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椿;谭俊青;李蔼文
目的:分析PCR实验室污染途径。方法针对PCR实验室不同的污染途径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结果通过一系列控制措施,达到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污染的发生。结论 PCR实验由于具有高灵敏度,容易产生污染,必须针对不同污染途径采取不同控制措施,以避免污染产生的风险。
作者:郭利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为掌握湘潭地区门诊和住院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方法对2015年1~11月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所有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液标本进行抗‐HCVELSIA检测,检测阳性者再同时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集血清标本16238例,总的抗‐HCV阳性251例,总感染率为1.55%。其中男8597例,感染率为1.61%;女7641例,感染率为1.48%。女性各年龄组的HC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性51~60岁这个年龄组中感染率为2.45%,在各年龄组中感染率高。在HCV感染者中重叠感染乙肝的比例是男性23.19%,女性21.24%;同时ALT不合格比例分别是男性36.96%,女性32.74%。结论该院所有门诊及住院患者HCV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详细情况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
作者:严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12月临床科室送检的标本,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微生物和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分布特点、耐药性。结果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673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以呼吸道为主,大部分来源于痰液,占61.7%,其次是尿液、分泌物等;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心胸外科、呼吸内科、老年科等科室,其所占比例分别为27.2%、17.5%、15.1%、13.2%。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环丙沙星等耐药率相对较高,分别为37.9%、28.4%、29.7%;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低,分别为3.5%、3.0%、1.0%。结论该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较高,临床医生在治疗时应加强对其感染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及减少多重耐药及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余昊;杨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联合检测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76例 HSP患儿依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成UAER正常组、UAER微量组和UAER大量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血清胱抑素C、RBP和尿中NAG水平。结果 HSP各组患儿血清胱抑素C、RBP水平以及UAER微量组和UAER大量组尿中NA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组血清胱抑素C、RBP及尿中NAG单项阳性检出率均明显低于联合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胱抑素C与血清RBP、尿中NAG呈正相关(r=0.514、0.426,均 P<0.05)。结论联合检测上述3项指标能明显提高HSP患儿肾损伤的早期诊断阳性率,提高诊断准确性,为HSP的早期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
作者:郑秀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患者790例,根据冠状动脉CTA结果分为CAD组(352例)和无CAD对照组(438例),CAD组依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不同分为单支冠状动脉病变(118例)、双支冠状动脉病变(107例)和多支冠状动脉病变(132例),检测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葡萄糖(GLU)、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各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不同指标相关性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CAD组和对照组比较,Lp‐PLA2、hs‐CRP、年龄、GLU、HbA1c、载脂蛋白B(ApoB)水平CAD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p‐PLA2在CAD组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41,P<0.05);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组Lp‐PLA2水平高于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和双支冠状动脉病变组Lp‐PLA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和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组Lp‐PLA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PLA2和Hs‐CRP之间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无相关性(r=0.042,P>0.05)。结论血清Lp‐PLA2水平升高是CAD的危险因素,可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受累血管支数的风险评估。
作者:陆柳;孙立山;范列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为2型糖尿病患者中成人隐匿型糖尿病(LADA)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免疫印迹四联检测试剂条对319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自身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抗体(IAA)、酪氨酸磷酸化酶自身抗体(IA‐2)]检测,同时通过生化仪对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餐后2 h C肽进行检测,计算阳性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GAD、IA‐2、IAA、ICA的阳性率分别为14.42%、4.70%、4.70%、5.33%,GAD、IA‐2、IAA、IC A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24.50%,显著高于单一抗体检测。自身抗体阴性组和阳性组空腹血糖、空腹C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 C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GAD、IA‐2、IAA、ICA能够为LADA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同时更好地进行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的调整。
作者:胡晖;陆伟成;刘伟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文件控制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实施控制并防止意外使用废止文件,是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实验室文件的分类、管理流程和文件控制的一些具体措施,并就文件控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
