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风;张慧;邹晓月;张龙峰
Gilbert综合征(GS )也称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早由Gilbert和Lereboullet在1901年就提出,是一种肝脏无器质性的病变。因为肝细胞摄取间接胆红素(IBil)障碍,导致肝细胞微粒体内,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又或是与IBil结合的清蛋白障碍,导致血液里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以这些为主要表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临床症状多较轻微,许多病例是由体检或其他疾病求诊时,偶尔被发现的。GS起病隐匿,症状又轻微,黄疸表现为间歇性、波动性,并可自行消退,临床并无特异性表现,易被忽视或误诊为某些治疗的副作用,造成常被误诊。因非结合胆红素是脂溶性的,故会慢慢累积,易和神经细胞结合,出现相关的神经症状,如:健忘、记忆力下降等。现将本科室化验时发现的1例GS报道如下。
作者:周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对卵巢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纳入51例卵巢癌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卵巢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阳性者29例,选取同期卵巢良性肿瘤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125,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C ,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β2‐MG ,比较各组血清CA125、VEGF‐C、β2‐MG水平。结果试验组血清CA125、VEGF‐C、β2‐MG水平分别为(1682.5±261.5)μg/mL、(2125.6±96.7)pg/mL、(2.52±0.61)mg/L ,对照组分别为(30.5±6.3)μg/mL、(1738.0±79.8)pg/mL、(1.87±0.56)m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9例卵巢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阳性者血清CA125、VEGF‐C、β2‐MG水平更加显著,分别为(1997.3±376.8)μg/mL、(2895.2±126.8)pg/mL、(4.95±0.69) mg/L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检测血清 VEGF‐C、β2‐MG、CA125,对卵巢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5.8%、97.3%、98.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A125、VEFG‐C、β2‐MG对早期诊断卵巢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唐颖;赵长新;李永明;李宗婷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了解IC U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013年1~12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IC U所有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8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7株(占19.7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率为0.00%;分离革兰阴性菌135株(占72.19%),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3.59%、46.15%,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7.91%、32.56%,30.23%;分离出真菌15株(占8.02%),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结论定期检测 IC U病原菌的分布种类和耐药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作者:林明;傅之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了解儋州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支原体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对临床药物耐药性。方法选取儋州地区1828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进行解脲脲原体(U u )和人型支原体(M h )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28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者中,支原体培养总阳性率为35.01%(640/1828),其中男、女支原体感染率分别为25.94%、42.04%,2014、2015年支原体感染率分别为30.98%、38.87%。儋州地区分离的支原体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和交沙霉素仍保持着较高的敏感性,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已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儋州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支原体感染已多见,并逐渐产生耐药性,临床医生在治疗时应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梁渊;林春菊;黄小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病毒学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2例乙肝患者作为病例组,另取102例同期体检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2组实施乙肝病毒五项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病例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乙肝大三阳者56例,占54.90%,乙肝小三阳者33例,占32.25%。结论对于乙肝患者在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病毒学检测,能够提升其疾病诊断准确性,可为乙肝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陈晓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对灌南县2013~2015年农村生活饮用水进行卫生学调查,研究其相应的对策。方法收集灌南县2013~2015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样本1760份,对1760份样本进行水卫生学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无机非金属类指标、金属指标、有机物综合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结果1760份样本中,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 H、总硬度、铁、锰、六价铬、硝酸盐氮、氨氮、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耗氧量、溶解性总固体、铅、砷、镉、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99.83%、95.11%、100.00%、100.00%、99.94%、97.50%、98.81%、95.91%、100.00%、100.00%、100.00%、99.89%、88.47%、100.00%、100.00%、87.44%、100.00%、100.00%、100.00%、94.03%、90.00%、94.03%。2013、2014、2015年样本合格率分别为79.59%、67.01%、69.52%。结论灌南县2013~2015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样本合格率有下降趋势,其中枯水期样本合格率高于丰水期样本合格率。
