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建飞;刘利洪;孙家祥;徐开渝;曾燕
《临床检验基础》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专业核心课程,其基本技术就是医学检验职业岗位重要的操作技能。根据高职高专院校高端技能型检验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医学检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1],笔者单位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进行了教学改革。
作者:邱冬;张慧;李敏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了解吸烟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探讨血尿酸水平与性别、年龄及烟龄有无关联。方法选取20~80岁无基础疾病的1847例健康体检者性别、年龄、烟龄及血尿酸检测值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以男性和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吸烟人群血尿酸水平较不吸烟人群和偶尔吸烟人群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吸烟人群与偶尔吸烟人群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独男性作为研究对象不吸烟组、偶尔吸烟组及吸烟组血尿酸均值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将男性研究对象进行年龄分组,各年龄组不吸烟、偶尔吸烟及吸烟人群血尿酸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尿酸均值随烟龄的增长呈现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男性和女性为研究对象,吸烟人群血尿酸水平较不吸烟和偶尔吸烟人群明显高,吸烟与偶尔吸烟人群血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排除性别因素干扰后,男性血尿酸水平不受吸烟和年龄因素影响;血尿酸均值随烟龄的增长呈现增高的趋势。
作者:田斌;张兵;李继猛;官玉红;文岚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比较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人巨细胞病毒核酸(HCMV-DNA)与酶联免疫法检测人巨细胞病毒 IgM 抗体(HCMV-IgM)在住院患儿巨细胞病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2种不同方法对217例住院患儿血清标本进行同步检测,然后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住院患儿 HCMV-DNA 阳性率为22.1%(48/217),HCMV-IgM 阳性率为27.2%(59/217),2种方法检测总符合率为87.6%。结论 HCMV-DNA 和 HCMV-IgM 检测对于住院患儿 CMV 感染的诊断有较高的符合率,对 IgM 抗体检测阴性而临床疑似 CMV 感染的患儿,可进行 HCMV-DNA 检测,以提高 CMV 感染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朱建康;李耀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分析胱抑素 C 在肝衰竭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血浆置换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接收的50例肝衰竭患者作为肝衰竭观察组,另选取25位经我院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级和对照组内的研究对象于同日早上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观察组中有25例患者在治疗中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PE),以观察胱抑素 C 在血浆置换后前后的变化,观察组内另25例患者作为与对照组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体内胱抑素 C、肌酐(Cr)、总胆红素(TB)和凝血酶原时间(PT)的变化,及观察组患者在 PE 治疗前后胱抑素 C 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未进行 PE 治疗的患者,其胱抑素 C 及TB 水平比对照高,两组对比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内实行 PE 治疗的患者,治疗后患者的胱抑素C 及 TB 水平较治疗前有减少,组内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 Cr 及 PT 的对比上,对照组及观察组、PE 治疗前后的对比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胱抑素 C 的水平与 Cr 及 PT 的水平无相关性,与 Cr 的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胱抑素 C 水平不但可以作为肝脏炎症坏死程度的指标,而且可以作为反映肝肾综合征早期敏感指标,在血浆置换中,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会影响胱抑素 C 的水平。
作者:吴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实验诊断学(Laboratory Diagnosis)是以临床检验学为基础,通过将检验学所提供的结果或数据与患者病史、体征及其他相关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从而应用于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健康普查、科学研究等。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新技术、新方法不断被引入实验诊断学,实验诊断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拓宽和不断充实。中医院校学生除需具备雄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及扎实的中医基本功外,还需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广博的西医学知识。而中医院校实验诊断学课时少,讲授内容有限。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单纯的教师讲授来灌输学习,效果一直不佳。为此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LBL 联合 PBL 教学法在实验诊断学中的应用。
