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芬;吴开进
目的 了解该院呼吸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院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呼吸科住院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合格痰液和咽拭子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及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从呼吸道感染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各种病原菌1 770株,其中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1 098株,占62.03%;革兰阳性球菌181株,占10.23%;真菌491株,占27.74%.药敏试验显示,革兰阴性杆菌中,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和氨曲南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球菌中,环丙沙星耐药率较低,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是该院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其次是真菌、革兰阳性球菌,细菌耐药现象严重,需要进一步规范抗生素的应用,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化选用抗菌药物,以保证治疗效果,从而控制和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作者:史连盟;郝玉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旨在通过对2002~2012寄生虫形态学室间质评进行回顾分析,加深对各寄生虫形态的认识,为室间质评及日常工作对寄生虫的鉴别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 利用EXCEL表格并结合SPSS19.0对11年的125幅寄生虫图片进行分析总结,一方面分析该科室的误报率,另一方面分析卫生部每次室间质评所涉及的寄生虫类型及其频次.结果 卫生部在对室间质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54种上报类型中出现频率高的是已受精的蛔虫卵,达到7次,其次为鞭虫卵、钩虫卵和阴道毛滴虫均达到6次,出现不低于1次的占92.6%,同时对这11次的科室误报率进行了统计,整体误报率为8%.结论 根据不低于1次所占的比例说明这11年的寄生虫形态图片已基本覆盖相关的寄生虫,针对还存在未涉及的寄生虫类型,说明卫生部寄生虫的形态学室间质评还存在改进的空间,而在卫生部对寄生虫室间质评不断改进的同时,该科室通过对历年的寄生虫形态进行对比、判读,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寄生虫形态学鉴别体系,为寄生虫形态学室间质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作者:张洪波;张驰;周锦春;温晓岩;陈丽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外周血中Th17与Th1细胞及其因子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流式细胞方法检测42例HT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7和Th1细胞的比例,ELISA检测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IL-17及IFN-γ的含量.结果 HT患者PBMC中Th17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h1细胞也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HT患者血清中IL-17和IFN-γ的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7和Th1细胞可能在 HT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杨婷婷;朴敬爱;李志;徐维家;朴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输血作为临床治疗的一种技术,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如今已成为临床救治患者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之一,不仅能有效地挽救患者的生命,也为其他治疗方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临床输血学近二十年来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和需要,以及各种高新技术的渗透,已经成为医学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其内容包括了人类血型分类,全血制备的血制品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以及输血可能传播的相关疾病,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内容[1].为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本科室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技能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尝试,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作者:张海燕;刘久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中外膜蛋白表达以及外排泵基因adeB的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该院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65株,采用PCR方法扩增外膜蛋白CarO编码基因及外排泵adeB基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耐药菌与敏感菌外膜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 65株菌均检出CarO编码基因与adeB基因,其中2株菌CarO编码基因上游存在ISAba1插入序列.SDS-PAGE显示,耐药菌株与敏感菌株在外膜蛋白上存在主要有大约24×103蛋白的缺失和48×103蛋白的高表达.结论 外膜蛋白CarO和adeB基因在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广泛存在,adeB基因的高表达以及外膜蛋白表达的差异是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机制.
作者:张之烽;周万青;曹小利;宁明哲;沈瀚;张葵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对临床痰液标本中分离的220株黏液罗氏菌进行系统鉴定,试图建立1种简便适合常规实验室的黏液罗氏菌的鉴定方法,并了解其对临床常用的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特性.方法 常规方法分离菌株,对分离的菌株进行系统的生化鉴定,采用K-B法对分离菌株的耐药性进行检测.结果 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220株黏液罗氏菌菌落大多牢固黏附于血琼脂平板上,灰白色,不溶血,革兰阳性球菌,镜下多呈四联排列,也可见成双排列着,触酶阴性,在6.5% NaCl肉汤中不生长,杆菌肽、呋喃唑酮均敏感,据此可以简单、快速鉴定,并与相关菌属快速鉴别.黏液罗氏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利福平、四环素和万古霉素敏感,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克林霉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均高度耐药.结论 通过对分离出220株黏液罗氏菌的系统鉴定,总结出可以利用菌落黏性、镜下形态、触酶试验等简便的鉴定试验对临床标本中的黏液罗氏菌进行快速鉴定.确定为黏液罗氏菌引起的感染,可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用药.