作者:杨海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分化抗原64(CD64)指数、血清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计数(WBC)在临床细菌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住院患者132例,包括全身感染组(67例)和局部感染组(65例),另收集健康体检63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外周血CD64表达、血清PCT水平和WBC ,采用ROC曲线分析比较三者的诊断效能,Pearson相关性分析三者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全身感染组和局部感染组的CD64指数、PC T水平和WBC均有显著性升高( P<0.001)。与局部感染组相比,全身感染组CD64指数和PCT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两组间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取佳截断值时,CD64对诊断临床细菌感染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8%和95.2%,PC T 为87.1%和98.4%,而WBC 为74.8%和96.8%。CD64指数与PCT的曲线下面积(AUC)无明显差异,而二者的 AUC均明显大于WBC的AUC(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在临床细菌感染时,CD64指数与PCT、WBC呈正相关,协同升高。结论 CD64指数和PCT在临床细菌感染疾病中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诊断效能稍优于WBC。
作者:郑立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小红细胞百分比(% Micro)与低色素红细胞百分比(% Hypo)的比值对常见3种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贫)和缺铁性贫血(IDA )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9例IDA患者、24例轻型α地贫患者、24例轻型β地贫患者、24例静止型α地贫患者、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6组:健康组、IDA组、轻型α地贫组、轻型β地贫组、静止型α地贫组、轻型地贫组(为轻型α地贫组和轻型β地贫组的合并组)。分别检测各组% Micro和% Hypo并计算出两者比值,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轻型地贫组与IDA组之间,轻型地贫组、IDA组分别与健康组之间,% Micro/% Hypo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止型α地贫组与健康组之间,轻型α地贫组与轻型β地贫组之间,% Micro/% Hyp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0.9作为% Micro/% Hypo鉴别诊断轻型地贫和 IDA 的判别值,则其诊断轻型地贫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67%、91.89%、91.72%,诊断IDA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94%、91.25%、91.18%。结论% Micro/% Hypo对轻型α地贫、轻型β地贫、ID A有较好的鉴别诊断和辅助筛查价值,对静止型α地贫的临床价值不大。
作者:张海英;郭泽兴;邝桂婵;林锦喜;范应祥;王孔专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对某品牌国产化学发光仪检测降钙素原(PCT)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在新产业MAGLUMI4000化学发光仪上检测PCT ,对其精密度、线性、携带污染率进行评价,并与梅里埃(mini‐VIDAS )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PCT 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化学发光法检测PCT的低、中浓度样本的CV批内分别为1.56%、2.23%;CV批间分别为2.30%、3.05%。PCT在0.5~98.0 n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Y =0.99722 X+0.17377,r2=0.99812)。携带污染率为0.89%,样本间交叉污染小。新产业MAGLUMI4000化学发光仪检测系统与梅里埃 mini VIDAS 荧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系统测定 PCT 的结果呈明显相关(Y =1.004X+0.00559,r2=0.99958)。结论新产业MAGLUMI4000化学发光仪检测系统测定PCT的性能良好,可供临床使用。
作者:龙琴;肖亚雄;唐灵通;卢灵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评价外周血异常血细胞形态检查在血液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针对2015年2~8月来该院进行血常规检测的患者标本,选取计数正常而散点图异常的标本24例,以及触犯该科室21条复检规则的标本378例,共402例进行外周血涂片检查。结果计数正常而散点图异常的24例标本中,有19例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均高于正常参考范围。378例触犯复检规则的血常规标本中,检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例,缺铁性贫血15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例,荨麻疹伴重度贫血1例。结论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对于疾病的辅助诊断具有一定的作用,对于触犯复检规则和计数正常的血常规,都应仔细观察其散点图,结合临床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查,避免漏诊、误诊发生。
作者:姜楠;唐媚;宋燕;凌崧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针对医学检验学科飞速发展和国内医学检验人才的教学现状,提出通过PBL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科学思维的能力与增强同学间合作的精神等,培养检验医学生综合知识与技能运用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谢珊艳;杨荫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评估M EK‐7222K血细胞分析仪的各项性能参数是否符合相关要求,能否应用临床。方法以M EK‐7222K血细胞分析仪作为评价仪器,分别进行空白检测、批内和批间精密度测试、携带污染率测试、线性验证,并将M EK‐7222K血细胞分析仪全血白细胞计数结果与显微镜手工分类计数结果进行比对,评估仪器的测量准确度。结果仪器的空白值、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携带污染率均满足要求;线性验证通过;白细胞分类合格率满足白细胞分类计数准确度的要求。结论 M EK‐7222K血细胞分析仪的各项性能参数符合要求,可应用于临床。
作者:谭海明;皮永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学龄前儿童肺炎链球菌的携带状况,为预防和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东莞地区抽取3所幼儿园共315名学龄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医务人员填写1份流行病学调查表,采用专用的棉拭子采集儿童的咽喉分泌物和鼻腔分泌物,进行肺炎链球菌培养、血清分型,采用E‐test法检测其耐药性。结果肺炎链球菌检出率为,鼻拭子标本中的肺炎链球菌检出率(32.79%)高于咽拭子(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炎链球菌疫苗接种史和总居住面积与肺炎链球菌携带有关。共分离出198株肺炎链球菌,其中有21株不可分型,其余177株包含了32个血清型,其中多的血清型分别为14、23F、19A、11A、19F、6B、6A。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的血清型覆盖率为34.98%,23价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疫苗血清型覆盖率为69.13%。对分离出的198株肺炎链球菌进行耐药性检测,多重耐药率为22.22%。结论东莞地区学龄前儿童肺炎链球菌的携带率高,耐药情况严重,多重耐药现象明显。