作者:李晓征;白玉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研究低血红蛋白密度(LHD%)对宫颈癌合并缺铁性贫血(IDA)诊断的参考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48例宫颈癌患者进行铁代谢指标检测及全血细胞分析,计算出 LHD%,与健康组和已确诊的子宫肌瘤合并缺铁性贫血组的进行比较。结果宫颈癌 IDA 组 LHD%为(63±30)%,宫颈癌缺铁性红细胞生成(IDE)组 LHD%为(32±15)%,均高于健康组(7±6)%、宫颈癌非铁缺乏组(22±21)%和宫颈癌非贫血组(16±10)%(P <0.05)。而子宫肌瘤 IDA 组与宫颈癌 IDA 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红细胞新参数 LHD%在对宫颈癌合并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有参考价值,LHD%升高可提示宫颈癌患者合并缺铁性贫血。
作者:何淑娅;宋晓玉;张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通过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不同月龄的正常婴儿、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肠道微生态进行动态检测,分析其肠道菌群变化,为临床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不同月龄健康婴儿及RV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细菌的16SrRNA,对不同月龄健康婴儿和RV肠炎患儿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不同月龄婴儿肠道中双歧杆菌和肠球菌数量随月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肠炎患儿肠道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含量在不同月龄阶段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含量仅在3月龄阶段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月龄和10月龄婴儿与健康对照组婴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月龄婴儿的肠道微生态存在差异,客观评判婴儿肠道微生态需建立不同月龄的肠道微生态参考区间。RV对患儿肠道中益生菌的数量影响较大。
作者:贺锐;张翀;赵翠生;叶萍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尿酸和总胆红素水平变化的临床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中心住院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的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尿酸、总胆红素检测,并与血脂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吸烟患者、饮酒患者进行分组,测定尿酸和总胆红素的水平,观察这2种因素对尿酸和总胆红素的影响。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冠心病患者 UA 显著升高,TBIL(总胆红素)显著降低,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血清 UA(尿酸)水平与 LDL(低密度脂蛋白)、APOB(载脂蛋白 B)均呈显著正相关,与 HDL(高密度脂蛋白)呈显著负相关,TBIL 水平与 HDL、APOA1(载脂蛋白 A1)均呈显著正相关,但与 LDL、APOB 亦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血尿酸和总胆红素的变化,与血脂结果呈相关性,对冠心病的诊断及病情变化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吸烟和饮酒会影响尿酸和总胆红素的水平。
作者:刘爱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通过检测卵巢癌患者常规凝血指标及血浆中 D-二聚体水平,探讨血浆 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在卵巢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定84例卵巢癌患者和25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分析凝血功能水平、血浆 D-二聚体水平,评估手术前血浆 D-二聚体水平在监测卵巢癌病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卵巢癌组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FBG)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对照组(P <0.01);并且卵巢癌Ⅲ~Ⅳ期患者 D-二聚体及 FBG 水平均高于卵巢癌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卵巢癌患者凝血及纤溶功能障碍随病情发展呈现加重趋势。结论 D-二聚体在卵巢肿瘤时可以反映纤溶功能的过度激活,提示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生存期和预后效果。D-二聚体水平在卵巢癌发生血栓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提高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宫辉;高玲娟;苏亚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检测 Tox、Rv 及 Cmv 对于育龄妇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婚前检查妇女血清中 Tox、Cmv 的 IgM、IgG 抗体及 Rv 的 IgG 抗体。结果8429例婚前检查妇女中 Tox 的 IgM、IgG 阳性率为0.53%(45/8429)和2.5%(218/8429),Cmv 的 IgM、IgG 阳性率为0.04%(4/8429)和97.5%(8222/8429),Rv 的 IgG 阳性率为83.6%(7048/8429);Tox、Cmv 的 IgM 总阳性率为0.58%(49/8429)。结论育龄妇女 Tox、Rv 及 Cmv 的抗体筛检,可作为近期感染及有过既往感染的一个依据,对防止相应病原体所致的缺陷胎儿的出生,对我国优生优育及人口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刘泽滨;王斌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对具有溯源性的2个生化检测系统测定结果进行比对和偏倚评估,探讨结果具有溯源性的国产检测系统之间偏倚的临床可接受性。