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疆1249例梅毒感染孕产妇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艾比拜·买买提明;崔丹;关灵灵;沙吾力·艾力卡

关键词:新疆, 梅毒感染, 孕产妇, 流行病学特征, 乙肝母婴传播, 预防和控制, 预防艾滋病, 工作要求, 资料, 国家, 报告
摘要:自2011年起,新疆按照国家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开展了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工作.为了解新疆梅毒感染孕产妇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预防和控制梅毒母婴传播工作提供依据,对2012年报告的梅毒感染孕产妇资料进行分析.
新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TLE1在滑膜肉瘤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滑膜肉瘤组织中TLE1的表达,探讨其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适用性.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以及统计学方法对本院2001年至2011年期间手术切除的81例滑膜肉瘤患者进行研究和统计分析.结果:TLE1在滑膜肉瘤中的阳性率为80.2%,在双相型、单相型、差分化型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8.8%、78.9%以及68.7%;TLE1在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和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2.5%和8.3%.结论:TLE1对于滑膜肉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在滑膜肉瘤与其他类型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发挥作用.

    作者:梁海英;张银华;房新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O型孕妇IgG抗体效价与ABO-HDN关联的探讨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一般特指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在我国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HDN中,ABO血型系统较多,以母亲为O型,子女为A型或B型的发病率为高,ABO系统的HDN由IgG抗A(B)引起,检测母亲血清中有无IgG性质的抗A(B)抗体及其效价,即可预测ABO系统HDN发生的可能性[1],同时也为临床及早预防、治疗HDN和评价治疗HDN效果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邱芬;胡安华;田雪梅;古力巴哈提;阿斯木古丽;迪娜尔;文新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内窥镜下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280例的临床观察

    人工流产术作为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是指妊娠早期用人工的方法终止妊娠的手术.由于传统的人流术的宫腔内操作只能凭妇科医生的临床经验,可能出现子宫穿孔、吸宫不全、漏吸、出血多、过度刮宫等并发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无痛人流技术.其中内窥镜下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技术能让意外妊娠者在安全、无任何痛苦状态下实施的手术.我院门诊对280例患者实施内窥镜下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志茹;马小红;徐雪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老年人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脂肪肝的发生与肥胖、血脂、血尿酸(UA)等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07年9月~2012年5月住院患者213例,分别比较脂肪肝与非脂肪肝组的体重指数、血脂、血糖、和血尿酸水平.结果:脂肪肝组的体重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血糖、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脂肪肝组(P<0.01).结论:老年脂肪肝发生率较高,脂肪肝的发生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

    作者:何艳梅;贾勤惠;古丽巴哈;李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利巴韦林泡腾颗粒有关物质方法学研究

    利巴韦林为一种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适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皮肤疱疹病毒感染,其泡腾颗粒因疗效确切,服用方便,成为一种新剂型.现对其质量标准建立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并对该法进行方法学研究.

    作者:杨新玲;张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研究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高层次的教育,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重任.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作者:木胡牙提;刘志强;马晓芸;罗莉;张源明;王茜;龙训辉;赵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自发荧光支气管镜诊断中央型肺癌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自发荧光支气管镜在中央型肺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荧光支气管镜和普通支气管镜检查过的中央型肺癌患者,镜下阳性和病理细胞阳性结果.结果:203例患者中,荧光支气管镜A组103例,镜下阳性92例,阳性率89.32%,病理细胞报告阳性79例,阳性率73.15%.普通支气管镜B组100例,镜下阳性78例,阳性率78.00%,病理细胞报告阳性57例,阳性率57%.两组镜下和病理阳性率比较x 2值分别为4.776和8.904,P值分别为0.029和0.00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发荧光支气管镜在诊断中央型肺癌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秦勇;周承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刷牙指导的效果观察

    2008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6%,患龋的儿童人均有3.5颗龋齿[1].加强儿童龋病的预防,让儿童从小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行为至关重要.防龋的关键环节是控制菌斑[2].刷牙是控制菌斑的基本方法.但是,由于学龄前期儿童年龄小,不易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不但达不到刷牙的目的,还会引起各种不良后果[3].我院儿牙科针对儿童口腔特点进行正确刷牙方法的健康指导,并对家长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通过对教育前后菌斑指数的检查进行评价,观察教育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君;刘丽庆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先天性食管闭锁围手术期胃管置管的护理

    资料显示[1],在各种先天性食管畸形中,食管闭锁为常见,约占85%,北京儿童医院统计40年来食管气管畸形537例,其中Ⅲ型占88.6%,有30%~50%伴有其他畸形,如伴有脊椎畸形、肛门闭锁、心脏畸形、气管畸形、肾脏畸形和肢体畸形,则称为VACTERLA综合症.食道闭锁未经及时治疗出生后数日即可死亡,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措施,因此,明确诊断后即应尽早实施手术纠治畸形.

    作者:崔文芳;刘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150例维吾尔族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以下简称维族)精神分裂症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检查150例住院的维族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Hcy水平,并根据性别、用药情况等分层进行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Hcy血症的发生率方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也明显低于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组(P<0.01).结论:维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率较高,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能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水平.