作者:黎海生;胡大春;赵晓丽;杨悦林;钱净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细菌性血流感染监测中的临床意义,为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昌平区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血培养的1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阳性组(29例)和阴性组(158例),血培养采血当日测定PCT、CRP,并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血培养阳性组分为革兰阳性菌组(9例)与革兰阴性菌组(20例),并对两亚组患者的PCT、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血培养阳性组PCT水平(中位数5.80ng/mL)明显高于阴性组(中位数0.4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组CRP水平(中位数59.63mg/L)亦明显高于阴性组(中位数28.6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8(95%CI:0.731~0.905),而CRP的AUC为0.664(95%CI:0.554~0.773)。革兰阳性菌组PCT水平(中位数2.45ng/mL)与革兰阴性菌组(中位数7.90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阳性菌组CRP水平(中位数59.63mg/L)与革兰阴性菌组(中位数53.88mg/L)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和CRP在细菌性血流感染早期诊断中具有参考价值,而PCT较CRP有更高的准确性,故血流感染早期检测PCT能及时、有效地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从而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雪琴;杨朝荣;盛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血常规是临床三大常规之一,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订以及疗效的判断都有很大帮助。本科室自2009年开始使用BC‐538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BC‐5380是采用半导体激光散射技术和细胞化学染色技术,配合改良的流式分析装置对白细胞进行精确的五分类分析,具有双通道白细胞五分类及异常细胞筛选功能,可提供27项参数、2个散点图、2个直方图以及异常报警等参数和信息。但是,在日常的工作中,血常规的检测结果可能会因为一些生理、病理或操作等方面的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为了避免检测结果与临床不符的情况,现将多年临床工作中所了解到的影响BC‐5380检测结果的因素总结如下。
作者:樊祖茜;孙雷;张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病房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分离株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方法使用西门子医学诊断公司的M/W‐96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鉴定仪对临床SAU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药敏结果根据2013版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M100‐S23文件进行判读;细菌的分布检测采用Whonet软件。结果8486例送检标本共检出SAU168株,其中青霉素敏感的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11株,青霉素耐药的MSSA89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8株。不同标本SAU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痰标本中SAU构成比高(P=0.000)。不同病房SAU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重症监护病房MRSA构成比高(P=0.000)。PS‐MSSA与PR‐MSSA对氨苄西林、青霉素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3)。PR‐MSSA与MRSA对氨苄西林、呋喃妥因、青霉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丁、甲氧苄氨嘧啶/磺胺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1),对其余9种抗生素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SSA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相对较低,但MRSA耐药率处于较高水平,必须引起临床和医院感染监管部门的重视,并采取一定的监管措施。
作者:孙敏;徐永成;苗祖豪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比较并分析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的检出情况,为临床准确诊断、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12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603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标本,采用免疫斑点试验技术检测其血清中6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早期特异性抗体IgM:腺病毒(ADV)、流感病毒(IV)、副流感病毒(PI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分析患儿感染模式,以及不同年龄、季节、性别等感染情况的差异。结果6032例感染的标本中有2279例阳性,阳性率为37.8%。6种呼吸道病原体的阳性率依次为:ADV12.2%、IV9.6%、CP7.9%、MP4.6%、RSV3.0%、PIV0.3%。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在春、夏季节较高;1~3岁和4~6岁组阳性率高。结论该院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以ADV为主,其次是IV,其感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支原体和衣原体也是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主要有MP和CP。
作者:章国平;郭明亮;杜晓钟;张翀;赵翠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慢性丙型肝炎(简称慢性丙肝)患者和健康人群血清中抗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抗体(anti‐ASGPR)水平,观察anti‐ASGPR与肝炎患者疾病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 HBV感染患者60例(慢性乙肝患者30例,慢性乙肝后肝硬化患者30例)、HCV感染患者60例(慢性丙肝患者30例,慢性丙肝后肝硬化患者30例),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anti‐ASGPR、ALT的水平。结果(1)HBV、HCV感染组血清anti‐ASGPR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乙肝后肝硬化组血清anti‐ASGPR水平明显比慢性乙肝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丙肝后肝硬化组血清anti‐ASGPR水平明显比慢性丙肝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ti‐ASGPR与ALT值无相关性。(2)丙肝组anti‐ASGPR血清学水平明显高于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anti‐AS‐GPR有助于临床的鉴别诊断,对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景博琼;薛冰;徐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对肝癌细胞老化的作用,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转染SIRT3基因,使其在肝癌细胞内过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验证SIRT3基因的过表达效果;BrdU标记实验检测它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肝癌细胞的老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它对衰老相关基因Rb、p16、P5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SIRT3过表达质粒使肝癌细胞中SIRT3的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增加。SIRT3基因的过表达能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40%~50%;同时,SIRT3基因过表达能显著诱导肝癌细胞G2期周期阻滞:转染pc‐DNA3.1质粒的对照组细胞处于G2期比例为(22.83±1.58)%,而转染SIRT3基因的实验组处于G2期细胞为(35.65±1.55)%;SIRT3基因过表达使肝癌细胞中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较对照组显著增高,阳性细胞占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并伴随衰老相关基因Rb、p16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结论 SIRT3基因过表达可能通过Rb/p16途径促进肝癌细胞衰老。