作者:邝兆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克拉玛依油田不同工种作业人员免疫功能量化指标,为职业病健康体检范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测采油、炼油、勘探、电气焊4种工种作业人员及健康对照组免疫功能量化指标,包括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补体C3、C4,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血液分析指标,调查分析4种不同工种作业人员的免疫状况。结果4组作业人员总体免疫功能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作业人员传统检测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功能指标(尤其是CD细胞)可作为油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监测的重要指标,建议纳入职业病体检范围。
作者:杨桂英;张学平;冯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诊断早期新生儿败血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为观察组,另外选择38例同期同病区的非感染性新生儿为对照组。2组患儿均检测PC T、S A 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并比对结果。结果观察组PCT、SAA、hs‐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及ES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SAA、hs‐CRP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78.9%、63.2%、52.6%,特异度分别为86.8%、73.7%、68.4%。结论 PC T在诊断早期新生儿败血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舒铭;王燕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的肝素锂、氟化钠抗凝剂对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方法应用Capillarys 2 Flex Piercing毛细管电泳仪检测全血标本HbA1c浓度,以EDTA‐K2抗凝标本的检测结果为对照,分别比较肝素锂和氟化钠抗凝标本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肝素锂、氟化钠抗凝标本分别与 EDTA‐K2抗凝标本比较,毛细管电泳法测定HbA1c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肝素锂、氟化钠抗凝标本 HbA1c检测结果与EDTA‐K2抗凝标本结果具有相关性(P<0.001)。结论使用常规剂量的肝素锂、氟化钠抗凝均未对毛细管电泳法检测 HbA1c产生影响,常规剂量的肝素锂、氟化钠抗凝标本均适用于毛细管电泳法检测HbA1c。
作者:陈群;黄华;吴愿如;李立波;邓宝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尿干化学中白细胞酯酶(LEU )、亚硝酸盐(NIT ),尿有形成分计数中白细胞计数(WBC )、细菌计数(BACT )与尿路感染之间的关系,探讨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尿培养阳性为金标准,对200例疑似尿路感染的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测,同时取中段尿做细菌培养。分析尿常规检查中LEU、NIT、WBC、BACT 与尿路感染的关系。结果尿常规LEU、NIT、尿 WBC、BACT 的敏感性分别为58.8%、47.0%、82.4%、94.1%,特异性分别为66.7%、96.9%、27.4%、36.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7.6%、88.9%、36.8%、43.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9%、78.0%、75.0%、92.3%。结论在临床中,应用尿常规NIT测定,其特异性较高,且阳性预测值高,阳性结果较为可靠。应用尿沉渣BACT 测试时,其阴性结果较为可靠,将这2种手段综合使用,能有效辅助临床对尿路感染的筛查。
作者:刘婧;王芳;吕文涛;关武荣;李少红;郗宁;魏莲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在妊娠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妊娠合并IT P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依据血小板计数(PLT)结果,将试验组分为4组(1~4组),再用 FCM 检测各组 PAIg 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 PLT <70×109/L 时, PAIgA、PAIgG和PAIgM 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与PAIgA、PAIgG和PAIgM的阳性率呈负相关性(r<0,P<0.05)。结论 FCM检测PAIg具有快速、灵敏、简便、可靠等特点,可用于妊娠合并ITP的辅助诊断。
作者:田笑;李明亮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了解某院儿科呼吸道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方法采用DL96‐Ⅱ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检测。采用K‐B法进行 ESBLs确证试验。应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共分离出1227株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占18.3%(224/1227),非产ESBLs菌株占81.7%(1003/1227)。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高(100.00%),其次为美罗培南(99.7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96.98%和95.03%。结论治疗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药物首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以及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的药物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作者:刘玉线;刘冬霞;陈瑞琼;葛晶晶;罗彦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不同糖代谢状态与白细胞介素(IL )‐6、IL‐18水平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糖尿病前期组、2型糖尿病(T2DM)组和健康对照(NC)组患者各30例,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静脉血清中IL‐6、IL‐18水平。结果糖尿病前期组和T2DM组的IL‐6、IL‐18水平较NC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水平与FPG、TG、IL‐18呈正相关, IL‐18水平与FPG、TG、IL‐6呈正相关(P<0.05),IL‐6和IL‐18均与HDL‐C呈负相关(P<0.05),但与TC、LDL‐C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IL‐6和IL‐18参与了 T2DM 的发病机制,其血清水平可作为糖尿病前期人群筛查和逆转干预效果评价的指标。
作者:刘艳秋;解长银;李红林;李绪飞 刊期: 201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