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学斌;白璐;赵强元
目的:调查感染科病房患儿标本细菌培养的情况,了解其病原菌种类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该院感染科收治的3745例患儿,送检各类细菌培养标本4998份,进行病原学统计。结果3745例患儿,以手足口病为主,占37.30%,其次是支气管肺炎、轮状病毒肠炎和细菌性肠道感染;细菌培养共检出细菌784株,主要为副流感嗜血杆菌(16.20%)、肺炎链球菌(14.92%)、卡他莫拉菌(12.88%)、金黄色葡萄球菌(10.59%)和沙门菌属(10.08%);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的阳性率为27.50%,大肠细菌为46.43%,肺炎克雷伯菌为81.40%;可检出2种以上细菌的类型主要是痰培养标本。结论该院感染病房的病原菌分布以嗜血杆菌属、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为主,且存在一定的耐药性。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控制耐药细菌传播。
作者:雷旻;周高枫;王红梅;王和平;张交生;齐利峰;彭宝玲;邓继岿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及 HPV 感染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该院2016年1~6月妇科门诊及住院的女性患者宫颈脱落细胞共1368例,采用 PCR‐反向点杂交(PCR‐RDB)法进行25种 HPV 基因分型检测,并结合年龄信息作统计分析。结果1368例标本中有546例检出 HPV 阳性,阳性率39.91%,共检测出24种基因型,前3位感染亚型依次为16型(12.08%)、58型(8.05%)、52型(7.61%),HPV73型未检测到;各年龄组之间 HPV 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感染率高为大于或等于56岁年龄组(52.50%),其次是小于或等于25岁年龄组(52.38%)。结论赤峰地区女性 HPV 感染具有明显的亚型和年龄异质性,提示宫颈癌的筛查和防治应同时考虑 HPV 分型和年龄因素。
作者:于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初筛血型错误的原因,保障输血安全。方法对该血站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街头60699例无偿献血者的血型初筛结果与复检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152例初筛血型与复检不符(0.25%),以 A 型误定为 B 型的比例高(19.74%),其次为 B 型误定为 O 型(14.47%)。夏冬季初筛错型率比春秋季高。人为因素所致的初筛血型错误占86.84%。结论为减少街头初筛血型错误,应增强工作人员质量意识和责任心,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培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改善工作环境。
作者:董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该院2008~2014年临床输血现状,规范输血管理,提高合理使用血液。方法对各种成分输血用量、人均用血量、各血型使用量及不同科室的红细胞、血小板用量进行统计并分析作比较。结果2008~2014年完全采用成分输血,2010年后血小板使用量大,其次是红细胞、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用量少。用血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人均用血量逐年下降,不同血型使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科室用血量有所不同,对输血成分的需求也不同。结论该院2008~2014年临床输血较为科学合理,但仍有改进空间。
作者:廖悦婷;郭玉嵩;林天平;杨芳年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生物学变异允许总误差在血脂检测中的质量管理。方法对2015年参加原卫生部脂类正确度验证的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进行σ分值、质量目标指数(QGI)、优先改进措施及性能评定等指标进行评价,对成绩不理想的 CHOL 作原因分析。结果生物学变异设定的质量规范3个层次,当允许总误差处于适当的水平时,TG 、HDL‐C 、LDL‐C 的σ分值已满足6,无需改进。而 CHOL 的分析性能为差,需优先改进正确度。当允许总误差处于佳水平时,4个项目中只有 TG 的σ分值可达到“良”,可进行精密度改进。当允许总误差处于低水平时,TG 、HDL‐C 、LDL‐C 的σ分值远大于6,分析性能达到“优”,CHOL 的σ分值(2.9)已接近3σ水平,应从正确度进行纠正。结论6σ质量理论可反映检测项目的性能,且能有效提高分析质量。
作者:栗秀芳;钱净;赵滢;杨悦林;曹杰贤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该院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102例,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96例和1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 Hcy 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分为单纯合并高血压组与合并高血压高血糖组,2组患者 Hcy 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8.600±2.759)μ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患者组和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患者组,后者 Hcy水平[(17.220±4.165)μmol/L]显著高于前者[(8.940±2.84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 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早筛查高危人群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降低其发病率。
作者:陈园园;王中全;李文华;任丽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合并剩余试剂进行 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性能验证。方法将 Sysmex XE5000仪器的原装剩余稀释液、4DL 、FFS 试剂分别进行合并,利用合并的残液以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制定的评价方案为标准进行评价试验。结果利用剩余试剂进行的仪器性能验证,全血细胞计数精密度、准确度、正确度、线性范围良好,携带污染率低,2种进样模式相关性好,实验室内结果可比性好。结论 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可对剩余试剂合并再利用,且能保证检测质量,降低检测成本。
作者:刘丽;李梅;薛暄;王辉;张迎久;孙艳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不同病种精子参数、生精细胞各阶段超正常范围的影响及其与焦虑和抑郁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42例男性患者的不育精子参数、生精细胞各阶段的比例,采用本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分别在治疗3、6个月调查评估患者的各参数、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不同病种分别在治疗3、6个月时好转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参数明显改善。治疗后3、6个月焦虑和抑郁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减轻,且性生活及精子、生精细胞参数超阈值与焦虑、抑郁程度呈负相关关系。结论男性不育精子参数、生精细胞各阶段比例的改善,其结果与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减轻显著相关。