作者:常?;祁云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的临床感染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趋势,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临床各类送检标本中金葡菌的感染分布情况,并分别对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和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999例金葡菌感染患者主要分布于老年病区和外科病房,标本来源以呼吸道分泌物和创面分泌物为主.金葡菌感染患者发生MRSA感染的有 524例,检出率为52.5%;发生MSSA感染的病例为475例,检出率为47.5%.MRSA 分离率连续4年分别为65.2%、57.8% 、46.2%和43.9%,大致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MRSA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有上升趋势(P<0.05),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P<0.05).MSSA对常见的16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无显著性变化(P>0.05).所有金葡菌感染患者中未分离到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 金葡菌感染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和外科病房呼吸道感染及伤口感染,病情严重且呈多重耐药趋势;同时应加强对MRSA的主动筛查与综合管理,以防止该菌株在医院内暴发流行.
作者:利嘉琦;张莉滟;邹伟民;陈仁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FIB)和碱性磷酸酶(ALP)的联合检测对骨折患者的治疗、预防血栓及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骨折患者100例组成病例组[包括术前、术后1 d病例组;依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制定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7年版),又将病例组分为静脉血栓组8例和非静脉血栓组92例].另选取同期该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者100例组作为对照组,比较FIB和ALP水平.结果 骨折患者术后1 d病例组的FIB、AL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深静脉血栓组的FIB水平明显高于非深静脉血栓组(P<0.05).结论 对骨折患者开展ALP与FIB联合检测,对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了解患者成骨细胞的合成状况及预防感染,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邹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溶血标本对电解质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美国MEDICA CORP生产EasyLyte PLUS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进行检测其正常和溶血血清K+、Na+、Cl-的值,并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 溶血后K+值比溶血前的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Cl-的值溶血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视分析前质量控制,增强医务人员质量控制意识,避免溶血标本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唐钧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清前清蛋白(PA)、胆碱酯酶(CHE)、胆固醇(CHO)、凝血酶原时间(PT)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关系及临床诊疗价值.方法 分别用透射免疫比浊法、甘油磷酸氧化酶法、硫代丁酰胆碱法、凝固法检测肝硬化患者PA、CHE、CHO、PT,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肝硬化组PA、CHE、CHO和PT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Child-Pugh分级的递增,PA、CHE、CHO呈进行性下降,在C级均处于低水平,PT呈进行性延长,在C级处于高水平,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A、清蛋白(ALB)、CHE、CHO与Child-Pugh分级呈显著负相关(P<0.01),PT与Child-Pugh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PA、CHE、CHO比对照组显著下降,而PT较对照组显著延长,且与肝硬化程度呈显著相关性,联合检测PA、CHE、CHO、PT可以较好反映肝硬化患者肝细胞受损的严重程度,对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及预后是参考的重要指标.
作者:陈咏萍;姜锡平;姜亚琴;王庆愚 刊期: 2012年第23期
CA19-9是1种糖脂,在健康成人含黏蛋白的体液中含量极高,常以血液为检测标本且是胰腺癌、胆囊癌及胆管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1].现发现1例卵巢畸胎瘤患者,诊治前其血清CA19-9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实施剥除术后下降到正常水平,报道如下.
作者:张知;李远香;朱春梅;吴荣艳;吴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肌酐(Cr)和总胆固醇(TC)试剂对总胆汁酸(TBA)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就TBA自动分析出现交叉污染的项目及制定的解决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TBA测定中,TC试剂和Cr试剂对其结果有正干扰,TBA的测定结果在先对TC和Cr测定后再行TBA分析下受到的影响较为明显,再TBA测定结果中,先对Cr进行测定其影响可向第2管持续,而在对TBA的测定中,先测TC其影响持续可达到第4管.结论 结合TBA测定中,TC和Cr对其结果正干扰影响进行分析,对生化分析仪行模块式操作可将被干扰的项目的 和干扰的项目在不同模块中安排,同时加强防范措施,以从根本上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率,为临床检验的准确性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滕小春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心力衰竭的评估价值.方法 对49例COPD进行NT-proBNP检测,综合判断心脏功能.结果 NT-proBNP轻中度升高出现心力衰竭比例达到57.14%,高度升高出现心力衰竭比例达到90.91%.结论 NT-proBNP可以评估COPD是否存在心力衰竭.
