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延荣;王银喜
目的 探讨几种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用指端带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18 例,用食指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22 例,用大鱼际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20 例,用第一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12 例.结果 72 例皮瓣全部存活,18 例神经血管带蒂岛状皮瓣拇指异位感觉全部恢复,22 例食指背侧岛状筋膜皮瓣中有16 例异位感觉恢复,6 例尚在随访中.大鱼际筋膜逆行岛状皮瓣12 例感觉建立,为恢复保护性感觉,8 例尚在随访中.第一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8 例感觉建立,为恢复保护性感觉,4 例尚在随访中.结论 几种岛状皮瓣各有优缺点,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作者:李文东;陈宏;章伟文;王欣;周黎明;王晓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尺骨鹰嘴骨折属关节内骨折,处理不好,容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而影响肘关节功能.从1998年6月至2005年6月,我院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和鹰嘴钩钢板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尺骨鹰嘴骨折46 例,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涂万荣;陈枫文;陈刚;莫树喜;丁援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股骨干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其治疗方法很多.自2001年1月至2004年1月我院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66 例,就其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安心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AO分类C型桡骨远端以背侧关节面塌陷为主的骨折采用外固定架治疗效果.方法 对10 例该类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根据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随访10 例,时间2~20个月.骨折均愈合.腕关节功能评价,优8 例,良1 例,可1 例.结论 采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以背侧关节面塌陷为主的C型骨折是一种安全、简便、可靠的方法.
作者:刘勇;连霄飞;范茂洪;江学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移位骨折采用三叶草钢板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三叶草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8 例,按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20 例,三部分骨折13 例,四部分骨折5 例,其中骨折伴脱位3 例.结果 36 例获得平均13个月(3~28个月)随访,2 例失访.36 例均骨性愈合,无畸形愈合,无肱骨头坏死.按Neer评分标准评分,优27 例,良6 例,可2 例,差1 例,总优良率91.6%.结论 采用三叶草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训练,术后功能恢复满意,值得提倡.
作者:徐刚;夏(钅监)芳;杨锋;陶勇;谢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之一,其中伸直型居多.临床治疗此种骨折常见的方法是手法整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如果治疗不当极易发生肘内翻畸形,严重影响或丧失肘关节活动功能.我院从1995~2004年共收治87 例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通过临床观察认为形成肘内翻的主要原因是骨折远端向尺侧移位及尺侧骨皮质被挤压、塌陷、嵌插导致远折端向侧方倾斜所致.因此通常在治疗值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时,如何降低和预防肘内翻畸形是值得重视并研究的问题,现报告如下.
作者:库尔班·木萨;吾斯曼·亚森;吾斯曼·牙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术后护理.方法 分析60 例70 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结果 全部病人的合并症经术前处理相对稳定,全部平稳渡过手术期.结论 高龄病人手术风险较大,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葛品芬;高琴;郭建栋;刘亚芬;顾莲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已经非常成熟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John Charnley,他开创了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新时代,他设计的低磨损全髋关节假体,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里程碑.Charnley也被誉为现代全髋关节置换术之父[1].
作者:石俊俊;纪斌平;赵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shape memory alloy encircling fixer,SMAEF)治疗上肢长骨干复杂骨折的疗效,并与动力加压接骨板(dynamic compressive plate,DCP)进行临床对比研究.方法 随机选择2001年6月至2004年12月入院的上肢长骨干复杂骨折75 例,分别采用SMAEF(38 例)与DCP(37 例)进行内固定治疗.经6~30个月(平均1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骨愈合时间、伤口感染率、骨不连发生率和疗效优良率.结果 SMAEF组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DCP组(P<0.05),两组的伤口感染率无差异.SMAEF组骨愈合时间显著短于DCP组,骨不连发生率也低于DCP组(P<0.05).根据综合评定标准,SMAEF组疗效评定优良率高于DCP组(P<0.05).结论 SMAEF具有良好的抗弯曲、抗扭转作用,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SMAEF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和较少应力遮挡效应等优点,是治疗上肢长骨干复杂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袁艾东;李文锐;李文虎;蔡广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脑脊液漏是椎管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处理不当有导致椎管内或颅内感染的危险.宝丰县中医院从1990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共进行各种椎管内手术391 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9 例,经过治疗均治愈,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朱国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使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体会.方法 运用国产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21 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解剖复位,骨性愈合.在愈合过程中骨折无移位现象发生及伤口红肿、渗液现象的出现.结论 国产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对人体无不良反应.