作者:李文刚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对自制大容量扣式负压抽提装置进行扩增前性能评价。方法采用配套负压抽提装置(对照组装置)和自制大容量扣式负压抽提装置(实验组装置)对67份白细胞(WBC)大于2.0×109/L 的新鲜全血进行核酸(RNA)提取并进行扩增前性能评价,验证实验组的工作效率、提取 RNA 的浓度、纯度及完整性。结果67份 RNA 标本采用对照组装置69 min 完成抽提,处理效率平均为0.97份/分;实验组装置41 min 完成抽提,效率为1.63份/分。对照组抽提标本 RNA 浓度为(248.8±21.4)μg/mL ,实验组为(260.3±21.8)μg/mL 。对照组抽提标本 OD260/OD280和 OD260/OD230分别为(1.995±0.095)和(2.020±0.082),95% CI 分别为1.964~2.025和2.001~2.040,实验组分别为(2.093±0.092)和(2.071±0.120),95% CI 分别为2.075~2.113和2.044~2.10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70,P<0.001),线性回归方程 Y =0.950X +0.039,R2 =0.903。2组装置提取 RNA 后完整性均较好,电泳条带整齐、清晰。结论自制大容量扣式负压抽提装置具有更高的抽提工作效率,且能保证 RNA 浓度、纯度及完整性,更符合实验室实际情况,具有更优的临床价值。
作者:庄健海;何娴;卓雪芽;郑文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早期诊断指标降钙素原(PCT)与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155例新生儿科住院的1~7 d 新生儿同时进行 PCT 和 hs‐CRP 检测及血培养。结果155例患儿首次血培养阳性率低,为9.6%(15/155),血培养假阳性率高,为33.0%(5/15);PCT 生理性升高为9.0%(14/155);新生儿感染联合指标在各组别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T 和 hs‐CRP 诊断界值是新生儿早期感染指标,可减少血培养假阳性而造成临床误诊,能准确诊断新生儿 PCT 生理性升高,可避免过度诊断感染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冯广满;梁勇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该院2014~2015年分离的326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32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114株(35%),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212株(65%);药敏结果显示,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哌拉西林/舒巴坦较敏感,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耐药。结论该院铜绿假单胞菌以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为主,与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比较,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体外耐药性较强。
作者:张丽丽;姚蓓;粟伟;游科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试验,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1~12月该院临床采集的标本进行真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收集患者临床分离的病原菌2109株,其中真菌138株,占6.54%。分离多的为白色假丝酵母菌82株,占59.4%;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22株),占15.9%。真菌分布前3位是痰液、尿液、血液。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两性霉素 B 敏感性高,敏感率达98.6%;唑类药物耐药率较高,达31%以上。结论肿瘤患者极易发生真菌感染,应加强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的病原菌检测和药敏试验,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作者:单武林;李明;邓芳;阚劲松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患儿常见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免疫球蛋白 M (IgM )抗体及其感染特点。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14379例患儿血清,分析不同性别、季节、年龄段、病种的呼吸道9项病原体感染情况。结果3392例标本(23.59%)病原体 IgM 抗体检测阳性,其中肺炎支原体(MP)的阳性率高,为18.77%;混合感染361例,主要是2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男性患儿呼吸道病原体 IgM 抗体阳性率(21.46%)显著低于女性患儿(3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4.73,P<0.05)。各年龄组(0~30 d 、~6个月、~1岁、~3岁、~9岁、~18岁)的检出率分别为0.2%、1.8%、15.36%、34.46%、39.73%、30.73%,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7.87,P <0.05)。秋、冬季 MP 检出率高(24.42%、23.01%),春季乙型流感病毒(IFu B)检出率高(15.13%),夏、秋季嗜肺军团菌(LP)检出率较高(0.78%、0.80%);该院15个科室比较,耳鼻喉科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高(43.9%)。结论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率与性别、季节、年龄段、病种相关,针对性地进行防范,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崔小健;张嘉懿;沈永明;管卫;司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引起单采血小板报废的原因,分析降低报废率的措施,充分利用血液资源。方法收集2015年重庆市单采血小板报废例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全年采集的单采血小板11933个治疗量,报废257个治疗量,报废率为2.15%,其中报废主要原因为检验不合格(230个治疗量)和其他原因报废(27个治疗量)。结论有针对性地对献血者进行干预,加强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可有效降低单采血小板报废率。