方法依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2文件,以利德曼提供的生化检测系统为比较组,新成公司提供的生化检测系统为实验组,使用患者血清对2个检测系统的9个常见生化项目结果进行比对,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方程得到相对偏倚,以偏倚小于或等于 CLIA′88规定的1/2允许总误差为判定标准。结果2套检测系统9个项目经比对,葡萄糖(GLU)、尿酸(UA)、肌酐(Cr)、总蛋白(TP)、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可比性达到了要求,而尿素(Ure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清蛋白(ALB)可比性未达到要求。结论检测结果的溯源性主要由厂家完成,常规实验室应进行必要的验证试验,经比对试验可见国产的检测系统之间大部分项目可比性达到要求,部分项目可比性差或在一定的浓度处达不到要求。
作者:唐生尧;杜桂艳;曾守逵;李宗川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与纤维蛋白原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冠心病患者1500例为观察组,其中男954例,女546例。选取该院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0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329例,女171例。均行心肌酶谱、血脂、凝血功能及多种蛋白检测。结果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观察组患者 CK、CKMB、AST、LDH、α-HBDH、TC、TG、LDL-C、FIb、D-D、TT、FDP、LPa、cTnI、MYO、HCY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 HDL-C、APTT、INR、PT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冠心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酶谱指标、血脂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载脂蛋白、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异常表达。脂蛋白(a)与纤维蛋白原在冠心病患者中存在高表达,可为患者疾病的诊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作者:平龙玉;杜立树;王际涛;熊伟;张曼俐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通过比较2种中国药监局(CFDA)批准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体外诊断试剂盒,探讨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体外诊断试剂盒在 HLA-B27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573例临床血液样本,分别采用基于荧光PCR 技术和流式细胞法的2种上市获批试剂盒进行 HLA-B27检测,对于2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本采用 PCR 测序方法进行确认,同时随机抽取5%的荧光 PCR 法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本进行复验。结果573例样本,采用流式细胞法试剂盒检测出阳性191例,阴性382例;相同样本使用荧光 PCR 试剂盒检测 HLA-B27基因阳性共194例,阴性379例。终结果以流式细胞法作为参照,2种试剂盒阳性符合率为96.33%(184/191),阴性符合率为94.76%(362/382),27例样本不符(占总样本数的4.71%),2种方法的总符合率为95.29%[(184+362)/573],Kappa 值为0.896,(P =0.02);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 P =0.021,2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较高,但检测结果存在差异。复测标本中(包括27例检测结果不一致标本)HLA-B27基因测序结果与荧光PCR 试剂盒检测判断结果一致。结论相比临床 HLA-B27检测的权威方法流式细胞方法,荧光 PCR 法试剂盒在保证较高结果一致性的基础上,在 HLA-B27检测上可能具有更为准确的判断能力,且相比标本制备和操作更为简单,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前景。
作者:侯伟;许晓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通过检测孕中期孕母血清甲胎蛋白(AFP)、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非偶联雌三醇(uE3)水平,探讨产前筛查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3595例孕中期孕妇进行血清 AFP、β-HCG、uE3定量检测,结合孕妇年龄、孕周、体质量等因素,计算风险值。随后对高风险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及 B 超检查。结果3595例孕妇唐氏综合征(DS)、爱德华综合征(ES)、先天性神经管缺陷(NTD)筛查阳性率分别为3.70%(133/3595)、0.11%(4/3595)和1.44%(52/3595)。产前筛查189例为高风险孕妇,其中87例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超声影像等产前诊断,确诊6例,其中 DS 3例、NTD 2例、ES 1例。结论产前筛查是一种无创伤性检测手段,对避免 DS、ES、NTD 患儿出生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锋;陈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浆 VEGF、血清 AFP 与 CRP 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中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应用 ELISA法,化学发光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在该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3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33例肝硬化(LC)患者进行了血浆 VEGF、血清 AFP 与 CRP 水平的测定,并与同期选取的32例健康者的测定结果作比较。