作者:宋春丽;黄荣;李泽华;周义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评价肿瘤标记物CA242与CA72‐4比值在诊断早期结直肠癌(CRC)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方法收集87例CRC患者血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CA242及CA72‐4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分析CA242/CA72‐4比值在诊断C RC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87例疑似C RC患者终56例(64.37%)被确诊为C RC ,31例(35.63%)被排除C RC。C RC患者CA242、CA72‐4及CA242/CA72‐4比值均高于非CRC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CA242/CA72‐4比值为明显(P=0.013)。CA242、CA72‐4及CA242/CA72‐4比值三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4、0.621及0.775,其中CA72‐4与早期CRC无明显相关性,而CA242及CA242/CA72‐4比值与CRC诊断呈显著相关性(P=0.013、0.006),两者的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0.576~0.851及0.612~0.887;当CA242/CA72‐4截值(cut‐off)为2.6时(CA242=28.6,CA72‐4=11时),其诊断早期CRC的敏感度为91.32%,特异度为94.57%。结论 CA242/CA72‐4比值在诊断早期CRC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CA242或CA72‐4两者单项,尤其当比值接近2.6时需高度注意CRC的可能。
作者:林忠顺;吕国恩;吕俊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预后的评估意义。方法前瞻性收集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南海医院接受腹膜透析(CAPD)治疗的患者,将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上述患者随访18个月,同时记录研究对象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检查数据。结果共有研究对象59例,平均透析时间(14.98±3.6)个月,再发腹膜炎(1.4±0.5)次。其中,存活组54例,死亡组5例,透析时间、心血管事件、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水平在死亡组发生率更高。进一步根据COX回归分析得出,腹膜炎患者心血管事件(HR=0.765,95%CI:0.107~0.388,P=0.072)、RDW‐CV水平(HR=0.681,95%CI:0.518~0.985,P=0.058)并不是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透析时间长短(HR=1.03,95%CI:0.788~1.857,P=0.023)与腹膜炎患者预后相关。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RDW‐CV可能参与炎症变化过程,但并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仍需更多的研究。
作者:朱翠珍;刘春林;韩福郎;黄德兵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评价直接免疫荧光法对儿童呼吸道病毒抗原的诊断价值,并探讨儿童呼吸道病毒的流行特征。方法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6282例住院儿童呼吸道分泌物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型(FLUA),流感病毒B(FLUB),副流感病毒1型(PIV1),副流感病毒2型(PIV2),副流感病毒3型(PIV3)和腺病毒(ADV)7种呼吸道病毒。结果6282例标本中病毒阳性检出835例,总阳性率13.29%;其中RSV高,阳性率8.83%;其次是PIV3,阳性率2.80%;冬季发病较高,夏季少。0~6个月的幼儿发病率较高。结论直接免疫荧光法简单、快速,可用于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
作者:杨泉;席金瓯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医院老年危重症监护病区(IC U )患者呼吸道病原菌分布特点与耐药性,为临床用药与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老年IC U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离情况与其耐药性。结果501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350例,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感染50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合并真菌感染101例,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非敏感性情况呈上升趋势( P<0.05),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经统计学分析药敏趋势无明显变化(P>0.05)。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中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IRAB)、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均超过各自构成比的50%。结论老年IC U呼吸道感染患者常分离出多重耐药菌,耐药率维持较高水平,临床医生应结合实验室报告合理选药,提高对多重耐药菌的防控及管理,减少院内感染发生。
作者:陈莲;赵越;邱芳华;曾碧霞;席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性乳腺炎脓液细菌培养菌群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分析耐药谱变化的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急性乳腺炎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对207例急性乳腺炎患者脓液进行细菌培养。采用手工试验及DL‐96系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细菌鉴定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部分药敏试验结合K‐B纸片扩散法。结果207份标本中共检出82株病原菌,检出率为39.6%。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1株,占62.2%;铜绿假单胞菌7株,占8.5%;中间葡萄球菌4株,占4.9%;表皮葡萄球菌4株,占4.9%;产酸克雷伯菌3株,占3.7%;溶血葡萄球菌等其他13种菌种各检出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奇霉素耐药率为92.2%,对红霉素耐药率为84.3%,对克拉霉素耐药率为84.3%,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总体耐药率较高,不宜选用;莫西沙星耐药率为3.9%,环丙沙星耐药率为4.1%,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7.5%。铜绿假单胞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为85.7%,头孢哌酮耐药率为83.3%,庆大霉素、阿米卡星耐药率为71.4%;氨曲南耐药率为14.3%,头孢他啶耐药率为28.6%,美罗培南耐药率为28.6%。结论急性乳腺炎患者脓液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为多,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与其他文献报道略有不同,显示出细菌分布的地域性差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较高,对莫西沙星、环丙沙星敏感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耐药率较高;对氨曲南、头孢他啶、美罗培南敏感率较高。经验用药宜结合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两者耐药谱综合考虑,药敏试验确定后宜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药物进行目标用药。
作者:徐豪;司沛茹;邵艳;朱艳玲;刘慧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克隆人SSA/Ro60自身抗原并表达纯化,为辅助诊断自身免疫提供物质基础。方法采用RT‐PCR技术扩增SSA/Ro60基因,定向插入pPICZ表达载体,转入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将获得的重组蛋白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扩增出约1.5 kb的SSA/Ro60全长序列,获得相对分子质量60×103的重组蛋白,经鉴定具有SSA/Ro60抗原性。结论成功克隆并表达SSA/Ro60,为诊断自身免疫疾病奠定基础。
作者:牛广华;张程;吕丹;高玉洁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