作者:李军;杨培;代华友;尹丹;刘博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了解钦州市钦南区各类人群艾滋病病毒(HIV )感染状况,为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地区2013~2015年艾滋病实验室 HIV 抗体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IV 抗体检测共3955例,HIV 抗体阳性200例,阳性率5.06%,呈下降趋势。人口学特征显示,HIV 抗体阳性率高的分别为男性9.26%;≥50岁人群为25.36%;农民类人群为30.83%;离异或丧偶类人群为30.86%;文盲类人群16.08%。 HIV 抗体检测标本来源中,转介求询人群阳性率高(38.16%)。结论开展健康教育和干预重点人群;HIV 抗体检测可更早、更多地发现感染者,有利于控制流行疫情和制定预防策略。
作者:郭继昌;沈平;陈清华;符嘉慧;刘仕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弱精子症患者精浆差异蛋白的特征。方法选取六盘水市人民医院2015年1~12月就诊的200例弱精子症患者(研究组),同时收集同期已婚生育健康男性200例(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精液标本,采用 Percoll 技术获得精浆,酶解获得肽段,Shotgun 技术检测蛋白质成分。比较2组标本唯一肽段数等于1但肽段总数大于或等于4、唯一肽段数大于或等于2的结果。结果2组标本唯一肽段数等于1但肽段总数大于或等于4、唯一肽段数大于或等于2情况下,有172种差异蛋白,其中研究组89种,对照组83种。研究组89种差异蛋白有3种与运动相关蛋白、3种细胞凋亡关联蛋白,分别为磷脂磷酸水解酶1同工型1、凝血酶敏感素1前体、相对分子质量为400×103的蛋白质,另有信号转导蛋白10种、细胞周期蛋白4种、结构分子7种、催化活性蛋白27种、分子功能未知蛋白19种、生物进程未知蛋白29种、细胞成分未知蛋白27种。酶催化活性、信号转导蛋白是常见差异蛋白。结论10种差异蛋白与弱精子症紧密相关,分别为膜联蛋白 A4、蛋白 S100‐A9、蛋白 S100‐A11、维生素 D 结合蛋白前体、受体型酪氨酸蛋白磷酸酶η前体、α辅肌动蛋白、胞质动力蛋白、相对分子质量400×103的蛋白质、白细胞介素‐6受体β亚单位同工型1前体、联蛋白Ⅵ同工型2。
作者:李旺胜;余蕾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固液双相培养基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50例患者的痰标本分别进行涂片抗酸染色、改良罗氏培养法、固液双相培养法、Bactec 960培养法检测。结果350例痰标本涂片抗酸染色法阳性率为14.8%,改良罗氏培养法为24.0%,固液双相法为35.7%,Bactec 960培养法为40.3%,改良罗氏培养法与涂片抗酸染色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固液双相培养法与改良罗氏培养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固液双相培养法与 Bactec 960培养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罗氏培养法平均报告阳性时间为21.5 d ,固液双相培养法液相平均为13.2 d ,固相为16.4 d ,Bactec 960培养法平均为11.8 d 。结论固液双相培养法操作简便,阳性率高,时间短,适合基层医院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
作者:王智存;白广红;施婕;邹远妩;王卓;朱蕾;李晓晓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将该院200例产前检查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检查的基础上增加免疫检查项目,包含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TORCH 等。比较2组孕妇高危妊娠发生情况,分析2种检查方法的优势及局限性。结果观察组孕妇乙型肝炎阳性率8.0%,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2.0%,梅毒抗体阳性率1.0%,TORCH 阳性率1.0%。经对症干预后,高危妊娠率为2.0%。对照组高危妊娠率1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检验项目可为及时有效的医学干预提供充分依据,从而提高孕妇的生育质量,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李艳;黄云平;聂晓辉;张家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样表皮生长因子(HB‐EGF)和 C‐erbB‐2检测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及判断病情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因卵巢肿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其中良性卵巢瘤各20例,上皮性卵巢癌40例,Ⅰ期13例,Ⅱ期14例,Ⅲ~Ⅳ期13例。另选取30例志愿者的正常子宫内膜卵巢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HB‐EGF 、C‐erbB‐2的表达情况;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和正常子宫内膜的 C‐erbB‐2表达。结果 HB‐EGF 和 C‐erbB‐2在卵巢癌组织中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良性卵巢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erbB‐2在正常子宫内膜低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的含量比正常子宫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期不同,C‐erbB‐2表达也不同,Ⅰ、Ⅱ期明显低于Ⅲ、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rbB‐2蛋白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检测 C‐erbB‐2有助于临床评估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作者:杨天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通过贝克曼 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5800分析仪)和罗氏 c7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701分析仪)的血清尿素(BUN)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建立分析模式,验证2台仪器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 EP5‐A2文件,验证贝克曼 AU5800的精密度并进行比对分析。分别采用 AU5800分析仪和 c701分析仪对40份新鲜血清 BUN 水平进行检测,计算2台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后以 CLIA′88总允许误差的1/2为标准,判断2台仪器的可比性,并通过基于生物学变异导出质量规范,对 AU5800检测系统进行评价。结果 AU5800分析仪 BUN检测结果精密度较高,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较小;2台分析仪 BUN 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结果总误差达到“适当的性能规范”。结论 AU5800分析仪和 c701分析仪检测结果可比性良好,为进一步开展其他项目的比对分析奠定了基础。
作者:杨锐华;何谦;周挺;王香玲;王玉环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