结果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血浆 VEGF 和血清 CRP 与肝硬化(LC)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VEGF 和 AFP 之间无相关性,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 HCC 诊断的敏感性(91.6%)和准确度(90.3%)肝细胞癌组患者血浆VEGF、血清 AFP 与 CRP 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检测血浆 VEGF、血清 AFP 与 CRP 水平的变化,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疾病变化过程中,有一定的相关性,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雪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研究 T 细胞调节性外周血中 CD4+慢性丙肝患者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以收集的经过抗病毒治疗和随访的128例慢性丙肝患者作为试验组,分别抽取治疗前后以及随访24周患者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的CD4+细胞的百分比,并进行 HCV-RNA 定量和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对照组为同期体检健康者80例。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HCV-RNA 定量、AST、ALT、CD4+(%)在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以及随访24周后,患者的HCV-RNA 定量、AST、ALT、CD4+(%)的水平均显著的降低(P <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慢性丙型肝炎的伤害,提高治愈率,减少对肝脏的损害。外周血中 CD4+调节性 T 细胞可以作为抗病毒治疗疗效以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指标。
作者:胡志强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抗环状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与患者临床免疫学特征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17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 RF、Anti-CCP 两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患者中 RF 呈现阳性的比例为94.94%(169/178),Anti-CCP 呈现阳性的比例为79.78%(142/178);病程超过1年患者占73.03%(130/178),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程与 Anti-CCP 抗体现阳性率呈相关(P <0.05),与 RF 阳性率不存在相关性(P >0.05)。结论类风湿因子特异性较弱,抗环状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特异性突出,对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和价值,并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的严重性存在正相关关系。
作者:陆亚;陈璟;凌雨;张翠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调查578例患者 EB 病毒抗体检测的结果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法联合检测578例患者的4种 EB 病毒抗体(EB 病毒早期抗原 IgM 抗体、EB 病毒衣壳抗原 IgM 抗体、EB 病毒衣壳抗原 IgG 抗体和 EB 病毒核心抗原 IgG 抗体)。结果4种抗体联合检测共出现9种模式,根据临床意义可分为5组。结论本研究显示采用全自动酶免法同时检测 EB 病毒4种抗体,可以反映患者 EB 病毒感染后各个时间段的抗体水平。对 EB 病毒感染的诊断、治疗和监测提供可靠的辅助指标。
作者:刘妮妮;赵权;刘婧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评价 Coulter LH750与 coulter ACT-5diff 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方法以重复性试验比对室内质控品检测结果,评价仪器精密度和稳定性,以比对试验评价主要检测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和血小板(PLT)的相关性。结果2台仪器的精密度和稳定性均较好,变异系数(CV)均小于4%,在仪器测定的理想范围内;仪器间各测试项目相关系数(r2)大于0.95,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2台仪器的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可以用于临床标本的复查、测定。
作者:陈阿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对垫江地区2631例唐氏筛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孕妇孕中期血清 AFP、β-HCG、uE3标志物检测在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对2631例孕妇中期(孕14周至21周6 d)进行检测血清中 AFP、β-HCG、uE3,结合孕妇年龄、孕周、B 超胎龄、体质量、双顶径、孕次、产次、是否是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以及相关疾病家族史等,采用仪器配套软件计算,进行风险概率评估,对提示高风险孕妇再进行染色体检查确认。结果2631例孕妇中筛查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134例,占5.09%,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11例,占0.42%,开放性脊柱裂高风险33例,占1.25%。结论孕妇孕中期进行血清 AFP、β-HCG、uE3标志物筛查,对胎儿先天缺陷进行风险评估,可以作为产前筛查的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余晓辉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