作者:朱文骏;车坚;吴俊;吴亮;肖裕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制备PLGA-bBMP,PLGA-bBMP-IGF-Ⅱ,PLGA-bBMP-IGF-Ⅱ-bFGF三种诱导骨再生膜并比较其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IGF-Ⅱ,bFGF和bBMP,分别与PLGA复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三种诱导骨再生膜,用其修复兔桡骨骨缺损,以单纯PLGA膜作为对照组,分别在2、4、8周进行大体、组织形态学、四环素示踪和组织形态计量学观察骨缺损的修复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三种生长因子存在时间.结果 提取的小牛骨bBMP能诱导成骨,三种诱导骨再生膜均能在体内诱导新骨的形成,明显优于PLGA(对照组),其诱导效果呈现PLGA/bBMP(B组)<PLGA/bBMP+IGF-Ⅱ(C组)<PLGA/bBMP+IGF-Ⅱ+bFGF(D组).结论 三种诱导骨再生膜均具有诱导成骨作用;bBMP、bFGF及IGF-Ⅱ与PLGA膜联合应用具有协同诱导成骨效应,同时PLGA膜对多种生长因子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
作者:姜文学;曹现林;徐东明;胡茂忠;尤佳;孙洪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drome,FES)是重大创伤、多发性、复合型骨折以及大手术的早期并发症,并常与休克、颅脑损伤、胸肺损伤等多器官损伤并发,临床上易误诊,漏诊,从而带来极严重的后果.我院自2001年11月至2005年2月共收治7 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孝华;吴元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手术探查在断指再植术后超敏期(再植术后48~96 h)出现顽固性动脉危象时的意义.方法 将拇指近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在超敏期出现顽固性动脉危象的171 例患者随机分为手术探查组(治疗组)87 例和保守治疗组(对照组)84 例.治疗组在出现顽固性动脉危象后积极予急诊手术探查,术中找出动脉痉挛或/和血栓形成段、予切除后行动脉端端吻合或取前臂静脉移植修复指动脉.对照组予罂粟碱30 mg肌注;尿激酶2万单位加入20 mL生理盐水静脉推注,半小时后如无缓解重复推注;安定镇静及镇痛药止痛等保守处理.观察再植指体成活情况.结果 治疗组成活78 例,成活率89.7%;对照组成活41 例,成活率48.8%,二者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在断指再植术后超敏期出现顽固性动脉危象时,手术探查有重要的意义,不能轻易放弃.
作者:魏鹏;王欣;陈宏;王晓峰;薛建波;周黎明;黄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鲑降钙素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疗效以及用药.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300名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被随机分为三组,鲑降钙素每日100 μ组,鲑降钙素每日50 μ组,对照组.于治疗3个月、6个月、1年后3次复查骨密度.结果 每天应用100 μ鲑降钙素疗效明显优于每天50 μ鲑降钙素组(P<0.05),两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鲑降钙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明确疗效,应足量、足疗程应用.
作者:林纯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自2001年8月至2005年6月我科采用腓骨钢板内固定结合胫骨撬拔复位、植骨、松质骨螺钉、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治疗有移位并合腓骨骨折的Pilon骨折12 例,获得了较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海源;帅克宁;张明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膝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局限性骨化性肌炎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1999年8月至2004年8月膝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发生局限性骨化性肌炎4 例,对其病因进行探讨.结果 术前病程和手术操作时间过长及不恰当的局部按摩推拿治疗与骨化性肌炎的发生有关.结论 骨化性肌炎发生后常导致膝关节功能严重受限,且无特殊有效的治疗办法,临床应加强对此病发病因素的预防,以减少其发生率.
作者:张晚生;田树文;段伟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院自2001年起,采用手法复位,经皮交叉穿针内固定方法治疗36 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6 例,男21 例,女15 例;年龄小为1.5 岁,大为12.5 岁,平均6.6 岁.左侧19 例,右侧17 例.伸直型31 例,其中尺偏型17 例,桡偏型14 例;屈曲型5 例.根据Gartland分型[1],Ⅱ型16 例,Ⅲ型20 例.伤后至就诊时间2 h~5 d,平均1.5 d.
作者:王汝武;衣英豪;王相如;杜道东;孙延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化脓性关节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6 例膝化脓性关节炎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术后持续冲洗引流、早期功能锻炼,再结合全身使用抗生素等治疗,通过定期随访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6 例患者均治愈,无一例复发.4 例慢性膝化脓性关节炎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22 例急性膝化脓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按Neer评分,优15 例,良5 例,可2 例,优良率90.9%.结论 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术后持续冲洗引流、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治疗膝化脓性关节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方法简单、疗效明显的优点.
作者:林瑞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37 例,根据AO/ASIF分型,A型8 例,B型9 例,C型20 例,分别采用股骨髁支持钢板、L-梯形钢板、逆行带锁髓内钉、拉力螺钉进行固定,术后随访6个月~8年.结果 6 例骨折不愈合、3 例出现化脓性骨和膝关节感染、3 例出现钢板断裂.根据Kolmenrt股骨远端功能评定标准,优17 例,良14 例,一般2 例,差4 例,优良率83.7%.结论 手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能大限度获得骨折复位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蒋卫平;韦冰丹;杨晓明;冼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