作者:汤卫菊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比较VARIANT Ⅱ分析系统与ultra2分析系统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结果差异,以便为糖尿病的正确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颁布的EP9-A2文件,在2台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VARIANT Ⅱ和ultra2)均处于正常状态下,双份检测新鲜抗凝全血,获取HbA1c 检测数据.以ultra2分析仪为目标系统,VARIANT Ⅱ分析仪为实验系统,建立回归方程,以医学决定水平或参考值作为自变量(Xc)计算预期偏倚和相对偏倚,以卫生部临检中心允许误差范围的1/2为判断标准,判断偏倚是否可接受.结果 在糖化血红蛋白的医学决定水平为10.0时,相对偏倚(SE%)为6.0%,在糖化血红蛋白的医学决定水平为16.0时,相对偏倚(SE%)为9.2%,均小于或等于卫生部临检中心允许误差范围(±20.0%)的1/2.结论 采用VARIANT Ⅱ与ultra2分析仪检测HbA1c,所获结果具可比性,可为临床提供可接受的HbA1c检验结果.
作者:张成禄;于新发;谢健敏;余一海;林志远;吴建辉;黄木荣;梁瑞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人类布鲁氏菌病难以早期诊断,主要是由于本病早期常常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发热,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布鲁氏菌的生长对营养和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临床普通血培养对本菌的检出率并不高,实验室诊断大部分还是依靠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然而,也有研究发现部分患者体内血清布鲁氏菌抗体呈阴性,具有诊断学意义的血清布鲁氏菌抗体滴度尚未确定.目前,国内外对于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出体内存在布鲁氏菌DNA的患者是否应采用长期抗菌药物治疗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就实验室检测结果对本病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作者:乔秀强;张海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微生态学是70年代新兴的一门边缘学科,对预防医学和保健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1-3].人体有四大微生态系统,以肠道微生态系统为复杂多样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的78.67%,参与了人体的生理、生化、病原生理和药理过程[4-6].不同年龄段微生态群都有其特定的平衡,这些平衡一方面有利于宿主进行某些生理过程;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各微生物种群共同生长繁殖[7].
作者:贺锐;张翀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对肺炎患儿的肺炎链球菌(SP)分离及耐药情况,为基层社区医院经验治疗儿童肺炎提供药物选择依据.方法 对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新入院住院及门诊首诊肺炎患儿痰及咽拭子标本培养,分离SP.采用生物-梅里埃ATB Expression 细菌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确认菌株、药敏试验.结果 从1 656例儿童肺炎标本中分离出395株SP,分离率为23.85%.耐药率超过95%的有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克林霉素共4种,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肟、氯霉素耐药率介于40%~20%,耐药率较低的喹奴普汀、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结论 基层社区医院接诊肺炎儿童病例多,SP分离率高,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加强细菌培养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监测,对SP感染引起肺炎的治疗和抗菌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建芬;吴开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胸痛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0~3 h组和3~6 h组,分别进行H-FABP、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比较3项指标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0~3 h组血中H-FABP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cTnT和CK-MB(P<0.05);3~6 h组血中H-FABP的灵敏度高于cTnT(P<0.05).结论 H-FABP在急性心梗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为早期急性心梗的理想标志物.
作者:薛邦禄;乔维洲;邵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赫塞汀联合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7例乳腺癌患者分两组,45例化疗组和42例赫塞汀联合化疗组,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结果 化疗组和赫塞汀联合化疗组患者的CD3,CD4,CD4/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19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然而CD8、NK细胞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与赫塞汀联合化疗组的淋巴细胞亚群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赫塞汀联合化疗组病情缓解34例,进展8例.化疗组病情缓解23例,进展22例.结论 赫塞汀联合化疗可显著提高乳腺癌的抗癌疗效,但也会导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作者:张健;刘艳丽;陈晔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59例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和66例GDM患者(GDM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各组静脉血HbA1c水平,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HbA1c在GDM诊断中的统计学指标进行评价,统计工具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结果 正常妊娠组和GDM组的HbA1c检测结果分别为(5.36±0.26)%和(5.95±0.85)%,GDM组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HbA1c用于诊断GD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3,P<0.01;HbA1c对GDM的诊断截断值为5.65%,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7%和84.7%.结论 HbA1c检测具有简便、快速、准确、影响因素少的优点,可作为GDM筛查和辅助诊断的理想指标.
作者:梁瑞莲;周远青;谢健敏;张婷;梁玉全;刘传桂;吴建辉;罗建伟 刊期: 201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