎管狭窄症多为中、老年人,影像学检查病变牵涉多节段,所以在手术治疗中往往不能准确判断,做出准确的定位,使手术扩大化或手……
作者:张军华;文益民;葛宝丰;曾述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