    作者:傅松年;马拉太;李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误诊为多发性肌炎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分析

    多发性肌炎是横纹肌非化脓性炎性肌病.其临床特点是以肢体近端肌、颈肌及咽肌等肌组织出现炎症、变性改变,导致对称性肌无力和一定程度的肌萎缩,并可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可出现肌酶升高,肌电图为肌源性损害,病理检查肌纤维变性坏死及炎细胞浸润,其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为主.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部分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肌病为主要症状,易与多发性肌炎混淆,故临床上根据四肢疲乏,蹲下起立困难,肌酶增高等特点误诊为多发性肌炎的病例并不少,我院2006年~2010年诊治8例类似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库尔班江·依麦提;阿迪娜·斯拉木;武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目视管理在精神疾病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康复措施是精神疾病患者充分发挥药物疗效和重返社会的必要手段[1].然而在为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因患者的特殊性、环境、设施、用具等诸多因素带来许多安全问题并影响康复工作质量.目视管理是利用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以简单快捷的方法传递、接收信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管理方法[2].自2008年起,我科室以加强患者安全管理,提高康复工作质量为目的,结合长期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始动性缺乏[3]的特点,将目视管理引入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霞;马继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住院部药房退药分析及改进措施

    对住院部药房来说,退药一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根据卫生部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1],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但是考虑到住院患者的特殊性,住院部药房工作的特殊性,退药情况几乎每天都在发生.退药情况不断增加,不但增加了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对护理人员也加大了工作量.退回的药品只能对药品名称、数量、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及性状进行核对,对于是否避光、是否低温保存很难保证,存在药品质量安全隐患.因此,笔者对我院2011年9月~2012年2月的退药申请单进行收集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陈世军;陈梅;李名慧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股骨髁或髁上骨折不愈合的一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目的:探讨股骨髁或髁上骨折不愈合的一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11年10月对股骨髁或髁上骨折不愈合患者17例行一期TKA手术,男性7例,女性10例;年龄34~72岁,平均56.9岁.股骨髁上骨折11例,髁间骨折6例.其中3例伴有膝纤维性强直及轻度肌肉萎缩,2例合并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5例合并股骨髁上纤维性愈合,2例感染性骨不愈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84个月,平均47.1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从术前平均5.21±7.32分(0~14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平均84.7±8.12分(83~94分).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平均30.3°±13.7°(0°~44°)提高至末次随访时平均100.7°±8.7°(86°~110°).屈伸活动度增加50°~90°,平均75.1°.患者均无感染、松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膝关节不稳及双下肢不等长等并发症.结论:虽然股骨髁或髁上骨折不愈合的一期TKA手术难度大,通过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能达到很高的手术成功率,短期随访疗效良好.

    作者:努尔艾力江·玉山;张晓岗;任姜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经桡骨茎突月骨周围骨折-背侧脱位治疗新策略

    目的:通过对急性经桡骨茎突月骨周围骨折-背侧脱位(transradial dorsal perilunate fracture dislocation,TDPFD)采用桡舟关节融合治疗的疗效分析,评价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5例急性TDPFD损伤的患者行手术切开复位,桡舟关节融合,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随访,内容包括手握力、腕关节活动度及疼痛程度.采用Cooney评分对腕关节功能进行总体评价.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7~24个月),Cooney评分:优1例,良3例,可1例,平均82.4分,优良率80%(4/5).结论:早期切开复位行桡舟关节融合是治疗急性TDPFD的有效办法.

    作者:王志酬;彭洪;冯涛;张理中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金属导尿管在尿道会师术中的应用体会

    球部尿道损伤后留置导尿管,恢复尿道连续性,是治疗的关键.试插导尿管失败后,通常行尿道吻合或尿道会师.我院自1998年9月~2012年5月收治尿道球部损伤病人,通过传统尿道会师到使用金属导尿管会师,到经耻骨上膀胱穿刺施行尿道会师的手术方法改进.从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到局麻下手术治疗球部尿道损伤,方法简单,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学勇;徐斌;吴兴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的疗效及病程、病情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了我院2002年1月~2012年1月因脊髓型颈椎病行手术治疗的134例患者,其中男性94例,女性40例,49 ~ 72岁,平均年龄57.3岁,术后随访1年半~10年,平均7.2年.对其手术疗效,及病程、病情与疗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病人的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与术前JOA评分进行配对t检验,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 =-12.915,P=0.000).病程不同的两组患者疗效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 =7.629,P=0.000),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的四组患者疗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F=1.313,P=0.278).结论: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脊髓型颈椎病一经确诊,应尽早采取恰当、有效的手术方式,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帕尔哈提·热西提;邓强;郭海龙;盛伟斌;买尔旦·买买提;甫拉提·买买提;盛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骨科手术中内植入物及器械的管理探讨

    随着骨科人体功能重建的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许多人工关节、人工骨等植人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骨科植入物的品种、型号、规格等内容较多,价格高,并且专用内固定材料多配备专用器械,目前,各大医院均采用零库存管理或采用租赁的方式使用,通过器械商及经销商直接提供,这些外来的器械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使医疗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作者:石玉霞;王春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胆囊结石病易感基因研究的进展

    关于胆囊结石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认为与遗传因素、环境、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民族差异.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种族分析及家系研究的进展,人类对胆囊结石成因的研究逐渐推向微观基因领域,现将近年来人类胆囊结石易感基因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建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应用及术后语音效果评价

    口腔颌面部可能因肿瘤切除或外伤导致大面积的软组织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面部外形及功能.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的缺损与修复重建,一直是头颈颌面外科医生关注的问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头颈部功能性修复概念的提出,组织缺损的修复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手术造成患者术后的发音障碍,无法用语言交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应用前臂皮瓣对口腔恶性肿瘤原发灶切除术后的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及语音功能恢复,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3].自1981年杨果凡等首创吻合血管的前臂游离皮瓣移植获得成功以来,此项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4].

    作者:卡米力江·买买提明;米尔阿迪力·阿不都卡地尔;木合塔尔·霍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新疆医学杂志

新疆医学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会